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经学名句——教化天下
1.《大学》简介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出自《大学·经》)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更新民风,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至高境界。知道了所要达到的境界,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平心静气;心静以后就能够做到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获知了道的真谛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出自《大学·经》)
译文
古时候,要想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想要丰富知识,就得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出自《大学·经》)
译文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养身心;身心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家庭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一国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大学·传》第二章)
译文
商汤王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每天能够洗干净自己身上的污垢,那么就应当天天清洗,坚持每天不间断,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下去。”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出自《大学·传》第二章)
译文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文王能够秉承天命,除旧布新,使国家以及子民焕发新的生命力。”所以有道德的、承天命的君主总是尽心竭力,时时处处为自己、为他人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而不懈努力。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出自《大学·传》第三章)
译文
身为国君,要尽力施行仁政;身为人臣,要尽力尊敬君王;身为子女,就要尽力孝顺父母;身为父亲,就要尽力对子女慈爱;与他人交往,就要尽力做到诚实。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出自《大学·传》第三章)
译文
以后继往开来的贤明君王和君子,都能发扬先王的道德光辉,而亲近关爱自己的百姓和亲族;由于先王盛大道德力量的恩泽,一般平民百姓也能享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这就是前代君王虽已去世,而后代永不遗忘的道理。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出自《大学·传》第五章)
译文
所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万事万物而彻底研究他的事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知能力,而天下万物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没有被完全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局限。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出自《大学·传》第五章)
译文
因此,《大学》在篇章的开始就教导人们接触天下万事万物,无不要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探究,以求得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一旦豁然贯通,万事万物的表象和内涵都会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全部的认知能力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遮蔽、闭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的积累达到至高境界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出自《大学·传》第六章)
译文
所谓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腐臭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像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这样才可以叫做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必然使自己的行为一丝不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出自《大学·传》第六章)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独处没有人注意的时候,毫无忌惮地做坏事,当他们看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但人们早把他们做的坏事看得清清楚楚,就像看透了他们的肝肺一样,那么这种躲躲闪闪、装模作样,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通过外表表现出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必然使自己的行为一丝不苟。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是故君子必诚其意。(出自《大学·传》第六章)
译文
财富能够装点房屋,仁德可以修养身心,心里坦荡,身体自然也安舒了。所以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做到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出自《大学·传》第七章)
译文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志,这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心有恐惧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心有喜好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心有忧虑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出自《大学·传》第八章)
译文
所以,在喜爱某个人的同时,能知道那个人的缺点和不足;在厌恶某个人的同时,能了解那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样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谚语说:“溺爱子女的人不知道孩子的缺点,盼望庄稼长势旺盛的农夫不知道自家禾苗的壮硕。”这就是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不能管理好家庭的原因。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出自《大学·传》第九章)
译文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仁爱相亲,那么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如果每个家庭都能谦让相敬,那么整个国家都会崇尚谦让;只要有一个人贪婪暴戾,那么整个国家都有可能陷于混乱。以此类推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出自《大学·传》第九章)
译文
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先让自己具备美德,然后才去要求别人具备美德;自己身上没有恶习,然后才去批评别人,使其弃恶从善。如果自己不讲究恕道,而去教导别人讲求恕道,这样的事情是不该发生的。所以,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
所说的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是说国君能敬重老人,百姓就会崇尚孝道;国君能尊敬长者,百姓就会崇尚恭顺;国君能怜抚孤儿,那么,百姓就会同样跟着去做体恤孤贫的事。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
得到民心就能守住江山,失去民心就失去了江山。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
所以,国君首先要在道德修养上慎重从事。有了道德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了土地才会拥有财富,有了财富就会使国家财用充足。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
道德是立国的根本,财富只是枝末。如果国君轻视道德这个根本,而重视财富这个末节,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说,国君聚敛财富,就会失去民心;国君散财于民,就会得到民心。这就是说,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得不明不白,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此谓惟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
这就是说,只有具有仁德仁心的人,才能够做到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发现了贤人却不能举荐他,举荐了却又不能亲近信任他,这是以怠慢的态度对待贤人。发现了不善的人却不能斥退他,斥退他却不能将其流放到边远地方去,这是一种过失啊。喜爱大家所憎恶的事物,憎恶大家所喜爱的事物,这就违背了人的本性,这样的话,灾祸一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
仁德的人通过疏散财富来争取民心,使王业兴盛;没有仁德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财发财,以致失去民心。没有君王爱好仁德,而臣民不爱好道义的事;没有听说过热衷道义而事业不获成功的事情;没有听说过百姓爱好忠义而国库里的财货不属于国君的事。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
所以说,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采用忠诚信义来争得民心,骄横奢侈只会失去民心。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
增值财富有个大原则,就是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就会使财富长久充足了。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
当权者应该爱民之所爱,恨民之所恨,才能算得上是百姓的父母。
2.《中庸》简介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相传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出自《中庸·程子提示》)
译文
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中庸·纲领》)
译文
人们秉受天赋的理叫做性,遵循本性的自然发展行事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到众人就是教化。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出自《中庸·纲领》)
译文
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普遍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出自《中庸·知人》)
译文
君子的言行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小人的言行则完全违背中庸的道理。这是因为,君子能时时省察对于中庸的理解,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小人对于中庸的理解,则任性妄为,肆无忌惮。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
天下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官爵俸禄是可以放弃的。雪白的刀刃是可以践踏而过的,但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出自《中庸·知物》)
译文
君子所秉持的道,往大了说,天下没有什么能承载得了;往小了说,天下没有谁能剖析得了的。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出自《中庸·知物》)
译文
君子所秉持的中庸之道,是从普通男女之间的浅近道理开始的,但推究到精深深奥处,就能明察天地上下一切事物了。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出自《中庸·笃行》)
译文
道存在于人们之间,并不远离大家。但有人修道却故作高深,使中庸之道日益与大家远离,那就不可以称做修中庸之道了。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
君子安心于此时此刻所处的地位去做本分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向来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向来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该做的事;向来处于边远的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向来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
君子身处上位的时候,不作威作福,不欺凌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君子身处下位的时候,不钻营攀附,不会乞求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只求端正自己而不乞求于别人,那么心中就会泰然而没有怨恨。上不怨恨苍天,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安处现状来等待天命的安排,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出自《中庸·齐家》)
译文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从低处起步。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出自《中庸·知天》)
译文
所以说,上天生养万物,必定会根据他们的资质而厚待他们,能够栽培的就一定去栽培它,而要倾覆的就让他倾覆。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
所以国君处理好政事的关键在于获得贤才;而获得贤才的方法就在于国君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就在于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就在于存有仁爱之心。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
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于明智,努力行善就接近于仁义,知道羞耻就接近刚勇了。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了;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合,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
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发表言论,事先想定,就不会说不下去;做人行事,事先计划好,就不会发生困惑;有所行动,事先筹划好,就不会因做不下去而抱愧;要实行中庸之道,必须事先用功勤勉,然后再实行,这样道就无穷无尽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
学习的方式包括: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切实地履行。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出自《中庸·治国》)
译文
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能做到的,我就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用这样的毅力去探求和实行中庸之道,那么即使愚昧的人,也能变成聪明的人;即使柔弱的人,也必然变成强大的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出自《中庸·知性》)
译文
由于内心诚实而明察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察事理而达到内心的诚实,这叫做后天的教育感化。内心诚实了就能明察事理,而明察事理同样能够达到内心诚实。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叁矣。(出自《中庸·诚意》)
译文
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才能充分发挥天下一切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天下一切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能帮助天地对万事万物进行演化和发展,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
君子一定要恭敬地奉守天生的德行,广泛学习,探究事理,使自身的学问和德行日益广大深厚,达到精深高妙的境界,不偏不倚,遵循中庸之道。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
在学习方面,经常温习过去所学到的知识,以便有新的体会和新的发现;在道德修养方面,要使专诚之心更加充实,用以崇尚礼仪。所以,身居高位的人不骄傲,身处下位的人不违背礼仪法度。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乌烟瘴气的时候,他的沉默自守也足以使其处于乱世而远避灾祸。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出自《中庸·明道》)
译文
孔子说:“愚笨的人偏要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偏爱一意孤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偏要恢复古代的做法。这样的人,灾害将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出自《中庸·知法》)
译文
天地间万物一起生长却不会互相妨害,天地之道相互并行却不会互相违背,小德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德使万物敦厚淳朴,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
惟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
只有天下境界最高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智慧,足以居上位而临下民;宽博优裕,温和柔顺,足以包容天下的人和事;奋发强健,刚强坚毅,足以操持决断天下大事;庄重恭敬,处世中正,足以得到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详辨明察,足以分辨是非邪正。
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出自《中庸·诚意》)
译文
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掌握治理国家大事的法则,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大德,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除了诚,还有什么可依傍呢?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
《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太显露,所以,君子为人的道理在于,外表安然无色而内心美德日益彰明;小人为人的道理在于,虽然外表色彩鲜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日渐暗淡。君子为人的道理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外表简朴而内涵文采。外表温和而内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感化别人需要从自身做起,能够掌握以上这些道理,就可以说是进入道德的至高境界了。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于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
君子在内心省察自己,就不会有过失和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因为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严格要求自己。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
《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怀着恭敬的心理,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诚信专一的。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
《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劝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出自《中庸·正心》)
译文
