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周兴
累计创作0字
作品粉丝1
展开
完结作品(9)
会员
以创造抵御平庸:艺术现象学演讲录(增订本)(未来艺术丛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所做的16个学术演讲,主体关乎艺术和艺术哲学,更准确地说关乎艺术现象学。立足于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作者首先讨论了艺术现象学的理论基础,并由此出发分析现象学与德国当代艺术的关系,最后试图探讨当代艺术的处境和方向。本书致力于解决这样一个难题:主要由海德格尔发展出来的艺术现象学可能成为形式批评和图像学之外的第三种艺术讨论的范式、路径和方法吗?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尝试都表明了本书的意义。
艺术理论19万字
会员
大学是为未来的
浙江大学哲学教授孙周兴执教近30年的教育思考汇于一书,用哲学指引学习的方向。每一种教育背后,都有一种哲学理念在支撑。孙周兴教授从哲学的高度反思教育,理想的教育应当让人自由生长,面对不断变动的未来仍有不被替代的韧性。全书25篇文章,共分5章,从教育理念、大学事务、教育事业、人文教育、技术与未来等方面,探讨大学应有的姿态,回答年轻人面对学业与前路的困惑。
教育11.7万字
会员
一只革命的手
本书收录作者最近几年的思想随笔,也包括部分演讲稿,内容主要涉及作者多年重点研究的尼采和海德格尔哲学、当代汉语哲学和学界的人与事,以及日常生活世界的事件和感受。书名“一只革命的手”传达出作者的一个基本信念:无论哲思还是生活,都需要有一种革命性的理想和精神,而所谓“革命”,乃是在“人总是能够重新开始”意义上讲的实存哲学的开创精神。
社科总论18.2万字
会员
积极生活的理由
《积极生活的理由》收录了浙江大学哲学教授孙周兴的七篇小文,关注技术世界的生命问题。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大数据监控……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的价值体系不断受到冲击,生活受技术塑造和统治,虚无成为时代的症候。面对时代的巨变,必须有新的生活方式和哲思风格。作者在本书中延续了“未来哲学”的探讨,尼采的“积极的虚无主义”将成为抵抗虚无的良药。无论世界好或不好,都值得积极生活。
知识读物8万字
会员
美是如何诞生的
在人们的常识中,感性与理性、艺术与哲学的对立已经根深蒂固了。西方哲学家们的一些说法也加强了这种对立。维柯断言:感受强则理智弱,理智强则感受弱,两者是不可能共生共长的。尼采曾提出一个反方向的问题: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能搞艺术吗?尼采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恰恰从尼采开始,时代精神风貌大变,艺术与哲学的边界开始模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有了当代艺术,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被重构了。本书以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为主线,大尺
美学14.6万字
会员
未来哲学序曲:尼采与后形而上学(修订本)
基于多年来对尼采哲学的研究与翻译,作者在本书中对尼采思想做了一次系统的结构性解读。全书以狄奥尼索斯和查拉图斯特拉两个形象以及“权力意志”和“相同者的永恒轮回”两个基本语词为线索,围绕“虚无”“谎言”“生命”三大命题,深入发掘尼采哲学的精髓,梳理尼采的形而上学—虚无主义批判和权力意志哲学,全面呈现这位德国思想大师的精神世界。尤为重要的是,作者把尼采哲学置于“未来哲学”的思考路向上,认为尼采已经开启了
理论流派19.6万字
会员
人类世的哲学
本书的主题是“技术与未来”。书名《人类世的哲学》意在突出人类此在的危急性。“人类世”意味着一个文明大变局,即自然人类文明及其精神表达系统的颓败以及技术统治时代新文明的形成。作者力图突破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的线性思维藩篱,开展一种“二重性”或“二重化”的技术哲学和生命哲学之思,认为“人类世”的哲学人文科学必须调转目光,以“未来性”为指向,把新生活世界经验的重建视为本己的任务。
知识读物22.9万字
会员
存在与超越:海德格尔与汉语哲学 (未来哲学丛书)
本书收录作者专论哲学翻译的8篇文章。作者从自身的翻译实践经验谈起,将以对“存在”(Sein)和“CHAO越”(Transzendenz)之翻译为代表的西哲汉译问题置于中西哲学、文化相互沟通的语境中予以充分探讨。全书按主题分为两编,各四篇文章。第一编“海德格尔著作之汉译”,在海德格尔著作的汉译过程中,作者有感于学术术语翻译上的各执一词,澄清了几个关键术语的含义,并对如何做好学术翻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
西方哲学9.7万字
会员
德意志思想评论(第十一卷)
本书主要收录《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发表的文章,外加其他文章。特设“尼采/海德格尔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比较思想与文化”等栏目。
西方哲学2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