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如何得到同事的喜爱(1)

试着成为受欢迎的人

被同事孤立的滋味不好受,被孤立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但每个感到孤立的人都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被孤立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呢?

上班之后,每天和我们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谁?不是爱人,不是父母,而是同事。早上一睁开眼,便急急忙忙赶去与他们见面;直到夜幕低垂,才满脸倦意地互道“再见”。出来做事的头一天,父母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在外面,讲究的是一团和气,和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千万别生嫌隙。但人算不如天算,尽管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和同事的关系,但有一天却仍可能惊奇地发现,自己怎么被同事孤立起来了。

除了遇上一些天生善妒的小人外,大部分时候,自身的一些缺点是导致被孤立的主要因素。在单位里,飞扬跋扈的人、搬弄是非的人、打小报告的人、爱出风头的人,都是被孤立的对象。假如你被孤立了,赶快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这几类人?下面我们通过三个小例子归纳一下被同事孤立的原因及解决之道:

1. 因为薪水过高

黄晓燕自从进了现在这家公司后,就一直被同部门的两个女同事孤立。每天上下班,黄晓燕都会向她们微笑、打招呼,但她们总是面无表情,装作没看见。每每这个时候,黄晓燕的微笑就一下子僵在脸上,别提多尴尬了。

平时,她们也不和黄晓燕讲话,有时黄晓燕凑过去想和她们一起聊天,结果她们像商量好的一样,马上闭上嘴巴,各做各的事情去了,丢下黄晓燕讪讪地站在一边。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黄晓燕的郁闷可想而知。后来,她才迂回曲折地从其他同事那里听到一点风声:自己虽然初来公司,但工资却比这两个女同事高出一大截,于是引来了她们的忌恨。

黄晓燕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不仅轻松,工资待遇也很称心。她不想因为同事不和就牺牲了工作,可心头的烦恼却一天甚似一天。

解决之道: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想不被人孤立,关键在于打破敌方的统一战线。黄晓燕可以找机会多接近两人中比较好说话的那个,经常赞美她的服饰、气色,聊聊家常;另一个就只打招呼少说话。时间长了,她们的阵营自然就被分化了。不过,使用这一计,必须有十足的耐心。

2. 因为弄错角色

赵蕾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财务工作,财务部只有主任、出纳和她三个人。主任不管业务,出纳去年才凭关系进来,于是全部门所有的工作几乎都压在了赵蕾身上。出纳只做有关现金的活计,连最基本的报销都不管,但主任从来不说半个“不”字,因为她有靠山。

在领导的纵容下,出纳工作极其马虎。相反,赵蕾做事努力尽心,可到最后总是吃力不讨好。主任有时还会暗示赵蕾,她对工作太认真,把事情都默默地做完了,不等于把他架空了吗。

赵蕾心底里直呼冤枉。主任动不动就甩手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到她一个人身上,把她累得几乎趴下。到头来,却埋怨她太能干。赵蕾感到自己简直里外不是人。

现在,主任和出纳都明显地表现出不喜欢赵蕾,平时两人总是有说有笑、有商有量,单单把赵蕾排除在外。赵蕾为此郁闷不已。

解决之道:被同事孤立时,我们也应从自身找找原因。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你,可能是他不对;如果所有人都不喜欢你,也许问题就出在你身上。赵蕾对工作兢兢业业,为什么不被主任肯定?很可能是她平时有些越级的举动,令主任不满。她很想把财务部工作搞好,可是三个人中就只有她有这个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她把自己的角色弄错了。做好部门工作是主任的事情,作为下属,应当配合上级完成这一目标,而不是干脆代替上级去思考。她在言谈中,对主任颇为鄙视,主任对此怎么会没有察觉呢?看来,赵蕾还是应该先摆正自己的位置。

3. 因为太出风头

许明明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子,年纪轻轻便受到老板的重用。每次开会,老板都会征求她的意见。她的风头如此之足,公司里资格比她老、职级比她高的员工多多少少都有些看不下去。

许明明观念前卫,虽然结婚几年了,但打定主意不要孩子。这本来只是件私事,但却有好事者到老板那里吹风,说她官欲太强,为了往上爬,连孩子都不生了。这个说法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公司,许明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当官狂”。

此后,许明明发觉,同事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和她说话也尽量“短平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在了她和同事之间。许明明很委屈,她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功利呀,为什么大家看她都那么不屑。

解决之道:在职场中锋芒太露,又不注意平衡周围人的心态,有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徐明明并非目中无人,只是做人做事一味高调,不善于适时隐藏自己的锋芒。只要她能真诚地对待同事,日子久了,他们自然会明白,这就是她的真性情。

不做团队里的“异类”

