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汉方足浴疗法,养足养全身
足浴是一项非常适合家庭的养生保健法,无论老年人、孩子还是上班一族,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足浴方法。足浴既可强身健体,又可针对一些病症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
足浴功效全知道
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浴足、蒸足时水的热刺激,可促使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
降低血液黏稠度
足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黏度,对预防脑卒中(中风)等疾病有重要作用。
祛寒除湿
药液热力作用于双足,全身血流迅速加快,腠理得以开泄,引起全身冒汗,多种有害物质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这时耗氧量大,淋巴液回流增多,呼吸频率增高,促进了氧气和营养的供应及肌肉的放松,既有体育运动的效果,又无体育运动之疲劳,从而达到祛寒除湿、祛病健身的目的。
增强内脏功能
足浴时热水及蒸汽对足部的反射区和经络能进行有效刺激,从而调节和增强脏器的功能,收到保健治疗之功效。
促进新陈代谢
足浴可促进激素分泌,调节体内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盐的代谢平衡,使人体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相对稳定,保证身体健康。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足浴可促进双足及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放松紧张的下肢及全身肌肉,消除全身疲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耐力,缓解压力,使背负沉重压力的现代人轻松应对各种挑战。
改善睡眠
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浴足可使下肢血液循环血流量增加,并可借助皮肤感受器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头部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使人容易入睡,所以对神经衰弱、失眠有明显疗效。
足浴前的准备工作
足浴水的选择
足浴必须用洁净的温水,双足在温暖的水浴中,毛细血管会扩张,毛孔会开放,如果水不干净,皮肤会吸收其中的有害物质。
足浴剂的选择
足浴可采用温热水进行。针对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需求,在足浴水中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达到一定浓度的药物则效果更佳。
足浴器的选择
容器的质地:足浴器以木质盆为好,其散热较慢,有利于保温。不论是哪种材质的足浴盆,都需要无害、安全、保温性能好。
容器的大小:足浴器的高度须超过20厘米(没过踝关节),宽度能容纳双足即可。足浴时坐的高度应保证身体处于舒适状态。
足浴液的温度
足浴液的温度,应以能耐受、感觉轻松舒适的温度为宜,一般可控制在40℃~50℃。
老年人和儿童的足浴液温度不宜过高,风寒感冒、关节炎及体寒怕冷者水温可稍高一些。与熏蒸结合时,熏蒸水的温度应在90℃左右,但要防止烫伤,待水温下降至50℃左右时即可将双足浸泡于水中进行按摩、搓洗。
足浴液的温度和季节也有关系,冬天温度可以略微高一点,夏天温度可以稍微低一点。此外,每个人对温度的感知情况也是有差别的,整体上还是要以自己能感受到的比较舒服的温度作为最佳温度。
足浴时间的掌握
一般而言,养生保健足浴,每晚睡前15~30分钟进行为宜。足浴时间及次数,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定。
防病治病足浴,每日上午10∶00左右1次,晚间睡前1次,每次30~45分钟;如果每日只能足浴1次,应安排在睡前较好,因为睡前足浴能有效地促进大脑皮质进入抑制状态,提高睡眠质量,消除疲劳。
足浴的注意事项
1.针对同一疾病,临床上表现有不同症候群时,所选择的足浴疗法应有所区别。例如,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之分,其治法则各不相同。风寒感冒宜用麻黄发汗解表,而风热感冒宜用金银花清热解毒。因此,应用中药足浴治病时,要在辨证的前提下进行施治,不可随意滥用或泛用。
2.足部有严重出血或出血倾向者、妇女月经及妊娠、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疾病者;足部皮肤有破损、烧烫伤和疮疥等感染者,均不适宜足浴。
3.注意适时补充水分。足浴后要饮温开水300~500毫升,以补充发汗后体内丢失的水分。
另外,要注意饭前、饭后1小时内不宜安排足浴。
4.注意保暖。冬天足浴时,室内温度不宜低于20℃;夏天足浴要避风,防止伤风感冒,引起病情加重。足浴后,应及时清洁双足,涂抹润肤膏,穿上干净袜子,注意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