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大成拳养生功中整体试力功法必须全部训练之要义
大成拳拳学研、修过程中试力功法极为重要。故试力功是知力、用力之基,试力功在拳学的功、理、心法与功效、用效中的重要性,是其它功法不可代替的,其为具有独到功用之功。故王芗斋宗师在《大成拳论》“试力”一文中明确写到:“此项练习,为拳中之最重要、最困难之一部分工作”之明论。王芗斋宗师对试力功的另一拳论是“力由站而得,由试而知”之训。故在习练大成拳研、修拳学的过程中只有由站桩功中得其力(拳学劲力、功力),再由试力功中知其力之后方能在推手、技击中用其力,而后方能言其健身、养生、乃至技击之效。此为言试力功在拳学练、用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性。
而试力功在拳学、大成拳诸功之间的比较中之难度之大亦为拳学之至理:首先是试力为慢动功法,在其功练、用中先以站桩静功之练求拳劲之松、整、力向(六面劲)、气血通达、心灵清静,再以试力功的慢动达由静到动的进一步活动气血、充实内意、滋荣筋骨、温养内脏、疏通经络、锻炼体魄,达进一步对身体的调养之目的。而练试力功动作要整、身、心要松、速度要慢、要匀、周身要齐动、一点牵全身,其功、理内涵、神、意丰富充实(内容多但非常明确),各个试力的动作要领、意念诱导各有特点和不同而内容明确、间架结构各有不同要求、各有侧重、各有不同的功用、功效和练、用内容、目的的区别,故大成拳二十四个整体试力之间各有特点,特长和特殊功用,各功法之间既有相同的拳义要求,亦有不同的功用、功效和动作结构的韵味、内涵,同时亦有不同的动作要领要求、不同的间架位置的变换特点。进一步从拳学功、理、心法和学术义理的拳理方面讲析,大成拳的全部试力功的不同的动作要求和不同的间架结构的变换,包容人类动作中利于养生和技击功用、功效的所有姿态和整体与肢节(四肢),其动作的细微中包括指的伸、屈、掌、爪形的不同、腕的上、下、左、右、凹、凸的变化不同、肘的撑、立、坠、横、掖的结构不同、肩的前、后、高、低之不同、身的正、扭、转、侧的不同、眼光的上、前、侧、下视观方向之不同,腿的伸、屈、前、后之不同,体位的站位、动作的虚、实(两脚的承重不同变化、单脚的前脚掌、后脚掌、脚掌内侧、外侧着地的力点变化)之不同、脚的站位的单、双重变化之不同、胯的吸提、膝的裹卷、膝的顶、合、指的撑、腕的顶、乃至手、臂的高、低、身的扭转、胯的吸拧、臀的溜坠,手臂的分合、身的腑、仰、身体各局部的相对角度、位置的不同等等内容。在研、练大成拳拳学的试力功时上述各种相同的要领、要求于操存、体认时,既要有形的整体性配合,又要具备各部不同细节、特点和功用,既要将各个试力功的特点掌握运用,又要将各试力功的不同、矛盾统一、融合,汇于试力功的正确拳学原则、原理的统一义理、功效之内,养可达健身、疗疾之求、练可至应敌制胜之效。所以大成拳的试力功法虽多,而于研练者(习拳、研拳、教拳之人)不能少一功、不能缺一则(要领、要求),亦不能错一法、误一理。而大成拳拳学之试力功在习练者中亦有高、低、正、误之分,其功效亦因人而异,所以能达试力功全面、正确之练、掌握诸功齐达之后还要以试力功连作、试力功的变形训练的功、理、心法内容而体认,有目的有重点的进一步研、修方可达“力由站而得,由试而知”。王芗斋宗师所言之精髓的真正、正确识、为。而试力功中的各功动作的另一拳学心髓、要义,则是在所有试力功都达练精纯后,方能真正知、悉人体(拳学)动作的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形体结构的所有间架位置均含括于练试力功的功法之中,也只有把所有试力功全正确练、用掌握后,才能达王芗斋宗师在《大成拳论》“歌要”一文中“首先力均整”之识、为,达诸式全悉、诸力均含、诸形均整、诸功得备、诸法得效的练功要求和目的。故更当知大成拳之功(功法)虽各有不同,而均有至用之效(养生、技击之功用),大成拳之理(拳理)当均含正确、明析之理,大成拳之试力心法当均为致用达效之指导性的原理、原则,而为精深、至用之学。所以试力功虽为拳学中最重要、最难练的一部分工作(练、用内容),然如能认真习练、着意体认、全面而悉、而学而缺一不可(当知缺一功、少一法则少一拳学动作、少一拳学应用位置的内容、缺一特点、特效的动作要则、功用。也可以解为缺少一个能健身、强体的环节。故不能缺功、少项),再有门内明达有教学经验者(指在门人中有长期国内、外教拳、讲学经验,有拳学正式组织职称,有明确师承关系,亦能讲、能练、能用、能解,门人中长辈、门内同人一致认可之人)的正确指导下长期练功方可循序渐进逐步觅求试力功的深功、高境,达养生、健身之最佳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