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读懂古希腊神话
杨黎红更新时间:2025-04-28 17:39:59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为何古希腊人不太尊重战神?为何小爱神永远长不大?为何乌鸦的羽毛是黑色的?……神话是古代人对不能理解的事物的诗性解释,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智慧和浪漫。从古希腊神话原型解析,到古希腊语词汇知识普及;从古希腊神话在当代艺术中的再现,到相关的艺术评鉴;从对古希腊神话的自由解读,到延伸的阅读推荐,本书讲述神话,却不止于神话。走进本书,轻松开启你的古希腊神话之旅吧!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黎红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经典神话故事》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古老智慧与丰富想象力的书籍。书中从女娲造人开始,讲述了女娲以其慈爱与神性,抟土造人并补天拯救世界。黄帝统一华夏部落,与蚩尤涿鹿大战,其发明创造和文化贡献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颛顼进行统治与改革,帝喾以品德高尚和卓越功绩推动了国家发展。尧的贤明统治与禅让制的开端,舜的孝行及对天下的治理,大禹治水的伟大事迹更是彰显了古人的勇气与智慧……文学3万字 - 会员
阻隔与爱慕:中国经典传说的多元阐释
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四大民间传说。本书重点考察四大传说的经典化过程、民众接受心理以及当下的思想艺术价值等。前四章各聚焦一个经典传说,分别解析人物、名胜、地域、情节之于传说的意义、作用以及传说的演进机制;后两章关注经典传说的共性与个性、当下与未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四大传说的主人公均面临困境和矛盾,即“阻隔”,他们各自冲破艰难险阻,表现出对文学21.9万字 - 会员
世界神话二十五讲
本书作者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结合大量新发现的考古证据和知识,穿越时空隧道,探索了各民族神话深厚的文化蕴含,以及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背后深远的神话渊源,如新年与饺子、端午与中医、七夕与织女等礼俗背后的神话观,揭示出神话宝库中潜藏着的各种文明密码和文化“潜规则”。文学27.2万字 - 会员
先秦神话的变形叙事研究
本书全面整理并系统研究先秦神话文献中最重要的变形叙事主题,立足叙事学、图像学、神话学等跨学科视域,深入探讨先秦神话变形叙事类型及其式的表征、生成,提炼变形叙事模式。全书基于“图像转向”“图像证史”观念,拓宽了神话形态,采撷300余幅神话图像,以类相丛,图文互勘,并通过对传世典籍、出土文献、考古遗产、民俗遗制等互动阐释,全方位展现先秦神话变形叙事向度,并揭示了先秦神话变形叙事的生成机制,钩沉其整体性文学23.7万字 - 会员
读懂古希腊神话
为何古希腊人不太尊重战神?为何小爱神永远长不大?为何乌鸦的羽毛是黑色的?……神话是古代人对不能理解的事物的诗性解释,其中蕴含着人们的智慧和浪漫。从古希腊神话原型解析,到古希腊语词汇知识普及;从古希腊神话在当代艺术中的再现,到相关的艺术评鉴;从对古希腊神话的自由解读,到延伸的阅读推荐,本书讲述神话,却不止于神话。走进本书,轻松开启你的古希腊神话之旅吧!文学22.7万字 - 会员
“陈三五娘”故事的传播研究
本课题以闽南文化区域广泛流传的“陈三五娘”民间爱情故事作为研究对象,在宏观背景下,从不同的层面展开溯源与探讨,彰显作为民间爱情故事之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阐释空间,分析并描述这一民间爱情故事的起源、发展、影响与趋势;从多学科的理论视域,探索以“陈三五娘”传说的故事内涵及其跨界传播脉络,梳理研究这一民间爱情故事在各类文体的传承与流变。文学25.2万字 - 会员
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论(1949—2018)
近70年的民间故事研究大多围绕民间故事的多重价值而展开,在吸纳他山之石的同时也注重本土特色,形成了民间故事采录与改写、比较研究、类型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故事形态学研究、民间故亊史等多重理路,呈现曲折向前的轨辙。本书在广泛搜检细读近70年中国民间故事研究论著基础上,集中对类型学、比较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形态学研究、采录研究、故事学术语体系展开深入分析,学术评论与学术访谈相结合,在总结中国民间故事文学23.8万字 - 会员
外国神话故事集
本书精挑细选了极具趣味性的外国神话故事,在阅读中可以通过对祖先神话的了解,逐渐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本源文化的总体精神。书中的故事,介绍了希腊、阿拉伯、印度、波兰、埃及等多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民族中极具代表性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推动了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尽早接触这些历经长久的岁月而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可以使读者了解到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从而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学5万字 - 会员
河西民间宝卷研究
河西宝卷是流传于河西民间的俗文学,在长期的流传和创作过程中,融入了河西地区民众的喜怒哀乐,反映了清代以来河西地区的社会状况、民情风俗、思维观念、社会变迁等。本书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宝卷产生发展的大背景来考察河西宝卷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重点探讨了与河西地区民情风俗紧密联系的几部宝卷,如《平天仙姑宝卷》《观音济度本愿真经》《目连救母幽冥宝卷》《韩湘子宝卷》《救劫宝卷》等,揭示了河西宝卷中蕴含的河西文学2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