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竞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就业理念——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市场

学习目标:

1.了解就业市场的构成要素。

2.明确各类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不同要求。

3.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导入案例:

小曹是某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他性格内向,不喜欢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情感。三年大学生活中的唯一憾事就是虽然学习非常刻苦努力,但学习成绩却中等偏下,不能在本专业同学中出人头地。久而久之,小曹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己不如人的自卑心态。

在求职择业中,小曹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择业规划,规划中较为特殊的一条就是应聘过程中的回避策略。在整个择业过程中,小曹一直采取以回避的方式不与本专业中学习成绩好过他的同学一起竞争同一个单位,唯恐单位选择了他人,自己落榜而丢了面子。故此,一些经营业绩突出的企业由于有小曹同班同学踊跃参加应聘,小曹放弃了应聘;一些经营业绩一般的企业,小曹又不愿前去应聘,生怕同学们嘲笑。一直到接近毕业生离校时间,小曹为了不让同学们说他无能,他匆匆忙忙地在有限的几个效益较差的企业中不太情愿地选择了一个,并很快地与该单位签了约。

【启示】

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导向。剖析小曹择业失败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小曹有较强的自卑心理。第二,没有竞争意识。小曹在择业中选择和执行了应聘过程中的回避策略,致使可应聘的用人单位范围大幅度地减少,相应地被用人单位录用的机会也减少。第三,有盲目攀比心理。好单位不去应聘,一般的单位又怕同学嘲笑,最后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选择了一个效益较差的单位,其委曲求全的主要原因就是怕自己不能按时与一个单位签约而遭到同学们的讥讽。第四,没有看清就业形势,没有正确评价自己的价值。

所以,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不能消极等待,而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一是主动参与职业岗位竞争。竞争机制的引入,冲击着各行各业,也冲击着人才就业市场,竞争使人们增加了紧迫感和危机感,也增加了责任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岗位的竞争,是靠才华、靠良好的素质去争得一份比较理想的职业。二是主动地了解人才供求信息和规格要求。由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需求信息,对有的放矢地选择职业岗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主动地完善自己。大学生应根据社会需要,加强学习,主动提高、完善自己,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来完成双向选择的就业活动,就产生了就业市场。就业市场是人才劳动力交换关系和交换场所的总称。就业市场分为有固定场所、地点、时间和参加对象的有形就业市场和无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无形就业市场。有形就业市场主要由政府及其服务机构、高校、用人单位举办。大学生就业市场,即供需双方按照自愿的原则自主选择、合理流动,用市场机制调节毕业生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间的配置。作为一种市场,它具有交换的性质。但是,作为就业市场主要是指运用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进行配置。

在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中,买方是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用人的层次结构、录用标准、选聘方式、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需求状况可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科专业结构以及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程度。

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卖方是大学毕业生,它是具有高智力性特点的“智力产品”。但是,这个“智力产品”有赖于其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完全的人力资源。毕业生作为就业市场中的卖方,其就业过程受到市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以及经济环境的制约。

政府人事代理机构、各级各类人才市场和高等院校是毕业生就业的市场中介。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上各级各类人才市场的中介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一、买方——用人单位

所谓用人单位,是指接收大学毕业生并提供一定工作岗位的组织,是就业工作的另一个主体,是人才交易的“买方”,是大学毕业生的“婆家”。选择什么样的用人单位,将来直接决定大学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薪金待遇及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因此,对毕业生来说,了解用人单位是十分必要的。

1.用人单位的类型和特点

(1)企业单位。

企业单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活动中用人单位的主体,是接纳大学毕业生最多的用人单位。在我国,企业单位包括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

①公有制企业: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

公有制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公有制企业也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之一。

按照《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分类,全民所有制企业又称为国有企业,它分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是指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该类企业集中了相当的高科技人才和技术,有利于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能够广泛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便于建立科研、试验和测试等机构。大型企业需要各个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因不同行业而有所侧重,对于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需求大,所需专业的覆盖面很广。中小型企业是指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这类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产规模小;二是点多、面广,产品品种多,经营项门和服务范围广,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是投资少,兴办容易。中小型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比较迫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中小型企业也是施展才华的好地方。

