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信(超值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教养——追求精神与心灵的完美(4)

4.关于文摘的注意事项

我们谈过在阅读任何一种作品时,都有一种基本的区别—为了获得资讯而阅读,还是为了理解而阅读。其实,作这种区别还有另一种后续作用。那就是,有时候我们必须阅读一些有关理解的资讯—换言之,找出其他人是如何诠释事实的。让我们试着说明如下。

我们阅读报纸、杂志,甚至广告,主要都是为了获得资讯。这些资料的量太大了,今天已没有人有时间去阅读所有的资讯,顶多阅读一小部分而己。在这类阅读领域中,大众的需要激发了许多优秀的新事业的出现。譬如像《时代》(Time)或《新闻周刊)) (Newsweek),这种新闻杂志,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有难以言喻的功能,因为它们能代替我们阅读新闻,还浓缩成包含最基本要素的资讯。这些杂志新闻写作者基本上都是读者。他们阅读新闻的方法,则已经远远超越一般读者的能力。

对《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这类出版品来说,也是同样的情况。这样的杂志声称要给读者一种浓缩的形式,让我们将注意力由一般杂志转移到一册塞满资讯的小本杂志上。当然,最好的文章,就像最好的书一样,是不可能经过浓缩而没有遗珠之憾的。譬如像蒙田的散文如果出现在现代的期刊上,变成一篇精华摘要,是绝对没法满足我们的。总之,在这样的情况下,浓缩的惟一功能就是激励我们去阅读原著。至于一般的作品,浓缩是可行的,而且通常要比原著还好。因为一般的文字主要都是与资讯有关的。要编纂《读者文摘》或同类期刊的技巧,最重要的就是阅读的技巧,然后是写作要清晰简单。我们没几个人拥有类似的技巧—就算有时间的话—它为做了我们自己该做的事,将核心的资讯分解开来,然后以比较少的文字传达出主题。

毕竟,最后我们还是得阅读这些经过摘要的新闻与资讯的期刊。如果我们希望获得资讯,不论摘要已经做得多好,我们还是无法避免阅读这件事。在所有分析的最后一步,也就是阅读摘要这件事情,与杂志编辑以紧凑的方式浓缩原文的工作是一样的。他们已经替我们分担了一些阅读的工作,但不可能完全取代或解决阅读的问题。因此,只有当我们尽心阅读这些摘要,就像他们在之前的尽心阅读以帮助我们作摘要一样,他们的功能对我们才会真正有帮助。

这其中同时涉及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以及为了获得资讯而阅读这两件事。显然,越是浓缩过的摘要,筛选得越厉害。如果一千页的作品摘成九百页,这样的问题不大。如果一千页的文字浓缩成十页或甚至一页,那么到底留下来的是些什么东西就是个大向题了。内容被浓缩得越多,我们对浓缩者的特质就更要有所了解。我们在前面所提出的“警告”在这里的作用就更大了。毕竟,在经过专业浓缩过的句子中,读者更要能读出言外之意才行。你没法找回原文,看看是删去了哪些,你必须要从浓缩过的文字中自己去判定。因此,阅读文摘,有时是最困难又自我要求最多的一种阅读方式

§第15封信 哲学修养是品位的标志

孩子,有许多次你来信都要跟我探讨一些哲学上的问题,这说明你对哲学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要探讨哲学,首先必须明白哲学是什么吧!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能仅满足于知道眼前的各种事物“是什么”,还要有一种想知道“为什么”的强烈愿望。哲学能让人想得深一点儿,看得远一点儿。对困扰人们的一些问题进行终极思考,如: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究竟是谁决定谁?人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成就了许多哲学家、思想家。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在现实生活当中,任何一件事情里都有哲学的影子。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切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文明成熟的标志。哲学是文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这种思考能指引人类理智地选择自己的道路。

一个人的哲学修养标志着他的文化品位;一个政党的哲学思想关系着它的事业成败;一个民族的哲学理论关系到她的前途命运。作为一个人,就要增加哲学修养,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学习哲学能让我们成为人,学习其他知识能让我们成为某种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成为人,再成为某种人。音乐大师贝多芬曾经说:“哲学是带电本质的结晶,哲学的目标是寻求一个具有基本原理的基础,头脑是需要借助于哲学才能达到崇高境界的。”崇高的人就要摆脱平庸。有人问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人有什么不同?”他回答说:“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一个以吃饭为人生目的的人并不需要哲学,一个平庸的人并不需要哲学。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男人,一定要有深刻的思想。所谓深刻,就是指你在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时,看得透彻,想得全面,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追寻到真理。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困难,有的人需要穷其一生,甚至献出生命。探索真理的道路并不平坦,到处都布满荆棘,但这挡不住探求真理的人的脚步。一个头脑清晰、见解深刻的人的灵魂是快乐的,这种内心的快乐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

