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语言的发育
0~3个月宝宝说话从这里开始
宝宝说话需具备的条件
宝宝要学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要遵循宝宝学说话的各个进展阶段,利用这些进展阶段,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让宝宝尽早说话。
宝宝的早期教育会经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是接受感知经验,包括大脑的听觉经验、视觉经验、触觉经验、味觉经验等。这一时期家长往往把大量信息存储在宝宝的大脑里从而使宝宝的感知经验增加,以后可提取的信息与经验也就增加了。第二个时期则是使用这些经验的时期。
0~3个月的宝宝处于第一个时期,所以生活中出现的小鸟叫声、水流的哗哗声、汽车的嘟嘟声等,都可以让宝宝接触和感受更加广泛的语言环境。另外,父母还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和宝宝说话,不要让宝宝生活的环境太过安静。生活中的一切声音,对于宝宝来说都是最好的语言教材。
每个阶段孩子应达到的标准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是人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最佳途径,对宝宝来说,学习语言能让他与外界建立更多的联系,通过语言的交流,让父母了解他的需求。一般情况,宝宝说话总是有先有后的,但只要大致达到以下程度就是正常的:
0~3个月 宝宝会发出没有任何意义的声音,这些声音主要是由宝宝的口腔活动发出来,并没有特殊的语言意义。这个时期的宝宝主要是以接受信息为主,即以学听话为主
4~8个月 宝宝会“咿咿呀呀”地同父母做出回应,发出笑声,也会因为高兴而尖叫,哭闹时听到父母的声音,会转移注意力,这个时期的宝宝仍然主要以接受信息为主
9~12个月 会发出一连串的“咿呀”学语声,会转向声源,如电视、音响,知道自己的名字,会试着模仿大人的声音,这时的宝宝开始由接受信息阶段向表达信息阶段过渡,开始学说话
1岁6个月 会出现很多有意义的词汇,如爸爸、妈妈,会挥手表示再见,会模仿简单的声音。这个时期,宝宝正式进入了表达信息阶段,开始学说话了
2岁 会说的词语增多,可以使用简单的语汇与父母互动、表达意思,同时也会了解父母给予的抱抱、亲亲等简单指令,也会跟着大人说狗、花、车等简单的单字
2岁6个月 会用简单的单字拼成不完整的句子,如喝水、给我等要求别人做什么的句子,会重复一句话的最后一两个字,会认识电视上常见的物品,语言发展较快的宝宝,已经可以说清楚常用的简单句子
3岁 能明白物体的功能和相关性,如杯子用来盛水;开始明白物体的相反和相对性,如黑和白、大和小、停和动等;能说出简单指令,如去找妈妈,把东西给妈妈等;能提问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如谁、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等;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喜好。总之,3岁的宝宝又一次进入了语言表达的高峰时期
理解宝宝的啼哭
宝宝啼哭所代表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心理反应、病理状况等三种。宝宝的这三种宣泄方式是不同的,爸爸妈妈应该注意区分。宝宝哭时,最好尽快予以安抚。因为这样可以让他知道他跟妈妈是可以有效沟通的。
如果父母不了解宝宝的哭声,很容易使父母焦虑,这也是阻碍亲子互动的原因之一。我们在鼓励、关心和爱抚宝宝之前,在忙着冲泡奶粉之前,先用眼睛看着宝宝,跟他讲话,就会从宝宝的眼神中领悟哭闹的真正原因,他可能不是要牛奶,也可能不是要换尿布。因此,妈妈们必须耐心地观察宝宝,然后才能了解宝宝真正的需要。
有些时候,宝宝哭泣的理由,即使最敏感的妈妈也无法了解。在这个时候,可以换另一种未曾做过的方法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千万记得不要操之过急,此时的宝宝不见得能很快就有反应,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给宝宝一点时间让宝宝注意到这种改变才可以,然后他才能安静下来。
宝宝随着年龄增长,哭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有些生理发育方面带来的痛苦,如宝宝出牙感到难受等,还会引起宝宝啼哭。总之,家长必须对宝宝的啼哭有思想准备,并要采取合乎情理的科学态度去对待。
把握宝宝语言能力发育的特点
0~3个月宝宝语言能力发育特点
1.发两个音节的音
除哭声外,有时还能自然地发出两个音节的音。如:“gao,la、ma”等。
2.见人会笑
见到亲人时或逗引孩子,他会发出短暂而真实的笑声。
3.兴奋时有表情
宝宝见到令他高兴的物体时,会出现呼吸加深,全身用劲等兴奋的表情。
1~3个月宝宝语言可达水平
1.自发细小喉音
自己会发出一些细小的喉音。
2.当母亲与孩子谈话时孩子能注视母亲的面孔,有时能上、下点头。
3.从表情看。还没有直接的注意能力,面部没有表情。
激发宝宝语言的训练
当父母和宝宝说话时
让宝宝用声音来回答,并让他发出“哎”“啊”“呜”“哦”的声音。用非常生动的声音和宝宝说话,这时宝宝就会扭动全身,试图朝你吐舌头。
与宝宝的距离
和宝宝的脸保持20~25厘米的距离:看着宝宝的眼睛和他说话,宝宝很快就会和父母进行交谈。
父母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
和宝宝说话,引起宝宝的注意。如宝宝啼哭时妈妈发出同样的声音,宝宝能够回应性地发音;妈妈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小嘴模仿开合,或发出声音来回答。
当宝宝觉醒不饿时
他会自己发出“啊不啊不”的声音,这时妈妈可在一旁也同样叫“啊不啊不”,促进宝宝多次发音。
妈妈纠正宝宝说话时
妈妈改说宝宝前几天发出的一些声音,让宝宝再做响应。也可以用录音机录下宝宝的声音,在他睡醒时播放给他听。当宝宝饥饿啼哭时,听到脚步声或奶瓶声,宝宝会停哭转头观看或停哭等待。
与宝宝亲切交谈时
