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情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永远的记忆

——忆恩师武术老前辈张文广教授

习云泰

儿时,我偶然机会接触了武术,学习了些拳脚,既无正规训练,又无名师指点,纯粹是觉得好玩,觉得挺神气。1953年,我高中毕业,鉴于我对体育运动的爱好,特别是对武术这一项目情有独钟,何树德老师建议我报考中央体育学院,并介绍了他的武术老师张文广,说张老师是参加第11届奥运会的武术代表团成员,深得各名家真传,武术技艺超群,功底深厚,造诣很深。这坚定了我学习武术的信念。

入学后不久,有机会看了张老师表演的锁喉功,那真是出神入化,美轮美奂,让人叫绝。张文广老师的武术课教学,其一招一式、攻防方法和作用都讲得清清楚楚,所以学生们非常爱学。教长拳对练和教三合剑对练时,他还要找几个人过招;教短兵也是把点、崩、撩、刺各种方法特点交代得清清楚楚。

张老师的技术非常全面,无论踢、打、摔、拿样样了得,并喜欢找人交手示范。摔跤课结束时,他点名班上几个大个子和他实战,结果是一个个败下阵来。大块头王维德抱着必胜的信念冲上来,只见张老师抓住其衣领口、腰带,一个“倒口袋”动作,轻轻把他放在地上。此时,我见从后面有机可乘,便抢冲上去抱住了其腰,心想那么多同学都败了,我要露一手,猛力往上抱腰发劲,没想到一发劲自己先倒了。下课后我问张先生是怎么摔的。他说:“我一脚勾住你的同侧脚,这是支点,体重压你是重点,发力是力点,就这么叫你倒了。”

一次上拳击训练课,中国拳王张立德老师向远处指了一下,一个身穿短裤背心、手戴大拳套的人快步走来,是张文广老师。张立德老师说:“你准备好,找你实战。”果不出所料,我俩一阵对攻后,张文广老师满意地对我说:“你很有潜质,以后多来找我,教你擒拿技术,以后会有用处。”他淡淡的几句话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望着这位面带慈爱笑容的老师,我忽然觉得他是多么的高大、无私,使我敬仰。当他发现一个可塑的幼苗时,他可以倾全力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你,没有任何索求,不须任何代价,无私奉献,这种精神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内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此后的一生,对我的人生观、道德观的确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是多么珍惜这个可望而不可求的机会,我每学一个动作都全神贯注地分析特点,回宿舍后记在小本子上,并配上示意图。毕业前夕,赵斌副院长对我说:“学院成立不久急需培养更多的人才,希望你考体操研究生。”我表示了想响应贺龙元帅号召到大西南去,在建设大西南的事业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意愿。离校前,张文广老师告诉我,他的一个老朋友1936年曾和他一同参加德国举办的奥运会表演武术。他嘱咐我见到他一是向他问好,另外更希望我虚心地向他学习武术。特别是他精通骨伤科,擒拿格斗技术更为上乘。他是孙禄堂的入室弟子,又精通太极、形意、八卦……我多么感谢张文广老师为了培养我,不遗余力地为我搭桥铺路,介绍名师,创造条件,突破不利环境,设计着我的人生轨迹,在他们思之念之的武术事业的发展前途上能有一个不负师望的弟子。我更庆幸又有一位同样德高望重的老师——郑怀贤,我不但有了老师,更在其后的教学生涯中成为了老师的忘年交。

2003年11月1日北体大50年校庆期间,武术学院借机特地举行了校友欢迎会,张文广老师坐着轮椅进入会场,四周坐满了来自海内外的学友、武友,大家争相问候老师,祝张文广老师健康长寿,保重身体。我和几位学友坐在张老师身边,感受着老师的温暖和涌动着师生之情的气息,虽自己已是耄耋之年,仍有一种孩子拥在慈父身边之感,心中油然咏诵着一首小诗:

恩师临会场,竞相坐师旁。

温馨感慈爱,欢声笑满堂。

北体播良种,环球放异光。

师生今相聚,校史添华章。

几度夕阳红,童心永不忘。

2009年12月22日在人民大会堂,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成立,张文广老师当之无愧被推举首席专家,会后,我到北体大看望他,师母梅琳开了门,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题写的“武术界功臣”的条幅赫然映入我的眼帘。张老师坐在沙发上,会心地对我笑了。我突然想起法国居里夫人的一句话:“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2010年11月17日,94岁高龄的张老师安详地走了。老一辈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武术技术,更有取之不尽的可贵的精神财富。他没有留下遗憾,他的学生正在遵循着老一辈们的教诲和足迹,为中华武术事业在全世界开花结果而奋力前行。

(作者为1953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