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3: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9岁或10岁时,决定在暑假期间通过修剪草坪赚些零花钱。我弄来一台除草机,征求父母同意,请他们为我支付除草机的汽油费,他们甚至帮我把相关小广告都印好了。万事俱备,只需要我上门挨家挨户招揽生意了,可是我却没有这样做的勇气和信心。”

儿时的记忆让他刻骨铭心,所以他在做了几年管理工作后又回到学校攻读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目的就是要增强自信。即使现在,他早已长大成人,他仍认为:“我觉得最难的事就是与人打交道,与人讨论我感兴趣的话题也不容易。无论是打电话,还是面谈,我都觉得很难。我没有自信。”

上述故事的结局还算圆满,他经历了几个月增强自信课程的系统培训后,自信心倍增。虽然有些人看起来天生十分自信,有些人很腼腆害羞,可是害羞的人经过培训,也能变得勇气十足、自信满满。

对自己做事能力进行肯定判断的心理被心理学家称为“自我效能”,它与自信心密切相关。自我效能并不是我们掌握的实际技能,而是一种能让我们的技能发挥更大功效的信心。单是拥有技能,我们并不一定能取得最佳业绩,我们要对自己掌握的技能有信心,才能发挥最佳技能水平。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也是研究自我效能的先行者。他指出对自己能力有所怀疑的人与对自己能力深信不疑的人在接受棘手任务时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他说,那些有自我效能的人满腔热情迎接挑战,可是怀疑自己能力的人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自信能激发人们的雄心壮志,而自我怀疑则削弱人们的抱负和志向。

有一项曾针对112名刚入职的会计进行的研究发现,他们入职10个月后,上级领导对他们进行测评,结果工作业绩最好的人的自我效能也最强。自我效能的强弱比我们入职前的技能水平或受教育程度更能准确反映实际工作中可能的表现。

自知之明与自信之间联系紧密。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内在倾向、能力和缺陷都有大致的认识。比如,有个年轻人以为自己擅长公关,能从容应对求职面试,或是进行电话销售,其实他在生活中很腼腆,无论是参加聚会,还是与女友约会,他都表现得局促不安。由此可见,我们的自我效能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自认为能够在某类型工作中干一番大事,可是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却未必能够应对自如。

对自己的能力坚信不疑的员工的工作表现较出色,部分原因是他们的自信心推动他们更努力工作、工作时间更长,也让他们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通常,我们容易害怕失败,会对不熟悉的领域退避三舍,即使一个人有做好某工作的能力,可是如果没有应对挑战的信心,就会抱着必败的心理开展工作,“我干不了”的想法会削弱人们的工作能力。

缺乏自信的员工有一个常见的特征,就是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另一个特征是一旦遇到挑战,就放弃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即使有好创意,也不敢付诸实践。其他特征还包括优柔寡断,在压力下犹豫不决,不敢承担一丝一毫的风险,有好建议也不敢大胆提出来。

有人曾对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管理者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结果发现,一个人如果在工作之初就信心十足,那么他的晋升之路将更顺畅,也能在较高的管理层中做出更好的业绩。还有人进行另一项研究,他们针对1000名高智商的男女,从这些人童年时开始追踪调查,直到他们退休,研究历时60年,结果发现,早年自信心最强的人在事业上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