首先要把宝宝看成一个能听得懂话的孩子,随时与他亲切交谈,使他充分感受语言信息,如“宝宝醒了,妈妈来了”,“宝宝,望着妈妈笑一笑”等。
逗宝宝发出笑声
宝宝一般在满月后就会笑了,从这个时候开始要经常逗宝宝发笑,尽量使宝宝笑出声音,这是激活宝宝语言的前期准备,同时也是促进他发音器官成熟的有效手段。如挠痒宝宝的身体和手脚,向宝宝扮笑脸、吹口哨、摇铃鼓、捉迷藏等等,逗他发出笑声。
小贴士
宝宝并不会一直在父母身边生活,随着成长,他将处于较为复杂的环境中,对与父母来说,最好在宝宝的婴儿时期,就给他安排一个较大的生活环境,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把握宝宝自发的发声机会
在户外活动中,遇到宝宝感兴趣的人和物,他也会高兴地咿呀做声。一旦宝宝发出了咿呀声,父母就要富有感情地称赞他、触摸他,与他“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宝宝,让宝宝喜欢上发音。
0~3个月的宝宝经常说双元音如:“咿咿”“呀呀”“嘿嘿”“呃呃”或者拉长一个元音发“啊……”这时大人用夸张的口型同宝宝对话,会引发宝宝发声同大人对话。有时宝宝会大声同大人叫唤,让大人抱起或者拿不到玩具要大人帮忙,有时玩得开心也会大声叫唤。父母要有意让宝宝有需求的机会,可以促进宝宝有更加主动的发音欲望,让宝宝更加喜欢发音。
4~8个月宝宝快说话了
4~8个月宝宝的学话条件
4~8个月的宝宝通过咿呀语和简单的手的动作,如摇摆、拍打等与父母进行有意识的交流。父母要为宝宝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针对宝宝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特点的语言交流,这对宝宝的心志、语言发展都极为重要。而且,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处的语言环境,所以父母需要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时时给宝宝语言刺激,告诉宝宝周围的事物是什么、有什么。
爸爸妈妈可以经常抱抱4个月的宝宝,教他认识家中电灯、电视机、门、窗等特征较明显的东西,要一边说,一边看,一边摸。6个月后可到室外活动,可以问宝宝“汽车在什么地方?”“苹果在哪里?”“树在哪里?”让宝宝用眼睛去寻找。7~8个月时能发简单音节,8~9个月宝宝已具备了一定的模仿发音能力,爸爸妈妈应增加与宝宝的对话机会,让宝宝面对妈妈,看妈妈发音的口型,听妈妈的声音,教宝宝发音,训练宝宝模仿语言的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有很多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宝宝语言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和父母讲话会导致宝宝语言发育迟缓;另外,父母长期不在家,由老人、保姆抚养的孩子,语言发展也相对迟缓一些。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导致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的影响。
向宝宝介绍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
父母要经常不断地用言语向宝宝介绍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如妈妈指着灯对宝宝说“这是灯”;吃饭时拿着勺子对宝宝说“这是勺子”;指着碗对宝宝说“这是碗”。渐渐地宝宝就会理解这些话语的含义。
逗引宝宝发音
宝宝睡醒后一个小时,心情最好。妈妈可以在宝宝舞动上肢、并发出“嗷”、“嗷”的愉快呼声时,就要反复讲“嗷!嗷!宝宝要妈妈抱了”,一边就把宝宝抱起来抚摸亲吻,使他更为高兴满足,抓住这个机会,逗引孩子发音,如“ma——ma”等。6个月的宝宝,当妈妈对他讲话时,会发出声音作为回答,这种发音训练会为宝宝下一步模仿成人的语言打下基础,同时6个月的宝宝开始有自尊心了,宝宝如果做对了,可以多鼓励、夸奖宝宝。
9~12个月开始理解词的含义
9~12个月宝宝学习语言的特点
宝宝就已经开始学习语言了,这个阶段的宝宝学习语言有如下的特点。
宝宝对词的理解进展速度快
宝宝已经能学会几十个词,虽然真正说出来的不过是1~2个词。
男宝宝比女宝宝表现出更大的差异
男宝宝到2岁还不会开口说话的并不少,但一旦开口说话,就能比较准确地表达意思,可能一下子会说十几个词。
这个时期宝宝还不会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可能会说简单的重复字:爸爸、妈妈、奶奶……如果能说出“吃吃、撒撒”就相当不简单了。
这个时期宝宝语言发育是参差不齐的
说话早的宝宝已经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简单的要求。
有的宝宝会说一些莫名其妙谁也听不懂的话
这是宝宝学习语言中常见的现象,这时候,妈妈应该努力地去领会宝宝的意思,积极地和他交流,并借此机会教宝宝正确的发音。
肢体语言交流。在一些语境中,宝宝能用肢体语言和爸爸妈妈交流了。
宝宝已经不单单只是听
而是把听到的进行记忆、思维、分析、整合,利用听、说来认识世界了。
由此可见,9~12个月的宝宝正处在语言理解阶段,这一阶段宝宝的语言发育特征表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开始学会用动作表达“不”
12个月的宝宝,马上就要满周岁了。这个时期的宝宝语言能力逐渐增强,注意力也逐渐加强,能对简单的语言要求做出反应,开始学会表达“不”;能利用简单的姿势如摇头,代替“不”;会利用惊叹词,如“oh——oh”等;宝宝虽然说话少,但能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开始用语言和父母交流;能模仿和说出一些词语,所发出的音有一定的具体意义;12个月的宝宝通过教育,可以说出爸爸、妈妈、抱抱等5~10个简单的词。
小贴士