《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3.《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政事而又恪守信用,既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按照农时的忙闲去使用民力。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调节和约束,也是不可以的。”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安逸,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不断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加工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呀,你能从我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用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方位不动,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用法制命令去管理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百姓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是无法从心里意识到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约束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改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遇事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正确地对待各种言论;到了七十岁时才能够随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也不会超出规矩。”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干什么,如此这般的话,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能由此获得新的更深刻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了。
子曰:“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按照你做的说出来,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君子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但不以私情相互勾结;小人善于拉拢勾结,而不在道义上团结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那就危险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居然用了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
子夏问孔子:“‘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多分明啊,洁白的脂粉,更把她装扮得楚楚动人啊。’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了白底然后才能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礼节仪式在仁德之后呢?”孔子说:“商,你就是能阐明我意思的人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役使大臣,臣子侍奉君主,各自应当如何才好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对大臣应该以礼相待,臣子应该忠诚地侍奉君主。”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出自《论语·八佾篇第三》)
译文
居于上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表示哀悼,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美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无法长久地过安乐生活。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利用仁德。”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公正地爱护好人、憎恨坏人。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一个人如果立志于实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所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困与卑微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是不会逃避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称之为‘君子’呢?君子是连吃完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能违背仁德的,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始终按仁德去做,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行事的。”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真理,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是能够甘心的。”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大道,但又以自己吃的饭菜不好、穿的衣服不好为耻辱,对于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只是按照义去做。”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教化,小人关心的是乡土田宅;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实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私利而行事,就会招致很多人的怨恨。”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官职地位,只担心自己没有站得住脚的学问和本领。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值得被人们所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父母在世,不要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非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而感到耻辱啊。”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与他相亲近的人。”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文
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真像是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是宰予改变了我观察人的方法。”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政治太平的时候,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他就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是可以做得到的,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各自的志向?”子路说:“有车马乘坐,穿又轻又暖的衣服与皮袍,而且愿意拿出来与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就是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很想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年老的人们安心,使朋友们彼此信任,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爱护。”
君子周急不济富。(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
君子应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使富人更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每天一竹筒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狭小的巷子里,别人都无法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乐善的快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
孔子说:“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未免流于粗俗: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具备君子的风度和修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
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常常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
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以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
译文
身为仁人,就是自己想要立身,也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三件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正义之事却不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活动范围。”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归隐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率三军,那么您愿意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要和老虎搏斗,没有船要涉水过大河,这样做死了都不知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共事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谋划而能争取成功的人。”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真想不到《韶》乐竟然达到了这般迷人的地步。”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换来的财富和显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勤奋得连吃饭都忘了,快乐时,连忧虑都忘了,甚至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长处而跟从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显得鄙陋。与其越礼,宁可鄙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
孔子说:“恭敬而没有礼就会劳扰不安;做事谨慎而没有礼就会畏缩拘谨;勇猛刚强而没有礼就会作乱;直率而没有礼就会说话尖酸刻薄。君子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忘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
鸟快要死的时候,它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终生,死而后已,不是很遥远吗?”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当政者的意志去做,而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太平昌盛就出来做官;天下动乱不安就隐居不出。国家太平昌盛而自己却贫贱,是耻辱;国家不太平昌盛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品格和学识,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善于由浅入深地教导人,用文化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动,我想中止不学了也不能。曾经用尽了我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仍然卓立在我面前,我想再追从上去,但总感觉无路可追从上去。”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
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将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但是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值得敬畏的了。”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人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
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自《论语·子罕篇第九》)
译文
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出自《论语·乡党篇第十》)
译文
饭食不嫌做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变味了,鱼和肉不新鲜了、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不好闻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不按正确方法切割的肉,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应超过主食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能喝到昏醉的程度。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食不语,寝不言。(出自《论语·乡党篇第十》)
译文
吃饭时不交谈,就寝时不说话。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出自《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译文
子路询问侍奉鬼神的事。孔子说,“人还没能侍奉好,怎么能侍奉鬼神呢?”子路说,“我大胆地请问,死是怎么一回事?”孔子说,“还不知道人生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
颜渊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都认为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的努力,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条件。”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让我照这些话去做吧!”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
仲弓问怎样才称得上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像接待贵宾一样,役使百姓像进行重大的祭祀活动一样;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于别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然资质迟钝,让我按照这些话去做吧。”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
司马牛问如何才可以称之为“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畏惧,就可以称作君子了吗?”孔子说:“自我反省时问心无愧,还有什么忧愁什么畏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人家都有兄弟,惟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都是命中注定的,富贵都在于上天的安排。君子只要严肃谨慎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有礼,那么天下人就都是兄弟啊。君子何须忧愁没有兄弟呢?”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
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但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政权是立不住的。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
对一个人,喜爱他的时候就希望他永远活着,厌恶他的时候就恨不得他马上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则正相反。”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
季康子询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作恶的坏人,而去亲近为善的好人,如何呢?”孔子答道:“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要是想做好事,百姓也会做好事的。在位的人的品德就好比风,位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草上有风,草一定会顺风倒下的。”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文
曾子说:“君子用讲习诗书礼乐文章来聚合朋友,依靠朋友来帮助培养仁德。”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
如果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制度就不能兴建起来。礼乐制度兴建不起来,刑罚就不会恰当执行。刑罚执行得不恰当,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怎样做才好。所以君子确定名分必须名实相符,说出来一定要可以实行。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论,只是没有一点草率马虎的地方罢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
孔子说:“君主本身品行端正,不用发令百姓就会照着去做;君主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行政长官,问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一味追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
孔子说:“找不到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与之相交往,也一定要找狂或狷的人相交往。狂者有进取心,敢作敢为;狷者拘谨,洁身自好,绝不肯做坏事。”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但不盲从附和;小人只求完全一致(或盲从附和),却不能和谐。”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而不骄纵,小人骄傲放肆而不安详舒泰。”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出自《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译文
孔子说:“刚强不屈、果敢坚毅、质朴老实、言语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国家政治清明,做官拿俸禄,这是无可非议的;国家政治昏暗,仍然做官拿俸禄,就是可耻的。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要正言正行;国家政治昏暗,还要正行,但说话要随和顺从。”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论,有好的言论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只要他见到财利能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而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还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说是完人了。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孔子说:“君子日渐进步,追求仁义;小人日渐堕落,追求财利。”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门面给别人看。”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不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而做得少为耻辱。”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无能呀。”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怎样报答恩惠呢?应该是用公平无私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孔子说:“贤人逃避乱世而隐居;次一等的离开乱国避到别的地方去;又次一些的见到人家不好的脸色就避开;再次一点的听到人家有恶言才避开。”孔子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次日清晨进城)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坚持去做的人吗?”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重视礼,那么百姓就容易听从指挥了。”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可以与他谈论而不同他谈论,这是失掉友人错过人才;不可以与他谈论而与他谈论了,这是浪费言语。有智的人既不失掉友人错过人才,也不浪费言语。”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没有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把工具磨得精良适用。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他人,就可以避免怨恨了。”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行事的根本,用礼法来实行义,用谦逊的态度来表达义,靠诚信来完成义。这才是君子啊!”
