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氏名言
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
译文: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的“取人为善,与人为善”,都是宽恕、仁义的体现。
为人处世的道理有很多,有一个简洁明了,终生都可以照此标准去做,那就是孔子所讲的“恕”。“恕”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情怀。一个内心怀有仁德的人,即使不能成全别人,起码遇事不会给他人下套子;自己不愿意干的事,不会推到别人头上,把麻烦和痛苦转嫁给别人;在替自己打算的同时,也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下。
孔子的忠恕之道显然对曾国藩深有影响。他不仅用这待人处事的原则来警喻自己,还要求自己的兄弟子侄也学习这一思想,并要求他们把这作为立身处世的原则。他在日记中写道:“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在诗文中,曾国藩也提醒自己要推己及人:“凡有血气,必有急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进自然。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祥。”表明要将忠恕之道作为修身养性、涉世待人的标准。
在给家人的信中,曾国藩也一再要求家人谨守忠恕之道,要敬爱乡人,自修求强。如他给弟弟的信中写到如何处理与宗亲、姻亲关系时,就说“无论他与我家有隙无隙,在弟辈只一概爱之敬之。孔子曰‘泛爱众而亲仁’……”在给曾纪泽的信中,曾国藩语重心长地告诉儿子:“至于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弓问仁’一章,言敬恕最为亲切”,称只有“以仁存心”,才会“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因此必须以此作为立德之基,不可不慎。由于曾国藩平时就信守孔子的“忠恕之道”,这为他赢得了极好的人缘。当他被清廷搁置不理时,湘军将帅并没有弃他于不顾,而是一再提出启用曾国藩,最终打动了皇帝,使曾国藩得以统率湘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且能够坚持,就可以算得上仁义了。这能让你在任何人面前都问心无愧,活得光明正大,活得舒心坦然。
战国时期,楚梁两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在各自的空余土地里种了瓜菜。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喜人;而楚国的亭卒懒惰,不务农事,瓜秧瘦弱,与梁亭瓜田的长势有天壤之别。楚国的亭卒心生妒忌,于是,乘着夜色,偷跑过境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
第二天,梁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全被人扯断了,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请示将楚亭的瓜秧扭断。宋就说:“这样做当然很解气。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还反过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悄悄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梁亭的人照办了。
渐渐地,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过一天,每天早上给瓜秧浇水时发现瓜田都被人浇过了,经过暗查发现原来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惭愧和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楚王。
楚王听说这件事后,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给梁王,以示自责,也以此表示酬谢。最后两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人性往往是自私的,自己不愿意做的,总想推给别人。身在社会,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克服这个弱点而不是滋生这种想法。社会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你可能有权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最终“自食其果”。因为别人也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应该以“恕”字规范自己、要求自己。与人为善,人也会与“我”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