在教宝宝说话时,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学会说话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个飞跃,语言的发展会迅速扩展宝宝的思维能力。因此,要遵循宝宝学说话的各个进展阶段,利用这些阶段,采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宝宝,先让他喜欢发音,然后才能学说话。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否则容易让宝宝对学说话产生恐惧、逆反等心理,这样就会得不偿失。
宝宝的肢体语言
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用说话与人交流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习如何通过肢体语言传递信息。其实,从小宝宝生命的早期他就在不断地模仿和学习这种技能了。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9~12个月时,宝宝的肢体语言中包含着大量的暗示信息,只是我们往往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些。
先天肢体语言
常见的有撅嘴,表示“我不愉快”;笑,表示“我很高兴”,而哭喊则表示“你没有满足我的要求”或“厌烦”;打哈欠表示“我困了,想睡觉”,或者“我感到很无聊”;身体打战,表示“我觉得很冷”;用手推开物品,对不爱吃的食物会避开脸,表示“快拿走,我不想要”;手伸向某物品,用手指指点某样东西向父母表示要求或示意“我想要这个”;伸手向人,表示“我需要一个拥抱”,等等。
后天肢体语言
后者常见的有点头,表示“要”或“好”,而接受喜爱的糖果时在父母教导下也会以“点头”表示谢谢;摇头,表示“我不要”或者“这样不好”;挥挥手,表示“再见”;竖起大拇指,表示“真棒”;拍拍手,表示“真高兴”或“好棒”;用食指轻触嘴唇,表示“请安静”,还会用手指出他希望去的地方和方向,或用小手拍拍头,表示要求大人给他戴帽子带他出去,等等。
9~12个月的宝宝除了用面部表情和动作等身体语言来做表示以外,还会伴以各种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表示汽车的“嘟嘟”声,表示小鸭的“呷呷”声,以及用简单的单词来表示自己的意愿。
总之,宝宝在1岁之内,有成千上万的信息是通过他的肢体语言来向父母传递的,而且每个宝宝传递的方法也各有不同,爸爸妈妈应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和分析,只有真正懂得了宝宝的心理需要,才能做到亲子间的心灵交往和沟通。
这样培养,宝宝就爱读书
宝宝通向读书的道路开始于宝宝的婴儿期。在这个时期,宝宝开始喜爱文字,对讲故事非常感兴趣。父母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培养宝宝的读书技能,发展宝宝对读书的兴趣,在读书中得到愉悦感。
父母要经常与宝宝说话。这个时期父母和宝宝的语言交流可以深入一些了,父母可以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和声音告诉宝宝,所有关于这个世界和关于宝宝的事情。让宝宝更好地将面前发生的事情与这个世界联系起来,促进宝宝脑部思维的发育,进而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成熟。
模仿宝宝发出的声音
这个时期的宝宝,发出的音调已经有了高低起伏的现象,当宝宝发出那些声音的时候,父母可以模仿宝宝的发音和宝宝交流,让宝宝知道他发出的声音可以和别人交流,而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训练发声
父母在照顾宝宝的日常起居时,像贴标签一样,告诉宝宝每一样物品的名称,如他身体的每一部分,他的衣服等等,这种训练必须长期坚持,直到宝宝能够清晰地发音、说话为止,通过这种练习,父母能够为宝宝积累到足够的语言和文学的资源。
看书时训练发声
从宝宝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父母要选择一些既有趣又生动的图书,和宝宝一起看书,但1岁以前的宝宝,注意力是不容易持久的,因此,父母要利用宝宝短暂的注意力,培养宝宝对书本的爱好。
宝宝用他们的小手和嘴巴来认识世界。使用大本的硬皮书作为宝宝最早的书本。不要担心他会嚼书本,他很快就会发现有比咀嚼书本更有趣的事情,如看看里面的图画。这就是宝宝走向读书的第一步。
这时的宝宝已学会看里面的图画,父母的任务就是教他学会听到某个物品名称时,宝宝能够看着、指着相应的图画。这为将来宝宝自己说出图中物品的名称做好准备。
13~18个月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宝宝听懂你的话了
这时你的小宝宝已经能听懂一些常见的最基本的日常用品名称了。比如说,当你说出某个事物的名称时,他就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或图画中认出这个物体;当你说出身体的某一部位时,他也能认出那个部分,有时还能指一指;一些简单的命令他也可以执行了,如“把小汽车放到桌子上”、“把球递给妈妈”等。由此可见,这一阶段他能听懂的话比他能说的话要多得多。不过,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逐渐学会说这些话。
一词多意的表达方式
这时的宝宝词汇量还不太丰富,还只能说出一个一个地单词,大概有一二十个单词,甚至会更少。但是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小宝宝头脑里关于词与具体事物和情景的联系建立得越来越多,并且逐渐理解了更多的词和简单的句子。到1岁半时,宝宝大约能说出几十个字,会说几句2~3个字的简单话,如“妈妈再见”、“宝宝拿”等。这时期宝宝说话的一个特点就是单音重复,如“抱抱、帽帽”等。他还会用一个单词表达多种意思,这是因为对他来说,一个单词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场合就可以代表几种不同的意思。如“水”,可能是“我要喝水”,也可能是“地上有水”;说“娃娃”时,可能是他想要你把娃娃拿过来,也可能是想让你把娃娃拿走。
