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自我认同
5岁的毛毛聪明懂事,听说有个母亲节,于是便想着那天给妈妈做顿饭吃。不能动煤气又不能用电锅,这该怎么办呢?聪明的毛毛最后决定做西餐,既安全又简单。说干就干,他把花生酱涂在了饼干上做三明治,又把蛋糕放进牛奶里做麦片,把果冻和冰淇淋搅在一起当饮料。如果这些都不算离谱的话,他还用巧克力做沙拉,用薯片夹草莓,总之是把他喜欢的食物全部“混搭”个遍。看着儿子的发明创造,妈妈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宝宝啊,这个花生酱妈妈不是涂面包用的吗?蛋糕放进牛奶里就没法吃了啊……”“我就喜欢这么吃嘛!”满以为妈妈会夸他懂事的毛毛不高兴了。
做家长的都知道,两三岁的孩子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他们的心气儿很高,可是能力却不够,常常是好事没做成,倒给家长添了不少乱。这时候,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想法打击孩子的积极性,随意评价他这样做对还是不对,或者从给自己添麻烦的角度让孩子不要这样胡闹等,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探究行为,降低他们的自我评价。
孩子渴望独立,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是他们第一次自我意识萌发的表现,也是幼儿脑部机能高速发展的标志,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虽然可能会给你的生活增添麻烦,甚至闹得“鸡犬不宁”,我们仍然应该理解和珍惜这些行为,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上边提到的毛毛的妈妈,就因为不顾孩子的心理感受,只从自己的思维模式判定孩子的行为很“可笑”,从而使孩子刚刚产生的自我意识受到了压抑和打击。
要想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树立他们积极的自我概念,让他们更自信、更快乐,家长首先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用鼓励的话语和孩子交流,用接纳的态度评价孩子的行为。“宝宝做得真不错”、“妈妈相信你能行”、“好像看起来挺不错哦”、“你很有自己的想法”等等说法,都是鼓励孩子很好的语言。你的信任和赞许,会让孩子潜在的自我控制机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就更愿意去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而且,孩子会因此更加信赖父母,与父母的内心贴得更近,遇事反而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指导和建议。
另外的一个注意事项,是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干涉。越是孩子自尊高度发展的阶段,越是自我意识高度萌发的时期,父母就越可能犯“越权”的错误,即投入过多的关注,并在孩子努力的过程当中掺杂过多的主观意志。他们总是把孩子在做的事情当成他们自己的事情,把孩子将要取得的结果当成自己即将面临的结果,于是看似比孩子还着急,还用力。殊不知,这样好的出发点并不能让孩子领情,相反,这只会让孩子反感甚至厌恶。因为你的做法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权力被剥夺了,他的努力与他想取得的结果已经无关了,对于他想完成的事情也没有了责任感和归属意识。本来的意愿,因为家长的过度参与而变得趣味全无。
自我认同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有了对自身能力的信任,他们才愿意去完成一个任务,实现一个目标,达成一个心愿,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自我的认同感能让孩子树立对人生基本的热爱,也帮助塑造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帮助他们在努力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与快乐,因此,也格外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着重保护。
先认同孩子
人之初到这个世界,几乎是最无能力的生物,虽说最聪明,但生长周期的比例也最长,很多动物在幼儿期阶段已经可以出外觅食、承担家庭重任了,但人类的幼儿还需要成年人的悉心照顾,否则连生命都难以维持。人类特殊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我们与生俱来就需要互相依靠、通力合作才能谋求个人的发展;而人类相互依存的生活现状也决定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更多地需要周围群体的评价作参照,自我认同感更是如此。
所谓自我认同,即个体依据个人经历对自我的认识,身处成长期的儿童,其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与外界反馈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由于孩子本身的思维能力和评价系统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对自我的判断和认识主要来自于他人,尤其是至亲的父母的评价。经常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无疑会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有价值的、受人喜爱的;过多地批评也只能给孩子带来消极的自我感受,进而形成自卑、怯懦等退缩型个性特点。
父母的认同,例如频频的点头、赞许的眼神、表扬的话语等,对于孩子自尊、自信和自我认同感的建立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多点头少摇头,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打击,多帮助少嘲讽,让孩子建立更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自信地面对一切挑战。
让孩子喜欢上自己
一个认同自己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喜欢自己的孩子。他为自己的优点感到骄傲,也相信自己可以不断地改正缺点,不断提高。让孩子自己喜欢自己,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尤其对于孩子好的动机行为,比如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帮助其他小朋友,尊敬长辈等等,哪怕这样的行为是“应该的”,也要及时表示你的喜悦,“你能这么做,妈妈真高兴”、“妈妈为你骄傲”、“你这一点值得我们全家向你学习”,这些表达都有助于孩子悦纳自己,进而对自己产生喜爱之情。
若孩子很少有主动的利他行为,或者很少有成功的经验,这时家长就应该为其创造相应的活动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奉献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尤其要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不断进行积极评价,例如“妈妈认为乐于助人是一项很好的美德,我很高兴我的宝宝做到了”、“你看看你做得多好”、“真不错,爸爸看了也一定很高兴”、“让我们把整个过程讲给爸爸听”……这些引导都能将孩子的关注点从事情的结果上转移到事情本身的性质和行进过程,从而让孩子对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自我认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