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产权归劳动者集体所有,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各种经营性活动的独立核算单位。集体所有制的财产,一般由劳动者集资或一些基层经济单位自行筹资兴办,生产经营规模通常比国有企业小,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可提供大批就业岗位。

②非公有制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合资企业等。

私营企业是由私人出资创办、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雇用人员在8人以上的经济单位。私营企业可以分为私人独资企业与私人合伙企业。私营企业经营灵活,能够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意向进行生产经营。目前,我国的私营企业广泛存在于城乡各种生产、流通、服务领域,用人很灵活,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外资企业是指外国公司、团体、私人在我国投资举办的企业。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制定了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制定了《外资企业法》,实施了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待遇等措施,大大促进了外国资本在我国的投资。外资企业一般比国内企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更高,人员流动性更大,在外资企业就业的中国公民要具备相当强的竞争能力。

合资企业是指由两个以上的所有人共同投资组建的企业。“所有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法人或者政府。在我国,合资企业有政府或法人组织与外国公司或私人共同投资(即“中外合作”)、国内两个以上法人共同投资、私人与法人共同投资、私人合伙共同投资等不同形式。合资企业一般都实行劳动合同制,人员流动较大,到合资企业就业者应当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公有制企业的改革,行政机关公务员制度的实施,人事代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公有制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量有所下降,而非公有制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量明显提高,迫使大学毕业生选择单位的重心逐渐由公有制企业转向非公有制企业。

(2)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那些从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新闻出版、医疗卫生、体育等专业活动的社会组织。

目前我国共有130万个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不实行经济核算,以公益为目的,其独立活动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大多是人才荟萃之地,有公办的各类学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新闻广播电视、图书报刊出版单位,医院、保育院、疗养院、卫生机构,文化馆、图书馆、气象局、物资管理局、体育组织,等等。

随着社会进步,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也在快速发展,中小型事业单位特别是民营事业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3)政府机关。

政府机关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总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是制订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规划,对社会进行立法、监督、检查、服务,对社会活动进行组织和实行日常性工作管理的组织,它对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的人员,除去少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计算机操作人员)和工勤人员(如清洁工人、司机、炊事员)外,主要是国家公务员。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应当是社会的精英,获得这一职业岗位一般需要经过公开考试录用。国家行政机关一般不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接收工作人员。

(4)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是社会上各种群众性组织的总称,包括工会、团委、妇联、青联、学联、科协、各类学会、各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为一种群众性组织,由各特定领域的代表所组成。社会团体种类繁多,拥有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要求从业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5)个体劳动者。

按照我国《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个体劳动者包括在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合伙工商户。其性质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的经济类型。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活动完全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主要从事零售贸易、个体修理、餐馆、个体旅店、理发店、小手工业等。

2.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

据有关统计,不同类型的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学历和素质方面的要求均有不同,具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对大学生学历层次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

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不同类型的企业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目标不同,导致其对大学统招本科生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商贸公司对大学统招本科生的需求比例较高,分别为85%和83%。说明在调查的各类企业中,商贸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对其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学历层次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力的基础,这体现在招聘过程中对求职者学历层次需求的提高。因为对主要从事对外经济贸易的商贸公司来说,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和灵活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高新技术企业掌握着高端的或新兴的行业核心技术,其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行业的兴衰和技术的先进水平,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二是综合型企业、实业公司和服务公司对大学统招本科生的需求比例相对较小,分别是58.8%、46.9%和36.1%。一般情况下,高学历意味着高成本,其本身所具有的员工高流动率使其在选择员工时更加注重成本,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以寻求利益的最大化。

(2)对大学生专业知识要求的侧重点有所差异。

就知识水平而言,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在本专业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对员工的专业知识要求最高的是高新技术企业,占87.8%;其次为实业公司,占83.3%;再次为商贸公司、综合型企业和服务公司,分别占78.7%、64.7%和14.8%。

高新技术企业和实业公司大都是从事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要求严格,同时要求毕业生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商贸公司随着管理水平和对外贸易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要求也随之提高。相比而言,其他企业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略低,主要是由于转产快、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而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才更适合这类企业的需要。