子曰:“君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就怕死后没有好的名声被人称颂。”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重矜持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错误而抹杀他讲的正确的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君子忧道不忧贫。(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君子只担心道学不成或不能行,不担忧贫穷。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从小事上去衡量他,但可以让其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能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在小事上衡量他的是非。”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是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
孔子说:“各人的主张不同,就不相互谋划商讨。”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
孔子说:“天下太平的时候,制礼作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决定;天下动乱的时候,制礼作乐和出兵打仗就由诸侯决定。由诸侯决定,大概传到十代很少有不失掉君位的;由大夫决定,传到五代很少有不失掉政权的;由家臣来执掌国家的命令,传到三代很少有不失掉政权的。天下如果太平,政权就不会在大夫手里;天下如果太平,老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虚伪做作的人交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未到该说话时而抢先说,叫做急躁;已经该说了还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这叫瞎了眼。”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戒除: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除的是迷恋女色;等到壮年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惕争强好斗;等到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要戒除的是贪得无厌。”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
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而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的人,蔑视圣人的话。”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的资质;经过学习而有知识的,是次一等;遇到了困难再去学习的,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译文
孔子说:“人的本性本来是相同的,只是因为生长的环境不同才相距甚远了。”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译文
在上位的人学了道,就能惠爱苍生,普通百姓学了道,就容易役使了。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感情。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可以让人合群,可以抒发怨恨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一些鸟兽虫草的名字。”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认为义是最高尚的。君子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就会沦为强盗。”
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出自《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译文
孔子说:“惟独女子和小人是难以相处的,亲近了,他们就无礼;疏远了,他们就怨恨。”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译文
过去的事一去不返了,将来的事还有改正的机会。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出自《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译文
君子之所以要从政做官,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啊。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
子夏说:“每天都知道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已经掌握的,这样就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
子夏说:“广博地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
子夏说:“君子有三种变化:远看外表庄严可畏,接近他则温和可亲,他的话则严正精确。”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
子夏说:“在德操大节上不要超过界限,在一些小节上有点违犯是可以的。”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
子夏说:“做官要做得好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才可以做官。”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出自《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译文
孟孙氏任命阳肤为司法刑狱长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当政的人失去正道,百姓离心离德已经很久了。如果了解了百姓实情,应当同情怜悯他们,而不要沾沾自喜。”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出自《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译文
孔子说:“不懂天命,就无法成为君子;不知道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不知道如何分辨别人的言论,就无法了解认识他人。”
4.《孟子》简介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不要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会吃不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池塘里去捕鱼,那鱼类水产就会吃不完;到山上去砍伐木材注意季节,那么木材也就用不完了。如果粮食和鱼类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会使人民供养家人、安葬死者都没有什么顾虑了。做到了供养家人、安葬死者都没有顾虑,那么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齐宣王很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出。’这就是说的先生您吧。我自己这样做了,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先生您的话,让我很有同感。但您说我的这种心态与用道德统一天下的王道相合又怎么理解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
国君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
国君选拔贤才,在不得已的时候,将把地位低的人提拔到地位高的人之上,使关系远的超过有血缘的亲戚,这能够不谨慎吗?因此,左右亲信都夸之为贤能的人,还不能任用;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贤能,还是不能任用;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贤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不好,不可轻信;朝中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就考察一下实际情况,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该杀,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该杀,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该杀,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真该杀,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人杀了他。这样做,就能做民众的父母了。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仁就光荣,不仁就耻辱;现在的人既厌恶耻辱却又居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趁国家无内忧外患的时候修明政治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国也会畏惧你。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尚书·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尊重贤才,使用能人,杰出的人物都有职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乐于在这样的朝廷担任一官半职了;在市场上提供储货的地方却不征税,把滞销的货物依法收购不使积压,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乐于在这样的市场做生意了;海关只稽查而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乐于在这样的路上旅行了;种庄稼只按井田制助耕公田而不再征税,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乐于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了;居民区没有额外的土地税和劳役税,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乐于成为这里的居民了。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孟子说:“运用武力,凭借仁德的国才会称霸,而称霸一定是因为有大国出现。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一定是大国——商汤王只有方圆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反抗力量还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于孔子那样。《诗经》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正是说的这种情况。”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公孙丑问:)“大胆请问,先生您的长处是什么?”
孟子说:“我擅长于研究别人的言辞,并擅长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公孙丑问:“大胆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说清楚。它作为一种气,是极为伟大极为刚强的,如果用正确的方法去培养而不是去伤害它,那么它将充满于天地宇宙之间。同时,它作为一种气,需要和正义、道理相配合;否则的话,它就没有力量。”
(公孙丑曰:)“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里;怪僻的言语知道它离奇在哪里;躲闪的言语知道它理穷在哪里。——这些言语从心里产生,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然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话。”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国土不必再扩大了,人民不必再增加了。只要认真施行仁德政治、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的了。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
孟子说:“作战时,季节、天气等条件不如地理条件重要,但地理条件又没有人心的一致重要。三里见方的内城,七里见方的外城,敌人包围并攻打它但不能取得胜利。能够包围并攻打它,那一定是得到了合乎天时的战机;如果仍然不能战胜的话,那就是这个战机不及地形更为有利。城墙并不是不高大,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并不是不坚硬锋利,备用的军粮也不是不充足;守军弃城逃走,那是因为地形虽有利,但不如人心一致更有利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
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也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朋友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民都会归顺他。用天下人民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亲戚朋友都背叛的人,那么,君子要么不打仗,打仗一定会取得胜利。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
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责怪别人。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
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您想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乱天下罢了。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
有稳定收入的人有恒心奉行礼仪,没有稳定收入的人没有恒心奉行礼仪。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
没有当官的就没有办法治理百姓,没有老百姓就无法养活当官的。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适合处在帝王之位。不仁爱的人处在帝王之位,将会把他的丑恶传播给大家。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城墙不坚固,武器不充足,这不是国家的灾难;田野没开辟,物资不富裕,这不是国家的祸害;如果在上位的人没有礼仪,在下位的人缺少教育,违法乱纪的人越来越多,国家也就行将灭亡了。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一个人只有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暴君夏桀、商纣之所以丧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天下民心。要取得天下有一定的方法:取得人民的信任,这就取得天下了。取得人民信任有一定的方法:取得他们的心,这就取得人民信任了。取得民心也有一定的方法,老百姓想要的替他们聚集起来;他们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所以,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鸟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替商汤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赶来的是残害老百姓的夏桀和殷纣王。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做人应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会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分苛刻的诋毁。”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出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出自《孟子·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君主无辜地滥杀士人,那么卿大夫就可离开君主离开这个国家了;君主无辜地杀害人民,那么士人就可以移居别处了。”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拿自己的德行去制服别人,这就不可能使别人心服;拿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别人,这就能使天下人民信服。天下人民内心不服而能够统一天下的事,是决不会有的。”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出自《孟子·离娄下》)
译文
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自己的手足,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狗和马,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普通百姓;君主如果把臣子看得如同碎泥小草,那么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得如同敌寇仇人。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出自《孟子·离娄下》)
译文
不合礼仪的礼,不合道义的义,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肯做的。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出自《孟子·离娄下》)
译文
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连带危害了父母的安全,五不孝。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出自《孟子·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出自《孟子·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伟大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出自《孟子·离娄下》)
译文
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出自《孟子·万章下》)