可见,宝宝最初几个单词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在很多时候与你所理解的意思不一样。妈妈一定要根据当时的情景和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
鼓励宝宝学会表达
小宝宝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在与他人的不断交往并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为宝宝创造各种宽松的语言环境和表达的机会,鼓励宝宝主动学习。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妈妈拿着一个红色的玩具熊和一个蓝色的汽车问宝宝:“今天我们玩红玩具熊,还是蓝汽车?”从宝宝感兴趣的玩具引出话题,鼓励他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和快乐。
另外,对宝宝的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当宝宝说出的语句不太完整,或者口齿不清,或者词不达意,不要急于纠正,而是要先夸奖一下“宝宝真棒,说得真好”,然后再耐心地引导宝宝,鼓励宝宝再说一遍或者两遍,逐渐让宝宝掌握词语,切忌给孩子挫折感和心理压力。
进行听说话的训练
宝宝学说话都是从听说话开始的。对于宝宝来说要随时给他提供听说话的环境,这样才能激发他说话的兴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随时告诉宝宝你正在做什么,如你在洗衣服时,可以对宝宝说:“妈妈在给爸爸洗衣服,爸爸的衣服是橙色的。”还可以将宝宝正在做的事讲给他听,宝宝在玩积木,你可以说:“宝宝在玩积木,真乖,这个圆柱形的积木真好看。”这种语言环境的作用在于开拓宝宝的“听说系统”。
在与成人交往时,宝宝是在最初自发发音的基础上和视、听、触的过程中,又通过生活活动和游戏,进而逐渐模仿成人的语调和语速,这时也就是学会了说话。为了能够让孩子顺利地理解和模仿爸爸妈妈的话语,在对宝宝进行听话能力训练的时候,爸爸妈妈可适时选用较慢、重复的话语与宝宝讲话。
19~21个月走进“词汇爆炸”的时代
说“不”的宝宝好可爱
宝宝在这个阶段常常能说出很多个“不”来,“不要”“不吃”“不睡”……或者你让宝宝拿一样东西,他也说“不”。一听这样的对抗语言,很多父母就发火了,其实,说“不”是宝宝语言和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我们没有必要为此担心。
爸爸妈妈一定要记住,宝宝向你说“不”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这表明宝宝已经具有独立行事的意愿了,他已经长大了。很多妈妈会为孩子学会说“不”而感到高兴,她们反而为那些在反抗期里没有反抗的孩子担心。但是,对于宝宝的反抗,爸爸妈妈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面对进入反抗期的孩子的反抗,尽量不要与之对抗,更不要训斥,否则会使宝宝感到愤怒或者恐惧,不仅会造成宝宝不语,还可能对宝宝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说话练习怎样才能收到好效果
要培养宝宝的语言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要进行得自然、有趣
如孩子“湿、吃”不分,洗脸时就可问:“毛巾放在水里就怎么了?”做饭时问:“妈妈做饭给谁吃呀?”有意识地让宝宝发“湿、吃”的音;有时可通过讲故事书,让宝宝说出一些物体名称来练习一些难发的音;有时也可教宝宝背一个短小儿歌。
要耐心示范和讲解
成人在示范时,要照顾到利于宝宝听和看两个方面,以便他模仿。有时配合示范,还需要有适当的讲解,这是因为发音的部位不同,发音难易程度也不同。如唇音(爸、妈、抱、拍),主要是上下唇的活动,比较简单,容易被宝宝看到,易于模仿。而更多的音需要舌头参与活动,不易被幼儿看到,教宝宝发这些音时,就要告诉他发哪个音舌头要抵住牙,发哪个音要往上卷,发哪个音舌要抵住上牙床……然后成人带孩子试着发这些音。
要多鼓励,要坚持正确要求
只要宝宝积极学,有点滴进步,就要鼓励,不断激起宝宝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宝宝说话含混不清,不好改正时,切忌打骂,那样做会造成宝宝恐惧、紧张,不仅话说不清楚,还可能造成口吃。另外,成人还要注意从宝宝学话开始,就不允许娇滴滴地说话,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矫正起来很困难。
22~24个月培养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
妈妈要多与宝宝会话
别看宝宝还不会说话,但是他一样能听懂妈妈的语言,妈妈的语言和表情永远清晰地印在宝宝的心灵上。而这些最初印刻上在宝宝心灵上的柔声细语将会变成宝宝思维行动的精神支柱。所以,妈妈与宝宝对话一定要注意能够让宝宝感到愉快、兴奋、有兴趣,让宝宝感觉到一种生活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的气氛。为此,与宝宝交流时,妈妈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注视宝宝的眼睛
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与宝宝的第一阶段的沟通方式就是“目光交流”,他们会通过观察妈妈的表情和倾听妈妈的声音来奠定对“说话方式”的认识。
每一个与宝宝接触的时间都要与之说话
每一次声音交流都会使宝宝的听觉变得更加敏锐,因此不论是喂奶还是洗澡,都要随时与宝宝谈话。
对宝宝的呀呀自语积极回应
当妈妈对宝宝的“话语”积极回应时,宝宝会学着表现自己,情绪也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另外,在对宝宝的话语做出应答时最好同时抚摸宝宝,以强化与宝宝的交流。
宝宝话太多正常吗
宝宝不说话,爸爸妈妈就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是,有的宝宝又话太多,即使看动画片嘴里也闲不住。于是,家长又担心了,“我的宝宝是不是得了多语症?”
