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长城随想
晚霞即将在遥远的天际隐没,我们才匆匆抵达秦长城。眼前是一块“长城——战国秦长城”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碑,碑后是土黄色的丘陵——战国秦长城,向着远方蜿蜒、延伸,还有已经模糊起来的旷野,从暗处涌来的风,在我们的喘息中显得有些沉重。
这就是一个强大帝国的沉重的背影,在我们失却方位感的游走中,在固原的黄昏里,在2008年的肃杀里,凝结成寒冷而苍凉的记忆。
战国秦长城:中国长城的鼻祖
在宁夏,能够呈现历史的遗迹很多,最多的就是长城,它们用土夯筑而成,在北方的大地上,继续着自己的历史。这历史,不再是战争年代遮天蔽日的猎猎旌旗,那些狼烟四起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它们继续的,是在城市化进程的夹缝里,或隐或现,这,也许就是遗忘,却并不是背叛。
风云不会再起,秦帝国的强悍,让我们在夜色里谨慎与不安地游走,因为历史的浩渺和静谧显得有些凝滞。是的,没有多少人会选择在黑夜里与秦长城相对,暗夜里低伏的秦长城,仿佛一只猛兽,依然充满杀气,这些高3至10米的墙体,因为风雨的千年洗礼,远远望去,已经看不出当年的高大了,但它仍然像巨龙一样,匍匐着,穿过原野,向着那些空旷飞驰而去。
最早长城的产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要修建长城?是因为在春秋时期,开始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军事防御系统的需求,尤其是在西周末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形同虚设,各方诸侯称霸开始,这就促使诸侯国的军事防御需求十分强烈。
还有一个原因就很有意思了,它直接与当时战争的形式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以车战为主。一辆战车上三个人或五个人,使用的长矛有3米长,双方都摆好了阵势开始打。很少有步兵到地上打仗,下车在地上打仗被认为是一种耻辱。当打不过人家的时候,就挖一条沟,垒道墙,挡住敌人,这就形成了最初的防御工事。这种防御工事在当时虽然很简单,但很有效,守卫的一方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就完全能坚守住。所以在春秋早期的很多城墙修建得很简单,长城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各诸侯国之间相互冲突的产物,另外一部分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冲突的产物。
楚长城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道长城,主要是防御齐国。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带着大兵打楚国,打到汉水流域,楚国派大臣屈完去说服齐桓公,屈完对齐桓公说楚国有方城(长城)为城,以汉水为池,齐军肯定打不过来。齐桓公看到楚国方城果然坚固,只好收兵。据史料记载,由于楚长城的存在,有好多次大兵压境后又撤回去的情况。公元前557年,晋国派大将率师伐楚,打到方城之外,看到方城不是孤立的城垣,而是连绵不断的完整的防御工程,只好撤军。
长城的大规模兴修,应该始于战国时期。当时,魏、赵、楚、齐、燕、秦等国都筑过长城,主要是修在北方与一些少数民族接壤的地段。如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燕为防御东胡,“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秦早在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就曾“堑洛”,即沿洛河修城以防魏。秦惠文王后元元年(公元前324年),又曾“筑上郡塞”以御赵。秦昭襄王时,还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固原的秦长城则是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国北逐义渠戎族后,为防匈奴所筑。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派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时,又重新修筑了这段长城,长城由甘肃静宁县进入西吉县,在将台堡陡然东折,顺马莲河谷进入原州,在固原市区西5公里分内外两道城墙,外城呈弓背状进入彭阳,在彭阳蜿蜒行进,从孟塬再次进入甘肃省,长约180公里(也有说长约200公里),是约2200年前固原历史的见证,也是固原境内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由于这段秦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的秦国,而不是统一六国的秦朝,因此,可以说它就是中国长城的鼻祖。
《色戒》、宣太后与秦长城
说起秦长城,有两个女人不得不提。
