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露脸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读懂你的领导,才能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5)

作为下属我们总会对上司的某些做法表示困惑,例如:对于上司的决定,其实我们并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感觉自己建议很好,为什么就是得不到上司的采纳?明明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为什么执行过程中还要变来变去?上司的某些决策的确存在漏洞,却也只能远远看着,无可奈何。

在职场中,某些员工因为经常与领导产生意见分歧,而与领导产生隔阂,甚至导致彼此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的员工,最后不是自己负气走人,就是被领导解雇。当我们与领导的观点不一致或者与领导发生不愉快时,往往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想问题,结果越想越觉得困惑或者委屈。同一件事情,因为考虑的出发点不同,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在公司里,上司与员工是两个站在不同位置的人,这就决定了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所以意见不同是很正常的。

所以,当你与领导发生意见分歧时,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变换思考角度,学着像领导一样思考。这样,你才会正确理解领导的意图,毫无怨言地执行领导安排的任务。并且,你还可以逐步培养出宏观决策、统筹安排的能力。这对你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往往正是具备了这些能力,你才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晋升的机会。

茹女士在外企做销售,老板是一个老外。一次,客户要求她们公司递交产品的国产化方案以降低成本。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公司将无法进入潜在供应商名单。于是,她反复斟酌,提交了一个方案给老板审定。不料,方案很快被老板否决。原因是,这会影响中国以外市场的价格水平,不能因为这一家客户影响全球市场。这时,在茹女士面前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坚持己见,但是老板可能会用相同的理由否决她;另一个是听老板的话,但这样她就会丢失最重要的客户,今后的工作很难开展。在她看来,这两个选择都等于失败。

茹女士找机会和老板预约了一个小时的会议。她准备好一切能准备的材料,在会上开诚布公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说明这个客户对于中国市场以及她今后工作的重要性。会上讨论很激烈,争论的结果是他们找到了第3种办法——一种很好的折中方案:在90%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小对海外市场的影响。茹女士也尽力向客户提交并解释他们的方案,说服客户接受;而她的老板则会努力去平衡其他市场。

和领导产生分歧的时候,要设法和领导沟通,在站在领导的角度理解领导的同时,也要争取获得对方的充分理解,去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有时领导总揽全局,又有丰富的经验,而员工仅仅是公司的一个“零配件”,所以下属也要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和层面去看问题,否则会走向固执和死胡同。从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还必须跳出个人的小圈子,公私兼顾,把握全局。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领导决策合理的一面。从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千万不要感情用事,而要以一颗公正的心,理智的看待问题,理解领导的真正意图。

2.学会体谅领导的难处

俗话说:“将心比心,八两换半斤。”领导的精力毕竟有限,不能要求领导对任何事情都处理得十分恰当,什么问题都判断得准确无误。上级领导确实有很大的权力和自主的余地,但是,应该了解,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上司也有上司的上司,处于中间位置的上司,难免会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工作出现失误、下级消极怠工、彼此内耗丛生等。作为下级就应理解其难处,做到心中有数体谅领导,不能一味抱怨或不满。角色换位,理解上司的难处,有助于得到上司的信任。

当上司为难时,主动表示理解,并诚恳地做出自己的努力,减轻上司的负担,会令上司高兴。同时,要慎重对待上司的失误,对上司的失误要多加宽慰。人人都有难唱的曲。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每个人都可能有难办事、烦心事、头痛事,比如,工作上的责任和压力,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个人不能与外人道的难言之隐,等等。只有体谅他人的难处,才能增进理解,相互谅解。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处在领导的位置上,面对重大责任和压力会怎么办?某个棘手问题放在自己头上该如何处理,效果会不会比别人好?别人工作生活的难题如果自己遇上该怎么对待,姿态、风格会不会比别人高?这样一想,原本复杂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正常的事情就不会走向反常。

在某公司做IT主管的胡明,因为业绩突出,绩效考核成绩优秀,被公司提升到IT部担任部长。职位的提升意味着公司的认可,胡明自然是喜不自禁,可上任没有多久,他就愁眉不展起来。

原来以前胡明做IT主管,他的部长总是抓大放小,很尊重他的管理方式。现在的直属副总裁杨总却对他的部门管理事无巨细详细过问,对他的管理方式诸多挑剔,这样的情况多了,胡明很是郁闷。他认为杨总不太懂信息化管理,还在不断地找他麻烦。他觉得杨总是针对自己,随后与上司不断发生摩擦,造成双方关系异常紧张。

胡明开始犹豫走还是留的时候,想到情商很高的老朋友安仪,他也许能帮忙支招,度过眼前的职场危机。安仪仔细地听胡明述说冲突事情的原委,详细地询问了相关情况,然后很老道地帮胡明分析起来:“其实你们杨总是典型的完美型人格,完美型人格的人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希望自己或这个世界都更完美,他们时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及时纠正别人的错。不纠正别人的错误,他就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安仪看着听得入神的胡明接着说:“这种人格的人在日常管理中对于各类事情总是要求很高,同时也希望他的下属能像他一样,凡事都要系统性思考,不允许有丝毫的瑕疵,尤其是你刚升任IT部部长,他的要求就会更加严格。而你在工作中偏重依靠自己努力,本着尽量不给上司找麻烦的原则,不把难题交给上司,很多问题都自己想办法解决,但这样做的结果却会使上司不了解你的工作,怕你出差错……”

