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脚
1 戳脚概述
戳脚是我国武术运动的传统拳术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戳脚在内容上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有的套路结构、动作架势及名称虽有不同,但戳脚的主体动作结构特点是一致的。拳谚“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精辟的概括了戳脚拳术的技术特点。戳脚,是以腿法为主的拳术,据传起源于宋代,盛于明清。宋代就有过“侠拳”、“踢拳”的表演。戳脚以“鸳鸯腿”最为著名,早在明朝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全经捷要篇》中,就有“山东李半天之腿”之描写。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的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九回,生动的描写了武松使用“玉环步鸳鸯腿”招法,醉打蒋门神的情节。可见我国历来就有以腿法为主的拳法相传,其中戳脚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可见当时在民间颇有影响。太平军战将赵益灿曾隐居河北饶阳一带,传授“戳脚”及“翻子拳”。当时河北省高阳县北布兰村段绪和(号老绪)、王战鳌(铁腿王)等都是当时名手。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段氏“殿”字辈兄弟五人皆好武,后来拜著名拳师韩禄马为师,得韩传授“戳脚”及“翻子拳”;后传给东北许兆熊(字敬蝉,人称许志蝉,外号铁罗汉);许传沈阳郝鹤翔(字鸣九)、杨俊峰。杨迁吉林后,传子杨景春和沈阳胡春先(张作霖的武术教练)。此外,烟台人程庆春(字东阁)也长于此拳,传于甘肃、陕西一支的有马凤图、马英图。可见我国练习“戳脚”、“翻子拳”的人数众多,其中戳脚主要流传于河北、山东、京、津等地。特别是河北饶阳一带是戳脚的发祥地,拳师辈出,享有盛名。湖北武汉等地流传一种以腿法为主的拳术——“水浒拳”,拳路动作,风格特点同戳脚极为相似,如出一辙。
戳脚原名“九翻鸳鸯脚”,简称“九枝子”,又叫“趟子腿”,原有九趟(套)。后来以此为基础,又创“文趟子”九套,原来的九趟即改名为“武趟子”。所以戳脚又有文武之分。武趟子的特点是:动作舒展、矫捷刚健、突出腿脚功夫,发劲以刚为主,刚中寓柔、动作简捷、硬功直进、烈打猛冲、攻防技击明确。文趟子的特点是:架势较小、动作紧凑、手法较多、灵活多变、劲法上柔中寓刚,攻防技法较含蓄,动作过程中藏招法,演练套路时技巧性较强。“戳脚”分“八根”,“文趟子”和“九枝”(武趟子)。“八根”,是8个单式动作,属下盘腿法,演练较吃功夫,但各种踢法变化都是由这个八个单式动作派生出来的,故称“八根”。“九枝”,称“武趟子”,有九个趟子,又称九节鸳鸯腿,踢法以上盘居多,以高腿为主。动作较“八根”舒展。上肢手法也以“八根”变化为主。“九枝”的前五趟是各种踢法的组合,后四趟是特有的步法演变。戳脚腿法有十几种类型,几十种踢法,有飘、坡、蹶、撩、圈、抹、跺、戳等,以提、点、抖、踹为基础。其手法也别具一格,有“开石雷”、“似箭手”、“云魔手”等。用劲以“拧转”、“内摆”为主。
2 戳脚基本技术
戳脚是我国武术运动的传统拳术之一。武术历来有“南拳北腿”之说,而戳脚尤以腿法久负盛名。戳脚,顾名思义,技法侧重于腿、脚的运用。动作总是一步一腿,一步一脚,并常常是一左一右,左右互换,成双对偶,连连击发,故称鸳鸯腿。从象形讲,是指戳脚拳路中的一个有特色的典型腿法动作,其向后撩腿时,两手两臂分别向后上方挑摆,躯干成背弓,其形状如同鸳鸯鸟。又称九翻鸳鸯脚。鸳鸯脚动作是属于戳脚拳术中具有代表性的腿法之一。一个完整的戳脚拳术动作,是由手、眼、身、步、腿等按照一定的技术法则运动,造型相互配合而成的。戳脚基本技术主要是结构严谨、动作连贯、节奏分明、刚中寓柔、动作对称、架式适中、技法清楚、战术性强等特点。主要包括:手型:拳、掌、卡手等;手法:冲拳、勾手、劈拳、叩拳、撞拳、撩掌、劈掌、挑掌等;步型:骑乘步、弓箭步、戳步、碾转步、玉环步等;腿法:迎面腿、后撩腿、扁腿、连环扫腿等。
2.1 结构严谨,动作连贯
戳脚套路一般分为四段。主要以戳脚的典型手法——“云磨手”、“退海石雷”和典型腿法——“鸳鸯腿”、“顶腿”为主体。以缠丝腿、俯身偷点,玉环步鸳鸯腿等动作组合为主体,是套路的核心部分,突出体现了左旋右转,腿法灵活多变,式式紧逼的特点。包括劈靠、燕别翅等,身法含展,侧身柔进,动作别致。以及骗马腿、绕马腿、连环扫腿等连续转身的腿法和腾空飞脚等动作,以起伏转折的连贯组合动作为套路的结束。
2.2 节奏明快,刚中寓柔
戳脚是在武趟子的基础上创编的,动作节奏的基调是刚健、快速有力、以刚为主、刚中寓柔、节奏明快。以刚为主的动作,多发力短促,如跳打顶腿、搬拳插腿等动作,体现了节奏快,以刚为主的动作组合。一般规律是一步一腿,拳打脚踢,鸳鸯腿等动作组合。体现刚中寓柔的动作是手法多变、圈里藏招、防中有攻,如扒打寸腿,叶里藏花等。身法多变,以身带动四肢的如燕别翅等动作。按照动静快慢,刚柔互相衬托的原则细心处理好动作的节奏,掌握此拳的风格特点,是提高演练技巧及运动水平的关键。