(3)大学生为人处事能力上的要求有所不同。

为人处事能力,主要是指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和遇到问题随机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表面上看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无关,实际上是由情商决定的,是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锻炼的体现。服务公司和商贸公司对大学生为人处事能力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单位,所占比例分别为83.6%和78.7%;综合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实业公司对此的要求分别为64.7%、36.6%和35.4%。由此看出,从事非生产的企业或岗位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要求高于从事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或岗位。这也说明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员工核心素质需求的侧重点因单位类型和职业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卖方——大学毕业生

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可分为精英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三个阶段。如果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15%且小于50%,说明就已经进入大众化。而我国到2002年底,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5%,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我国已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已进入买方市场。因此,面对人才的相对过剩,高职毕业生首先应当改变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精英择业思想,理性判断当前的就业形势,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脚踏实地,参照个人本身能力和兴趣,选择一份合适的职业。

1.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已扩招到712万,我国现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约为70%,其中2002年为65%;2003年为67%;2004年为73%;2005年为73%;2006年为73%;2007年为74%;2008年为65%;2009年为68%;2010年为72.2%。按照这个比例,每年有近3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未就业或未能及时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调查显示,50%的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45%的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企业招聘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巨大落差正在扩大。

2.大学生就业误区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时求职数次而不果,最后好不容易在一个专利局上了班,所做工作和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伟大的爱因斯坦亦如此,我们一些大学毕业生暂时就不了业应该是正常的。如果大学生一毕业全部能如愿以偿高高兴兴就业,那才不正常呢。哪怕天才,如果不退一步,“难”字会随时随地等候你。有人自视很高,早晨醒来第一个意识就是“自己是天之骄子”,哪有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时候。于是就左顾右盼,前观后望……这个不行,那个不理想,下一个太丢面子,终于失去了比较好的就业机会。有关人士认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关键是大学生们自己要改变就业观,对就业形势和自身素质、爱好和兴趣等有个客观正确的评估。

总结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难看出,当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不少误区,主要体现在择业观念、期望值等方面,结果造成就业“高不成,低不就”。

(1)观念的误区。

①盲目攀比。有些毕业生爱慕虚荣,好与人攀比,常常拿身边同学的择业标推来对照自己。在这种观念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而犹豫或放弃,事后却追悔莫及。

②盲目求高。一些大学生不能准确评价自己的综合素质,单向追求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工资、福利、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条件都使自己满意,却忽视了自身条件。这种盲目追求高标准的观念最终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③自卑心理。一些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中受到挫折,或因多次受挫,自信心锐减,心理承受能力薄弱,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由此导致缺乏面对用人单位的信心和勇气,一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一参加面试就忐忑不安,不能充分展示自身的长处,从而严重影响了择业的成功。

④缺乏远见。很多毕业生的择业标准很笼统,只把薪水、福利、职位等当做选择坐标,而没有从长期的职业发展角度出发来寻找真正合适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少必要的规划,导致很多人对工作状况不满意而频繁跳槽。

(2)期望值的误区。

①择业目标居高不下,期望值过高。在择业目标方面,喜“三高”(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避“三低”(待遇低、地位低、层次低);在就业地域方面,多数毕业生向往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的中心城市。

②急功近利。有些同学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宁愿放弃所学的专业。这样做可能会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未必是明智之举。

③患得患失。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有些大学生由于没有合理的就业期望值,面对适当的用人单位时迟疑不决、当断不断、这山望着那山高,患得患失,结果坐失良机。

④一劳永逸。中国人向来视稳定为生活的重要条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是具有普遍性的就业心理。而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合理流动,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流动。资金、商品要流动,人力资源也同样要流动,社会不再有从一而终的职业。因此,毕业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要学会在流动中求生存、求发展。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观。

(3)对待就业市场的误区。

①盲目赶场子。无论是高校招聘会还是社会上的人才市场,一年到头举办的次数很多,有些毕业生不问招聘会的性质,闻风而动,盲目地赶场子,但收效甚微。对于将要参展的单位信息一无所知,进了场子才开始大海捞针似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单位,这种盲目行动难以抓住要点,必然效率不高。