事业上的成功是需要有智慧的大脑去完成的。哲学的智慧能够为你提供理解人生的新思路或新视角。倘若没有哲学的智慧,也就没有人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哲学的智慧是人们的寓所,在这样的寓所之中,人们能得到幸福的生活,能享受真正的自由带来的欢乐。在这样的寓所中,我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智慧谁都可以拥有,只要你掌握了哲学,把智慧渗透于哲学的洞察之中。人都具有追求智慧的自然倾向。其实,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确凿无疑地告诉了我们,如果人类没有追求智慧或哲学思想的无穷的激情和坚强的毅力,世界就不可能繁衍生息至今,或者说人类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历史。所以,是历史告诉了人们,智慧和对智慧的追求使世界发展至今。

“我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我希望你永远保持对哲学的浓厚兴趣,对真理永远执著。通过学习哲学,让自己拥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

★延伸阅读

▲什么是“哲学”?

“哲学”这个词最早出自希腊文的φιλοσοφο(philosophia)。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即“philo-”(喜爱)和“sophia”(智慧)。所谓“哲学”,它的原初意思就是“爱智慧”或者“对智慧的爱”。

据说,最早使用philosophia和philosophos的是毕达哥拉斯。拉尔修在《明哲言行录》中记载说:当弗里阿西亚的僭主勒翁问毕达哥拉斯是什么人时,他回答说:“一个philosophos”。他说,在生活中,一些奴性的人生来是名利的猎手,而哲学家生来就是寻求真理的。毕达哥拉斯在这里显然是说:只有奴性的人才追求名利,而哲学家追求真理。与此对立,他就明确地把哲学家归到了自由人的行列,从而相应地也就把自由和真理联系在了一起。

在汉语中“哲”字也是指“聪明”和“智慧”的意思。这样,从词义上来讲,“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把希腊文的φιλοσοφο(philosophia)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哲学问题是否有答案?

哲学所思考的问题没有答案。哲学不仅在说着不能说的东西,而且也在回答着那些不能回答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永恒?什么是无限?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自由?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如此等等,都没有答案。而且,这些问题也不是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没有答案,而是永远都不会有答案。它们不是因为回答这些问题的人愚笨而得不出答案,而是无论多么聪明的人也得不出答案。

如果把这些问题看作是方程式,那么,这些方程式都是“无解”的。这里没有标准的答案,没有解答问题的固定思路。谁如果试图回答这些问题,都会留下笑柄。比如,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你可以说人性是善的,因为一些伟大的壮举都是人做出来的,而不是动物。但是,你也可以说人性是恶的,一些罪大恶极的事情也是人干出来的,动物没有这个本事。

有些问题,无论如何回答,都可以说是对的,也可以说是错的。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归为哲学问题。

哲学的问题没有答案,它的意义就在回答的过程中。这些形形色色的回答,就构成了哲学的历史。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意思是说,哲学本来就没有历史。哲学面对的问题始终是那些问题。它不像其他学说,总是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推陈出新。所以说,哲学无所谓时髦,也无所谓时尚。凡是符合时尚的,都不是真正的哲学。

哲学不像科学,总是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推陈出新。哲学史无所谓进步的。因为哲学中的那些问题早已经被我们的先人提出来了,剩下的只有形形色色的回答而已。哲学家桑塔耶所说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是肯定要回归到柏拉图。我们不需要新的哲学,我们只需要有勇气从古老的生活中会的启迪。”

所以,在哲学中,越古老的越是有价值的,越古老的,哲学味越足。正如酿酒,时间越长的酒,越是散发清香。每一次哲学创新,都需要重新回到源头,重新点燃火焰。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它就像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哲学的产生