译文
君主有错误他就劝谏,如果反复劝阻还是不肯听,就离去。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出自《孟子·告子上》)
译文
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出自《孟子·告子上》)
译文
仁德能够胜过不仁德,好比水能胜过火。但现在那些行仁的人,却好比用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火焰扑不灭,他就说是水不能胜过火,这就又和那种很不仁德的人差不多了,以后他也一定会把自己的仁丧失掉的。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
译文
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二者不可同时获得,那我就放弃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但两者不可以同时获得,那我就牺牲生命而追求道义。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
译文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
人皆可以为尧舜。(出自《孟子·告子下》)
译文
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
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出自《孟子·告子下》)
译文
天子进入某国疆界,如果土地开辟得好,田野管理整齐,老人得到供养,贤人受到尊重,能干杰出的人各居其位,那就有奖赏,赏给土地。天子进入某国疆界,如果土地荒芜,老人被遗弃,贤人不被重用,聚敛财富的人处在上位,那就会落得处罚。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出自《孟子·告子下》)
译文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炼,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撼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出自《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出自《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用使人民安逸的原则来役使人民,人民虽然劳累也不会怨恨。用使人民生存的原则诛杀暴民,被杀者虽死也不会怨恨杀他的人。”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出自《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管理好耕地,减轻税收赋敛,就可以使人民富足了。按时饮食,以礼消费,财富就会使用不完了。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出自《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仁厚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良好的政治,人民敬畏它;良好的教育,人民喜爱它。良好的政治获得人民的财产,良好的教育获得人民的心。”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
译文
尊重道德热爱义理,就可以快快乐乐了。所以士人在贫穷时不会丧失道义,得志时不会背离原则。贫穷时不丧失道义,所以士人能自得其乐;得志时不背离原则,所以人民不会对他失去希望。古代贤德的人,得志时,把恩惠施加给人民;不得志时,就修养品德给世人作表率。士在贫穷时就做好本身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使天下的人都这样。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出自《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的时候,用道义随身行事;天下政治黑暗的时候,用生命捍卫道义。没有听说过牺牲道义而屈从于他人的。”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出自《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出自《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是美味的,干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是可口的。他们不能够吃喝出食物和饮料的正常滋味,是由于饥饿和干渴的妨害。难道只有嘴巴和肚子有饥饿和干渴的妨害吗?心灵也同样有妨害。一个人能够不让饥饿和干渴那样的妨害去妨害心灵,那就不会以自己不及别人为忧虑了。”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还在最次。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出自《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平时注意积累财富的人到荒年就不会窘迫,平时注意修养道德的人到乱世也不会感到迷惑。”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出自《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诸侯应珍视的三件宝贝是:土地、人民、国家政务。如果去重视珍珠宝玉,灾祸就会降临他身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出自《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一部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可以漂起木棒呢?”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出自《孟子·尽心下》)
译文
不实行仁德而能获得一个国家,这种事是有的;不行仁德而能获得整个天下,这种事是决不会有的。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出自《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国家就会空虚;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错乱;没有好的政事,国家的钱财就会不够用。”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出自《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得却很少。”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出自《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不多,他的善性虽然有点丧失,但不会多;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他的善性虽然有所保存,但是极少了。”
5.《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北部一些地方,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可分为“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五经”之一。其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文
一对雎鸠鸟彼此和唱,在那河中的小沙洲上。美丽贤德的女子,是小伙子理想的对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文
桃树含苞满枝杈,红震灿烂一树花。这位姑娘来出嫁,欢欢喜喜地成了家。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兔罝》)
译文
繁密严整的捕猎网,设置在林中央,雄壮勇猛的武士,公侯忠诚的心腹。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出自《诗经·国风·召南·草虫》)
译文
见不到夫君,忧愁得心神不宁。一旦见到他,一旦与他相会,我的心就放下了。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出自《诗经·国风·召南·草虫》)
译文
见不到夫君,忧愁得心慌意乱。一旦见到他,一旦与他相会,我的心就喜悦了。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出自《诗经·国风·召南·草虫》)
译文
见不到夫君,我的心非常悲伤。一旦见到他,一旦与他相会,我的心就舒坦了。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出自《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
译文
长江上有去而复归的支流。这个男人回家,不带上我;不带上我,他终究会后悔。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文
我的心并非石头,不能转动。我的心并非草席,不能翻卷。尊严多么神圣,不能舍弃。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文
太阳啊月亮啊,为什么要交替亏蚀昏暗?心中的忧愁啊,就像未洗的脏衣服。静心细想这些,恨不得高飞远去。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出自《诗经·国风·邶风·绿衣》)
译文
葛布不论粗和细,穿上都觉得十分凄凉。我思念故去的人儿啊,事事都中我心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文
生死离合,与她已经海誓山盟。挽着她的手,直到地老天荒。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出自《诗经·国风·鄘风·相鼠》)
译文
看老鼠都有皮,人却不讲礼仪。人如果没有礼仪,不去死还干什么?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文
看那弯曲的淇水岸边,碧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文采的卫武公啊,他治学就像切磋骨器那样专心致志,修身就像琢磨精美的玉石那样精细深刻。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出自《国风·卫风·硕人》)
译文
手指像柔软的初生草芽,皮肤像凝结的油脂。脖子像又白又长的小天牛,牙齿像洁白齐整的瓠子。螓一样的头蚕蛾一样的眉,巧笑的两靥多好看,秀丽的眼睛亮晶晶。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文
他送我的是木瓜,我就以美玉报答他。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啊。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文
他送我的是红桃,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啊。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出自《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文
了解我的人,明白我心里的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在追求什么。高高在上的苍天啊,这是谁造成的呀!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出自《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文
那采蒿的人儿啊,一天看不到,好像隔着三季那样长久。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文
风雨冰凉,鸡叫咕咕。已经见到了郎君,还有什么不如意?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文
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叫声不停息。已经见到了郎君,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出自《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文
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纵然我还不能去,为什么你不来个信?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出自《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子。多年侍奉你,你全然不把我顾。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的地方去。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出自《诗经·国风·唐风·绸缪》)
译文
紧紧地捆起了柴薪,三星挂在夜空。今夜是什么夜,见到了你这个好人?你呀你呀,让我把你这个好人怎么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文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成霜。我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出自《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文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在水中间。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出自《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译文
月亮出来多么皎洁啊,美人儿多么楚楚动人啊,脚步轻盈体态多么苗条啊,惹人思念心愁啊。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出自《诗经·小雅·采薇》)
译文
当初我出发的时候,杨柳轻轻飘动。如今我回到故乡的时候,雪花儿纷纷飘落。道路啊长又长,忍饥挨渴啊多么辛苦。我的心里多么伤悲,有谁知道我内心的忧伤。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译文
野鹿呼伴呦呦叫,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们。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出自《诗经·小雅·常棣》)
译文
妻子家人和睦恩爱,好像弹奏琴瑟一样心心相印。兄弟友爱多和睦,融合欢乐无穷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译文
其他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译文
不敢徒手打老虎,不要不乘船渡河流。这种危险人人都知道,其他隐忧却全不知道。战战兢兢日复一日,如临深渊心中忧,如踏薄冰常犯愁。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出自《诗经·小雅·北山》)
译文
普天之下,哪一处不是王土。四海之内,谁不是君王的臣仆。执政者不公平,让我独个儿劳苦而没有空闲。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出自《诗经·小雅·车辖》)
译文
仰望高山呀,在那大道上走呀。四匹马儿多匆忙,六根缰绳如琴弦。看你美满的新婚,快乐充满我的心中。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
译文
老天让这些民众生存于世,他们的命运真难信。最初的时候有法度,到最后却常常有始无终。
6.《尚书》简介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我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出自《尚书·舜典》)
译文
舜帝说:“夔啊!我任命你掌管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温和,宽厚恭谨,刚强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八种乐器的音调能够调和,不失去相互间的次序,让神和人听了都感到和谐。”
日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与变时雍。(出自《尚书·尧典》)
译文
考查古代传说,帝尧德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宏温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面八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善德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这样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尧帝曰:“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出自《尚书·尧典》)
译文
尧帝说:“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是对上天轻慢不敬。”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出自《尚书·大禹谟》)
译文
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自《尚书·大禹谟》)
译文
为国家大事能不辞辛劳,居家生活能俭朴。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出自《尚书·太甲》)
译文
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出自《尚书·盘庚上》)
译文
就像只有把网结在纲上,才会有条有理不紊乱;就像农民只有努力耕种,才会有秋天的好收成。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出自《尚书·旅獒》)
译文
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出自《尚书·周官》)
译文
用公心消灭私欲,人民就会信任并归向执政者。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出自《尚书·周官》)
译文
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译文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
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出自《尚书·胤征》)
译文
消灭那个为恶的大首领,胁从的人不要惩治;旧时染有污秽习俗的人,都允许更新。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
译文
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这就是天道啊。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仲虺之诰》)
译文
善于请教别人收获就多,自以为很聪明对人不谦虚,所得就少。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出自《尚书·盘庚上》)
译文
就像大火已在原野上燃烧起来,使人无法面对接近,还能够扑灭吗?
