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神魔小说的起源(1)

(一)神魔小说的历史变迁

神魔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远古时期,由于人们对社会、自然及人类本身认识低下,无法解释很多现象,对世界万物都有一种神秘感,这直接促成了中国古代神话的萌芽,人们由此创造出了多种类型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经过历朝历代人们的不断丰富,一直延续至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神魔小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时期。

1.远古神话

中国远古神话发源于“九州岛”,也就是中国文明的中心区域。就现存材料来看,中国上古神话的主题比较集中于灾难、救世、文化超人等方面。

中国神话中文化超人的材料真可谓汗牛充栋,不能胜记。如始画八卦的庖牺氏,发明用火的燧人氏,建筑居室的有巢氏,发展种植业的神农氏,发明丝织养蚕的嫘祖,创制牛车的王亥,发明弓矢的少昊之子以及创造不可胜数的黄帝。

关于中国神话的创世,有两种说法。一是女娲“创世”,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另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视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盘古开天地。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于是盘古张开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只听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千万年的混沌黑暗被搅动了。其中又轻又清的东西慢慢地上升并渐渐散开,变成蓝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浊的东西慢慢地下降,变成了脚下的土地。凭借着自己的神力,盘古终于把天地开辟出来了,此时,他已筋疲力尽。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云雾;声音变成了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而盘古的精灵魂魄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是在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的《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等;讲说鬼神魔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人们生活困苦,饱受压迫,只能从鬼事中寻求安慰。这一时期的志怪小说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志怪内容,它作为一种素材为以后的小说、戏曲提供了大量的形象和题材来源。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余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王琰的《冥祥记》,刘义庆的《幽明录》,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其中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

志怪小说的内容包含了很多远离佛、道宗教因素的善恶报应的内容,也有佛教宣传教义的因果报应的内容,这些小说客观上起到一定的劝惩作用。善恶报应蕴涵的道德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由于法纪不严明、法律不平等,善恶的因果报应往往得不到体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宗教感最强的时期。《搜神记·董永》中的董永自幼丧母,靠自己种地劳动养活父亲。父死,无钱安葬,永便自卖其身以葬父。后人传为佳话,拥永为孝子楷模,列为二十四孝之一。为宣传之需,将董永作为文学创作题材,并加以神化,遂有董永至孝、感动天地、仙女助织还债的故事。表面上是一个人仙结合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则是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帝,天帝派织女下凡帮助董永偿债,偿债完毕后,织女就“凌空而去,不知所在”了。

3.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是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逸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充满自信和浪漫的精神,内容上多为人们建功立业和追求浪漫奇遇生活。唐传奇在文学的想象、精神和题材方面,是和六朝志怪一脉相承的;在文体方面则继承了《史记》以来的叙事传统,在具有浪漫精神的同时,具有更完整的叙事、更婉转的情节、更细致的描写、更真切的人情。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唐传奇成为我国文言小说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高峰。

唐传奇在神魔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唐传奇中,仍然有很多神仙、鬼怪以及因果、宿命的元素。但是人们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倾注了更多的关注。

唐传奇除记述神灵鬼怪外,还大量记载了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更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在艺术形式上,“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

唐传奇对神魔世界的描绘主要是为了表现作家的现实情感。传奇中的人神相爱、人鬼(魂)相爱、人狐相爱、普通士子和闺中女子的相爱,已不再是宗教的善恶果报,而是表现了作家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愿望,写出了青年男女获得真挚爱情艰难曲折的过程。

《古镜记》中主人公王度﹐自述大业七年从汾阴侯生处得到一面古镜﹐能辟邪镇妖﹐携之外出﹐先后照出老狐与大蛇所化之精怪﹐并消除了疫病﹐出现了一系列奇迹。后其弟王绩出外游历山水﹐借用古镜随身携带﹐一路上又消除了许多妖怪。最后王绩回到长安﹐把古镜还给王度。大业十三年古镜在匣中发出悲鸣之后﹐突然失踪。篇中以几则小故事相连缀,侈陈灵异﹐辞旨诙诡﹐尚存六朝志怪余风。但篇幅较长﹐加强了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富有文采﹐代表着小说从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一个发展阶段。

《柳氏传》讲述了寒士韩翊与富而爱才的李生为友。李生有个美貌如花的妾柳氏,爱慕韩翊的才华,李生得知柳氏的心意,便将柳氏嫁给韩翊。后来安史之乱,柳氏剪发毁形,寄身佛寺。两京收复后,韩翊让人去找柳氏,并寄以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感泣,答以诗,希望早日团聚。不久,柳氏被人劫去。一日,柳氏偶于车中见韩翊并紧随其后,于是女婢将其处境告诉韩翊。后韩翊救出柳氏,两人团圆。许尧佐通过这一发生在动乱岁月中的悲欢离合故事,歌颂了坚贞的爱情,并从侧面透露了安史之乱及乱后番将跋扈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成功地刻画了柳氏等人的鲜活形象。

4.神魔小说

中国神魔小说来源于鲁迅的提法,该类小说在明清时期较为兴盛。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等优秀作品,但在避讳宣传“怪、力、乱、神”的中国古代,该流派小说的作者或者湮灭,或者不知真名,或者作品被禁止。其语言风格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背景或为虚幻或为海外某地假托,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至今广为传诵。不少文人或依历史事件,或依流行的神魔故事,写了大量名著。

神魔小说主要有:《西游记》(吴承恩)、《封神演义》(许仲琳,一说陆西星)、《镜花缘》(李汝珍)、《绿野仙踪》(李百川)、《野叟曝言》(夏敬渠)、《女仙外史》(吕熊)、《三宝太监西洋记》(罗懋登)、《八仙全传》(无垢道人)、《三遂平妖传》(罗贯中)、《后西游记》(天花才子评点)、《西游补》(董说)。

《西游记》是中国小说甚至中国文学、中国经史子集所有著作中知名度最大的著作,可谓妇孺皆知。《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它神幻离奇、浪漫诙谐、雅俗共赏,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堪称文林独秀。

《西游记》着重表现了孙悟空斩妖除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突出地表现了他在跟妖魔作斗争中显示出的坚强的斗争决心和高超的斗争技巧,例如,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怪的本来面目;他总是除恶务尽,从不心慈手软;斗争中注重了解敌情,知己知彼,克敌制胜,根据不同的斗争对象,变换不同的策略和战术等等。凡此,都是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长期社会斗争经验的艺术概括。

《西游记》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为人物的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施展其超人的本领。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

另有《镜花缘》,为嘉庆朝李汝珍在海州(今连云港市)所作,受《山海经》《红楼梦》影响颇大,内容不仅光怪陆离,且充满才华,乃千古奇作。又有《封神演义》,受《西游记》《三国演义》影响,(杨戬斗袁洪、黄飞虎过五关)在神魔小说中影响力仅次于《西游记》。《野叟曝言》亦曾红极一时。

(二)神魔小说产生的原因

任何小说流派的繁盛都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或隐或显的关系,然使其真正发光却是来自民间的魅力。神魔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受到古代人们心理上普遍存在的神秘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