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交通习俗
一、原始交通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交通运输落后成了基诺族发展商品经济的一大障碍,秋收季节,只有靠人背牛驮,才能把粮食装入仓库,而且大量的瓜果豆类不过来,只好烂在山野的地里。基诺族住地的四周全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山路蜿蜒盘旋、崎岖不平,只有几十厘米宽的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走在路上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偶尔会遇到弯曲的平路,交通运输主要是靠人背和抬,或用牛和马驮。世代居住在深山丛林里的阿细、阿哈两个氏族的基诺族,在水上、陆地、空中没有见过什么现代交通工具,所以,对公路行驶、水面航运和空中航行交通工具没有民族语言称谓,都是用汉族相同的称呼替代。成年人一旦在山上负伤、地里病倒都需要他人从山上背回家,实在不能背就吆喝附近的人帮忙或者回家请力壮的几位男士用“夨笆”(用竹子制作的临时担架。“夨”贵人的意思,“笆”是抬的意思)抬回家,再请巫师或者民间医生就诊治病。如果孕妇在山上或者地里要生育,没有人助产也是吆喝附近的力壮男士用“夨笆”抬回家。到了每年收稻谷、棉花、包谷和豆类季节,也是农民最发愁的时候,无论是天下大雨或是烈日酷暑,只能从深山老林的崎岖凹凸路上背着盛满沉甸甸稻谷的竹箩一脚一步地往家里赶。主人建屋造房时,无需主人去请工,全村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主动帮忙,男抬女背的分工制,木料在山里劈好后再从山上一棵一棵地靠人力抬到村寨家里。如果树桩很大很粗就把树翻滚到路边用水牛拖拉,一人赶牛,几个人在树桩两侧边撬边前行。妇女们有的把干木柴扎成捆后沿着山路背到主人家里,有的把割好的茅草扎成竖捆从山野里背到主人家里。
山寨居房一角
乌优氏族,即说汉话的基诺族(巴别、么羊、阿乌饶、毛娥)除了人背马驮之外,还有用水上“竹舥”(倚苤勒)作为劳动生产工具,同时也作为交通工具。由于多数乌优氏族定居在与阿细、阿哈氏族隔江相望的小黑江以北的山林里,咪科、饶科、尤婆、尤卡、饶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美丽和精彩,通知开会都无法正常参加,学生在外面读书也无法正常出行。科婆科嫫娶嫁婚俗仅在本寨通行,物质得不到外流交换,思想得不到借鉴,引进外界的先进文化和物质到村寨里来极为困难,驮运物品靠人力背和牛马驮,满足不了乌优氏族生活和物质与人交流的需求,但他们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制作出“竹舥”。特别是毛娥、阿乌饶两个村寨的村民,为了能用农副产品换取其他物资,他们从江边砍伐黄竹数十根,用野藤绳索一根连一根地在前、中、后端捆扎成4米或5米长的竹排,无畏江水湍急,征服大自然的恶劣环境,带着物资从此岸划向希望的彼岸,拉近了阿细、阿哈氏族之间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使得精神得到愉悦,农业生产得到相互促进和长足的发展。
到了20世纪60年代,国家修筑了小勐养至勐腊的公路,在基诺山境内有57千米,正是这条公路的修建,改变了基诺山的交通状况。70年代后,在政府的组织下,基诺族群众投工投劳,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兴修乡村公路。
阿乌饶吊桥 摄影者:朱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诺族山乡大力兴修农村简易公路,基诺族获得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多种形式的帮助和扶持,改变了落后的面貌,仅1980~1985年间,国家对基诺族地区修筑道路、架设高压电线和安装自来水管等项基本建设的投资就达100多万元。2002年基诺山被国家列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山”(景洪市基诺山和勐海县布朗山)综合开发建设之一,共计投入3600万元资金(包括交通建设新型项目)。2004年也完成了投资34万元,全长84米,1.5米宽的小黑江铁索吊桥建设工程,虽然不能行驶车辆和拖拉机,但摩托车依然可以快速通行,学生上学不再担心被水冲走,老年人开阔了视野,结束了阿乌饶、毛娥两个村的村民用“竹舥”渡过江河的原始交通习惯。
二、交通运输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基诺族群众的修路热情更加高涨,1980~1981年,基诺洛克公社兴修了7条公路,总长27千米,通车生产队达到了17个,占全公社42个生产队的40.48%。1989年基诺族全乡46个自然村中有40个村通了简易公路,占全乡自然村总数的88.89%。1990年有41个村通了简易公路。到1995年年底全乡46个自然村中有44个通了简易公路。1998年全乡46个自然村全部通了简易公路。1999年年底全乡有403辆手扶拖拉机,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也纷纷进入家庭,基诺山已改变了过去封闭隔绝的落后状态。公路建设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目前的基诺山46个自然村实现了从乡到村路路通的目标,其中巴亚、巴卡两个村委会有全长6千米的柏油路。国家自2001年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程以来,基诺族被列为全国22个少小民族之一,国家民委对少小民族扶持建设项目加大力度,其中包括农村道路建设,把它列为从村到户的水泥路建设资金规划项目。目前,全乡46个自然村小组全实现了从村到户通水泥路的 目标。
国务院确认基诺族30年来,有10000多名基诺族群众聚居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工具也由传统的马拉牛驮换成了机动车。据悉,基诺山基诺族乡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一辆摩托车,部分家庭还拥有拖拉机、汽车等。
三、通讯与邮电的发展
20世纪中叶以前,由于基诺族没有文字,只能用刻木记事和口碑传诵的方式来传承文化。新中国成立前,基诺族靠一种称为“芈巴”的木棍来传递信息,靠树叶信来交流感情。50年代以后,基诺族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化的通讯和邮电事业初步形成并得到发展。
2004年前交通状况
基诺山交通专车
1989年,基诺族乡中有29个村通了电,占全乡总数的64%。1995年年底全乡46个自然村中已经有44个通电,约2/3的村寨用上了自来水。2000年2月,46个自然村均已通电。基诺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交通四通八达 摄影者:张云
1957年,基诺山接通了第一部电话。1994年,西双版纳州邮电局和基诺族乡政府投资22万元,将原有设备改换为装机容量200门的全自动程控交换机,基诺族乡的电话可以直拨全国甚至全世界,为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提供了良好的通讯条件。至1999年,7个村公所中4个村公所已开通程控电话。
1997年年底,基诺族乡机关和6个村实施了地面卫星差转接收省有线电视节目,6个村实施了地面卫星差转接收省“211”工程。
1950年后,基诺山隶属西双版纳勐养区政府管辖,所有信件都由勐养邮电所取送。1960年5月,正式成立基诺山邮电所,开展了信函、报纸杂志的订送业务。由于交通不便,邮件的发送全靠人挑肩背,步行送往各村寨。
改革开放以来,基诺山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基诺山与外界的联系更加频繁,从而也促进了邮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乡政府为中心的邮电网。邮电所工作人员也由过去的4人增加到7人,业务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邮政的业务种类除原来的信件、报刊外,还增加了长话、电报、包裹、汇兑等,邮件投递也改用汽车、摩托车。由于设备更新、业务种类增多,营业额不断增加,邮政线路也扩展至各村寨。
现在,基诺族中许多群众有了手机、电脑与互联网等更加迅速、快捷的现代化通讯工具,缩短了基诺山人民与外部世界的距离,加强了基诺族人民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为基诺族在21世纪的大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