7.《礼记》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和其侄子戴圣所编著。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出自《礼记·曲礼上》)
译文
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兴不可过火。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出自《礼记·曲礼上》)
译文
见到财物,不要贪求多得;遇到危难,不要轻易逃避。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出自《礼记·曲礼上》)
译文
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乎礼的要求;相反,只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出自《礼记·檀弓上》)
译文
曾子说:“君子爱人依照德的标准,小人爱人则对人姑息纵容。”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出自《礼记·檀弓上》)
译文
(一个人)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
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出自《礼记·檀弓下》)
译文
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出自《礼记·檀弓下》)
译文
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恳之心对待百姓,即使勉强百姓与其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出自《礼记·礼运》)
译文
孔子说:“我的大道(理想社会)如果推行的话,天下是大家的,选拔贤能的人当政,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学记》)
译文
玉如果不加雕琢,不会成为一件好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不会通晓道理。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出自《礼记·学记》)
译文
虽然有好的熟鱼肉,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高明的道理,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正确。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出自《礼记·学记》)
译文
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出自《礼记·学记》)
译文
一个君子如果知道教化人因何而起,又知道教化人因何而废的话(即知道教育的目的以后),然后就可以做人的老师了。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出自《礼记·乐记》)
译文
重大的音乐活动,必定是(讲规格而不讲排场)的简易活动;重大的礼仪,必定是(讲规格而不讲俗套)的简朴活动。
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出自《礼记·乐记》)
译文
礼乐推行以后,人间的伦理便清楚了。(人们听到肃穆、高雅的音乐后)耳聪目明,心情和平,便可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太平的目的。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出自《礼记·祭义》)
译文
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别人对你愤恨的话就不会返回到你身上了。
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出自《礼记·坊记》)
译文
孔子说:“一个君子往往不先说话(而是先干实事),而小人却先说些大话(不一定干出实事来)。”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出自《礼记·坊记》)
译文
孔子说:“发现善事称别人,出现过失自己承担。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消失了。”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出自《礼记·表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出自《礼记·表记》)
译文
孔子说:“施行仁的人是天下人的表率,讲求义的人为天下定下规制。”
子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出自《礼记·缁衣》)
译文
孔子说:“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如果不行正的话)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出自《礼记·缁衣》)
译文
下级对待上级,不是听从他的命令,而是顺从他的行为。说明领导应当以身作则。
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出自《礼记·缁衣》)
译文
孔子说:“说话实实在在,行为循规蹈矩,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出自《礼记·儒行》)
译文
说话必须首先体现信,行为一定要持中端正。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出自《礼记·儒行》)
译文
不以金玉为宝物,而是以忠信为宝物。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出自《礼记·儒行》)
译文
(一个人的)身体可能出现危险,但他的意志却不可改变。
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出自《礼记·儒行》)
译文
推举人才时对内不避自己的亲属,对外不避曾经怨恨过自己的人。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出自《礼记·杂记下》)
译文
只知紧张地劳作而不知道放松,文王和武王也不能做到。一味地放松而不知道紧张,文王和武王不会那样做。既紧张又放松,这就是文王和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8.《周易》简介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
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
孔子说:“这是指具有龙的德性而隐居的人,世俗改变不了他的节操,他也不汲汲于功名;从世间隐退不会感到闷闷不乐,不被世人称许也不会感到苦闷。可以愉快地实现抱负时,便入世行道;当抱负难以实现时,便出世隐遁。信念坚定,从不动摇,这便是潜龙的德性啊!”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
孔子说:“这是指有龙一样的德性而立身中正的人。他说到做到,对于日常行为谨慎小心,杜绝邪念,心存诚实。虽然善行卓著,普惠世人,却从来不洋洋自得地夸耀,他以伟大广博的道德行为而感化世间的一切。《周易》说:‘龙出现在田间,利于大仁大德之人出来治世。’这意味着出现了具有君主品德的贤人。”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
孔子说:“这指明了君子增进美德、营修功业的道理。忠信诚实,是增进美德的主要基础。修饰文辞和言语,确立至诚的感情,是营修功业的基础。一个人能够把握时机、全力进取,就可以跟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征兆;一个人知道事近尾声,能够适当终止,就可以与他共同保存道义上的适宜状态。能够做到这些,他就能够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处于下位也不忧愁,因而能够刚健振作,自强不息,时时警惕,小心行事。这样的话,即使处于危险之中,也不会有什么咎害。”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
孔子说:“贤人的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居高位或处低位,是常常变化的,这并不是出于邪念;贤人的进取或隐退也没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进退并不脱离众人。这便说明,君子增进道德、营修功业,都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行动的,因此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咎害了。”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
孔子说:“同类的声音会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因为彼此吸引而互相投合。水流向低洼潮湿处,火往干燥处烧;彩云随着龙飞而聚散,谷风随着虎跃而产生;圣贤的兴起能使世间万物各显其灵性。因而,依从于上天的向上发展,依存于大地的向下扎根,这表明一切事物各依其类别互相聚合。”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
孔子说:“高高在上,尊贵而无实位,这种高贵的地位导致他脱离了众人,而贤人能士都处于下位,因而得不到他们的辅佐。所以,在这种境况下,稍有举动就会招致悔恨。”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第二》)
译文
坤卦象征大地的形势。君子应当效法大地的厚实、和顺的德性,容载万事万物。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出自《周易·坤卦第二》)
译文
修积善行的人家,必定有很多余庆;累积恶行的人家,必然留下很多殃祸。臣子杀死君王,儿子杀死父亲,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偶然产生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渐衍生的,是由于君王、父亲没能早日辨明实情。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出自《周易·坤卦第二》)
译文
“直”是说品性纯正,“方”是指办事合乎理义。君子以恭敬的态度促成正直的内心,以合乎理义的行为处理外界事务。只要做到态度恭敬、办事得当,就能广布道德,不致孤立。所以说,只要做到“正直、端方、宏大,不学习也不会招致不利”,这样他在立身行事时就不用担心受到阻碍了。
蒙以养正,圣功也。(出自《周易·蒙卦第四》)
译文
启蒙是为了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这是圣人的成功之路。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出自《周易·师卦第七》)
译文
《彖传》说:“师”是部属众多的意思;“贞”是坚守正固的意思。能够以正道率领众多的部属,就可以成为君王了。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出自《周易·师卦第七》)
译文
《象传》说:“国君颁发诏令”,是为了论功行赏;“小人不可以重用”,是因为这么做一定会危及国家。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出自《周易·否卦第十二》)
译文
《象传》说:天地阴阳不相交合,象征着闭塞黑暗。此时君子应收敛自约以避免灾难,不可以追求荣华富贵。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出自《周易·同人卦第十三》)
译文