一个是战国秦昭王时的宣太后。史载秦长城是秦昭王灭义渠戎后而修筑的,而秦灭义渠戎,用的是色诱的手段。当然,这个色诱的故事不会出现在正史里,只有在野史中才有一些零星的记载。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想起那部争议极大的电影《色戒》。当政治和爱情产生对立,被消灭的只能是爱情,乃至肉体。宣太后也许就是《色戒》的翻版,不过,这次主角互换了,男人牺牲了,女人则成为政治利益的捍卫者。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往前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
据记载,宣太后在大约60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272年,秦为了征服义渠戎,宣太后使用美人计,以色相引诱义渠戎王,还与戎王生了两个儿子,这样一来戎王就放松了警惕。后来宣太后把义渠戎王骗到甘泉宫,杀死了他,秦乘机消灭了义渠戎族这一分支。为了防止义渠戎族其他分支部族的报复,秦就派人在“陇西(今天水)、北地(今固原)、上郡(今陕北)筑长城以拒胡”。
读完这段历史,我们有点莫名其妙:60岁的宣太后能以色相勾引义渠戎王,还与戎王生了两个儿子?徐兴亚先生在他的《西海固史》一书中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宣太后和义渠戎王的绯闻应该发生于公元前306~公元前251年期间,这个桃色事件说明了义渠戎与秦的不平常的关系。
秦昭王时代,秦国准备集中平定六国,统一全国时,突然调头急于征服义渠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匈奴已经开始崛起,并且推进到银川平原一带,并欲与义渠戎联手,共谋秦国。这时,宣太后出招,杀了义渠戎王。面对过去的旧情人,宣太后握刀的手颤抖与否,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是唏嘘这个故事的两位主角,他们的悲情故事为秦长城无形中又增添了一份传奇,这传奇,不是浪漫,更不是美丽,而是鲜血。这鲜血,在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还在延续。这次的主角是孟姜女。
孟姜女的爱情传奇
很小就知道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却不知道孟姜女是在固原哭倒了秦长城。也许是机缘巧合,第一天我们在夜色里游走秦长城,紧张却不随意,第二天下午固原就下起大雪。于是我们在雪中开始“暴走”秦长城。虽然雪在脸上、身上、头发上弥漫,握住相机的手在呼啸的风中发抖,但行走的步履却因此有了更多的力量。
在雪中,秦长城被阴冷的天穹笼罩着、沉默着,在我们的脚下向更远的天际奔去。一起沉默的还有白色的羊群,它们好奇地看我们一眼,在长城脚下,继续低头寻觅不多的青草。
向下望去,是被雪幻化出美丽波纹的梯田,层层的沟壑也向下延伸着,长城脚下则是铺满白雪的长路,在天空的映衬下,伸向远方。“远方更远”,秦长城却近着,在大地的寂静里,在长城巨大的脊背上旺盛生长的青草与麦地里,我们在路上留下清晰的印记,秦帝国的背影早已成为尘封的历史,而孟姜女的故事还在固原一代又一代地被人们讲述着,在这里说这个故事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我们几乎已经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了。
宣太后与孟姜女,爱情、战争与政治,在这里,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也许更直接一些,她不过是为了寻找自己的丈夫,一个普通的修筑长城的苦役,这个传说的背后,是一个美丽女子忠贞的爱情传奇,更是一个充满愤怒的民间传说。
宣太后则不然,在这个故事里,她的选择则是残酷的,为了国家、为了政治,就像《色戒》里的那个汉奸,她必须亲手结束自己的情人的生命,不管这种选择是被迫还是自愿,60岁高龄的宣太后为我们寻找秦长城的源起演绎了一段爱恨情仇的激情故事与传奇,然而,历史的法则却是我们谁也无法改变的。义渠戎已去,匈奴又来,蒙恬又开始为秦始皇修建更长的长城。在秦帝国空前强盛的时期,修筑一条包围自己、禁锢自己的长城,这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利用防御游牧民族的秦、赵、燕的部分长城加以修缮,又新修了很多城墙,建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而雪继续弥漫着,越来越大,秦长城的面目逐渐在大雪里模糊了,就像跟随时光远去的历史,在尘埃里深深地堆积着,越来越厚,让我们无法寻觅它们真实与清晰的轨迹,只有这些还在大地上的遗迹,以其沧桑却始终沉默着的姿态为我们娓娓讲述另一种历史的生动。
相关链接
长城,这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长城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中很常见。
壕堑、界壕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