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气色鉴人——人以气为主,气色决定人生气象(2)
一个人的性情本色是洁白无瑕,固定而泰然;虚伪的神色则是纷杂零乱而烦躁的,虽然想把这种神色隐藏在内心深处,但神色上却不由自主,即使要改变它,也可以看出来。
有一次,齐桓公上朝与管仲商讨讨伐卫国的事,退朝后回到了后宫。
卫姬是桓公最宠爱的夫人。她一望见齐桓公,见他的气色与往常不同,立刻走下堂一再跪拜,替自己的父亲向桓公请罪。桓公问她什么缘故,她说:“妾看见君王进来时,步伐高迈,神气豪强,有讨伐他国的心志。看见妾后,脸色改变,一定是要讨伐卫国。”齐桓公听后大吃一惊。
第二天齐桓公上朝以后,看见了管仲后有些不自然。管仲说:“君王取消伐卫的计划了吗?”桓公说:“仲公怎么知道的?”管仲说:“君王上朝时,态度谦让,语气缓慢,看见微臣时面露惭愧,微臣因此知道。”
又有一次,齐桓公与管仲商讨讨伐莒国,计划尚未发布却已举国皆知。桓公觉得奇怪,就问管仲。管仲说:“国内必定有圣人。”桓公若有所思地说:“白天工作的役夫中,有位拿着木杵而向上看的,你说的可能就是此人。”于是命令役夫再回来工作,而且不可找人顶替。
不久,那个役夫到来,管仲说:“一定是这个人了。”就命令下人请他来见。役夫见了桓公后,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管仲说:“是你说我国要讨伐莒国的吗?”役夫回答:“是的。”管仲说:“我们并没有说要讨伐莒国,你为什么说我国要讨伐莒国呢?”役夫回答:“君子善于策谋,小人善于臆测,这是小民私自猜测的。”管仲说:“你凭什么猜测的?”
役夫回答:“小民听说君子有三种面色:悠然喜乐的时候,是享受音乐的脸色;忧愁清静的时候,是有丧事的面色;生气充沛的时候,是将用兵的面色。前些日子臣下望见君王站在台上,生气充沛,这就是将用兵的面色。君王叹息而下,欷歔不已,所说的都与莒有关。君王所指的也是莒国的方位。因此小民猜测,尚未归顺的小诸侯唯有莒国,所以我说出了将要讨伐莒国的话。”
管仲听了这个役夫的分析,十分佩服他的观色识人之术。通过谈话管仲得知这个役夫叫东郭垂,于是管仲就极力向齐桓公推荐他,最终东郭垂得到了齐桓公的重用,并为齐国的称霸大业立下了不朽功绩。
识人并非难事,重要的是你要有一双善于察言观色的眼睛。一个人的气色是他内心活动的外在流露。通过观察齐桓公的神色,卫姬知道他要讨伐卫国;管仲知道齐桓公又改变了计划;甚至细心的役夫对两国交战的事也敢断言。所以只要仔细一些,通过对一个人气色的观察,你便可以洞悉其内心活动,窥视到他的隐秘。
气色与人的健康
我们在看到一个人的时候,有时候会说:“今天你气色不好,是不是生病了?”中医讲“望而知之为之神”,从面色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病象。
有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记述了扁鹊观色看病的故事: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医术高超,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据说他第一次看到蔡桓公时,告诫蔡桓公说:“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儿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应及时治疗。”蔡桓公觉得自己很精神,没有哪儿不舒服,认为自己没病,以为扁鹊在吓唬自己,想危言耸听显示自己的功绩。但他考虑到扁鹊的名气大,就客客气气把扁鹊送走了。
过了十几天,扁鹊又见到了蔡桓公,这次他说蔡桓公的病已入内脏,如果赶紧治疗,还来得及,否则后果难料。蔡桓公认为自己每天能吃能睡,感觉良好,哪里会有什么疾病,对扁鹊还是不理睬。
当扁鹊第三次见到蔡桓公时,距离还远,扁鹊就转身走了,也不与他打招呼。蔡桓公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绕着走。扁鹊说:“您的病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数天之后,蔡桓公果然暴亡。