禀性文明而又强健,行为持中正直而又互相应和,这就是君子的正道。只有君子才能沟通天下人的意志。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出自《周易·谦卦第十五》)
译文
天的规律是阳气下降救济万物而天体愈见光明,地的规律是阴气从低处源源上升。天的规律是使满盈亏损,使谦虚得到增益;地的规律是改变满盈,充实谦虚;鬼神的规律是加害满盈,降福谦虚;人的规律是憎恶满盈而喜好谦虚。谦逊者居尊位而自身愈加光大,下处卑贱时,常人亦难以超越,只有君子能够至始至终保持谦逊的美德。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出自《周易·谦卦第十五》)
译文
《象传》说:“谦虚又谦虚的君子”,就是说用谦卑的德性约束自己。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出自《周易·蛊卦第十八》)
译文
不为王侯效力,孤高自诩自己的追求。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贤往行,以畜其德。(出自《周易·大蓄卦第二十六》)
译文
《象传》说:天包藏在山中,是大为蓄积的象征。君子效法此种精神,多多记取前贤的嘉言和善行,从而使自己的道德学问大有蓄积。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出自《周易·大过卦第二十八》)
译文
《象传》说:大水淹没了树木,行事太过,非凡所及。君子因此勇毅独立,无所畏惧,退隐出世也不觉得烦闷。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出自《周易·咸卦第三十一》)
译文
天地交相感应,因而万物变化生成。圣人感化人心,因而带来天下的和平昌顺。观察圣人对人心的感化,就可以发现天地万物的真情。
“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出自《周易·恒卦第三十二》)
译文
“恒久:亨通顺利,没有灾咎,利于坚守正固”,是因能长久地守持正道啊!天地运行的法则,也是恒久而永不停止的。
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出自《周易·大壮卦第三十四》)
译文
小人以强壮骄人,君子用无为处世。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出自《周易·晋卦第三十五》)
译文
《象传》说:太阳由地面升起,象征长进;君子应当效法于此,使自己的德性愈加明亮光辉。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出自《周易·明夷卦第三十六》)
译文
《彖传》说:光明没入地中,象征光明损伤。内守文明的美德,外显柔顺的情态,可以承受大灾大难,文王被纣王囚禁时正是用这种方式度过了危难。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出自《周易·家人卦第三十七》)
译文
《彖传》说:家庭,女子在家中居于正当之位,男子在外面居于正当之位。男女在家庭内外各居于正当的位置,这是天地间的大道。家庭之中有严正的君主,这就是父母。父子各尽其责、兄弟各尽其责、夫妇各尽其责,那么家庭就走入正轨了。家道端正了,天下也就安定了。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出自《周易·损卦第四十一》)
译文
《象传》说:高山下面有深泽,象征减损。君子应当效法于此,抑制愤怒,堵塞邪欲来损欲增理。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出自《周易·益卦第四十二》)
译文
《象传》说:风雷交替相互助长,象征着增益。君子应当效法于此,看见善美之德行就移而从之,有了过错就马上改正。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出自《周易·姤卦第四十四》)
译文
《彖传》说:姤,是相遇、邂逅的意思,即阴柔遇阳刚而相合。“不宜娶为妻室”,说明不可以跟这种女人长久相处。天与地相遇,各种物类才明显地显现出来;刚者遇到居中守正的柔者,则能使其抱负大行于天下。“邂逅”之时的意义是多么的宏大啊!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出自《周易·升卦第四十六》)
译文
《象传》说:地里长出树木,象征上升。君子应效法于此,遵循美德修行之道,积小善而逐渐成就崇高宏大的德业。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因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出自《周易·困卦第四十七》)
译文
《彖传》说:之所以穷困,是因为阳刚被掩盖住了。处险难而心中愉悦,虽然经受穷困仍然不失亨通之道,大概只有君子才能做到这一步吧!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出自《周易·困卦第四十七》)
译文
《象传》说:泽中没有水,象征穷困;君子应效法于此,即使身处穷困,也能够不惜失去生命来达成理想。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出自《周易·鼎卦第五十》)
译文
《象传》说:木上面烧着火,象征着鼎器在烹饪。君子应当效法于此,端正其居位,严守使命。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出自《周易·震卦第五十一》)
译文
《象传》说:接连不断的轰轰震雷,象征震动。君子应当效法于此,惶恐惊惧,自我修身反省。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出自《周易·艮卦第五十二》)
译文
《彖传》说:艮,意味着抑止。应当停止时就停止,应当行动时就行动;行动和停止都不失时机,前途必然光明。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出自《周易·艮卦第五十二》)
译文
《象传》说:两山重叠,象征抑止;君子应体察此现象,所思所虑不要超越本位。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出自《周易·丰卦第五十五》)
译文
《彖传》说:丰的意思是丰盈盛大。就像道德光明而后施以行动。所以能获得丰盛的成果。“君王可达丰盈盛大的境界”,说明王者崇尚盛大的美德;“勿需忧虑,应该像太阳居正当中一样保持充盈的光辉”,说明应当将美德照彻天下,泽被生民。太阳处于正当中必然开始西斜,月亮盈满自然会开始销蚀;天地自然的盈满虚亏,都是随着一定的时节消亡生息的,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出自《周易·兑卦第五十八》)
译文
《象传》说:泽水相连互通,象征着喜悦。君子体察这种现象,与朋友相互讨论学习。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出自《周易·节卦第六十》)
译文
《彖传》说:“节制,亨通顺利。”阳刚阴柔上下分之而阳刚得居上下卦的中位。“不可以过度地节制,应当坚守正固”,因为(过分节制)将使其道穷困。应以欣喜的态度穿行于险难中,居位妥当而能自我节制;居中守正因而畅通无阻。天地自然有一定的节制,从而形成四季的变化;君主以典章制度来加以节制,就能够不浪费钱财,不危害百姓。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出自《周易·小过卦第六十二》)
译文
《象传》说:山上响动雷声,意味着小事可以稍有超过。君子体察这种现象,因此行止略过于恭敬,丧事稍过于哀痛,用度稍过于节俭。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出自《周易·既济卦第六十三》)
译文
《象传》说:水在火的上面,象征烹饪完成。君子体察这种现象,在事成之初就考虑可能出现的祸患,事先加以预防。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周易》是以天地为准则,所以能够将天地间的道理普遍包容在内。按照《周易》所阐述的法则仰头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大地河山,就可以知晓光明与黑暗的事理;追溯万物的初始,反求事物的终结,就可以了解死生的规律;考察精气凝聚成为形物,气魂游散产生变化,就可以知晓鬼神的实际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知晓《周易》的道理,与天地类似,行为就不会违背天地的规律;能周知万物的情态,而其道德又足以匡济天下,所以致用就不会有偏差;能通行天下而没有流弊,乐其天然,知其命数,所以不会有忧愁;安于所身处的环境,敦厚仁道,就能博爱天下。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仁者看到天道法则说是“仁”,智者看到天道法则说是“智”,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此道却毫不觉察,所以君子之道的全部意义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孔子说:“君子住在家中,提出美善的言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也会闻声响应,更何况身边的人呢?君子住在家中,提出了不善的言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违背他,更何况近在身边的人呢?言论是从自己口里发出的,要施加于民众;行为在近处发生,而能显现在远方!对于君子而言,言论和行为犹如门户开关的机要。门户机要的开动,主宰着荣誉与耻辱;言论和行为是君子用来鼓动天地的,怎么能不谨慎呢?”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世的方法,或者入世而服务天下;或者独处静居而修善自身;或者是沉默寡言;或者是广发议论。二人同心同德,犹如利刃可切断金属;心意一致的言论,犹如兰花一样芳香袭人。”
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孔子说:“勤劳而不自我夸耀,有功绩而不自以为有功德,真是敦厚至极啊!这是在说有功劳而能够谦下于人。道德要隆盛,礼节要恭谨,谦逊就是致力于恭敬,以保存应有的地位。”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孔子说:“混乱往往是由于言语不慎而引起的。君主言语不谨慎就会失去大臣,臣下言语不谨慎就会危及生命,机密大事如果不缜密就会危及成功。所以君子会谨守机密而不泄露只言片语。”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名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者,莫大乎蓍龟。(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所以能够取法的现象没有比天和地更大的了;能够变化会通的没有比四季更伟大的了;能够高悬物象之上显示光明的没有比日月更伟大的了;尊崇高尚没有比富贵更伟大的了;备置物器供人运用,制成器具以利天下的,没有比圣人更伟大的了;探求繁杂的物象,索求幽隐的事理,钩求深远的法则,获致远大的成就,断定天下的吉凶,成就天下勤勉的事业,没有比蓍草和龟甲更伟大的了。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孔子说:“书面的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作者想要讲的话,言语不能完全表达人们的思想。”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所以抽象的超出形体之上的(精神因素)叫做“道”;在形体之下,有具体形体可见的称作“器”。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促使万物作用变化而裁制以致用在于变动;顺着变化而推广发挥实行在于会通;使天道神奇而显明在于人的运用;默默潜修而有所成就,不形之以言辞而能取信天下则在于深厚的德行。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周易》的道理是穷极之时生变化,变化就能通达,通达就能够保持长久。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尺蠖将身体弯曲收缩,是为了求得伸展;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生命;精研义理,达到神而化之的境界,是为了尽致其用;利用所学安处其身,是为了崇尚品德。