②急于求成。有的毕业生一心想在就业市场上“立竿见影”,很快签约。一般来说,不要指望在招聘会现场就能得到答复,如果自己感兴趣的招聘单位前众人拥挤,可以集中精力,尽量多地收集招聘单位信息,记下对方的联系方式,以后再进行应聘。若急于求成,则往往不理想。因为就业市场上的招聘单位有多种情况,有的是诚心实意大批招人;有的招人极少,条件苛刻,目的是宣传本单位;有的是“重在参与”,对市场情况进行考察摸底,等等。

3.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前景展望

高职高专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哪个更受用人单位欢迎?湖北人才网公布的《武汉晚报》2008年4月的数据显示,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占了上风。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1)用人单位的唯学历观正在理性地改变。

过去,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理解大都侧重于高学历者。然而,如今用人单位的用人观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过去的唯学历观已发生变化,他们已将“人才”理解为具有一技之长者。由于大多高职高专专业都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设置的,所以高职高专毕业生非常对应社会的各行各业,在进入用人单位后能很快地上岗作业。这是本科生甚至更多高学历者所不能相比的。可以说,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求职时比本科生更容易。

(2)用人单位特别看重“人才”的稳定性。

本科(包括本科)以上的高学历者相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其稳定性不及后者。许多本科生自视学历高,在求职时好高骛远,缩小择业范围。而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要求相对低些,于是很容易找到工作,这也是为什么高职院校的初次就业率比普通高等院校初次就业率高的重要原因。在进入用人单位后,高职高专毕业生由于觉得没有高学历资本,于是安心于本职工作。而本科生由于觉得“委屈”,于是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寻找更高的职位或更“理想”的工作,一旦找到就拍屁股跳槽走人。因此,相对于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喜欢,在求职时自然比本科生容易些。

(3)高职高专生群体比本科生群体数量少,就业压力相对较小。

普通高校不断扩招后,本科生越来越多,并且在“唯学历观”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拼命地往本科以上更高学历就读,这就造成了本科以上毕业生比高职高专生多的现实。此时,高职高专生因群体小,就业竞争压力小,有时甚至出现了某些专业“物以稀为贵”的优势。

另据报道,我国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级技术人才目前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比现有的高级技术人才数量高出大约12个百分点。因而,高职高专大学生在国内具有相当大的市场。

三、中介——人力资源市场

1.人力资源市场的概念及功能

人力资源市场是指人力资源的供给方(求职者)与需求方(企业等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相互交易,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总称。这种市场化配置活动区别于传统的计划配置方式,其内容主要指人力资源供求主体的活动及相互关系,其外延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人力资源中介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因素的活动以及管理、服务中的相互关系等。

(1)人力资源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

人力资源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与资本、技术、土地等市场一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就是要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包揽就业和统包统配制度进行改革,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人力资源的配置在供求双方相互选择中得到实现。一方面促进人力资源的更加充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也提高配置效率和效益,从而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是政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支撑。在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中,通过政府公共就业服务形成体系并发挥促进就业与缓解失业的作用,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2)人力资源市场是市场机制和服务实体的总和。

人力资源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就业与自主用人;二是按价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进行相互选择、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人力资源服务是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市场主要帮助市场供求主体实现对接以及由其延伸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促进市场机制作用发挥的各类服务行为,主要是为雇主减少搜寻、招募、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成本,帮助求职者提升就业能力、找到工作和实现职业发展。因此,促进供求匹配效率,提升就业能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服务的主要功能。

2.人力资源市场分类

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载体包括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市场经营性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和市场经营性服务体系(即职业中介)。

(1)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这类服务体系的载体主要是原劳动、人事部门设立的以促进就业为根本宗旨的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受人力资源部门委托,为非公单位和在非公单位就业的劳动者提供基本人力资源行政事务代理服务,包括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人事档案管理、代办人才引进手续、代办大学生接收手续、代办职称评定申报手续,等等。

(2)市场经营性服务体系。

这类服务体系的载体主要包括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原人事、劳动系统所属服务机构自办或以股份形式合办的企业。它以促进竞争性人群就业和满足用人单位特别需要为目的,以提供有偿中介服务来定性,以企业化经营来定位,以自主经营、自收自支为运行保障。按照国家政策,经行政许可从事招聘、培训、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人力资源派遣、管理咨询等服务业务,对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按其所需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按照国家政策和政府购买成果的要求,为一般劳动者提供基本就业服务。