团队是一个大机器,员工就好比每个零件,只有各个零件凝聚成一股力量,这台机器才可能正常启动。这也是同事之间应该遵循的一种工作精神或职业操守。其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因为内部人事斗争,不仅企业本身“伤了元气”,对整个社会舆论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要很好地融入集体,而这种协调和统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的协调和统一。所以,无论自己处于什么职位,首先需要与同事多沟通,因为你个人的视野和经验毕竟有限。况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这种沟通协调也是必须的。不要脱离团队独断独行,有问题应该开诚布公,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提倡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群策群力、求同存异。

事实上,每个团队的成员大都对自己的实力非常认可,所以时常会有某些人背离团队的决策,甚至导致各种问题。

1998年,欧倍德德国总部宣布进军中国建材零售市场时,与众多的跨国零售巨头一样,最初也是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名字进入的。欧倍德总部一直标榜团队决策的“海狸鼠文化”。“当第一只海狸鼠衔着树枝放入巢穴后,第二只也如法炮制,绝不会怀疑第一只放的位置是否正确和稳定。它们之间的默契充分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而且它们也不必担心别的海狸鼠偷懒睡觉,彼此非常信任,并且都按照既定目标准时完成工作。在欧倍德的团队里,员工们就是采用海狸鼠的方式来培养默契,建立相互间的信任,以准时达成目标的。”

经过两年多的前期调研和筹备,2000年欧倍德中国的第一家店面在无锡开业。但创业初期的欧倍德中国团队,逐渐背离了欧倍德团体决策的总部文化,形成了事实上的“一只可以发号施令的海狸鼠”。作为欧倍德中国的“开国元勋”,从欧倍德管理咨询公司开始到2000年第一家无锡店正式开业,再到后来欧倍德提出的“十年百店计划”中国市场发展战略,与海尔成立欧海家具合资公司等,几乎所有的重大战略决策,欧倍德中国总裁李凤江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李凤江进入欧倍德全球最高决策机构,成为七位执委会成员之一,并成为跨国公司中职位最高的中国本土经理人之一,一度风光无限。但是,由于他脱离欧倍德集体决策的总部文化,却使得公司慢慢偏离了航道,直到李凤江辞职,公司才慢慢“回归”。决策者独断独行的做法,给整个公司、整个团队带来了沉重的代价。

身为室内设计师的晓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晓蔚是位室内设计师,在北京一家很有名的家居设计公司工作。由于她对家具摆设有独到的眼光,运用空间有巧妙的构思,使得她的设计相当受客户的欢迎。

但在这行做了三年多后,她渐渐发展出其他的兴趣来,就是装潢所用的织品——家具和壁毯所用的质料和织法,“只要用对了,整个房间就会变得很有味道,也会很雅致”。她觉得这种兴趣并不脱离本行,研究一下也无妨。

不过,由于太过沉迷于织品设计,她反而忽略了室内设计的工作。尽管晓蔚在大公司工作,团队里的其他设计师都提醒她要注意自己的本职,然而她自己却认为这件事只是她工作范围的延伸罢了。为了要深入了解这些织品的制造,她还自费到织品的生产厂家考察。

然而,织品的学问却大得很,了解一些不同的织品质料结构,只是入门而已,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习、要了解。晓蔚发现自己所画的和所想象的,与实际的织品并不相同,但她很有毅力,投入了很多精力。虽然她仍在从事原来的室内设计工作,但她所投入的心思已经远不如前。公司的同事甚至上司多次提醒她,公司的主要方向是进行室内设计和装潢,并不准备涉足装潢用品设计。然而,她却坚持独断独行,甚至私下找工厂生产她设计的织品,认为这样可以给自己、给公司带来新的天地。

不过,事与愿违,织品设计并不像她所想的那么简单,她还得知道流行的趋向,大众的口味,市场所需要的质和量,以及合理的价格等等。虽然技工能制造出完全符合她设计的成品,但她设计的产品却无法获得消费者的喜爱。销售经理反复地告诉她:“没有人能把这种垃圾卖出去!”

虽然织品生产的耗费由她自己承担,公司没有损失,但她室内设计的工作也出了问题,几个客户需要她的时候却找不到她。她对这份工作的漠不关心,使得客户们异常气愤,以致她的口碑越来越糟,人人都知道她不可靠,没有人愿意再请她设计。这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公司的信誉,害得公司客户量下滑,从而引起了领导的不满。最后,虽然她在室内设计上有不可多得的才华,老板也必须把她这种不考虑团队目标,固执己见,独断独行的人请出公司。

在一个团队中,个人没有做到与团队一致,就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而个人的决策又常常会因为考虑不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不论你是决策制定者之一,还是仅仅是团队中的一分子,跟随团队的步伐,才能保证最大的团队效益,与队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不做没有意义的争论

