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兴亡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周惠王姬阆周襄王姬郑

以下是关于周惠王姬阆一生的功绩和重大事件的详细内容:

###继位与早期统治

-**登上王位**:姬阆是周釐王姬胡齐之子,在周釐王于公元前677年去世后,姬阆继位,成为周惠王。他的继位本应是周朝王室传承的正常延续,但此时的周朝已处于东周时期,王室衰微的趋势愈发明显,姬阆面临着诸多挑战。

-**初期的外交活动**:周惠王元年(公元前676年)春天,虢公与晋献公朝觐周惠王。周惠王用甜酒招待他们,还允许他们向自己敬酒,并各赐给他们玉五对,马四匹。然而,这一举动不符合周礼,因为周天子对诸侯的策命,封爵地位不同,礼仪等级也应不同,不能随意将礼仪制度给予他人。同年,虢公、晋献公、郑厉公派原庄公前往陈国,替周惠王迎娶陈国女子为王后,即惠后。

###引发内乱:子颓之乱

-**贪婪引发不满**:周惠王即位后,表现出了贪婪的一面。他占用卫国的园圃饲养野兽,引发了卫国人民的不满。此外,他还强取周朝大夫边伯靠近王宫的房舍,夺取子禽、祝跪和詹父的土地田产,收回膳夫石速的俸禄。这些行为引起了众多贵族的强烈不满,为后来的叛乱埋下了隐患。

-**叛乱爆发与惠王出逃**: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秋天,蔿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等人联合贵族苏氏,一起拥奉王子颓,发动叛乱,攻打周惠王。叛军虽未得胜,但周惠王被迫逃到温地。王子颓在苏氏陪同下逃亡到卫国,卫惠公因怨恨周王收留自己的政敌公子黔牟,便联合南燕,支持王子颓,于同年冬天,立王子颓为周天子。

-**流亡与复位**:周惠王三年,郑厉公试图调解周惠王与王子颓之间的纠纷,但没有成功。于是,郑厉公在同年夏天把周惠王带回郑国,让他在栎城居住。直到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年)春,郑厉公协助周惠王平叛成功,姬阆得以复位。郑国因功获赐予虎牢以东的地方,虢国也获赐土地,历时3年的子颓之乱宣告结束。

###对外政策与诸侯关系

-**赐齐桓公为侯伯**:周惠王十年,他遣召伯廖赐齐桓公为侯伯,命令其伐卫,以讨拥立王子颓之罪。这一举动显示了周惠王在一定程度上仍试图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维护周王室的权威,借助齐桓公的力量来惩罚卫国的叛乱行为,从而彰显自己作为周天子的地位和影响力。

-**与齐国的矛盾**:周惠王二十二年,他欲以王子带(惠王少子)为嗣,而此时齐桓公称霸天下,为了稳定周王室的继承秩序,齐桓公邀集了宋桓公、鲁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昭公,与太子郑相会于卫国的首止,宣布支持太子郑为嗣君。姬阆对此十分生气,于是指使郑文公背约去联络楚国,自己派人去联络晋国,试图组成周、郑、晋、楚联盟,以对抗齐国。然而,齐国先发制人,连续兴兵攻郑,迫使郑国叛周亲齐,使姬阆的计划破产。

###晚年与王位继承问题

-**宠爱惠后,欲废太子**:姬阆晚年宠爱陈国的女子惠后,爱屋及乌之下,准备废去太子郑,改立惠后生的庶子子带。这一决定引发了王室内部的动荡和不安,也使得诸侯们对周王室的继承问题更加关注。

-**诸侯干预,计划落空**:齐桓公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稳定和自己的霸主地位,积极干预周惠王的废立之举。他通过会盟等方式,团结诸侯,支持太子郑,使得周惠王的计划未能得逞。这也反映出在东周时期,周王室的权威已经受到诸侯势力的严重制约,周天子在王位继承等重大问题上已不能完全自主决定。

###历史评价与影响

-**王室衰微的体现**:周惠王姬阆的一生,是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的一个缩影。他在位期间,虽然努力维护王室的尊严和地位,但由于自身的一些不当行为以及外部诸侯势力的崛起,使得周王室的权威进一步下降。子颓之乱的爆发,以及他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与诸侯的矛盾,都充分显示了周王室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困境。

-**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他的统治时期也是周朝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他之前,周王室虽然已经开始衰落,但仍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在他之后,诸侯势力更加壮大,周王室逐渐沦为诸侯争霸的配角。他的经历为后来的周襄王等君主敲响了警钟,也为中国历史从春秋时期向战国时期的过渡埋下了伏笔。

总的来说,周惠王姬阆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挑战。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努力挣扎,试图维护周王室的统治,但最终未能阻止周朝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他的功绩相对较少,而重大事件多与王室内部的纷争和与诸侯的矛盾有关,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东周时期动荡不安的历史画面。以下是周襄王姬郑一生的功绩和重大事件的详细介绍:

###早期经历与王位巩固

-**王位之争**:姬郑为周惠王之子,在其为世子之时,周惠王喜爱幼子王子带,欲废长立幼,姬郑的王位继承权受到威胁。但他展现出了智谋,找到霸主齐桓公为自己撑腰。公元前655年,齐桓公邀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君主与姬郑在卫国相会,明确宣布支持姬郑为嗣君,从而稳固了他的太子之位。

-**顺利继位**:周惠王二十五年(前652年),姬郑的父亲周惠王去世,姬郑继位,是为周襄王。他继位之初,地位并不稳固,弟弟王子带仍对王位虎视眈眈。

###政治与外交举措

-**葵丘之盟**:周襄王元年(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癸丘召集鲁僖公、宋襄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等国会盟,姬郑为感谢齐桓公对他的支持,特地派周公宰孔参加大会,并将周天子祭祀祖先的祭肉分赐给齐桓公,还声明齐桓公不用行谢恩的下拜礼,以示对齐桓公霸主地位的承认,这次会盟使齐桓公的声望达到最高峰。

-**与晋文公的互动**:

-**赐邑酬谢**: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出兵助周襄王复位,杀死王子带,迎接周襄王返回洛阳。周襄王为表感激,将阳樊、温、原和攒茅四邑赐给晋作为报答。

-**践土之会**:前632年,晋文公再次邀请周襄王,周襄王亲自前往践土会见晋文公。此次会见进一步巩固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同时也显示了周襄王在诸侯争霸局势下,通过与强国合作来维持周王室地位的策略。

###军事与战争事件

-**王子带之乱**:襄王十六年(前636年),王子带联合狄人攻打周襄王,周襄王被迫逃到郑国的汜地。狄人势力强大,此次叛乱对周襄王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也使周王室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不过,次年晋文公出兵勤王,生擒王子带,护送周襄王返回王城复位,周襄王才得以重新稳定局势。

-**联合翟国伐郑**:周襄王十四年,因郑国讨伐滑国,卫国请求周襄王帮忙调停,周襄王派使臣要求郑国罢兵,却遭郑文公扣留使臣,周襄王大怒,联合戎狄的翟国讨伐郑国,翟国打败郑国,周襄王出了一口恶气。但此次事件也为后续的动乱埋下了伏笔,他为回报翟国,迎娶了翟国国君的女儿叔隗为王后,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纷争。

###文化与制度方面

-**维护周礼**:晋文公曾向姬郑“请隧”,要求在死后享受天子规格的葬礼,被姬郑婉言拒绝,这体现了他对周礼的维护,坚守了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礼仪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周王室的尊严和传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