2.3 动作对称,架式适中
戳脚又名“九翻鸳鸯脚”,取鸳鸯成双对偶之意,腿的动作左右对称,是戳脚套路的一个特点。从戳脚步来分辨,有的架势高,两腿基本直立,这样行拳走势灵活多变;有的架势低,两腿屈度大,架势低重心稳。动作架势高而不浮,低而不拘动作含展,刚健有力,能使肢体得到匀称协调的锻炼,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2.4 技法清楚,战术性强
套路就是根据彼此双方变化诱导出招,将动作连贯成组合,由动作组合再衔接成段落,依据戳脚特点在一定的战术意识指导下,使固定的技术动作,以套路的形式得到了灵活的应用,表现出套路动作生动、活泼、逼真和实战性强的特色。如“玉环步鸳鸯腿(左式)”两手形似搂手砍掌,实则向对方面部虚晃一招,转身变走势,若其仰身顾上或向我扑来,我乘其下虚不备,起后腿撩踢其胫骨或裆部。诸如此类动作,都是在战术意识指导下,声东击西、指上打下、虚实莫测,使其顾此失彼。
3 戳脚竞赛规则
戳脚拳术自贯彻国家体委1979年《关于挖掘整理武术资产的通知》以来,相继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被列人正式比赛项目。1984年北京成立了戳脚、翻子研究会,通过武术馆、辅导站进行普及推广,深受广大武术爱好着的欢迎。现面介绍2003年新颁布的竞赛规则。
3.1 竞赛项目分类
竞赛类型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按年龄可分为:成人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竞赛项目分类:拳术类:长拳、太极拳、南拳。
器械类: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太极剑。
传统拳术分四类:第一类:行意、八卦、八极。第二类:通背、劈挂、翻子。第三类:地躺、象形等。第四类: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戳脚在武术传统项目中,属于武术套路传统拳术第四类。)
传统器械分三类:第一类:单器械。第二类:双器械。第三类:软器械。
对练项目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3.2 评分标准与方法(新规则)
评分裁判员分为两组裁判,动作质量(A)和演练水平(B)的裁判个各3~4名组成,称为A组和B组。满分为10分。两组分值各为5分。
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场上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分,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3分。
B组裁判员分为3挡9个分数段,其中:很好为5.00 ~4.10分;一般为4.00~3.10分;较差为3.00~2.10分。
3.3 评分标准与方法(旧规则)
各项目的评分和扣分标准有所不同,但比赛最高得分为10分。如长拳、剑、刀、枪、棍和其它拳术的评分标准:
3.3.1 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分。
3.3.2 劲力、协调的分值为2分。
3.3.3 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布局的分值为2分。
3.3.4 其它错误的扣分:运动员在演练中除按评分标准进行扣分外,对规则规定不允许出现的其它错误也应由裁判员与裁判长分别给予扣分。
4 戳脚简要训练方法
4.1 武术教学的特点
武术教学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各种技术、技能,使学生通过身体的反复练习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掌握这些技术与技能,收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效果。同时武术教学又具有本身独立的特点。其特点有三:
4.1.1 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武术套路教学中,学生首先遇到“三多”问题,一是动作数量多,不同风格的刀、枪、剑、棍、拳等,每一套都有数十个动作;二是方向路线变化多,往返折叠,左旋右转,路线复杂;三是每一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外有手眼身步的规格,内有精气神意的配合。此外,教学中还涉及到动作间的前后衔接、连贯和节奏等,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很注重直观形象的演示,多以领做为主,身教重于言教,使学生通过反复习练,较快地学会和掌握动作,进而完成套路的教学。
4.1.2 强调动作规格,突出劲力和精神