一个人拥有才智固然可敬,但才智绝不是用来“争强好胜”的。一个修养高深的人,是不会与人计较一事之短长的。

罗斯福总统对于他的反对者总是会和颜悦色地说:“亲爱的朋友,妙哉妙哉,你到这里来和我争执这个问题,真是一个妙人!但在这一点上,我们两个的见解自然不同,让我们来讲些别的话题吧!”然后他会施出一种诱惑的手段来,使对方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去接受他的观点。

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无论那些成功的人采用什么方式去驾驭别人,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他们的第一步是“避免争论”,他们的策略是以“迎合别人的意志”及“避免反对意见”来感动人的。

当你碰到了任何一种反对意见,你应当先自己打算:“关于这一点,我能不能在无关大局的范围中让步呢?”为了使人家顺从你的意见,可尽量表示“小的让步”,有时为了避免这种反对,你甚至还可以将自己的主见暂时收回一下。如果你碰到了特别反对你的主要意见的人,那么最聪明的方法还是把这问题延缓下去,不必立求解决。这一方面使对方得到重新考虑的机会,一方面也使你自己有重新决策的机会。

在会议室里,你可以因为不满意一个方案而反复与人争辩,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拍桌顿足,因为你把你的意见陈述了以后,还有别的同事可以考虑你的意见。这是关系大众的权益,值得你用全部精力去争取。可是在私人谈话中,你就千万不可如此了。譬如你昨天和一个朋友争辩了一个下午,你说写一首现代诗应该要押韵,读出来才有音乐的节奏;而你的朋友则反对这个理论,他说和谐的节拍就是诗中的韵律,刻板地押韵,则会损害诗的本质。你们争辩了半天,除了彼此的闷闷不乐,还有什么更好的结果呢?争辩是浪费时间。你们各自去写自己喜欢写的诗好了,诗并无一定的形式,各人可以有各人的见解。

许多事情没有几件是值得我们拿友谊的代价去争辩取胜的。如果你偏偏这样做,等于你的精力和时间都不值一钱,更不要说感情损害的方面了。

除了彼此都能虚心地,不存半点成见地在某一个问题上专诚讨论之外,一切的争辩都应该避免,即使这是一个学理的争辩。虽然你可以为学术问题而争辩,足以表示你治学的精神。譬如哲学,有些理论争了两千余年,至今还没有定论;心理学的争辩也至少有几百年,现在仍然不分高下;甚至自然科学,“生物发生说”的论争,至今无人敢肯定地说哪一派才正确。你有什么比这些更大的题目、更高深的学问根底,以及更长的时间作口头上的争辩呢?就算有,你可以选择著书立说来发挥你的主张,而不必在谈话中作没有意义的争辩。

是否你用议论压倒了对方,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利益呢?当然不会,首先在双方都固守己见的时候,你未必能压倒对方。其次,即使对方表面屈服了,心里也必悻悻然。你不仅一点好处都得不到,而且害处还很多。第一,使你损害了别人的自尊心,让别人对你产生反感;第二,使你容易犯专去挑剔别人错漏的恶习;第三,使你变得骄傲;第四,你将因此失掉一切朋友。

你可以实现你的主张,你可以左右别人的计划,但不应用争辩的方法来实现。如果你想借某一问题来增加你的学识,你就应该虚心求教,切不可借助“争辩”来达到目的。如果你能常常尊重别人的意见,你的意见也必然被人尊重。这样,你所主张的,就会得到别人的拥护,而不必把精力花在无益的争辩上。

在当今社会,完成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任务,都需要和众多的人员、资源打交道。这时,秉性各异、资源不同的伙伴正好能够优势互补,带领彼此走得更快、更远。人的行为与心境是交互影响的:如果你脚步轻快,心情必然是轻松的;不管和什么人交谈,只要你保持眼光跟对方平行,精神压力就会减轻不少。这是与人打交道的一个秘诀。

对同事的态度恭敬些

古龙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一块银子。但对大部分现代人来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一个好同事,比一个好同事更好的东西是一群好同事。

年终岁末,某数码产品公司市场部要在一次全国范围的产品展销会上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产品促销活动。由于人手不够,市场部经理赵峰急需临时招聘一些促销小姐。于是他让助手打了一份申请,报到人力资源部主管老陈那里,并在电话里跟老陈说:“很急!尽快安排。”本来老陈平时就看赵峰不顺眼,这次又是这种态度,老陈心想:“你小子平时见了我连招呼都不打,现在又这副德性。你不是急吗?好,我就来个急情缓办,叫你哑巴吃黄连!”结果,老陈憋着一肚子气,完全按照常规招聘流程走了一遍。填表、笔试、面试、岗前培训……等到这十位促销小姐完全到位时,展销会已经接近尾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