对于多话的宝宝,爸爸妈妈不用着急。因为一般来说,宝宝话多与他的情绪有关。虽然宝宝还小,但是也和大人一样有自己的情绪,有喜怒哀乐。当宝宝情绪亢奋的时候,或者感觉激动的时候就会不停地跟爸爸妈妈说话,这不仅是正常的表现,而且还利于宝宝的语言发育。因此,如果宝宝话多,不要加以限制,但应注意正确地引导宝宝说正确的语言。
当然,宝宝话太多也可能是多动症的一个表现,家长们还要注意宝宝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异常,若有,应及时请教有关方面的专家及早诊治。
不要忽略语法
所谓的语法,就是关于说话的规则。人们所说的话只有符合一定的规则,才是有意义的,也才可能被别人接受。因此,能否及时地掌握语法,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阶段正是培养宝宝语法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一阶段末宝宝会发生一次“双词句爆炸”现象。研究显示,从20个月开始,宝宝每个月所能说出的新词句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在21、22、23个月时,所能说出的双词句分别为50、100和250个。而到了24个月时则猛增到1400句,25个月时更是剧增到2500句,速度惊人。这时的宝宝经常从成人的谈话中观察一些语法现象,并自己“总结”出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然后,他会将这些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则不加区别地运用到各种他所能接触到的场合,当然有时可能会是错误的。不过,父母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现象,而且孩子会根据成人的语言不断地修改“自制”的语法规则,直到正确为止。
那么,爸爸妈妈要做什么呢?当然是尽量保证自己说话时的语法正确,这样宝宝总结出来的语法才会是正确的,宝宝也就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语言了。
25~27个月宝宝要互动交流了
让宝宝语言在自然中得到发挥
大自然是宝宝最好的老师,大自然的一切奇趣都是吸引宝宝目光的焦点。宝宝因为看到各种各样自己还不了解的东西,便会因为好奇而提出各种疑问。这样不仅促进了宝宝大脑思维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语言潜能的开发。因为宝宝要找答案,便要发问,父母的回答不一定都能让宝宝明白。此时,宝宝就会进一步追问。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就在这样的问答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因此,父母应当多带宝宝走进大自然,让他们从小就受到自然的熏陶。
在带宝宝到公园、郊外去玩之前,可以先将拍有自然景物的照片、影像片或自拍的DV放给宝宝看,父母一边放一边向宝宝讲解,遇到宝宝感兴趣的镜头,可以多放两遍。有了这样的准备,等到带宝宝去实地游玩的时候,就可以与宝宝有更多的交流和更充分的对话。
小贴士
许多父母工作繁忙,就会忽略宝宝的存在,特别是对宝宝的要求有时会置若罔闻。事实上,这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父母应当随时用关注的目光和充满爱的语言与宝宝互动交流,引导宝宝学会各种表达方法。
让宝宝在交往中表现语言个性
交往是需要语言的,这时的宝宝虽然还不一定什么事都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但是如果多让他们与小伙伴交流,他们的语言能力就会在相互交往诉求中得到不断的强化,语言的潜力在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开发。
当然,宝宝之间的交往,也是需要大人加以引导的。要想让宝宝的语言能力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父母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交流沟通予以引导和恰当的指导。任由宝宝自由发展是不可取的。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的交往需要规则。不论是大人之间的交往还是宝宝之间的交往都是一样。但是,我们还需要避免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干涉宝宝的交往。宝宝在交朋友时,一旦受到父母的干涉非常容易产生无趣和无奈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仅宝宝的语言开发不能继续下去,甚至会导致宝宝封闭心里的产生。
让宝宝将礼貌用语运用到生活中
让宝宝学会日常礼貌用语,是引导宝宝养成文明用语习惯的重要一课。宝宝的日常文明用语学习,应当在他学会了家里亲人的称呼之后。这时宝宝已经两岁了,基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有了与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愿望和需求。可以说,已经初步表现出人的社会性的一面。
父母此时可以教宝宝从向家里的人问好开始。要求宝宝把学会的文明用语运用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在受到他人帮助时,要说声:“谢谢”;要求别人帮自己做什么时,要求说“请……”;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做客时,要求说“欢迎”,见了长辈就要说“××好”等等。
在教宝宝日常文明用语时,一定要注意用引导的方法。不可以用命令的、强制性的方式。有时宝宝不听话,在你多次引导都无效时,要避免急躁。可以休息一会儿再教。而且在宝宝没有形成习惯之前,必须多用夸奖、赞赏的方法来强化他主动做到的部分。
例如,宝宝到爷爷那儿主动向爷爷问好。就要及时地表扬他。爷爷要是有好吃的东西给予奖励,效果则会更好。
28~30个月宝宝说话步入快车道
28~30岁宝宝的语言发育
宝宝过了2周岁以后,其语言的发展变得极为迅速,说话的积极性也非常高,虽然说的话仍以简单句为主,但说话的内容却变得丰富多了。这时的宝宝们已经掌握了与生活有关的最基本的词汇和语言,并能正确地运用代词你、我,比如,宝宝可能常常会对你说“不要你了,我自己睡”,会用语言与人交流,高兴时还会说上几句儿歌。
