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其诗第一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湛蓝的夜空,街灯与星星交相辉映,分不清哪些是街灯,哪些是星星,诗作的起头,巧妙地以街灯和星星互喻。随着迤逦远去的街灯,把读者引入那缥渺的空中,顿时天上人间结合在一起。如此,自然地将读者引入第二节“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小街市。/街市 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想象力是诗人的本领,如果没有了奇特新奇的想象,诗人的诗是做不下去的,诗人的所谓技巧,只不过是借助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借着人们天性中,愿意相信美丽事物会存在。把人们从理性中,引向理想中,引入想象中。大师们都有这种本领,让读者神不知鬼不觉中,放弃了理性的思考,跟随着他的魔术棒转动。诗的第三、四节,便借着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仿佛过着幸福自在的生活。在这里,诗人改写了原先的神话中牛郎与织女所扮演的悲剧的角色,把那俩个原本一个人天河之东,一个在天河之西。每年只有七?七才能相见一次的“鹊桥会”,变成了形影不离的情侣,诗人知道世人的弱点,没有人会反对他这么写,倒是迎会了多数人的心理,以此表现出诗人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蔑弃。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这真可谓神思独运,既表现了诗人的理想境界的追求,又充分显示了诗人广阔的诗作特点,极富诗人的浪漫主义色彩。当然是好诗。
(肖桂林)
凤凰涅槃……………………………郭沫若
序曲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
香木集高了,
凤已飞倦了,
凰已飞倦了,
他们的死期将近了。
凤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点进飞。
凰扇火星,
一缕缕的香烟上腾。
凤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烟弥散,
山上的火光弥满。
夜色已深了,
香木已燃了,
凤已啄倦了,
凰已扇倦了,
他们的死期已近了!
啊啊!
哀哀的凤凰!
凤起舞,低昂!
凰唱歌,悲壮!
凤又舞,
凰又唱,
一群的凡鸟,
自天外飞来观葬。
凤歌即即!即即!即即!
即即!即即!即即!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
宇宙呀,宇宙,
你为什么存在?
你自从哪里来?
你坐在哪里在?
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
你是个无限大的整块?
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
那拥抱着你的空间他从哪儿来?
你的外边还有些什么存在?
你若是无限大的整块,
这被你拥抱着的空间他从哪儿来?
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
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
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
昂头我问天,
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
低头我问地,
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
伸头我问海,
海正扬声而鸣唈。
啊啊!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我们飞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我们飞向东方,
东方同是一座闪牢。
我们飞向南方。
南方同是一座坟墓。
我们飞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
只好学着海洋哀哭。
凰歌足足!足足!足足!
足足!足足!足足!
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
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烛。
流不尽的眼泪,
洗不净的污浊。
浇不熄的情炎,
荡不去的羞辱,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儿安宿?
啊啊!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好像那大海哩的孤舟,
左也是漶漫,
右也是漶漫。
前不见灯台,
后不见海岸,
帆已破,
樯已断,
楫已漂流,
柁已腐烂,
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
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
啊啊!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好像这黑夜里的酣梦,
前也是睡眠,
后也是睡眠,
来得如飘风,
去得如轻烟,
来如风,
去如烟,
眠在后,
睡在前,
我们只是这睡眠当中的一刹那的风烟。
啊啊!
有什么意思?
有什么意思?
痴!痴!痴!
只剩些悲哀,烦恼,寂寥,衰败,
环绕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
贯串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
啊啊!
我们年青时候的新鲜哪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甘美哪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光华哪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欢爱哪儿去了?
去了!去了!去了!
一切都已去了,
一切都要去了。
我们也要去了,
你们也要去了。
悲哀呀!烦恼呀!寂寥呀!衰败呀!
凤凰同歌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气蓬蓬了。
时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内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请了!请了!
群鸟歌
岩鹰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
从今后该我为空界的霸王!
孔雀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
从今后请看我花翎上的威光!
鸱枭哈哈,凤凰!风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
哦!是哪儿来的鼠肉的馨香?
家鸽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
从今后请看我们驯良百姓的安康!
鹦鹉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
从今后请听我们雄辩家的主张!
白鹤
哈哈,凤凰!风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吗?你们死了吗?
从今后请看我们高蹈派的徜徉!
