叼羊
1 项目概述
1.1 叼羊项目简介
叼羊运动是牧区游牧民族传统的体育游戏,对抗性强,争夺激烈,是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马背体育竞赛。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对培养人的顽强意志,提高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加强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等都有积极的作用。我国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和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一般多在节日或喜庆聚会时进行叼羊比赛,如每年的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及新疆的古尔邦节日等。
叼羊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北方各兄弟民族群众普遍喜爱这一传统体育活动。对于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来说,马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游牧民族由于传统体育活动多离不开马匹,因而就产生出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带有浓郁特色的各种马上运动项目,这些项目中叼羊运动既是力量和勇敢的较量,又是智慧和骑术的竞争,有句谚语:“摔跤见力气,叼羊比勇气”,因此,叼羊运动被誉为“剽悍者的运动”。优秀的叼羊手是很受尊敬的,他们被誉为“草原上的雄鹰”。
羊在我国古代是吉祥与美好的象征,通常以用嘴咬住称为“叼”,叼羊是对这一活动的形象比喻,事实上就是大家一起去争抢一只无头的山羊。故事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对这种别有风趣的马上运动曾做过介绍。
1986年8月在新疆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新增了叼羊比赛项目,成为民族体育项目中充满竞技意义的项目。
1.2 叼羊项目的起源
关于叼羊项目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叼羊项目起源于新疆,那里的广阔草原上居住着维吾尔、塔吉克、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牧民,他们长期在大草原上放牧,常常要和恶劣的天气、凶猛的禽兽作顽强地搏斗,以保护自己的牛羊群。有时候,遇上暴风雨或野兽来袭,羊群经常失散,这时,他们骑马赶来,一边应付紧急情况,一边把上百斤重的羊,俯身提上马背,驮回羊群。久而久之,这种别具一格的叼羊技艺在生产发展中逐渐演变为精彩绝伦的叼羊大赛。
柯尔克孜族则认为叼羊起源于玛纳斯时代的战争。据说在玛纳斯时代,柯尔克孜族人与恰克玛克人交战,英雄的玛纳斯发现,恰克玛克人骑技高超,用“海底捞月”之势,掠取地上的牛羊财物;用“金钩倒挂”之术,砍杀士兵和群众;用“飞马传递”之技,抢劫妇女和儿童;用“众人堵截”之阵,掩护逃遁和突围。于是玛纳斯想出用互夺羊只的方法来训练士兵,经过四十天的训练,夺回了敌人掠去的财物。后来为纪念玛纳斯的聪明才智,人们将这种叼羊活动一直保持流传下来。
另一种传说认为,在公元十世纪时,柯尔克孜人在叶尼塞河岸游牧,豺狼作恶,危害人畜。广大牧民为了保卫人畜安全,组织打狼队,捕杀野狼,猎人们在归途中,在马上互相传递抛接捕杀的野狼而取乐,用你抢我夺撕抓甩打,发泄对恶狼的仇恨,直到把野狼撕成碎片方可罢休。后来柯尔克孜人迁居到天山、昆仑山及帕米尔高原,这里恶狼甚少,无狼可叼,由此演变用叼羊的游戏,娱乐千百群众。后来经过有心人的提倡改造,设置规则,逐渐兴盛起来成为激动人心的叼羊比赛。
还有人认为叼羊游戏起源于新疆少数民族的婚礼。在哈萨克族的婚礼上,叼羊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当男方迎娶新娘的马队到来,女方准备一只欢蹦乱跳的山羊,由几名强壮的小伙子看守。男方要组织勇猛顽强的小伙子突破女方设下的重重防线,把山羊夺到马上,而后迅速宰杀割掉羊头,交主婚人,烹煮款待客人。据说塔吉克人也习惯骑着骏马迎亲,新郎在亲人的簇拥下向新娘家行进,他的身边有一支由一位已婚青年和一群未婚小伙组成的马队。到达女方家时,就要举行“屯巴克”——即叼羊比赛。由男方家放出一只山羊,众人争抢,谁抢到山羊就会得到奖赏。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塔吉克人骑马迎亲的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屯巴克”永远不能少,因为只有它,婚礼才能显出气势来。