3.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趋势

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是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的,是从逐步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人力资源配置已基本实现了从计划向市场的根本转变,奠定了人力资源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2007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将人才服务业作为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强调要“发展人才服务业,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2007年8月出台的《就业促进法》首次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提出“人力资源市场”的概念。同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高度,明确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此次机构改革,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说明再到地方机构改革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入了在坚持市场配置人力资源改革取向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时期。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下的就业理念

走向市场和实现就业是大学生的必然选择。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就必须树立市场经济下的正确的就业理念。

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就业目的。就业不是简单地干活赚钱,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恰当、合理、正确地选择职业,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的职业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就业观。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抛弃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起市场竞争、合作共赢的就业意识,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和积极竞争,创造就业条件,实现个人的就业愿望;二是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把个人愿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自觉地把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发扬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精神,主动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岗位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就业理念不正确,即使勉强就业也不会有工作热情,不仅做不好工作,还会影响个人成长。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呢?那就是劳动力商品理念、价值交换理念、双向选择理念、合作双赢理念、市场竞争理念。

一、劳动力商品理念

1.市场经济下劳动力是商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劳动力成为商品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共性,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马克思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第三节《劳动力的买和卖》中,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阐述。他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自由的所有者”;二是“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做商品出卖。”总之,“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当做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买卖,自由地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这就是说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一无所有”。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依然存在。

首先,每一个劳动者都有人身自由,可以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劳动者的人身自由不仅有制度保证,而且有法律保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的制度保证。《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就从根本大法上确认了我国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是从事劳动的自由人。其次,劳动者是否是“一无所有”,这是商品论者和非商品论者争论的焦点。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是我国的全民所有制采取的是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即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是共同拥有的,具体到劳动者个体并不直接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如果说每个劳动者都占有生产资料,那就和平均主义没什么区别了。所以,从这一点上说,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实际上还是处在分离状态的,劳动者个人并不占有生产资料。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的经济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资本和劳动力是进行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生产资料和资本是生产的客观条件,是物的要素;劳动力是生产的主观条件,是人的要素。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作为物的要素的生产资料是采取商品的形式或按商品经济原则进行经营的,即人和生产要素都具有商品的属性。同样作为主体要素的劳动力也必须采取商品的形式,如果说生产资料和资本具有商品属性,而劳动力不是商品,这不仅在理论上行不通,在逻辑上也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只有承认社会主义的劳动力是商品,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改革就业制度,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企业和单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择优选择人才,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统包统分”、机构臃肿的现象,从而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劳动力商品价格执行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试用期工资最新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月薪40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月薪418元;专科毕业生月薪443元;本科毕业生月薪46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6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及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月薪493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月薪53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月薪590元。最高学历的博士毕业生与最低学历的初中毕业生月薪差距是190元。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单位工作,部分执行的是市场价格,部分执行的是国家标准。很明显,在非公务员系统就业的毕业生还没有完全实现毕业生劳动力价值的市场定价。

二、交换价值理念

1.交换价值的含义

交换价值指的是当一种产品在进行交换时能换取到的其他产品的价值。价格是具体交换价值的货币形式。在马克思的学说中,经济关系乃是交换价值的背景。交换价值只有在一个产品在进行交换时,特别是产品被作为商品在经济关系中出售及购买时,才具有意义。

交换价值的根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因此,劳动力作为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所以,大学生要顺利就业,必须得让用人单位发现他的使用价值。大学生也必须正确评价自己的使用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个人谋生的质量取决于在职业岗位的劳动中所得到的物质利益的多少。个人所得物质利益的多少,取决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多少。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多少,取决于自己内在价值外化的程度。技能水平发挥得好,对社会的贡献就大,人生价值就高,个人获得的报酬就多。

谋生是通过就业来实现的。但是,就业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还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只要求职者为社会做了贡献,其人生就是有价值的。当然,价值高低有所不同。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选择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岗位。选择职业对路,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就能够取得较多的报酬,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正确评价自己的交换价值

对于大学生来说,正确评价自己的交换价值对于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在自我认识客观充分和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去了解外部信息、职场情况将更有效率。

(1)自我评价的原则。

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观察与自我分析基础上的自我身心素质的全面评估。正确地自我评价,应把握以下原则:

①适度性。不适当的自我评价不是过高的评价就是过低的评价。过高的评价往往使自己脱离现实,意识不到自己的条件限制,甚至狂妄自大,由自信走向自负;而过低的自我评价则往往忽视自我的长处,缺乏自信,过于自卑。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对自己都是不公正的。

②全面性。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既要对自我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评价,又要对其他各个方面的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到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

③客观性。尽管我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但毕竟需要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和依据。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自知的过程往往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限制和干扰。只有努力克服和排除这种限制及干扰,才有可能使自我评价趋于客观和真实。

④发展性。自我评价时,应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世间万物都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包括自我评价者自己。今日的自我,已不同于昨日的自我;明日的自我,显然也不会是依然的自我。自我评价不但应当对自己的现实素质做出适当、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且应当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变化,预见性地估计自己将来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2)自我评价的方法。

①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获得的。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应注意比较的参照系和立足点。其一,跟别人比较的应该是行动后的结果,而不是行动前的条件;其二,跟别人比较要有标准,而且标准应该是相对标准而不是绝对标准;其三,比较的对象应该是与自己条件类似的人。此外,大学生要努力拓宽生活和工作范围,增加社会阅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交活动,这样会有助于自己找到正确的参照性和可比性来正确评估自己。

②通过自我比较来评价自己。与过去的自己相比,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与理想中的自己相比,自己还存在哪些差距,等等。前者可以是我们发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后者可以更明确努力的方向,进一步完善自我。

③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从他人的态度和情感中认知自己,评价自我。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难免存在偏差,因此有必要根据他人的评价、他人对自己表现出的言行态度来认识自己。他人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正如古人所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④通过内省来评价自己。了解自己最重要的是时刻不忘自我反省,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内在思维,这是个体直接认识自己的有效方法。我们既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又是心理活动的对象。我们通过内省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智力、情绪、意志、气质、能力、性格和身体条件等特点。内省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客观、辩证、全面地看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真正地了解自己,并正确地评估自己,为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创造有利条件。

⑤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表现和效果来评价自己。个人的不同方面都是在具体事件中表现和反映出来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艺术、人际交往、社会工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成效来加强自我认知,同时获得关于自己性格、能力、意志和投入程度等相关方面的信息,进而对自己进行评价。

⑥通过心理测试等方法来评价自己。心理测试法是通过回答有关问题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测试题目是由心理学专家经过精心设计的,只要如实回答,就能基本了解自己的有关方面的情况。这是一种使用方便且简单易行的自我认知分析方法。就目前情况看,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心理测试方法主要有能力测试法、人格测试法、智力测试法和职业倾向测验法。

三、双向选择理念

1.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改革

建国后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统包统配”→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三个发展阶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实行“统包统配”,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到目前实行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双向选择”。综合各种说法,“统包统配”可以这样来解释:它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就业体制,在用工制度上表现为就业终身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实行固定工资制;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低工资制;在福利保障上由单位给职工提供养老、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全面福利待遇。

“双向选择”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体制,即以人才市场为中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双方满意为前提,双方达成协议的新型就业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据时代的不同,“统包统配”的具体方针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程度,“双向选择”在不断向前发展。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对于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其“毕业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同年,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进行了在供需见面的基础上由用人单位自主招聘、考核、录用的改革试点。这是国家首次以公文的形式对建国30多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做出重大的突破,为以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并逐步过渡到“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从1986年开始,国家根据《决定》的精神,进一步进行广泛调查研究。1989年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1994年全国高校全面引入了竞争机制,其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伴随着分配制度的改革,国家在1994年批准一部分高校开始进行有关“招生”并轨、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试点。到1997年,新的教育体制在全国所有高校实施,发展到2000年,全国普遍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新旧体制转轨,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干预毕业生分配制度,而是以方针政策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从根本上改变“统包统配”的毕业生分配制度。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人才,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单位,在市场机制下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树立正确的双向选择理念

择业是人生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因此,职业的选择是对未来发展成才道路的选择,是对人生幸福的选择。著名作家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人的一生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工作上,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与能力相符,就会乐此不疲,不断努力,奋发成才,在职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大学生在进行双向选择时恰当地确定择业目标,对大学生顺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1)转变依赖学校、家庭的观念。