凤凰更生歌
鸡鸣
昕潮涨了,
昕潮涨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涨了,
春潮涨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涨了,
生潮涨了,
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风凰和鸣我们更生了。
我们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凤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新鲜,我们净朗,
我们华美,我们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热诚,我们挚爱。
我们欢乐,我们和谐。
一切的一,和谐。
一的一切,和谐。
和谐便是你,和谐便是我。
和谐便是他,和谐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生动,我们自由。
我们雄浑,我们悠久。
一切的一,悠久。
一的一切,悠久。
悠久便是你,悠久便是我。
悠久便是他,悠久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欢唱,我们翱翔。
我们翱翔,我们欢唱。
一切的一,常在欢唱。
一的一切,常在欢唱。
是你在欢唱?是我在欢唱?
是他在欢唱?是火在欢唱?
欢唱在欢唱!
欢唱在欢唱!
只有欢唱!
只有欢唱!
欢唱!
欢唱!
欢唱!
1920年1月20日初稿1928年1月3日改削
[鉴赏]向阳《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古老传说,表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全诗由六节构成。“序曲”写风凰在“除夕将近的空中”飞来飞去,悲哀而又从容地准备迎接死期的来临,以此象征抒情主人公在新旧交替、东西碰撞的“五四”时期产生的焦虑、绝望和抗争。“凤歌”以博大的诗情抒写了对现存宇宙的质问和诅咒,而“凰歌”则沉潜为对窒息、溃败的生命的沮咒和拷问。“凤凰同歌”承继“序曲”的诗情,行文短促,承上启下,继续写凤凰准备着死期的来临。“群鸟歌”写丑陋、卑俗的众鸟,实写凤凰所面对的嘲讽、误解和孤寂之痛,隐喻了先觉者与庸众的紧张的精神关系。“凤凰更生歌”则以凤凰热诚、和谐的欢唱歌颂了生动、自由、静朗、华美的宇宙的新生。全诗充满大胆的否定精神和创造精神,诗人将对自我的、宇宙的否定与对自我的、民族的、宇宙的更生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进步思想。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隐含了多重象征意义,既是诗人自我的化身,也是祖国和民族的象征。可以说《凤凰涅槃》是对民族觉醒的庄严颂歌。
作品具有雄奇的风格和自由的体式。全诗想象瑰奇丰富,从古老传说中汲取诗情,并把宇宙万物作为抒情对象,在飞动的想象中构成了巨大、恢弘的意象群体。诗人的主情主义和充沛的生命力使意象具有了飞动的色彩和激越的情致,并被充分人格化。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抒情主人公又表现出雄强进取的个性气质和民族精神,从而形成了雄奇的艺术风格。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格律诗的束缚,彻底实现了诗体的解放。全诗每一诗节的行数不等,每一诗节中的诗行的长短不等;没有统一规律的押韵,却有着随情感抒发自然消涨的内在韵律,不规则用韵、排比、复沓、对偶的运用也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外在韵律;摒弃古典词语,采用具有现代诗情的词语,也使诗歌获得了某种程度的现代气质。总之,这种极端的自由。使郭沫若获得了抒情的有力工具,也使他更有力地书写着五四时代所赋予的诗情。
故乡……………………………徐玉诺
淅淅漓漓的雨滴,穿破呜咽的哀音。
滴滴滴到故乡的像片上;
思念的道路从此湿了,滑了,
并且那一片一片的遗像上
都发出一种凄楚悲酸的味道来。
故乡也永远不可思念了。
我的,不可思念的故乡呵!
一
满眼是白马奔腾的大海,
一瞬千变的天云,
苍苍的折盖了故乡的图画;
截断了故乡的情丝。
太阳一抖一抖地落下去了!
异乡的孩子,性急而且无聊;
太阳坠着他的心了。
二
那里是鲁山的山谷?……
两匹母牛三头牛犊,依傍着,
沉静静的在一个小平原上吃草;
小犊也不叫,什么声音也没有;
我同小弟弟不言不语摆弄着小石……
呵,我们且摆弄摆弄小石!
——我,小孩子的乡土在,在那里了!