也有专家认为除新疆以外,该项目主要起源于承德地区的蒙古族聚集地。蒙古族富有竞争好胜的性格,素有“马上民族”的美称,对于叼羊这样的马背运动更是喜爱有佳。“叼羊”活动的产生,是蒙古族与大自然搏斗的结晶,牧民们在转场迁徙时经常与风雪雷雨打交道,与豺狼搏斗,羊只经常丢失,因此,要求骑手们都应具备“飞马擒羊”的技术。所以,在“那达慕”时检阅夺羊技术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元朝时期承德蒙古族剧增,蒙古的叼羊项目传入承德,从此,叼羊盛行于承德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平泉县的蒙古乌苏曾多次举办叼羊竞赛项目。元代叼羊比赛是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三项活动中最激烈的一项比赛,各队均选马术高明的“草原雄鹰”参加比赛。
2 基本技术
叼羊是对抗性很强的激烈运动,既是气力与意志的较量,又是机敏智能的竞争;既比勇敢,又赛骑术,更需要一定的战术配合。
2.1 速度技术
在冲刺抓羊、持羊返回以及追赶对手时都需要骑马快跑,因此速度是对叼羊选手的基本要求。快跑时要求骑乘者身体前倾,坐时臀部要略微离开马鞍,以减轻马背的负重,这可以让马跑得更快。注意骑马者必须使自己的身体随着马匹的前进节奏而移动。
2.2 抓羊技术
要采取镫里藏身的技术方法,注意抓羊时要抓准。由于速度很快,往往稍有差错就会失手,最好抓羊的腿,并要注意下手的时机,避免抓其他异物划破手。
2.3 持羊技术
抢到羊后要把羊搭在马鞍前放稳,用身体半压住并保护好羊。避免用手提羊,若露出羊腿、羊头等,就很容易被对手抢走。持羊后还要通过各种变向、假传、虚晃来诱骗对方,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使对手无法抢夺。面对堵截时注意,摆脱对手的动作要快、要突然,假动作要逼真。向目的地冲刺时要发挥控制骑乘速度和自由变换方向的能力,尤其不要减慢速度,速度一慢,羊就容易被对方抢去。技术好的选手可以以熟练的持羊技术避过对方的阻截,视野要开阔,眼睛不要只盯着羊,要看到整个比赛场地(尤其是远端)的情况以及同伴的位置等。
2.4 抢夺技术
抢夺技术就是要把对方手中的羊抢下来,需要在瞬间判断出持羊者及同伴的意图,大胆抢羊。由于持羊者要躲避对手的抢夺,在持羊飞奔的过程中常会利用身体掩护羊或变换骑行方向,所以追赶时要不断调整位置,以寻找合适的抢羊时机。要观察持羊者的运动方向,积极抢占有利位置,掌握好出手时机,看准目标,果断、准确地出手,切忌盲目出手。最好抢夺羊的腿、头或脖子等部位。保持好自身平衡,抢夺成功后要立即调整骑乘步伐,迅速离开。
2.5 队友配合
集体叼羊比赛需要队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冲夺羊时同伴之间要互相掩护,通过阻挡等方法为夺羊者创造出一条安全道路,以便最先接近目标。另外,集体比赛时为躲避对方抢夺,经常会在同伴之间传接羊。这项技术要求找准时机和位置,利用胳膊力量将羊送到同伴手中。传接配合要选好时机再进行,判断要及时,动作要果断,扔羊的线路要短,方向要准,避免对手趁机抢夺。接羊者要对准同伴抛出的方向,及时伸手接住羊。
3 竞赛规则
叼羊比赛开始时,先由长者祈祷,参加叼羊的人则在马上向长者祝福。然后选两岁左右的山羊一只,宰杀后把血放尽,把羊的头、蹄割去,用细绳结扎食道与血管。有的放在水中浸泡,有的还往羊肚里灌水。然后用青布包好羊的颈部刀口,以防血污染衣服。最后由长者将其放在预先指定的位置(高岗处或开阔平坦的草原上)。
参加比赛的选手们整装待发,在起跑线上乘马一字排开。号角一鸣,骑手们便策马加鞭,争先抢羊。先抢到羊者,把羊提起夹在镫带下或驮着羊飞马疾速向终点冲击。此时,其他骑手齐追持羊者,追之夺之,互夺互抢,场面激烈。小羊在技艺娴熟的骑手们手上来回抛传,得羊者忽而镫里藏身,忽而侧身伏鞍,阻截者则快马加鞭,或如鲤鱼打挺,或如鹞子翻身,各施绝技,奋力争夺。以夺得羊者冲过重重阻截,最后到达终点为胜利。这时,草原上一片呐喊,人声沸腾,歌手们为优胜者唱起赞歌,姑娘们为“草原上的雄鹰”起舞祝贺。