教学中,当学生已弄清动作的来往路线,教师就进一步要求动作做到工整、准确,强调动作符合规格。武术的动作大多数意在攻守,无论是攻是守,除了方法明确以外,还需要有劲力。一拳一腿,一招一式,如果没有劲力,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武术的攻防特点。另外,为了体现武术形神兼备的特点,教学时教师不仅强调外形动作的规格,还应突出精神的表现,力求形美、劲遒、质善。
4.1.3 结合攻防动作进行讲解示范
在套路教学中教师结合攻防动作进行讲解示范,使学生明确动作的用法,加深对攻防动作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这都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的攻防含义和培养攻防意识,并且在演练时把自己摆到一种充满战斗气氛的场合里,按武术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动作的攻防意向、方法及昂扬的斗志。
4.2 武术教学的组织与方法
4.2.1 授课的基本形式和教学结构
武术授课普遍采用的基本形式是并联形式,既由一名教师同时教授若干学生,以20~30人为宜。也不排斥以单连形式由一名教师指导一名学生的情况。
教学结构为闭环结构。武术教学不允许采用有教无导的开环结构,而是教师向学生输出技术,学生也向教师反馈接受技术的状况,并由教师处理后再将信息输给学生,这种闭环结构能较好地控制教学效果的实现。
4.2.2 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其过程包括传授技术——接受技术,组织练习——进行练习,检查纠错——巩固提高,考试——独立演练四个阶段。
4.2.2.1 传授技术——接受技术阶段
这是教师传授技术,学生接受技术的过程,它是整个武术教学过程的开始,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传授的任务是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对所授技术的确定性,接受的任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消除学生对所学技术的不确定性。
传授的内容和顺序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和对练套路——攻防技术和搏斗项目。传授的方法是全息感知法,它包括示范感知、语言感知、口令感知、电教感知和思维感知。
4.2.2.2 组织练习——进行练习阶段
学生初步学会动作之后,技术不可能立即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复练习,逐步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和技能自动化。教师组织练习的次数、时间要根据教材的难易和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每次课的总时间来决定。学生进行练习时要明确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和做法,一丝不苟地完成练习任务。通常采用的组织练习法有集体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双人练习法——单人练习法。
4.2.2.3 检查纠错——巩固提高阶段
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获得学生掌握技术达到何种程度的信息,并通过反馈回路对教学进行控制,争取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检查就是教师获得这种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常见的检查法主要有观察法、提问法、抽查法、测验法。巩固提高是在练习、检查、纠错基础上的再练习,是教师将有关信息反馈输出给学生后,学生对初步掌握的技术进行巩固提高的过程。巩固提高的方法有: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课外作业法、教学比赛法、模拟考试法等。
一个完整的戳脚套路动作,是由手、眼、身、步、腿等按照一定的技术法则运动,造型相互配合而成的。例如:“玉环步鸳鸯腿”这一典型动作,手法是“搂手砍掌”,步法是“玉环步”,腿法是“后撩腿”,定势步型是“丁截步”,身法是随四肢动作的变化而含展、旋转,眼随手、脚而视,注意技击目标。基本方法是构成戳脚完整动作的基本要素,是学拳入门,掌握该拳技术风格的根本环节。基本方法正确与否是提高套路动作质量的关键。为便于学习掌握套路动作实质,应该从基本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组合动作,最后到套路动作。主要方法:基本方法(功)——基本动作——基本组合——典型动作(套路)——分段动作——整套动作。
6 编排、记录
6.1 竞赛的编排
编排前首先根据规程检查报名名单,如发现与规程不符的情况,应立即与有关的队取得联系,并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