哲学的含义是“爱智慧”。按照《圣经》中的说法,这种对智慧的爱是人类的宿命和原罪。

据说,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后感到有些孤单,便用泥土照着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亚当,后来又用亚当的一条肋骨创造了夏娃。上帝在东方辟了一个园子叫做伊甸园给亚当和夏娃居住,那里简直就是天堂。在伊甸园里有许多树,其中有两棵树最特别,一棵是生命之树,一棵是智慧之树。据说吃了生命之树的果子可以长生不老,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便有了智慧。上帝告诫亚当和夏娃,伊甸园中唯有智慧之树的果子不能吃,吃了就会死。但是后来亚当和夏娃禁不住蛇的诱惑,终于偷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于是悲剧发生了:他们因此被赶出了伊甸园,而且子孙万代都不得不为这个“原罪”付出代价。

就这样,没有吃到生命之树上的果子,人就不能长生不老了;而吃了智慧之树上的禁果,则让人意识到了自己不能长生不老。于是,人就开始了痛苦的思考。哲学就这样产生了。

伊甸园的神话,暗示了人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一方面,人偷吃了智慧之果,有了和上帝一样的智慧。可是,人没有吃生命之树上的果子,被轰出了伊甸园,也有了一个早晚会死去的肉身。人有肉体并不可怕,大不了可以像动物那样无忧无虑地活着。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皮浪,他就主张人像猪一样活着。据说有一次,他同他的同伴们一起乘船出海,遇到了风暴。同伴们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说,聪明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

可是人变不成猪。因为除了沉重的肉身,人还有一个高贵的灵魂。灵魂不甘心成为肉体的奴隶,总想摆脱挣脱肉体的束缚,重新回到天堂。动物之所以不痛苦,并不是因为动物不会死,而是因为动物意识不到自己会死。而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必然会死去,而且还和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做着悲壮的抗争。

如果人是动物,就不会提出哲学问题;如果人是天使,则不需要提出哲学问题。麻烦的地方正在于,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才会提出那些自己无法回答的哲学问题。他属于自然,但还想超越自然;他本来有限,却总想达到永恒。还是尼采说的好:“人便是一根绳索,联接在禽兽和超人之间——架空于深渊之上。”

▲哲学的本性

哲学的本性是批判,但这种批判首先指向自身。而哲学本身,正是在这种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走向澄明的。黑格尔说 “全部哲学史就是一个战场,到处堆满着死人的骨骼。”但这种批判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在批判地继承。正如花蕾、花朵、果实三者之间的关系:“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便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同时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

在这里,蕾孕育了花朵,花朵又孕育了果实;但花朵的怒放,正是否定了花蕾,果实的结出也正是否定了花朵。通过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我们体悟到:哲学思想之间的互相批判,并不是一无所获的徒然否定,而是如“花蕾、花朵和果实”的自我否定一样,在否定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哲学的历史就是哲学发展的历史。

▲哲学超越现实的关注

据说有一天,一位教授带领他的学生们到实验室,向他们展示了一个人身体的物质。这些东西装在一排贴着标签、排列整齐的密封瓶子里。——“这是从前一个名字叫约翰·史密斯的人的全部物质。”教授说。于是,学生们记下了玻璃瓶上的标签:

■能够装满一只10加仑圆桶的水;

可做7块肥皂的脂肪;

可做9000支铅笔的碳;

可做2000根火柴的磷;

可打两支钉子的铁;

能够刷一个鸡窝的石灰;

少量的镁和硫磺。■

“这一切都是相当有趣的”,一个学生做完笔记后说,“但是,约翰·史密斯先生在哪里呢?”

教授微微一笑:“回答这个问题是哲学家的事。”

中国古代经典《易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哲学研究的正是那些“形而上”的东西,它在现实的客观世界之外,还抽象出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这个世界才是哲学的家园。黑格尔说:“如果你想把葱皮剥开看看葱的本质是什么,肯定会非常失望。因为即使你把整根葱都剥光了,也不会看到葱的本质。”马克思也拿“商品”举例说:“商品的本质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但是,无论你怎么把玩一个商品,也找不到价值的影子。”

▲学习哲学就要体悟哲学

哲学既不能“教”,也无法“学”,只能靠参与。唯有参与到哲学的思考当中,才能领会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领会哲学,就不能当一个置身事外得旁观者,而应该抱着投身于其中的姿态参与其中。就是要当“剧中人”,而不能当“局外人”。哲学其实很简单,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但我们似乎觉察不到。正所谓“日用而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