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办到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办事的效率(2)

许多人以为,信心的有无是天生的、不变的。事实上并非如此。童年时代招人喜爱的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善良、聪明的人,因此才获得别人的喜爱,于是他就尽力使自己的行为名副其实,造就自己成为他相信的那样的人。而那些不得宠的孩子呢?人们总是骂他们:“你是个笨蛋、窝囊废、懒鬼,是个游手好闲的东西!”于是他们就真的养成了这些恶劣的品质,因为人的品行基本上取决于自信与否。

人们做事也是一样,对自己没有信心,做起事来就成了应付,结果也不会令人满意。但一旦充满信心去做事时,情绪高涨,把困难视为一种挑战,工作起来效率就非常高,结果不但让别人满意,自己也会更加充满自信,那么,再做其他事时,也会是高效率的。

信心的力量很惊人,它能改变恶劣的现状,造成令人难以相信的圆满结局。

比较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别人面前往往反而是动作频出,这使缺乏自信的人容易将前者看错。持有自我中心意识的人,因为在行动上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所以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然而,丧失自信的人却不能看穿对方的紧张。

固执的人有时在众人面前却非常地温和。在众人所公认的“温和派”当中,有些确实是自我意识很强、情绪激烈且又固执的人。

如果你正在为丧失自己而烦恼,那么请你记住:自己所深以为敌的,很可能是自己的伙伴;而你一直觉得处处在保护自己的人,很可能是压抑你的人。此外,在你心目中是自私任性的人,其实可能是感情丰富的;而你觉得热情的人,也许是冷酷无情的。这一切说明,你正为丧失自信而烦恼,然而拥有健全人际关系的人,很少会为丧失自信而烦恼。

缺乏自信的人总是为了讨人喜欢而要求自己必须更好、更优秀才行。他们甚至主观地认为:实现这些要求是自己生存所不可缺少的,殊不知那不过是主观上的需要罢了。在客观的情形下,大可不必如此,别忘了:越是处在扭曲的关系之中,就越不容易自拔。

拥有自信的人可以不费半点力气,也能很自然地看清他人的真面目。可那些真正需要看清别人真面目的人,也就是丧失自信的人,却往往看不透别人,甚至连自己的真面目也看不清。

缺乏自信的人,无论在什么人面前,都不能在心理上以安定、对等的立场和对方说话。

由此看来,自信,并不会因为你想拥有自信的意志和愿望,就能够拥有它,就像有时候你有想睡的意志和意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道理是一样的。

由此看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信心就好比星星之火,而信心激发的潜能所创造的效率则犹如燎原之势。

当一个人没有信心,就什么样的行动也做不出来,从而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也不想去帮助其他的人。既然你已拥有控制自己思想、感受和行为的能力,为什么不拿出积极的行动来呢?以往不明白信心对人的影响,因而形成了今天的你,然而此刻是你头一次可以掌握住信心,为什么不尝试改变自己的无力感?借着你学到的道理和技巧,只要能好好练习,你就必能成为一个高效率的人物。

不要眼睛只盯着事情的问题表面来看,要去找出它内在的原因。不要忘了,也许所做的任何不起眼的决定,都会影响到未来的命运。此外也要记住,一切的决定都会有其结果,因此如果不是自己做主,而任由别人或环境来做主,或者是连想都不想所做决定的后果,而贸然采取行动,结果你花了很多时间去做,却不会见什么成效,甚至可能还会酿成滔天大祸。有时候人们所做的决定是为了避开一时的麻烦,结果却造成了长期的困扰,等到发觉事情不妙了,却跟自己说那个问题已是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

当前人们所面对的许多问题都很棘手,大部分人认为要想解决恐怕只有“超人”才有办法,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了。要知道人生中所碰上的各样结果,事实上都是由无数很小的决定积累而成的,那可能是你个人的决定,也可能是你的家庭、你居住的社区、你工作的单位、你生活的社会乃至于你所属的国家所做的决定。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绝不是因为他做出了石破天惊的大决定,而是在于他每天所做的小小决定,以及根据这个决定所拿出来的行动。

利用衣着来振奋自己的精神并建立自信。

一个心理学老教授常常会在期终考试前劝告他的学生:“为这个考试好好打扮一下吧。打一条新领带,衣服要烫平,皮鞋要擦亮,让人看起来有一种容光焕发、精明能干的感觉,也会使你觉得自己确实很精明干练。”这位教授的确很了解上述原则。请你切实遵守,不要马虎,因为你的外表形象确实会影响你的情绪,影响你内在的感觉。