有时叼羊会分成两队比赛或多支队伍集体比赛,抢夺更为激烈。难解难分时,会有数百骑手围成一团,左拥右挤。一旦本组人夺得羊,同组人便为其打掩护。当叼羊者在掩护者的配合下把羊叼出人群时,同组的骑手就把羊接过来策马飞奔。另一组人立即从后方追上阻挡,于是又一场争夺开始了。这样几经反复后,当力战群雄的骑手持羊跑远,另一组人赶不上时,比赛就算结束,持羊一方获胜。为赢得比赛,事先要结成十数人一伙,商定去向,分头进行冲群叼夺、掩护、驮遁和追赶阻挡等。负责叼夺的人马一般都是力量大的,一旦叼夺者在掩护下把羊叼出人群,驮遁者立即接应上去,接过羊继续执行任务。这样反复叼夺,最后谁把羊叼到手,不被别人追上,也不被别人发现,把羊带给哪个毡房,则哪一方就是最后的胜利者,这只羊当然也是属于他们的。有的地方规定把羊扔到指定的毡房后,叼羊比赛才算结束。
哈萨克族还有个风俗,胜利者把叼来的羊扔到谁家,就是向谁家祝福,这家主人就要欢欢喜喜设酒宴款待。按照当地的习俗,当天晚上,获胜者及毡房的主人会高兴地宴请大家。将羊当场烤熟,请众骑手共享,称为“幸福肉”,吃了这只羊的肉,能祛病,而且会交好运。
以上叼羊赛是指追击叼羊,还有单骑式叼羊。比赛在平坦的草原上举行,参加叼羊的人分成两组,每组各出一人一起对叼,由代表本单位的两个单骑从马背上开始叼夺。先出场者两手抓住羊的后腿压在马鞍上,对方抓住羊的两个前肢用力拽拉。这就要求人力和马力的有机配合,谁的力量强,叼夺得法,就会将羊抢走而获胜。也可以由一人把羊拿起,让两个单骑者抓好,发出开始的口令,谁的力气大,加之马好,谁就能夺得。叼夺者不得奔跑,比赛在两三个篮球场大小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方法可视参加人数的多少,确定采用淘汰制或循环制。
还有一种原地叼羊,就是把羊放在地上,两人等距离奔跑争夺羊只;或者是一人持羊,二人抓住羊,裁判令下后,三人互相争夺拼抢,谁能叼到羊为胜。可见,叼羊比赛形式多样。
新疆还有牦牛叼羊,是塔吉克族同胞常作的游戏,规则与骑马叼羊差不多,就是骑上圆鼓鼓的牦牛相互争抢叼羊,别有一番风趣。
叼羊比赛中往往伴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一般是以手鼓和笛子吹奏不同的曲调,用以烘托场上气氛,激励骑手,使争夺更加激励。
叼羊比赛场地没有严格的限制,每队参加人数也不固定,5~8人不等。
不同民族的叼羊活动略有区别。哈萨克族的叼羊比赛一般分两队进行;塔吉克族的叼羊比赛多在节日或婚礼上举行,也是分两队,而且要奏乐;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叼羊也是大致相同的。
4 训练方法
叼羊训练包括马匹训练和骑手训练。
草原上的人们常说马的良好配合是骑手辛勤训练的结果,骑手要下好几年的苦功夫才成。比如哈萨克族人就特别重视驯养赛马,他们认为,叼羊能否夺魁除了选好马种外,关键在于驯养马匹的技巧。对马匹主要是训练马的体力、持久力、速度等基本技能,能够配合人参加叼羊比赛的马必定是训练有素的良马,该马能奋力急驰并按照骑手的指向追赶目标或躲避堵截。这些默契的配合必须是人马之间长期训练的结果。
叼羊比赛还要有一名好骑手,在叼羊活动中要注意人与马的密切配合,既要在身体重心上保持人马合一,更要在心理意念上保持人马合一。由于马在运动中,身体重心处于不断移动变化状态,骑手要想保持自己在马上的驾驭地位,就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重心,使之与马体重心的变化节奏合拍。要做一名叼羊高手,骑乘时还要做到人马心理合一,马在感知骑手的身体重心和心理意念变化后,会做出主动配合,只有双方都有共同的心理愿望,才能更默契的配合。当人马骑乘配合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产生互动关系。
为赢得叼羊的胜利,叼羊参赛各队内部要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叼抢的,有负责掩护的,有负责围堵的,只有依靠全队的密切配合以及娴熟的个人技巧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5 注意事项
5.1 要选择空气新鲜、风景宜人、安全人少的比赛环境。比赛前一定要观察好路况和周围的环境,场地太滑或地上有坑、洞、凹陷处、石头、杂物等都可能会造成马失蹄而落马,或者马急停而落马,所以不熟悉的要先将比赛的场地走一遍。
5.2 马的鬃毛和尾巴必须用各种颜色的布条编起来或绑扎在一起,这样做,既可使马鬃和马尾巴不会影响马在奔跑中的视线和速度,还可以作为识别标记。
5.3 叼羊前要检查马匹器材是否有损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先检查马具,带好嚼子和缰绳,检查是否松弛、是否有断开的地方。
5.4 叼羊比的是速度,比赛时为减轻马的负荷量,大都不备马鞍,参赛者不穿靴、不穿长衣,人马披彩挂红,在起点处集合,听令声或看令旗开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