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就业前的心理准备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上面我们分析了当前由于中国许多企业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工和技师)的严重匮乏,造成了技校及中职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是说技校及中职的毕业生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要做到长期为社会和企业所青睐,不但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道德。
我们要树立的正确就业观念有哪些呢?
(一)克服重技术、轻品行的倾向
现在,不少学生都存在着重技术、轻品行的倾向。使得他们在求职的道路上失去一些难得的机会,甚至进了工作单位不久就遭“炒鱿鱼”。
2006年8月,《中国青少年报》刊登了一篇名为《道德缺失影响大中专毕业生应聘》的报道。记者报道了那些来应聘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排队、没礼貌、乱丢垃圾”的现象,“没有人主动排队,整个招聘现场像个农贸交易市场。”记者看到一个男生挤到招聘席前,高举简历,大声叫嚷:“喂,收一下我的应聘资料啊!”事后,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没礼貌的人,谁也不敢要!否则,哪天公司形象受损都不知道。”
2007年1月,《重庆青年报》也刊登了一篇题为《20名本科生被“炒鱿鱼”,公司称学生修养不及格》的报道。其中叙述了重庆一科技公司招聘了21名大学生,三个多月后仅留下一名大专生,原因是那些被“炒”的大学生“修养不及格”。
据一些技校及中职学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不少用人单位提及那些技校及中职毕业生被辞退时指出,绝大部分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同样是“修养”及“品行”方面的原因。
所以同学们必须明确,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要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要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不但要学好技术,更要学会做人。
(二)积极进取,敢于竞争
竞争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目前的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面对现实,积极进取,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物竞天泽,适者生存。”我们有些技校及中职的学生自卑心太重,总认为自己学历不够高,在求职和从业方面肯定比不上大学生。因而在平时的学习、毕业后的求职和从业中都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这是一种很有害的消极态度。事实证明,现在中国许多企业更适合技校和中职生的求职和发展。只要我们努力学好技术,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积极进取,并敢于竞争,同样可以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人才。
案例【1-3-1】
上海液压厂的李斌是技工学校毕业,积极进取,并敢于竞争的典型代表。1980年,他在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厂当了一名初级技术工人。由于他不断刻苦学习和钻研,因而很快掌握了运用数控机床的要领。近年来,李斌班组采用数控技术完成新产品开发23项,为企业增加收入2000万元。通过工艺改革和刀具国产化措施,为企业降低成本1000多万元。李斌也成为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和有名的数控专家。
(三)注重长远发展,正视目前待遇
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往往面临许多选择。有些公司较大,工资较高,福利较好。但招聘的是操作工,技术性不高,甚至和一些毕业生所学的专业不是很对口;有些公司不大,目前的工资也不算高,福利也不算很好。但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个人发展的空间较大。对此,我们建议同学们不要急功近利,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注重长远发展,正视目前待遇,选择一个对自己发展前途更为有利的单位。常言道:“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一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事业就容易成功,待遇及福利最后也会接踵而来。
案例【1-3-2】
陈志杰在某技工学校学的是机械维修专业。毕业时,不少同学应聘去了规模大,福利较好,月收入1000元的格兰仕公司当了操作工。但陈志杰却不随大流,独自到了广东中山市的一家小厂当了维修工。由于这家小厂的技术人员不多,所以勤学好钻研的陈志杰很快就成了这家小厂的技术骨干。不但机器的维修,就连一些机器的设计,老板也喜欢委托他来完成。现在,陈志杰已是这家工厂的技术主管。事业上如日中天,月收入达六七千元,这是当操作工的同学无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