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孔子说:“恶隼是飞禽,弓箭是武器,射杀恶隼的是人。君子将利器藏在身上,等待有利时机而行动,哪会有什么不利呢?行动毫不迟疑,外出必有收获。这便说明应该事先准备好器具然后再有所行动。”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善行不累积就不足以成就美名,恶行不累积,也不足以自灭其身。小人把小善看成不会受益的事而不屑于施行,把小恶看成无伤大雅的小事而不愿除去,以致恶性积累满盈而无法掩盖,达到罪恶大得无法解救的地步。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孔子说:“遭遇危险的,是因为他曾安逸享乐于他所居处的位置;遭受灭亡的,是因为他曾经以为可以长久地实施统治;出现混乱的,是因为他曾经自以为已经整治良好了。所以,君子居安而不忘潜在的危险,生存而不忘灭亡,整治而不忘混乱,这样才能安身立命,保全国家。《周易》指明:‘时刻警惕将要到来的灭亡,这样才能像丛生的桑树一样坚固安全。’”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孔子说:“才德浅薄而身居尊位,知识贫乏而图谋大事,力量薄弱而担当重任,这样很少有不殃及灾祸的。《周易》说:‘鼎器折断了脚,王公的美食全被翻倒,鼎器上油腻肮脏,有凶险。’这是在说力道不够胜任的情状。”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君子与比自己身份高的人交往,不谄媚阿谀,与比自己身份低的人交往,不傲慢无礼,这可以说是预知事机的微妙了吧!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君子知道微隐的事机就知道彰显的事状,知道阴柔的功益也知道阳刚的功益,这是万众所景仰的人物。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周易》说“三个人同行,则有一个人离去,一个人独自旅行,而可以得到朋友”,这是说天下事理必须专心致志。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必定先使自身安定,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必定先使自己心平气和,然后才发表言论;必定先确定其交往对象,然后才对人有所要求:君子能修美这三项品德,待人处事就会完美无缺。自身陷于危险而急于行动,民众不会拥护;内心疑惧而发表言论,民众不会响应;没有交往对象而对人有所要求,民众就不愿给予。如果没有人赞助给予,伤害你的人就会到来。所以《周易》说:‘没有人援助,有人攻击,不能长久恒守立下的心志,有凶险。’”
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出自《周易·系辞下传》)
译文
将要反叛的人,其说话时面有愧色;有疑惑的人,其言辞混乱不清;贤美有修养的人,其言辞真善简洁;浮躁不安的人,其言辞多而繁杂;诬害贤良的人,其言辞犹疑虚浮;失去操守的人,其言辞多含混曲折。
9.《春秋左氏传》简介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对后世的影响也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仅据宋人陈骙在《文则》中列举,就有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之多,实际还远不止此,后人认为檄文也源于《左传》。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
多行不义必然会自取灭亡。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译文
那些饱食终日的高官厚禄者见识浅陋,没有什么深谋远虑。常用以讽刺封建社会的官僚政客。
日月之食,何损于明。(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
日月的亏蚀,哪会减损光明。比喻敢于暴露缺点,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
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
孔子说:“古书上说:‘言语用来完成志愿,文采用来完成语言。’不说话,谁知道他的意愿?说话没有文采,不能流传于世。晋国成为霸主,郑国进入陈国,不善于辞令就不能成功。要谨慎地使用辞令啊!”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元年》)
译文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
报者倦矣,施者未厌。(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文
报答恩情的人都厌倦了,可施与恩惠的人却还没有满足。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
谁没有过错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译文
鲁军打了胜仗之后,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凭的全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时勇气便耗尽了。敌方的勇气耗尽时,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会取胜。大国用兵作战难以预测,我担心他们设兵埋伏。后来,我看出他们的车轮印很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以才去追击他们。”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出自《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
庄公进了隧道,赋诗说:“在隧道中相见,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隧道,赋诗说:“走出隧道外,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
(要做成功的人)最重要的是德行高尚,以德服人;其次是,为国为家建立事功,能施展才能树立功业;再其次,是个人的文学造诣,能够著书立文,如果能以好的诗书文学以传后代,便是永远的不朽了。
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出自《左传·昭公十六年》)
译文
君子不为没有财富而担忧,而应为长大后立不起美名而担忧。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出自《左传·隐公五年》)
译文
不对意外情况有所预料和准备,就不能出兵作战。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出自《左传·隐公六年》)
译文
君子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说的就是陈桓公吧!滋长了恶而不悔改,马上就得自取祸害。纵是挽救,何能办得到!《商书》说:‘恶的蔓延,如同遍地大火,不可以靠拢,难道还能扑灭?’周任有话说:‘治理国和家的人,见到恶,就要像农夫急于除杂草一样,锄掉它聚积起来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长,那么善的事物就能发展了。’”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
译文
君子说:“郑庄公在这件事情上合乎礼。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使百姓有秩序、使后代有利的大法。许国违背法度的人庄公讨伐他们,服罪了庄公就宽恕他们,揣度自己德行而决定事情,衡量自己的力量而办理事务,看准了时机而行动,不要让忧虑连累后人,可以说是懂得礼了。”
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出自《左传·桓公六年》)
译文
要是小国有道而大国无道的话,小国就能战胜大国。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对人民忠诚,对鬼神诚信啊。
民,神之主也,因而圣王先成民,尔后致力于神。(出自《左传·桓公六年》)
译文
人民,是鬼神的主体啊。因此圣明的君王先要使人民家成业就,然后才全力事奉鬼神。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
上天不分亲疏,只保佑有德之人。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出自《左传·僖公四年》)
译文
楚成王派使臣来到诸侯的军中,对桓公说:“主公住在北海,寡人住在南海,相距甚远,互不相关,即使任凭发情的牛马奔跑,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没有料到主公竟然来到我们的土地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天威不违颜咫尺。(出自《左传·僖公九年》)
译文
上天的威严距离我的颜面不过咫尺之远。
服者怀德,贰者畏刑。(出自《左传·襄公十九年》)
译文
认错服罪者念其德行,存有二心者怕其刑罚!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译文
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出自《左传·襄公十九年》)
译文
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还会有君主诞生。主持晋国祭祀的人,除了您还有谁?是上天要立文公为君,而这些跟从流离的人们却以为这是自己的功绩,这不是骗人吗?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译文
如果只活到中等寿限,你坟上的树都可以两手合抱了。
鹿死不择音。(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
译文
野鹿濒死时无暇顾及寻觅荫庇之所。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出自《左传·宣公三年》)
译文
这九鼎的轻重,别人是不可以干涉的啊。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出自《左传·成公三年》)
译文
楚王说:“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知罃回答说:“下臣无所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没有怨恨,没有恩德,就不知道该报答什么。”
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出自《左传·成公三年》)
译文
虽然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员,我也不敢违背礼义,竭尽全力以至于死,也没有第二个心念,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用来报答于君王的。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
有良习,就能与人同;乐与人同,就能久居其位。
思而不二,怨而不言。(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译文
虽有忧思,但无二心,虽有怨意,但哑忍不言。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译文
乐工为他歌唱《颂》。季札说:“好到极点了!正直而不傲慢,委曲而不厌倦,哀伤而不忧愁,欢乐而不荒淫,利用而不匮乏,宽广而不张扬,施予而不耗损,收取而不贪求,安守而不停滞,流行而不泛滥。五声和谐,八音协调;节拍有法度,乐器先后有序。这都是拥有大德大行的人共有的品格啊!”