当一个经理打扮得像个经理时,就会觉得自己真的是个经理,因而表现出经理的派头与风度,工作起来劲头十足。有个推销员曾说:“除非我看起来好像业务很好,否则不会真的感觉很好。如果想要争到大订单,就一定要感觉自己的业绩很好才行。”你的仪表会对你自己说话,当然也会对别人说话,它可以帮别人决定对你的看法。虽然从理论上看来,人们应当看重一个人的内在而不是别人打量你的第一眼,但这种印象很重要,并且会持续下去,在许多方面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

得体的仪表能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精明能干、很有前途而且能担当大任的人。他值得受人器重与信任。他很尊重自己,我也要尊重他。”而衣着邋遢者就令人不敢恭维了,他们的仪表好像在说:“这里有个落魄的人,他不修边幅,办事毫无效率,是那种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他根本不值得受人重视,他已经习惯被人使唤。”虽然古语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实际上,真正能如此的人实在太少了。

一定要记住,你的衣着会对你自己和别人显示你的内在气质,一定要使你的衣着能表现出“这里有一个很自重的人,他真的很重要,我们也要重视他”。

你应该使别人都能看到你的优点,更应该创造出完美的形象。

保罗是拿破仑·希尔的一个学生,他一向成绩都不错,但在一次考试中他迫切想拿到甲等成绩,结果考场作弊,虽然没有被发现,但他内心的罪恶感让他无法平静地思考,结果考得一塌糊涂。希尔了解情况后,与他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谈话,他这样说:“保罗,你是这样迫切地要得甲等成绩,才做出违背良知的事来。同样地,在你一生中,也会遇到许多你迫切想要获得甲等成就的情况,而试图去做一些违背良知的事情。例如,有一天你因迫切地想促成一笔交易,而不择手段地诱使客户掏腰包。这样成功的机会可能很大,但会产生什么后果呢?罪恶感会缠住你,等你再碰到这位客户时,你会感到很不自在,怀疑他是否发现你已做了手脚。你的表现也因为心神不定而乱成一团,很可能就无法再继续做第二、第三、第四笔不断而来的生意。结果,使用诈术做成的生意反而使自己断了许多财路。”他还说:“一位声名显赫一时的社交名流,因为深怕他的太太会发现他有外遇而心神不定,结果恐惧侵蚀他的信心,什么事都做不好,这样怎么能出效率呢?”令人很高兴的是,听了这番话的保罗此时已经了解“行事正当”的实际价值了。

由此可见,“行事正当”能使良知获得满足,因而建立自信。“行事出轨”会导致种种消极的结果:第一,罪恶感会腐蚀人们的信心;第二,别人迟早会发现并从此不再信任他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意愿。当我们违背这种意愿时,就等于把“癌细胞”放进自己的良知,吞噬信心,并逐渐蔓延扩散。因此,要避免去做任何会使你自问“我会被逮住吗”的事情。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能借着改变实际行动,来改变我们的心态。例如,如果你使自己发笑,你就会觉得真的很好笑;当你挺直腰背时,你就会觉得自己很优秀;相反,你若扮出一副苦瓜脸,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儿去。

尝试着坐到前面,如果你被允许的话。

在各种场合中,后排的座位总是先被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除了没有机会坐到前面的原因,大部分是希望自己不要“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当做一个规则来执行,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这样更容易使你精神集中,工作更有效率。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对比行动与不行动的好处与代价

如果人们不知道是否该行动起来,有时就需要由别人提醒他们行动起来的好处,有时又需要弄清楚不行动会出现什么结果。通过算清楚行动的好处和不行动的害处,人们就能开始行动。

在确信自己应该行动起来之后,下一步就是实实在在地迅速行动起来。要做到这一点,你心中要产生一种紧迫感,这是一种内部的提示。你不要选择最后的时限开始行动,而应从相反的角度看这个问题,问问你自己:“我最快什么时候能开始?我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率又是什么程度呢?”人毕竟不会越活越年轻的,你甚至可以把你的目标公之于众,给自己增加一点鞭策力。