有的毕业生对社会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情况了解不多,国家不包分配后,要自己“推销”自己,感到不知所措。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依赖心理,依赖心理在求职择业中表现为三种倾向。一种是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综合素质出发,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择业选择,而是随大流,人云亦云,别人选大城市、沿海地区,自己也跟着跑。另一种是依赖政策心理。不是主动出击,积极竞争,而是消极地坐等就业信息,或依赖学校推荐。在他们看来,就业机会总还是有的,大不了按政策回生源地就业,因而对参与就业市场竞争不积极,不主动,容易错过机遇。最后一种是对家长和亲友的依赖。自己不去寻求需求信息,而是请家长为之代劳。

大学生依赖学校和家庭就业,这在计划分配时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今天,计划配置的部分越来越少,人才市场才是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人才市场资源配置成为主导,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仅仅是一个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服务,在局部起辅助作用的部门。毕业生不能完全依赖学校和家庭,要依靠自身的实力,要对自己准确定位,大胆推销自己。

(2)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随着我国人事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各种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将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社会将通过公开、公平的竞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同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破产、裁员、分流等会时有发生,所以大多数人企求的一次就业定终身变得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毕业生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地学习发展,要有随时准备重新择业上岗的思想准备。

(3)转变狭隘的“专业对口”的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念是认为大学的专业分得越细越好,专业之间有一种难以逾越的鸿沟。事实上,大学教育只是一种基础教育的延伸,毕业生所掌握的只是专业所涉及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大学生还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宽自己的择业领域。

(4)转变择业盲目攀高的观念。

很多学生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择业过程中盲目攀高,追求“三高六点”式的职业(“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六点”即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缺乏到生产一线、基层去锻炼和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就业愿望脱离自身条件、就业实际和国家需要。有的大学生在求职时甚至提出,“职业岗位不是管理层不干”,“单位性质不是党政机关或国有企业不干”,“上夜班的工作不干”等。这种择业附加条件越多,择业面就越窄。还有一些人盲目和他人攀比,这种与他人攀比的思想也是求职择业的一大障碍。为此,毕业生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要一味盲目追逐热点,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最能适应自己的职业,从最基本的一步一步做起。

(5)转变“重全民、轻集体、鄙视个体”的就业观念。

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大学生长期实行由政府包下来统一安排就业的做法,加之在经济领域实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客观上使全民所有制单位成为安置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人们逐步形成了只有安排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这种在旧体制下形成的就业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改革形势发展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合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在这种条件下,大学生求职择业应树立起不看单位性质看需求、不看单位大小看发展的就业观念。

如前所述,我国迅速发展的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目前,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形成了多种就业渠道并存的格局。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必须抛弃那种“重全民、轻集体、鄙视个体”的旧观念,自觉地树立起只要从事社会所需求的职业并由此获得劳动报酬或收入都属于就业的新观念,冲破过去那种狭隘的就业观念对思想的束缚,着眼于我国当前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现实来选择职业。

随着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在用人方面必然会打破三个界限:一是所有制界限,所有从业人员均可在不同所有制用人单位之间互相流动;二是地域界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劳动者可以互相流动;三是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在企业内部只存在管理岗位和生产岗位的区别,不存在干部与工人的区别。国家各种就业岗位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在各自的职业岗位上为国家、人民做出贡献,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四、合作双赢理念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中对未来社会人的合作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四大生存和发展支柱。其中,学会共同生活与别人相互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因此,在就业难的买方就业市场下,大学生必须培养和树立合作双赢理念。

1.合作的内容

(1)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在人类合作活动中对人们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支配着合作者对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它集中表现为目的、理想、愿望、需求等,而这些目的、理想、愿望、需求又受到人的认识、需要、情感等因素的规定和制约。众所周知,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其意识支配的,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进行合作,也正是有合作的愿望和要求,即有希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倾向。