等到3岁左右时,大多数的宝宝都能用语言来同人进行一般的交流了,说出的话也不再完全是简单句,而是时常出现一些复合句,当然大部分的句子还都在10个字左右。宝宝的词汇量已经达到了l000个左右,还学会了用代词“他”,会说完整的儿歌。
正是因为宝宝已经具有上述的语言基础,所以2~3岁也是宝宝学习语言和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宝宝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尽管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词汇,词类和基本的句型,所说的话也基本上符合语法结构,对语言有了最基本的掌握,具有初步的语言能力,但这种语言的水平还比较低,而且经常是和活动相联系的。这主要是表现在宝宝总是边活动边说话。因此,要使宝宝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爸爸妈妈必须要为宝宝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或活动游玩中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以此来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少用简单句与宝宝交流
宝宝到2岁后,爸爸妈妈就尽量少用简短的语句来教宝宝说话了,而要用完整标准的语句教宝宝说话,比如当看到汽车时,不能再对宝宝只说“汽车”两字了,你要增加内容,要告诉他“这是一辆红色的小轿车,小轿车有四个轮子”等。平时,爸爸妈妈还要通过讲故事,读儿歌,看图说话等活动来丰富宝宝的词汇量,帮助宝宝练习说话。
语言还不能脱离环境和活动
因此,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还要注意让宝宝广泛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在与他人的交往和说话中,逐步发展和丰富其语言。2岁半以后,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较快,接受能力也比较强,爸爸妈妈在教时,应尽可能多地给宝宝传达有关事物的信息,比如对物体外部特点的描述,有大小、颜色、形状、轻重等,来扩展宝宝对物体的理解。或者也可以利用提问题的形式,鼓励宝宝多说话,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对物体的形容。
语言发育在幼儿期有着很大差别,每个宝宝都有不一样的情况,有的宝宝在1岁半时就会说许多话,会背儿歌,但也有一些宝宝可能到了2岁多还不太会说,这种情况是常有的。语言发育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和环境教育的问题。如果这个时期的宝宝能完全理解父母的语言,能正确使用“我”“你”,即使说不上几句,或不会背儿歌,也没什么关系,爸爸妈妈也不要着急,只要给宝宝足够丰富的语言刺激,宝宝的语言也会很快迎头赶上的。
培养宝宝的语言逻辑
要想培育宝宝良好的逻辑思维语言基本表达能力,应合理借用“得”与“失”进行“目的性逻辑思维”的形成。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仅仅是处于复制采集、收集和储存信息以及复制逻辑思维的阶段,并没有开始自主编织“目的性逻辑思维”,所以,爸爸妈妈应多围绕“得”与“失”对宝宝进行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的培育。
下面我们以事例说明如何围绕的宝宝的“得”与“失”进行逻辑思维语言的培育,爸爸妈妈可以举一反三地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对宝宝培训。
(1)游戏第一阶段:
在家里,宝宝想向妈妈要苹果,妈妈明白了宝宝意思。
妈妈(拿着苹果):苹果。
宝宝:苹果。
妈妈(举着苹果不断重复,并鼓励宝宝说出):对,宝宝,再说一次,苹果。
宝宝:苹果。
妈妈:苹果。
宝宝:苹果,给你。
妈妈:哦,宝宝想要苹果,真棒。宝宝会说苹果了,说对了,给你。
(2)游戏第二阶段(在经过一段时间):
在家里,宝宝想向妈妈要苹果,她用手指着苹果。
妈妈:宝宝想要什么?
宝宝(用手指着苹果):那,那,那……。
妈妈:什么?宝宝你要什么?
宝宝:苹果。
妈妈(可以任意拿苹果旁边的东西):是这个吗?
宝宝:不,那个,苹果。
妈妈(举着苹果):这个,这是什么?
孩子:苹果。
妈妈(鼓励孩子说出“苹果”两个字后,再把苹果给宝宝):对,苹果,真棒。以此类推,当宝宝想要其他物品的时候,妈妈也可以应用这样的办法对宝宝进行培养,妈妈带宝宝在超市购物也可以这样培养。
通过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培养宝宝逻辑语言的时候,应把宝宝所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方式表现出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作为相对标准,然后针对这个标准,不断地丰富信息,使宝宝逻辑思维基本结构能在创建中不断地丰富和完整,这样,才能使宝宝的逻辑思维语言得到良好、通畅的延伸。
我们上面所讲的事例也可能进行得不是那么顺利,因为有时候宝宝会拒绝回答我们的问题,或者拒绝重复我们的话,这样训练就无法进行了。这时,首先是耐心地与宝宝交流,当宝宝确实拒绝进行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的时候,就应该运用“倒问共鸣”的培养方法,对宝宝进行培养。所谓“倒问”,就是重复表述宝宝的目的,“共鸣”就是通过对宝宝所表述目的的复述,使其与父母的逻辑思维能够融洽地结合,从而实现针对这一采集目的的宝宝和父母的共同思维。看下面的例子:
不能顺利进行游戏时
宝宝正在津津有味地玩一把勺子。
妈妈从旁用语言进行引导:勺子。宝宝在玩勺子,勺子可以击打出声音。
不一会儿,宝宝不小心把勺子扔掉了。
妈妈捡起来:宝宝想要什么呀?
宝宝:给。
妈妈:苹果?(妈妈拿出一个苹果)
宝宝:不。
妈妈:那宝宝想要什么呢?
宝宝:给。
妈妈:勺子?(妈妈拿出勺子)勺子?勺子?
宝宝:勺子!
妈妈:对!勺子!勺子!宝宝真棒!给宝宝勺子。(把勺子给宝宝)
宝宝:给勺子。
妈妈:哦!勺子!宝宝要把勺子给妈妈是吗?
