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深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异乡初遇

江州师范学院的红砖教学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林小满攥着入学通知书,帆布包上的铜铃铛随着脚步轻晃。迎新处挤满了提着搪瓷脸盆的新生,她的补丁衣裳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同学,你的行李我帮你拿。“清亮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林小满回头,撞上一双含笑的眼睛。穿白衬衫的男生推着二八自行车,车后座绑着印有“江州大学“字样的行李卷。

“我叫沈书言,是江州大学的学生。“男生接过她的帆布包,“看你迷路了,顺路送你去宿舍。“自行车碾过青石板路,铃声清脆。林小满坐在后座,望着男生被风吹起的衣角,闻到淡淡的油墨香。

女生宿舍是栋三层小楼,木楼梯踩上去吱呀作响。推开203室的门,浓烈的雪花膏味扑面而来。靠窗的床位铺着碎花床单,两个女生正对着镜子编辫子。

“新室友?“梳麻花辫的女生上下打量她,“我叫周丽娟,这是王红梅。“她指着桌上的铁皮饼干盒,“这可是上海亲戚寄来的,尝尝?“

林小满正要推辞,沈书言将帆布包放在空床上:“那我先走了,有困难可以来图书馆找我。“他转身时,口袋里掉出张泛黄的书页。林小满捡起,发现是首手抄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暮色降临时,林小满站在教学楼顶。远处江面上,货轮的汽笛声混着归巢的雁鸣。她摸出藏在内衣口袋的银镯子当票,月光洒在上面,映出继母佝偻的背影。风掠过校园的梧桐树,铜铃铛发出细碎声响,惊起满树星子。入秋后的江州总是飘着细雨,林小满裹紧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踩着泥泞往教室赶。教室里早已坐满了人,周丽娟和王红梅挤在靠窗的位置,桌上摆着崭新的《毛泽东选集》,封皮被塑料膜仔细包着。

“哟,这不是我们的‘特困生’嘛。”周丽娟拖长声音,“听说你连教材费都是申请补助交的?”周围传来压抑的窃笑声。林小满攥紧手中的课本,指节泛白,她知道这些天来,关于她家庭状况的传言已经在班里传开了。

课堂上,教文学的陈教授正在讲鲁迅的《祝福》,粉笔在黑板上沙沙作响。林小满听得入神,突然感觉有人在踢她的凳子。回头一看,后排的男生嬉笑着比了个“要饭”的手势。她咬住嘴唇,眼眶发烫,却倔强地没有低头。

下课后,林小满独自留在教室背书。夕阳的余晖透过斑驳的窗棂洒进来,在课本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突然,教室门被推开,沈书言抱着一摞书走了进来,额前的碎发被雨水打湿:“我在图书馆找你,听说你被人欺负了?”

他将一本《飞鸟集》放在她桌上,书页间夹着一片枫叶书签:“别太在意那些闲话。”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明天周末,带你去个好地方。”

第二天清晨,沈书言骑着自行车来接她。两人沿着江畔骑行,潮湿的江风吹散了多日的阴霾。沈书言带她来到一处旧书店,推开门,满屋子的油墨香扑面而来。书架间的光线昏暗,却让人感到安宁。

“这里的书可以免费看。”沈书言抽出一本《唐诗三百首》,“我常来这儿,老板人很好。”林小满轻轻翻开书页,指尖划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诗句,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夕阳西下时,他们坐在江边的石阶上。沈书言从帆布包里掏出两个烤红薯,递给她一个:“趁热吃。”红薯的热气氤氲在两人之间,林小满咬了一口,甜软的滋味驱散了心底的寒意。她望着远处归航的渔船,第一次觉得,这座陌生的城市似乎也没那么冰冷了。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