(2)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指合作者与团体内所有成员或团体外的个人、集体进行合作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主观条件,它包括交流沟通能力、创造合作机会并把握合作机会的能力等方面。其中有效交流沟通能力是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构建团队和提高效率的重要实现方式。有效的交流沟通则是集思广益,彼此相互信任并能悦纳对方,真诚地为对方着想,并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正是现代大学生在合作中要具有的沟通能力。因为现代事业的发展更需要群体的合作。大学生要在当今社会中取得成功,如果没有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就很难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将成为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以,大学生应该学会人际沟通,善解人意,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并且优化与他人的合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以产生积极互动的共生共进效应。

(3)合作品德。

合作品德是指合作者在合作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合作品质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品德是一种受人的知识、品德、修养、能力等多种因素所规定和制约的稳定的意识倾向,是一种优秀的思想品德。由于合作是一种涉及人际利益关系的行为,所以是否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特别是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就成了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具有合作品德的重要标志。

2.合作的重要性

曾经有两首入口的童谣: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这两首童谣,讲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所以,现在的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大学生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和精神。

3.树立合作双赢理念

(1)正解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时代需要竞争,没有竞争时代就不会向前发展。竞争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尽管具有能够激发强烈的创造动机、充分发挥人的潜能、遴选优秀人才等积极作用,但它的消极作用亦不能忽视。如果过分注重竞争意识,必然会导致与他人合作观念的缺乏和人际关系的淡漠。所以美国学者约汉逊认为,“竞争导致人际回拒,而合作会导致人际吸引”。西方学者也因此在研究知识经济时代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合作性竞争”这一概念。

“合作性竞争”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其核心是强调运用合作的思想和观念指导管理的实践,竞争对手之间通过不断密切合作,共同开拓和培育发展环境,最终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因此,大学生对竞争应形成“合作竞争,双赢策略”的理念。应该认识到,在一个集体中,合作是第一位的,竞争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合作。树立合作双赢理念并不是要求放弃竞争,而是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有序的竞争,用合作的方式来消除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竞争的合作中寻找辩证的结合点,从而实现合作与竞争的合理性。

(2)正解理解合作的目的是双赢。

社会越发展,人们合作的范围越广大,合作的形式也越多样。当代大学生应当高度重视合作精神的自觉养成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讲究合作,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究合作,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讲究合作。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双方合作,共享资源,才能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

五、市场竞争理念

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充分体现了竞争机制,使大学生能够根据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利,结合自己的专业、爱好、性格、特长、愿望等挑选工作岗位,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展示自己、推荐自己,取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大学生应该珍惜这个机遇,敢于竞争,努力培养自己的竞争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1.培养强烈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就是与人争胜的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可以说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科学是知识与智力的竞争,求职是素质与智力的竞争。在自主择业制度下,平等竞争为每个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和广阔的择业环境,市场竞争机制也必然反映到人才市场中来。毕业生选择理想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竞争使人才脱颖而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无竞争意识决定着毕业生能否找到合适或理想的职业。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要自觉地培养敢于竞争、敢冒风险的心理素质,要敢于向社会挑战,使自己成为竞争的强者。打破“等、靠、要”的消极就业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扩大就业成功的机会。

2.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

大学生在竞争就业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专业、性格、气质、爱好等,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只有这样,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还要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竞争实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它是大学生实现择业理想的资本。

3.坚持正确的竞争原则

就业竞争是现实的,有时也是无情的。但是,竞争应当遵循符合道德规范的公开、公正、公平的正确原则,而不是尔虞我诈、相互诋毁、弄虚作假。竞争要靠真才实学,而不能靠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更不能互相嫉妒或互相拆台。竞争应是在互相学习、互相勉励、共同进步中进行。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应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4.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

俗话说,有竞争就有风险。大学生参与就业竞争也难免会受到挫折。毕业生应当加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做到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查漏补缺,扬长避短,努力克服择业过程中易产生的浮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去应对变化多端的人才市场,始终把握择业的主动权。

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过程看做是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通过求职活动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其次,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离职毕业生有自身的优势,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自身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的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绝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思考与训练

1.根据下面的材料,思考以后的就业去向及到第三产业就业的前景。

案例材料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面临加速发展的大好机遇,特别是计算机、通信、广告、房地产、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和新兴行业的崛起,使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强劲。据统计分析,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只能带动万人就业,而第三产业可以带动17万人就业。长期以来,我国的就业者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比例下降,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比例上升。

2.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理想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