总之,在对宝宝说这些话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把宝宝想要的东西的名称进行不断的重复。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合理地使用“倒问共鸣”来培养宝宝逻辑思维语言基本表达能力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通过这个“倒问共鸣”的过程,宝宝已经基本上认可了爸爸或妈妈在共同逻辑思维上的引领性,所以当爸爸妈妈对宝宝进一步实施训练时,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实现了。
宝宝发音不清晰怎么办
爸爸妈妈可能还都记得宝宝刚会说话时那种喜悦的心情,可是,现在宝宝都说了好几个月的话了,还是说不清楚,仍旧把“狮子”说成“西几”,把哥哥说成“的的”,很难让人听懂。于是,爸爸妈妈着急了,怀疑是不是宝宝大舌头啊,是不是舌系带过短啊,是不是宝宝在智力上有问题啊……甚至,开始四处寻医问药。
其实,绝大多数存在这种情况的幼儿都是属于自身发育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发音需要嘴唇、舌头和牙齿的协调运动,需要大脑皮质对发音器官进行调节,而宝宝在这一时期这方面的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所以会对的发音准确和清晰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宝宝的逐渐成长,其各种语言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加上爸爸妈妈不断地加以正确引导,发音不清晰的问题会逐渐解决的。
因此,当宝宝出现发音不清晰的问题时,你可以先检查确认一下宝宝是否有听力障碍,是否存在着影响发音的器质性病变如唇裂、腭裂等,如果这些情况不存在,那么就不要太在意这个问题。爸爸妈妈平时要注意锻炼宝宝的吞咽和咀嚼能力,以加强其面部肌肉的力量和技巧。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语音要准确清晰,要用标准语音与宝宝说话,好让宝宝模仿发音。一般认为,宝宝到4岁时,就基本具备了准确发音的条件,可初步掌握语音,达到发音基本准确的水平。所以,如果宝宝在4岁以后发音仍然不清晰的话,则应找医生作相关检查了。
父母要鼓励胆小的宝宝大声说
有些宝宝不是不会说,也不是不说,但就是不敢大声说。尤其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声音更是小得像猫叫。一般来讲,这样的宝宝比较胆小怯弱。爸爸妈妈可以采用“大声讲话法”来塑造宝宝的强者心理素质。
要想让宝宝逐步提高自己讲话的声音,就要鼓励他敢于大声讲话,让他知道大声讲话是有好处的。这首先要爸爸妈妈用自己朗朗的声音影响宝宝,让他在潜意识里留下“大声讲话”的印象。同时,要告诉宝宝:讲话不能自私,一定要让自己的声音到达对方的耳朵才可以。因为讲话的目的就是把你的意思告诉对方,但是如果你的声音够不着对方的耳朵,那就等于你什么也没说;只有声音到达了对方的耳朵,对方才能理解你的意思。
其实,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这个训练并不难,而且多数都可以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就得到很好的纠正。当家里来客人时,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让客人协助你完成对宝宝的训练。你可以让客人拿一些宝宝喜欢的食品或者玩具等,对他说:“叫一声叔叔给一个。但是,如果声音太小叔叔听不见就不能给,如果声音很大,叔叔可以给两个。”在喜爱东西的诱惑下,宝宝很容易就开口大声说话了。
总之,爸爸妈妈们要在表达问题上找到提高宝宝积极性的突破口,要生动、敏锐、中肯、适度地让宝宝的积极性燃烧起来,逐渐克服自卑,走向敢讲敢说的强者角色。
31~33个月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家有爱插话的宝宝
现代家庭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难免养成气势傲慢的个性。尤其是当家中有客人来访,爸爸妈妈与客人交流的时候,宝宝常常会有意无意地插上几句。这时,爸爸妈妈总会觉得很难堪,于是就严厉地斥责宝宝。而宝宝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因此被训斥之后,会变得万分沮丧。
事实上,宝宝插话并不是宝宝真的不懂礼貌,只不过是宝宝希望得到大人们的重视才会参与到大人之间的交流之中。这是爸爸妈妈与宝宝之间缺少交流的表现。说到这里,爸爸妈妈就要检讨自己了,如果爸爸妈妈与宝宝之间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就会让宝宝感觉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得到了爸爸妈妈充分的爱意和善意的沟通后,宝宝就会认为自己是好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宝宝,他也就不会随意乱插话了。
当家里来客人时,爸爸妈妈可以适当将客人介绍给小宝宝,比如对小宝宝说:“这是张叔叔,快向张叔叔问好。”当宝宝向客人问好后,你不妨夸一下宝宝:“宝宝真乖,爸爸要和叔叔商量点事情,宝宝去看动画片好吗?”经过你的夸奖和安慰,宝宝就不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多半就会自己去玩了。宝宝喜欢插话其实是渴望与父母交流,这时可一定要给宝宝一个说话的机会,不要封杀了宝宝的说话欲望。
说话晚就笨吗
有人认为,语言的发育可以预示宝宝将来的智力。不可否认,宝宝的语言能力会对智力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能说说话早的宝宝将来就一定聪明,而说话晚的宝宝将来就一定笨。正常情况下,每个宝宝说话的早晚有很大差异,有的宝宝在八个月大就开始说单个的词,不到一岁就可以说出简单的句子了。但是也有的宝宝智力发育很正常,可是到了三四岁还说不清楚。所以,说话的早晚与智力的发育并没有绝对的关系。当然,宝宝说话晚,爸爸妈妈总是会着急,如果你的宝宝说话较晚,你可以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和培养:
用实物教导
让宝宝逐一对家中现有的东西和常见的小动物进行认识,并与之经常接触,然后经常对宝宝重复这些词语,引导宝宝说出来。当你和宝宝看画册时,你可以说出画中的一些物品,要宝宝指出来。
多说简单易懂的词或句子
对于说话吃力的小宝宝,爸爸妈妈与之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吐字清晰,语句简练,语速要慢。否则,一下说出一大段,宝宝极有可能听不懂,进而导致宝宝失去听你说话的兴趣。
制造说话的机会
多与宝宝说话,尤其是可以每天抽出一段时间与宝宝一起念儿歌、讲故事,或者和宝宝一起唱歌,让宝宝有学习的对象和机会。
多多鼓励宝宝
对于这类宝宝,在刚开始说话的时候,难免有口齿不清的现象,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打断和催促宝宝,要让宝宝对自己语言能力有充足的自信,这样他才会愿意讲话。
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研究发现,人类有很多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人的适应能力最容易得到理性的发展。但如果错过或者有不良影响,也最容易造成障碍。
宝宝出生后的7~10个月,是其理解语言意义的一个重要时期。可以笼统地说,3岁前是宝宝学习语言和言语得到迅速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时期。但是在这个时期,如果宝宝有语言发展的问题或障碍,也最容易被父母所忽视。当然,如果爸爸妈妈抓住了这个关键时期,及时给予正确、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宝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都能够背诵简单的儿歌,而且发音也基本上正确。在与小朋友玩耍时,可能会用“我不和你玩了”等语言。30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说完整的句子了,如“爸爸上班去了”、“妈妈还没有回来”等。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会逐渐知道基本颜色的名称,并可以正确地指出相应的颜色。