另一个行动起来的方法是制定出进度,按进度规划做事以追求高效率。有时候,这些写成白纸黑字的东西是能鞭策自己行动的。另外,把一项大任务或大工程分解成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做起来效率更高,可使整个计划得以顺利实现。

说到激励自己提高效率,人们常犯的错误是以为可以等到自己想动时才动。不要跌进这个陷阱里,大概当你干开了之后,你才会感到想动。认准了这是一件该做的事,你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高效率地完成它。

有了积极性,效率也就自然高了。

成大事者会立刻抓住大好时机,迅速做出重大决定,然后立刻投入行动。如果你想成功,你就要立即行动起来。

个人的积极性会使一切都动起来。积极性导致行动,也调动起冲劲,而冲劲对于成功是无价之宝。

激励能鼓舞人们做出选择并行动起来,激励能够提供动因。而动因则是在个人体内的“内部催动”,例如本能、热情、习惯、态度、冲动、愿望等,能激励人们行动起来。

激励别人的方法同样可以用来激励自己,但两者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别:自我激励的激励因素是内在的,激励别人的因素是外在的。

谁来激励激励者?答案是激励者自己,其他的办法行不通。

拣最重要的事先做

每天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如果我们不分主次地进行工作,那么到头来我们不仅“丢了西瓜”,很有可能我们连“芝麻”也没有捡到,使一些本来可以“生出效益的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聪明的人,知道如何提高自己做事的效率。

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善于分清主次的人,他每天总是挑最重要的事先做,次要的东西放后一点。他在经营理念上也是如此。盖茨可以将绝大部分时间用于自己最挚爱的事业:与为微软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发人员一起齐心协力开发软件。新角色或许给了他充分发挥最佳才能--敏锐得近乎离奇的预见力的空间,他预见到应将新兴软件技术进行巧妙组合,增值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而这也将增加对微软及其他厂商的软件的要求。

放弃CEO的职位使得盖茨重新拥有所钟爱的晚上和周末的“思考时间”,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有时间专注于盖茨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斥资240亿美元救助的艾滋病患者及其他难题。

但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被习惯束缚着自己的手脚,在处理问题时总是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不是事情的优先程度来安排先后顺序,这样的做法是被动而非主动的,成功人士不可能这样工作。

时间管理的精髓即在于:有主次之分,设定优先顺序。即把要做的事情分成等级和类别,先做最重要的事,再做次要的事。优先保证最重要的事的时间,就能优先保证做好最重要的工作,从而能够从大局上控制时间的价值。

比尔·盖茨认为:那些高效率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首先都用分清主次的办法来统筹做事。

如何分清主次,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比尔·盖茨归纳了三个判断标准:

首先明白我们必须做什么?

这有两层意思:是否必须做,是否必须由我做。非做不可,但并非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只负责督促。

其次应该明白什么能给我最高的回报?

应该用80%的精力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精力做其他事情。

所谓“最高回报”的事情,即是符合“目标要求”或自己会比别人干得更高效的事情。

最高回报的地方,也就是最有生产力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勤奋”。“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内容和要求。过去人们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孜孜不倦视为勤奋的标准,但在快节奏高效率的信息时代,勤奋需要新的定义了。勤要勤在点子上(最有生产力的地方),这就是当今时代“勤”的特点。

前些年,日本大多数企业家还把下班后加班加点的人视为最好的员工,如今却不一定了。他们认为一个员工靠加班加点来完成工作,说明他很可能不具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工作效率低下。社会只承认有效劳动。

再其次应该清楚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满足感?

最高回报的事情,并非都能给自己最大的满足感,均衡才有和谐满足。因此,无论你地位高低,总需要分配时间于令人满足和快乐的事情上,惟如此,工作才是有趣的,并易保持工作的热情。

通过以上“三层过滤”,事情的轻重缓急就很清楚了,然后,以重要性优先排序(注意,人们总有不按重要性顺序办事的倾向),并坚持按这个原则去做,你将会发现,再没有其他办法比按重要性办事更能有效利用时间了。

比尔·盖茨曾经向效率专家艾维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的方法。

艾维声称可以在10分钟内就给比尔·盖茨一样东西,这东西能把他的公司的业绩提高50%,然后他递给比尔·盖茨一张空白纸,说:“请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比尔·盖茨用了5分钟写完。

艾维接着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次序。”这又花了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