扁鹊三次见到蔡桓公,没问病情,没有把脉,却知道他的病情轻重,这是中医里“望闻问切”四诀中的“望”。这个“望”的功夫可不是简单的技巧,完全来自经验的沉淀积累,外加天赋。他望什么呢?望的就是“气色”。
中医认为,人的五官与身体的五脏健康息息相关,五官气色之好坏透露出人体健康的蛛丝马迹。因此,只要善于每天早晨在照镜子时好好观察脸上的一些变化,再综合自觉症状等,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就能大致掌握,可以让你及时就医。
面部的色泽是气血通过经络上注于面而表现出来的,气血的盛衰及运行情况,必定会从面色上反映出来。
一、脸色潮红
脸色常常像婴儿一样经常红扑扑的人,并非是好事,尤其需要注意心脏方面的健康状况,比如患有狭心症、心肌梗塞的人,或是有这些疾病潜在病因的人,多半拥有一个红红的脸蛋。当身体的血液循环不良时,就会使得体内热气不平衡,从而造成上半身热下半身冷的状况;同时腿部容易累积过多的水分而呈现浮肿的症状。心脏若无法正常运作,就会造成体内的热气分布不均而使得脸色容易潮红。
二、面上紫红色
紫色现于四正(即印、准、两颧)为不死之色。当皮肤的颜色变成青蓝色时,多数为青色症的初兆。主要是因血液中的酸素,或氧气的量度有了异常而引起的。当心脏血液循环系统不良,或呼吸器官受伤,以及血液本身有变化时,皮肤都会呈现这种颜色。至于青色容易出现的部位则是嘴唇、手指甲、脚趾、耳朵、脸颊、鼻尖等,其中以唇的出现率最高。
脸色发青:如果不是天生,这往往是交感神经发生紧张,促使皮下血管收缩,因而导致血液循环不良所引起的现象。例如精神上、肉体上的疲劳、不安、惊惧、期待等过分强烈时,便会出现于脸上了。像这种脸上发青,只要祛除其导因,一般都会恢复原状。倘使是全身性的贫血,呈现淡青,那就没那么简单了。贫血意味着红血球或血色素量的减少,其间有急性、慢性、假性之分;而假性贫血,仅是外表上的发青,这并非纯粹的贫血,因之用不着担心。此外,患慢性心脏病、胃肠病、肾脏病等时,脸色也会如此的。
三、黑色脸色
肾脏具有过滤的功能,能够调节人体内水分的含量;内分泌系统则调节一些人体色素的代谢,如果出现问题,会使一些代谢产物淤积在体内,造成肤色呈现黯黑。一开始会在皮肤较薄的地方出现色素沉淀,之后慢慢从脸部扩散到全身。中医认为脸色发黑多属寒症、虚症,多见于肾虚和血淤,常为久病、重病,也是肾亏的表现,故常用补肾药物来治疗。
四、面上黄色
中国人的肤色本来就是黄白色,因此皮肤变黄时,除非特别注意,否则常会疏忽。皮肤、黏膜和眼球的巩膜等,都呈现黄色的变化,是由胆红素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所引起,即(黄疸)一般是由肝脏异常所引起的病症。而这种黄色的鉴别要白天在阳光底下观察,才能一目了然。若在夜里或日光灯下,往往难以发现。
五、面上通红
“红如鸡冠者生;赤似瘀血者死。”在发烧、羞辱、愤怒,或精神兴奋时出现,以发烧为最重要,其征兆是脸带红色,眼珠湿润并带光泽,这是皮肤的血液加速流动所引起的。另外红血球增多症也会有此种容貌,不过此时的脸色则几近暗红色。
有的人一喝酒就特别容易脸红,这种人可能肝脏有问题,为厥阴肝经收敛不住造成的病。要是喝酒全身红,更是可以说明肝功能出了问题,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病。
人得“黄”色主贵
《冰鉴》是一部以论文人容貌为主的书。曾国藩以科举得功名,又与当朝各种文士交往密切,即使在军营之中,也多启用文人带兵。文中所说的“科名中人”,用在今天的环境下,可以理解为拥有较高学历的人,如学士、硕士、博士,而且毕业后在政界文化界工作的人更合于此义。
在中国古代,黄色历来被尊为正色。皇帝是九五之尊,他的衣物器具,以黄色为主,而一般大臣,不能着黄色衣袍。在五行中,黄色代表土,而在五行方位中,土是居中的,其他如金为西,火为南,水为北,木为东。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是黄河流域,也以黄为主,土地能养生万物,因此,黄色被尊为正色。
“科名中人,黄色为主”。科名中人,为皇家效力,自然以正色为吉色。这种黄色,虽与土色同,但须有光泽。如无光泽,则是气不足之态,也难以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