俗话说“三岁定终身”,爸爸妈妈一定要抓住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和最佳时期,利用宝宝爱动和好奇的特点,鼓励他多接触并认识事物,这样有利于宝宝想象力的开发;多鼓励宝宝说出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相信宝宝语言进步一定很快。
34~36个月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宝宝爱问“为什么”
快要3周岁的宝宝,对新鲜事物的强烈探索精神,让父母常常难以招架。宝宝的问题稀奇古怪、五花八门,比如走在路上看到红绿灯,就会问了:“为什么绿灯亮了就要走啊?为什么红灯就要停啊?”坐下吃饭就要问:“为什么饭前要洗手啊?为什么不能吃海鲜啊?”打针时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不打针,宝宝要打针啊?”上厕所问得更奇怪:“为什么叫尿尿啊?”看到螃蟹会问:“为什么螃蟹横着走啊?”等一系列让父母疲于应付的问题,这个时期的宝宝不论什么事,都会发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宝宝在这个时期能够理解并正确回答父母的各种问题,如“什么”“哪儿”“谁的”等等。这个时期的宝宝求知欲很强,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因此,父母面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时,可以转移话题,比如宝宝问:“兔子为什么肚子饿?”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联想肚子饿的感觉,或者告诉他下面还有很多内容,要他听完了再问。
宝宝的想象力在这个时期开始迅速发展。当宝宝因幻想而感到害怕时,宝宝会寻求父母的保护和支持,大多时候宝宝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事情的发展;当宝宝想做某件事时,如果他觉得自己可以控制情况,就会直接去做,而不一定会先问过父母;所以这个时期宝宝的独断行事并非蓄意与父母对抗,他只想对世界发挥点影响力而已。
3岁宝宝的语言智能关键点
发掘3岁宝宝的语言潜能,到底需要发掘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要深度开发宝宝的语言智能。
就3岁宝宝而言,深度开发语言智能主要指的是深度开发听、说、读、写的能力,与语言的运用有关。表现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运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语言智能发达的人,往往擅长语言的运用,具有较高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宝宝的语言智能
表现为喜欢听故事、说故事,喜欢阅读、讨论及写作等活动,发育速度快的宝宝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包括句子的语法、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等基本能力。
由于语言智能对个体发展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言智能是人们最早认识并予以重点培养的智能。其实,宝宝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具有语言智能的潜能了,但要使这项潜能能够充分的发挥,宝宝必须得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用社会的环境来发展宝宝的这个智能。
与胎教有关
在妈妈腹中的宝宝,若有人对他读书、唱歌和聊天,其语言文字智能就能够超前发展。因此,妈妈怀孕5个月后,父母应该对宝宝进行定时、定量的语言胎教。宝宝出生后,父母要主动与宝宝进行言语交流,包括文字游戏、讲故事、说笑话、提问题、阐述意见、解释感受和概念,同时让宝宝积极参与讨论,并为他们提供有重要意义的选择和决策的机会。
在宝宝即将满3周岁之时,宝宝能说出由5~6个词语组成的复杂句子,能够说出的词汇已近1000个。此时宝宝的语言越来越生动、丰富、形象了,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触觉以及颜色等方面的特征,还会说一些因为词汇量缺乏引起的幽默,比如:“我的袜子爬到鼻子上去了”等句子。这个时期父母更应该多培养宝宝的语言智能,培养宝宝的语言潜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父母的耐心教育和培养,父母可以多跟宝宝交谈,多给宝宝提供一些锻炼语言的机会,只有这样,宝宝才能从小就“能说会道”,宝宝的语言潜能才会得到真正的开发。
深度开发语言智能需注意什么
宝宝语言智能的发展就是通过宝宝对文字的音、形、义,“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认识的。也许有的父母认为这些很简单,但就是这些很简单的内容影响着宝宝将来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宝宝语言智能的发展要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
做一个有效倾听者
父母要培养宝宝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研究发现,语言能力好的宝宝,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他的表现都是非常突出的。因为在同样的时间里,他会抓住最有效、最有重点的内容,从而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这一切只因为他是一个有效的倾听者。
流畅表达自我
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等。父母要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宝宝流畅地表达自己,也能让他流畅地表达对别人的喜爱。俗话说“一句话讲得人笑,一句话讲得人跳”,这“笑”和“跳”之间就要讲究一个语言使用的技巧。
准确的发音
发音的准确性,对宝宝与他人的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平时要注意纠正宝宝的发音,可以让这个时期的宝宝进行一些早期的阅读,让宝宝注意阅读的节奏和发音。
宝宝通常会很喜欢一些有韵律的、节奏感强的儿歌,比如:“爬山虎,本领强,张着小手上楼房。伸着臂,贴着墙,为给大楼遮太阳。”;“豹、豹、豹,一身黄色嫌单调,用上几滴大墨点,取个美名叫花豹。”等等。
理解能力高于动手能力
很多父母认为,这个时期的宝宝可以开始学写字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这个时期宝宝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深入发展,而中国文字形声字比较多,容易混淆,如果过早地让宝宝学习写字,很容易出错。
父母应该让这个时期的宝宝,充分地了解文字本身的构成,把和文字相关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宝宝认字写字的效果就会很好,不容易搞错,而且宝宝一旦掌握了文字的形和部,他还会举一反三。所以宝宝虽小,父母仍可以用很轻松、简单的方式提升他的语言智能,让宝宝在游戏中很自然地积累,为长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