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
假如您有一块美丽的绸缎,是不会让一个不会剪裁的人来练习裁剪衣服的,因为您怕把绸缎糟蹋了。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文
子皮说:“说得太好了!我实在糊涂。我听说,君子想到大事,看得长远,小人则只能想到小事,看到眼前。看来我只能是小人啊。衣服穿在我的身上,我知道小心地爱护它,而大官大邑,这是身家性命之所在,我却认为是遥远的事情而忽视了它。如果没有你这番话,我是不会明白这个道理的。从前我就说过:‘你治理郑国,我只治理我的家,使我能有个托身之地就可以了。现在我才知道这样做是不够的。从现在我请您允许,即使将来治家,我也要听从您的意见。’”
立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出自《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
树立德行以宽大滋长为上,撤除顽疾以彻底净尽为好。
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出自《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
伍子胥退出来后对别人说:“越国用十年的时间养育了人民和积聚财富,用十年的时间对人民进行教育和训练,二十年之后,吴国大概会变成荒凉的湖沼了!”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出自《左传·隐公三年》)
译文
疼爱孩子应当用正道去教导他,不能使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淫乱、放纵是导致邪恶的原因。这四种恶习的产生,是给他的宠爱和俸禄过了头。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出自《左传·僖公十年》)
译文
如果想给一个人加上罪名,难道还怕没有理由吗?
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出自《左传·桓公十年》)
译文
当初,虞公的弟弟虞叔有块美玉,虞公向他索要,他不想交出,但不久就后悔了。他说:“周朝有句谚语:‘普通人本来没有罪,但怀藏玉璧就是罪。’我哪里用得着这美玉,难道是要用它买来祸患吗?”于是就献给了虞公。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出自《左传·襄公九年》)
译文
修养自己的品德而不去责备他人,便可以免于祸患。
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出自《左传·庄公十二年》)
译文
得到一个人而失去一个国家,袒护邪恶而断绝友好,这不是好办法。
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授必毙,是则然矣。”(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
译文
虢射说:“就像是一件皮袍,皮已经不存在,毛又将附着在哪里呢?”庆郑说:“丢弃信用,背叛邻国,遇到祸患谁来救济?不讲信用就会发生祸患,失去援救必定灭亡。这件事就是这个道理。”
重怒难任,背天不祥。(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
译文
增加怨恨会使我难以承受,背叛天地则不吉祥。
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文
君子说:“随国被攻打,是由于不估量自己的国力。估量自己的力量然后动作,祸害就少了。成败在于自己,难道在于别人?《诗》说:‘难道不想早晚奔波,无奈路上露水太多。’”
师直为壮,曲为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译文
出师有名则理直气壮,出师无名则冒天下之大不韪,士气不盛。
不以一眚掩大德。(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译文
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无礼而好陵人,怙富而卑其上,弗能久矣。(出自《左传·昭公元年》)
译文
没有礼仪,而且喜欢凌驾于他人之上,仗着富有而轻视他的上级,这是不能长久的。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
慎重地开始,而不怠慢结果,结果就不会窘迫。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出自《左传·昭公四年》)
译文
假使有利于国家,即使因此而死也要用它。
《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死而不义,非勇也。(出自《左传·文公二年》)
译文
《周志》上说:“勇猛但如果杀了位居在上的人,死后也不能进入庙堂。”如果不义而死,这不能算是勇敢。
彼骄我怒,而后可克。(出自《左传·文公十六年》)
译文
姑且再和他们交战,以便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等敌人骄傲,我军斗志高昂时,就可以一战而胜。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出自《左传·襄公十年》)
译文
众人的怒气难于触犯,专权的欲望难于成功。把两件难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
不竟不俅,不刚不柔,布政悠悠,百禄是遒。(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
译文
既不急躁也不缓慢,既不刚猛也不慈柔,施政温和又宽厚,百种福禄就全聚了。
昔梁伯沟其公宫而民溃,民弃其上,不亡何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译文
从前梁国国君在宫室外边挖沟而百姓溃散,民众抛弃了他们的国君,除了灭亡,还有什么更好的结果?
凡六官之长,皆民誉也。举不失职,官不易方,爵不逾德,师不陵正,旅不逼师,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出自《左传·成公十八年》)
译文
凡是各部门的长官,都是百姓赞扬的人。举拔的人不失职,做官的人不改变常规,爵位不超过德行,师不欺凌正,旅不逼迫师,百姓没有指责的话,这就是晋悼公称霸于诸侯的原因啊。
子产曰:“吾闻之,小国忘守则危,况有灾乎?国之不可小,有备故也。”(出自《左传·昭公十八年》)
译文
子产说:“我听说,小国忘记守御就会有危险,何况有大灾呢?国家不能被轻视,就因为有防备。”
国兴听于民,国亡听于神。(出自《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译文
国家将要兴起,听百姓的;国家将要灭亡,听神明的。
盈必毁,天之道。(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
译文
骄傲自满必然失败,这是自然的道理啊。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出自《左传·昭公三年》)
译文
人没有礼仪,为什么不快点死?
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出自《左传·昭公三年》)
译文
君子不去做不合礼的事情,小人不去做不祥的事情,这是古代的制度。
知者除谗以自安也,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译文
聪明人消除诬陷来使自己安定,现在您喜欢谗人来使自己危险,您的昏庸也太过分了!
怀与安,实败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译文
怀恋妻子和安于现状,会毁坏你的功名。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
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
邻于善,民之望。(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
译文
接近于善,这是百姓的期望。
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出自《左传·成公九年》)
译文
仅仅依靠简陋的条件而不加以准备和防范,是最大的过错;能够为意外做好准备,是最大的好事。
10.《孝经》简介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译文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出自《孝经·天子章第二》)
译文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万方民众都仰赖他。’”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出自《孝经·诸侯章第三》)
译文
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益。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出自《孝经·卿大夫章第四》)
译文
所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刻意考虑也不会越轨。于是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
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出自《孝经·士章第五》)
译文
因此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上级,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出自《孝经·庶人章第六》)
译文
行为谨慎,俭省节约,以此来孝养父母。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出自《孝经·三才章第七》)
译文
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乃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天地有其自然法则,人类从其法则中领悟到实行孝道是为自身的法则而遵循它。效法上天那永恒不变的规律,利用大地自然四季中的优势,顺乎自然规律对天下民众施以政教。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出自《孝经·三才章第七》)
译文
从前的贤明君主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感化民众,所以他首先表现为博爱,人民因此没有敢遗弃父母双亲的;向人民陈述道德、礼义,人民就起来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谦让垂范于人民,于是人民就不争斗;用礼仪和音乐引导他们,人民就和睦相处;告诉人民对值得喜好的美的东西和令人厌恶的丑的东西的区别,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
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出自《孝经·孝治章第八》)
译文
只有这样,才会让父母双亲在世时安乐、祥和地生活,死后成为鬼神享受到后代的祭祀。因此天下能够祥和太平,自然灾害不发生,人为的祸乱不会出现。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像上面所说的那样。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出自《孝经·圣治章第九》)
译文
所以那种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敬爱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出自《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译文
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中,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侍;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出自《孝经·纪孝行章第十》)
译文
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自大者势必要招致灭亡,在下层而为非作乱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众中争斗则会引起相互残杀。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出自《孝经·五刑章第十一》)
译文
用武力胁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没有君主的存在;诽谤圣人的人,是眼中没有法纪;对行孝的人有非议、不恭敬,是眼中没有父母双亲的存在。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出自《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
译文
孔子说:“教育人民互相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礼貌和顺,没有比服从自己兄长更好的了。”
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出自《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
译文
所以尊敬他人的父亲,其儿子就会喜悦;尊敬他人的兄长,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下就高兴。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为之喜悦的人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之所在啊。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出自《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教人以行孝道,并不是挨家挨户去推行,也不是天天当面去教导。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让天下为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以为弟之道,是让天下为兄长的人都能受到尊敬。教人以为臣之道,是让天下为君主的能受到尊敬。”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出自《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译文
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侍奉兄长能尽敬,所以能把这种尽敬之心移作对前辈或上司的敬顺;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所以会把理家的道理移于做官治理国家。因此说能够在家里尽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就会显扬于后世了。”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出自《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译文
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阻力争;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出自《孝经·感应章第十六》)
译文
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恐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辱。到宗庙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出来享受。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致,即可以通达于神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