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于是,三年后,他又写道(《关于歌德对<;曼弗雷德>;的见解》,歌德的文章首次于1820年6月出现在他的论文《艺术与古代》(Kunst und Alterthum)中,后来又再次刊登于《歌德全集》……斯图加特,1874年,第十三卷,640页至642页;见《信件集》,1901,第五卷,附录2,“歌德与拜伦,”503页至521页):“他的《浮士德》我没看过,因为我不懂德语;但“修道士”马修·蒙克·刘易斯曾在1816年在加里尼(Coligny)口头讲给我听,自然而然我受到影响;但真正给我灵感写出《曼弗雷德》的,却是斯托巴赫瀑布(the Staubach)和少女峰(the Jungfrau)以及其他很多东西,远非《浮士德》。然而,第一场和《浮士德》的确有所雷同”(致默里的信,1820年7月7日,信件集,1901年,第5卷,36页)。梅德温(Medwin)(对话录,210页至211页)从没看过拜伦于他1817年或1820年写给默里的信,也借拜伦也借他的嘴讲出了差不多的故事。
说到《曼弗雷德》的原创性,人们也许会以为拜伦对“浮士德传奇”或者“浮士德圈”一无所知。他郑重宣布过他从未读过马洛韦的《浮士德》,也没看过兰姆(Lamb)的《莎士比亚同时代英国戏剧诗人之范作》中戏剧的节选[见梅德温《对话集》(Conversations)第208页至209页,以及至今尚未出版的《致维尔纳的序言》(Preface to Werner)第5卷],因此他不大可能知道卡尔德隆(Calderoon)的《全能的魔法师》(El mágico prodigioso),雪莱在1822年曾翻译这本书;也不会知道赫罗斯维塔(Hroswitha)的《秋季和变幻的回忆录》(Lapsus et Conversio Theophrasti Vice-domini)传奇中“异教贫困的元素”(“the beggarly elements”)。然而拜伦的《曼弗雷德》却实实在在沿袭了一些学者的风范:。他们孜孜以求,穷尽自然与合法的科学之极限,凭借超自然的想象,洞察体悟“黑暗中的奥秘”。然而要追溯此书的来源不得不提“修道士”(马修·刘易斯的外号)向他口述了歌德的“浮士德”的渊源,他以此报偿自己他在迪奥达蒂得到的款待。杰弗瑞和威尔森都不曾提及《浮士德》,但《批评》(Criticle Review)杂志中公告栏的一名作者称(1817年6月,系列5,第5卷,第622至629页)公开宣称“这一场(第一场)是对一位伟大诗人的拙劣剽窃,拜伦勋爵囫囵吞枣地模仿了歌德笔下的场景,与《浮士德》的开端如出一辙。”而歌德本人在1817年10月写给朋友内博尔(Knebel)的信中,以及1820年6月的《艺术与古代》中,重点谈及该问题,并为拜伦辩护,称赞他对自己作品的巧妙借鉴。“这位绝无仅有的天才诗人将我的《浮士德》化为己用,依照他忧郁的天性,从中提取独特养分。与此同时,他构思精妙,有所创新,尤其在这一点上,我十分仰慕他的才华。”之后[(见《信件集》第5卷,511页,1826年9月14日与赫尔曼·福斯特·冯·普克勒(Herman Fürst von Pückler,)]歌德的观点虽有所改变,但仍关注拜伦在处理靡菲斯特(诱惑者)时不经意的异化。可以说,《曼弗雷德》和《浮士德》的关联囿于形式,未及本质。歌德提出那些无解的问题,一方面他虚伪地描述那些灵魂与理性间、天真与克己复礼间天真与克制间的永恒主题,另一方面他取得了成就感与满足感。而拜伦却未纠结于此,在他神秘的创作领域里,关注的是自然的力量。唤起全新主题,激发想象之泉的,并非《浮士德》,而是“斯托巴赫瀑布和少女峰”。《曼弗雷德》的主题是悔恨——难赎的罪过与无尽的折磨。主人公永远怀抱希望,相信自然之中定有解脱,而被经验一次次否定。阳光使悲伤更加明晰,大自然将罪恶袒露无遗。《曼弗雷德》不是一个答案,也绝非主流时代精神中的悲天悯人,而是一声个人的呐喊:“从深处,我哭了我自内心深处呐喊!(De profundis clamavi!)”
毫无疑问,这篇戏剧诗除却主旨部分,他敏感的灵魂也受到了其他微妙的影响。《曼弗雷德》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of schylus)“有几处雷同,”就像被杰弗瑞指出和拜伦所骄傲承认的那样。显然,多处可见,“该文的语气和基调”以及“更庄严部分的受害者”都能看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影子。另外,说到超自然的情节,与雪莱(Shelley)和刘易斯的对话也是催化剂,那些都充满魔幻神鬼色彩;最后,不得不提《克里斯特贝尔》(Christabel)的魅力,这首“狂野新颖的”诗歌让拜伦魂牵梦萦,时常挂在嘴边。毫无疑问,这能量点燃灵感,燃烧成拜伦创造力的火焰。
如需以下文本资料:《曼弗雷德》歌德之见及霍普勒(Hoppner)对前者的翻译,歌德与拜伦关系详述[摘自A.Brandl布兰德(A.Brandl)教授的《拜伦与歌德的关系》(Goethes Verh ltniss zu Byron)],或其他资源,请参见《信件集》(1901,第五卷,附录2,503页至521页),。
如需文中未提及的《曼弗雷德》同期报刊或其它短评,请参见《折衷评论》(Eclectic Review)》(1817年7月刊,新系列,刊),《New Series》第8期,62至66页);《绅士杂志》(Gentleman‘s Magazine)》(1817年7月刊,第87期,45至47页);《每月评论》(Monthly Review)》(1817年7月刊)),《放大系列》(Enlarged Series),(第83期,300至307页);《都柏林大学杂志》(Dublin University Magazine)》(1874年4月刊,第83期,502至508页),等等。rged Series》(第83期,300至307页);《Dublin University Magazine》(1874年4月刊,第83期,502至508页),等等。
人物
曼弗雷德
羚羊猎者
圣莫里斯修道院院长长老
曼纽尔曼努埃尔
赫尔曼
阿尔卑斯山魔女精灵
Arimanes 阿里曼(大地与风的王子)
Nemesis复仇女神涅米西
诸命运之神斯........
众精灵,等。
戏剧场景设定在阿尔卑斯山较高处——部分在曼弗雷德城堡,部分在山间。
曼弗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