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言(1)
智慧政府:大数据引领国家治理大变革
一
2013年5月10日,马云在其卸任演说中感慨:“大家还没搞清楚什么是个人计算机的时候,互联网就到来了;当大家还没搞清楚什么是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了。”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被大数据包围着,一切行为和事件都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录、被储存、被处理。早上出门,电梯的摄像头记录着我们的出行时间;开车上班,道路旁的摄像头记录着我们的位置和车速;工作期间,网页记录着我们的浏览习惯和搜索记录,电话记录着我们的联络对象和通话时长;下班回家,购物记录界定着我们的职业身份、家庭背景甚至性格特征,电视机顶盒记录着我们的收视习惯和价值品位……形形色色的数据终端将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社会世界的万事万物数据化,形成了一个全面深入映射现实世界,尤其是现代城市发展与生活轨迹的数据化世界。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今,我们可以大声宣布,这是一个由数据构成的世界,而人就是一切数据足迹的总和。
早在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就热情地赞颂大数据为“第三次浪潮的华美乐章”;今天,大数据这一乐章已如热情的快板铺陈开来。
《连线》杂志将大数据定义为云时代的“黄金货币”;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石油”,宣布投资两亿美元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欧洲,从阿姆斯特丹到巴塞罗那,从伯明翰到巴黎,从斯德哥尔摩到维也纳,涌现出了一批大数据驱动的智慧城市样板;在2016年“奥运城市”里约热内卢,一间颇似火箭发射控制室的市政运营中心整合了全市的交通、气象、基础设施、突发事件等各种数据,能够协调30多个城市管理部门同步行动。
在中国,大数据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家发改委与中科院启动了“基础研究大数据服务平台应用示范项目”。与此同时,10多位院士向高层建议,中国应制定大数据国家战略。权威人士透露,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相关方案,大数据国家战略或将提上议程。广东省显示出超前的眼光与胆识,在2012年年底就颁布了《广东省实施大数据战略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智慧广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无锡、佛山、宁波、杭州、扬州等城市也开始把大数据列为区域战略,在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
打开世界地图,大数据治国的时代悄然来临,一场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生活的大数据革命即将引爆。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将在这个时代胜出。
二
经常有人问:大数据是不是就是一种新技术,它就像蒸汽机一样,会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新时代?的确,从狭义上讲,大数据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以及应对这种状态的数据处理技术,是数据大爆炸的产物。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便携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人都成为数据制造者。不仅数据量、数据种类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数据产生的速度也在日益加快。它需要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技术的支持,通过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众多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赋予人们更加强大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更进一步地讲,大数据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之所以成为近年的热词,主要不是因为数据量的陡然增长或者数据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而是人们在数据利用思维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舍恩伯格在演讲中说:“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发生的一个趋势,就是从原来的生产制造的思维方式到把自己视作一个数据的平台。”的确,在电商、物流、通信、保险、医疗、娱乐等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都在争相宣告自己其实是一家大数据公司,数据是自己制胜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还发现,政府其实是一艘漂浮在数据海洋上的巨轮,占有了大量公共数据,就连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也变成了一个个立体的大数据生态系统,潜藏着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如何激发数据活力?首先要具备大数据思维,要在领导意识、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上经历从内而外的蜕变。