三
那里是鲁山的田园?……
被小河缠绕成一方一方的,
遍地是秘密深浓的高粱。
父亲不歇的耘田,
我刚从山河中爬上来,
我正要割草了。
四海风一阵阵的冲开了窗门,
异乡的小孩子失掉了一切;
故乡的影片一片一片的都飞散在不可知的海上
渐渐的被海水湿了。
一九二二年,四,一五。
[鉴赏]
徐玉诺(1894-1958)原名徐红蠖,河南鲁山人。1920年毕业于河南开封第一师范学校,曾任鲁山中学校长。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后在福州英华学院,烟台第八中学等校任教,并曾任厦门大学编辑部主任。厦门《思想日报》编辑等职。建国后曾任河南省文联常委和省文史馆馆员。徐玉诺的诗强烈地显示了“为人生”的创作意愿,和五四时期那种孜孜求索而终陷苦闷境地的心态特征。文史学家陆耀东先生说徐玉诺,“他来自多灾多难的中州农村,吮尽人生苦味之杯,诗多凄苦之声,但同时,他也常怀美丽的梦想。”这些都是就其诗的内容而言的,在诗的创作技巧上,他的诗喜欢用奇特的意象,常产生一种怪异的感觉,时人戏谑地称为“魔鬼派”。而矛盾则认为徐的作品带点原始的粗犷的热情和月亮女神型的梦想者的个性,行踪不定的人生,苦闷的现实,使诗人越发怀念那带点原始粗犷的质朴的故乡鲁山。《故乡》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品。
中国人重家乡观念,所以关于“故乡”题材作品比较多。质量往往也比较高,徐玉诺的这首《故乡》,全诗三十一行共分五节,前三节为七行,后两节分别为六行、四行,诗的重心在前三节。“淅淅漓漓的雨滴,穿破鸣咽的哀音。/嘀嘀嘀到故乡的像片上;/思念的道路从此湿了,滑了”,第一节的这前三句是“起兴”,引发对故乡的思念,“穿破”二字,是借雨滴把现在与过去与故乡连接在一起,“淅淅漓漓”与“哀音”是为渲染苦涩的氛围定下全诗的基本调子。从第一节的下半部分起,后三节借助思乡的氛围与“哀音”的基调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最能说明诗的技巧的或称之为“诗眼”的,就是第三句“思念的道路从此湿了,滑了。”把“思念”理解成一条路,并且会因为今天的淅淅漓漓的雨而湿而滑。这是一种富于技巧的表现方法,即“通感”在此的运用。在白话诗早期的创作中,这样写的人比较少,故显得非常新颖,而当代诗或所谓现代派,后现代派,奉这种手法为圭臬。离了它就没法写诗,本末倒置,内容主题为技巧服务、实为当代诗的死胡同。在这首诗里,这个技巧用得就十分贴切,很好地为主题服务。让这种“淅淅漓漓”的感觉,“湿”了整首诗,直到最后“故乡的影片一片一片的都飞散在不可知的海上/渐渐的被海水湿了。”似乎已经湿到了诗外。这种感觉一直在向外漫延。诗的最后一节只有四句,是全诗五节中最短的一节。预示着诗的结尾,而倒数第二句又是全诗最长的句子,这种做法,都是形式为内容服务的体现,诗要结尾了。但最长的句子让思念这种情感作了最大限度的延伸,这些处理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王大武)
长城之巅……………………………王统照
丛合回抱中辉凝,雾集,
绛褐色交织下群峰逶迤。
要掩却这古垒残基圮倾谷底,
可掷不破混沌宇宙中的残粒。
是战士的血迹殷斑?是“英雄”的伟心陶铸?
天风猎猎,吹起了你的裳衣、我的裳衣。
倾一杯金色的酒汁向苍茫奠意,
看,阴云腾飞;听,壑中回响,——在空堡上独立。
哭声裂破了娇喉,砖石压折了铁臂;
露骨万千人,建石几千里,——山麓上的羊鸣三只两只。
这难破的“英雄”梦谜;这不尽的生力的触击;
这无从解答的天地伟奇。天风猎猎,吹醒了我们的怅思!
迷茫的浩荡的世界奇迹——飞影,幻画,在眼前呈露。
是谁说人生未有穷期?是我在墙阴下望飞云散聚。
天风猎猎,吹起了我的裳衣、你的裳衣。
天空中的羊鸣三只,两只,知欲归何处?
1925年3月
[鉴赏]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山东诸城人。1918年就读于北京中国大学,曾担任《中国大学学报》,《曙光》半月刊编辑。1921年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担任《文学旬刊》主编。1922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27年执教于青岛市立中学,不久去日本游学。1931年春去吉林四平街东北第一交通中学任教。1934年赴英、法、德等国考察西方文学和古代艺术。次年回国,在上海主编《文学》月刊。1939年后历任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联主席,省文化局局长等职。有诗集《童心》《这时代》,小说《小雨》、《春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