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2006年,我随北京体育大学代表团赴德国,参加北京体育大学与科隆体育大学校际关系建立25周年庆典,结识了当时正在科隆攻读博士学位的刘波,这位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是德方接待组的成员。最初他给我的印象是慎言敏行、办事干练。后来接触多了,发现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观察细致,思维缜密,对德国社会和体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曾驱车带我去科布伦茨大学访友,行驶在著名的莱茵河谷,山上的古堡和谷底的流水,相映成趣。在这次“莱茵之旅”中,他给我系统地讲述了自己对德国体育的理解,特别是俱乐部体制对德国体育的基石作用,使我对德国体育有了新的认识,收获颇多,于是建议他把这些研究和心得写出来,为国内学者所借鉴。几年之后,刘波获得博士学位,回到培育他的母校清华大学工作。从2007年开始,他陆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十多篇论述德国体育的文章,集中而深入地从不同角度对德国体育进行探究。本书就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
德国体育不同凡响,既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又富进取的现代精神。当人类社会的体育初入现代之门时,以古茨穆兹为代表的体育家们就开风气之先,将体育运动的教育功能发挥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其后,著名的杨氏体操更是风靡全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诸多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以卡尔·迪姆为代表的德国体育家贡献突出,如今天万众瞩目的奥运圣火接力,就出自卡尔·迪姆的创意。德国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和诸多最具影响的国际赛事,如足球世界杯上,多年来战绩辉煌,长盛不衰。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国家体育发展的道路却充满了坎坷和曲折:1930年代希特勒曾试图将体育纳入纳粹意识形态的轨道;二战结束后,德国的体育基础损失殆尽,国家一分为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分子袭击事件。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命途多舛的德国体育却总是能够在跌倒后重新站起,在挫折后获得更大的发展。德国体育何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其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刘波博士给出的答案是体制和意识。体制指的是俱乐部体制,即以体育俱乐部为基础,将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的发展与体育俱乐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既保证了普通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普遍性与可能性,又维持了竞技体育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体制。意识指的是民众的态度,包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种态度一方面提高了普通民众全方位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同时由于民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关注与参与使得竞技体育与职业体育的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俱乐部体制就失去了制度的保证,而没有民众积极的体育意识和态度,再好的制度也无法长久地生存下去。
由于社会背景不同,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很难简单地搬用另一个国家的经验,即便是成功的经验。世界各国都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来寻求自己体育事业的发展模式。因此,本书中更多的是在回答德国体育为何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没有把重点放在如何将德国的经验移植到中国的问题上。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在一些章节中尝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为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和理念。
刘波博士在德国留学6年,这6年当中他克服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本书是对他留学生活的总结和回报。在我作此序之前,听说刘波博士入选了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甚感欣慰,希望他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坚持学术追求,获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任海
2011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