大数据还是未来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铁路、公路、航空,以及水、电等;在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泛在网络、数据中心成为新一代的基础设施。对于个人或者某个部门而言,利用这些资源就像水和电一样平价便捷,打开“龙头”、插上“插头”就可以使用,而不必关心计算、存储、数据来源。此外,在数据采集环节,还需要实施数以万计的数据传感器安装、智能电表改造、扫描枪推广项目,最终编织成一张生生不息的数据之网。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的靠政府投入,更多的则可以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也就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来讲,大数据还是一种基础性社会制度。基础性社会制度是一种能制约、派生或影响其他制度的原生性行为规则,对其他层面的制度运行和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影响。2013年,中国宣布要用3~5年的时间,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这些都是体现大数据精神的基础性社会制度。这些制度将嵌入经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对未来政府与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实,大数据还有很多内涵,比如,它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战略资源,一种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一项将给各行各业带来纵深影响的发展战略,等等。作为一种客观趋势,大数据带给我们的改变是真切的,无论你接不接受,都要做好准备。
三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大数据,我会半开玩笑地告诉你,大数据是一把锤子。当你手上有把锤子,你看什么都像钉子,都想敲一下。大数据就是这样一把锤子,它给了我们一种方式去理解和控制这个世界。
一切事物,如果不能量化它,你就不能真正理解它;不能真正理解它,你就不能真正控制它;不能真正控制它,你就不能真正改变它。在大数据时代,人类大脑无法理解的复杂情况,数据可以解读其中的含义;在过去难以掌控的未知因素,数据可以给出最为精准的预测;数据还能弥补我们对直觉的过分自信,减轻个人经验与偏见对知觉的扭曲程度。公共管理就是公权力的行使者决定公共资源在公共领域配置的过程。如何配置才能最高质、高效?如果你怕拍错板,数据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大数据带来的一个改变是信息扁平化。以往,对于身处金字塔最高层的领导而言,基层管理是一个“黑盒子”,只有具体办事人员才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对不少基层部门而言,其所管辖的人、财、事、物是一笔糊涂账),信息上达不易,政令下达不畅。要维系整个金字塔的运行,只能靠领导的非凡洞见或者依赖每个人的内心操守。而大数据管理平台能将宏观概况与微观运作实时呈现在领导者面前,各种数据任其调取,真正实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就是大数据的大能量。
信息扁平化的最大魅力在于,它对于每个身处其中的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在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可以像上帝一样,通过各种数据汇总,俯瞰万千世界的任何一面。最高决策者如此,普通公民亦如此。而且,随着信息可视化手段的普及,数据不再艰深难懂,不是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解读,数据分析也不再复杂枯燥,而是越来越以其美丽的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你可以登录“谷歌流感趋势”网站,实时查看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流感疫情;你也可以在微博上安装相关应用程序,查看任何一条微博的传播途径、传播效果、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以及人们的情绪和态度;你还可以运行“地球放大镜”软件,免费体验一趟3D地球飞行之旅,观察洛杉矶的森林大火、大西洋的超级飓风和从摩洛哥海岸席卷而过的沙尘暴。
在大数据时代,你会发现,“数据科学家是世界上最性感的职业”(《哈佛商业评论》语),而玩转数据是一项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时尚。
也许现在,信息技术部门在大多数组织中仍然是边缘部门,只发挥有限的后勤保障作用;也许在很多人眼中,信息技术员仍然只是一个修计算机、做网页的角色。但是,这种情况在未来5年内将被彻底改变。当信息平台成为一切业务的办理平台,当数据成为一切组织运行的基本要素,每个组织不仅将设立首席信息(数据)官,而且首席信息(数据)官的地位将与首席财务官、首席人事官等同等重要。
四
目前,商业领域已经从对大数据重要性的认识阶段,发展到实践大数据的战略实施阶段。然而,在公共管理领域,大数据还大有可为,还有极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政府掌握着社会方方面面的数据:人口、交通、卫生、社保、税收、城市规划……但是各部门间的数据没有进行高效整合,大量部门的数据如一个个信息孤岛,给政府管理和公众办事带来了不便,也制约了数据活力的激发。购买一套住房,你需要填报十几张表格,每张表格1/3以上的内容是重复的,都是政府拥有的基础数据,完全可以根据身份证号码自动生成。有新闻报道,北漂小伙为了办护照,返乡6次,补5张证明,多跑3000公里,而只要实现了综合数据联网,这5张证明的相关信息(无犯罪证明、公司在职证明、公司营业执照、公司外派人员资格证明、本地身份证)完全可以由政府部门内部调取,根本不用让老百姓为此急断肠、跑断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