好的下属要关心和体谅上司,要学会换位思考,遇事要站在上司的角度去理解上级,怀有宽容之心。胡明如果能站在杨总的角度看问题,会理解完美型上司的诸多做法,那么他就会尽量和上司沟通,并经常向他汇报,以打消上司的忧虑。还有一点就是不能自以为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盲目地认为上司不如自己,要知道他既然能做你的上级,必然有你所不及的能力,与其盲目自信,不如向上级好好学习。

体谅领导的难处,其实就是以责人之心责己,以谅己之心谅人。遇到误会和矛盾,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检讨自己的过错。然后,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他那样说那样做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道理在哪里。如果觉得领导的言行有一定的道理,自己就可平心静气地理解、接受。即使觉得对方毫无道理,也可以善意的提出建议。在非原则问题和无关大局的小事上,要学会体谅和宽容,善于妥协和让步。这样,就能够与领导息息相通,化解矛盾,融洽感情。

3.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领导

某文化企划公司的老总接手了一本杂志,紧锣密鼓地开始搜罗人才,于是甲和乙两人被朋友推荐到了老总那儿。老总要他们自己报个薪价。乙说,好多家报刊请我去,开价不菲,5000元吧!老总面有难色,可想想人才难得,再说一下子找个合适的也不容易,就答应了。然后问甲,甲说,我先做吧,你看多少合适就给多少吧。

其实,甲乙都知道老总有几百万的身家且出手豪爽,甲想,老总虽说是个富翁,可也是一分一厘挣来的,并不容易,自己先把事情做好了,老总不会亏待自己的;而乙则想老总有那么多的钱,不宰白不宰。甲放弃了高薪的机会,乙在心里暗笑甲迂腐。

一天夜里,甲与老总商讨事情到很晚,老总说,找个地方吃夜宵吧。“到南海渔村怎样?”老总问道。甲知道那是高消费的地方,便说:“就我们两个人,不必那么奢侈了,就近找个干净些的小店就行了。”于是,两人只用了十元钱就吃了个饱。回到老板的车上,老总随手拿起一叠发票说:“乙说是请个关系户向我报销,有6000多元吧。”老总的话里没有指责,可甲心里不免为乙担心。

数月的操劳有了结果,杂志一期一期出版了,销量连连上升,广告额也一路向上走。老总有一大堆的事儿要忙,不可能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上面,于是要从甲和乙两人中选个主持工作的主编,没有过多的比较,他一下子就把担子交给了甲。

后来的一件事改变了乙的前程。乙拿着一堆儿的旅行车票和请客的发票要甲签字报销,因为这些开支甲都不知道,他犯难了。于是,乙发火了:“又不是你的钱你心疼什么?”事情摆到了老总的面前,老总二话没说就签了字,乙正偷着乐时,老总发话了,请他另谋高就。事后,甲从其他人嘴里知道乙是带着女朋友出去玩了一圈儿。

过了多年,老总因为投资失误破产了,杂志也被主办单位收回,甲失业了。他把手头的事情料理好后准备离开到外地谋职。这时,电话铃响了,老总说有个要好的朋友想认识他一下,请他出来吃饭。到了饭桌上甲才知道,老总把他推荐给了一个在电视台做制片人的好朋友。第二天,甲就到电视台上班,给那位制片人做策划。再后来,又经原先那位老总的极力推荐,甲正式调入了一家颇有名气的杂志社,结束了自己一路流浪打工的生涯。

与领导相处,我们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应当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多点真诚,那么我们便会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诚信美誉,从而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设身处地为人,等于设身处地为己。当我们向领导提建议或提反对意见时,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也有助于我们达到预期的目的。设身处地为领导着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体谅领导工作上的难处。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在其位,不知其苦。领导不仅要管事,还要管人、管物,不仅要做决定,还要抓执行、抓反馈,处理上下左右各种关系,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因此,作为下属,打算就某个问题向领导进言时,一是“换位思考”一下,想一想领导的难处,以分忧之心说出自己的意见;二是想法侦察一下领导的工作量,若工作比较繁忙紧张,可把自己的意见放一放再说,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些。

(2)考虑领导生活习惯上的一些特点。

领导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吃饭、睡觉、休息。心情、身体也可能会时好时坏。作为下属,在向领导进言时,应注意:当领导情绪不佳时,不要去“火上浇油”;当领导身体不适时,不要去“雪上加霜”;当领导正与他人商讨工作时,不要去“横插一杠”;当领导正在就餐或午休时,不要做“不速之客”;当领导正与亲朋好友欢聚时,不要去“大煞风景”;当领导正要外出之时,不要去做“拦门杠”。总之,要学会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听别人唠叨的情况也适用于别人对自己,当然也适用于领导。

(3)考虑领导性格脾气上的特点。

有的领导性格较急,喜欢快人快语;有的领导性子较慢,讲究深思熟虑,喜欢“徐徐道来”;有的领导脾气较好,一般不发火训人;有的领导脾气怪些,几句话不对就可能张口训人。这些都是正常的。作为下属,不能以自己的性格、脾气去要求领导。在提意见时,要考虑到领导的性格脾气特点,不要撞到“枪口”上,话还没讲,就说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