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暗度陈仓
夏日的汉中酷热难当。练兵场上,尘土飞扬,数千名汉军士兵正在演练新阵法。韩信站在高台上,手持令旗,不时发出简短的指令。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流下,在满是尘土的脸上冲出几道沟壑。
刘邦坐在凉棚下观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三个月了,自从拜韩信为大将军,汉军面貌焕然一新。那些原本懒散的士兵如今令行禁止,进退有度。但东出汉中的计划却迟迟未能实施。
“汉王。“萧何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身侧,递上一碗冰镇梅汤,“看练兵看得入神了?“
刘邦接过陶碗,一饮而尽。酸甜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片刻清凉。“萧何,你说韩信到底在等什么?天天练兵,何时才能东出?“
萧何笑而不答,只是指向场中正在变换的阵型。士兵们迅速移动,形成一个奇特的半月形。
“这是...“
“韩信新创的'背水阵'。“萧何解释道,“士兵背水列阵,退无可退,只能死战向前。“
刘邦眯起眼睛。这阵法看似冒险,却暗合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韩信此人,确实有些门道。
正思索间,一名传令兵匆匆跑来:“报!韩将军请汉王移步中军帐,有要事相商!“
中军帐内,韩信正在沙盘前沉思。沙盘上用黏土塑出了汉中与关中的地形,几条小路蜿蜒其间,其中一条标着红漆,从陈仓通向关中。
“汉王!“韩信见刘邦进来,立刻行礼,“时机已到,臣请实施东出之策!“
刘邦精神一振:“详细道来!“
韩信拿起一根细棍,指向沙盘:“臣已派斥候探明,陈仓故道虽年久失修,但勉强可通行。而项羽正忙于平定齐国叛乱,无暇西顾。章邯、司马欣、董翳三秦降将驻守关中,防备松懈。“
“所以?“
“所以,“韩信眼中精光闪烁,“臣建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邦皱眉:“什么意思?“
“派老弱兵卒大张旗鼓修复斜谷栈道,吸引章邯注意。同时主力秘密北上,从陈仓突入关中!“
萧何抚掌赞叹:“妙计!章邯必以为我军要从原路返回,重兵防守栈道出口,陈仓方向必然空虚。“
刘邦盯着沙盘,心跳加速。这计划大胆而冒险——若被识破,汉军将陷入进退两难的绝境。但若成功...
“需要多少兵力?“刘邦沉声问道。
“精兵三万足矣。“韩信信心十足,“但必须速战速决,在项羽回援前平定三秦!“
刘邦抬头,对上韩信炽热的目光。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让他想起张良献策时的神情。
“好!“刘邦拍案而起,“就依将军之计!何时出发?“
“三日后子时。“韩信毫不犹豫,“请汉王令曹参率五千老弱修复栈道,务必大张旗鼓,多立旗帜,装作全军出动之势。“
接下来的三天,汉军秘密准备。精锐部队分批离开大营,借口是进山操练;粮草辎重则伪装成商队,由樊哙亲自押送,走小路先行。
出发前夜,刘邦辗转难眠。他披衣起身,独自走出大帐。月光如水,洒在安静的营地上。远处,韩信正在检查马匹装备,一丝不苟。
“韩将军。“刘邦走近,“还没休息?“
韩信转身行礼:“汉王不也没睡?“
两人相视一笑。刘邦突然问道:“将军可有把握?“
“兵者,诡道也。“韩信目光炯炯,“不敢说有十足把握,但臣已做好万全准备。“
“若项羽回师救援...“
“所以必须速战速决。“韩信指向北方,“先破章邯,再取废丘,最后收拾司马欣、董翳。一月之内,关中可定!“
刘邦望着韩信坚毅的侧脸,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这个年轻人或许狂傲,但确有真才实学。
“明日我亲自领军。“刘邦突然道。
韩信一惊:“汉王,前线危险...“
“我刘邦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刘邦打断他,“将士们冒死冲锋,我岂能安坐后方?“
韩信肃然起敬,深深一揖:“汉王英勇,臣自当竭力保护。“
子夜时分,三万精锐悄悄离开大营,向北进发。陈仓道崎岖难行,有些路段已被山洪冲毁,士兵们不得不下马步行。韩信亲自在前开路,不时停下来修正方向。
五天后,队伍终于抵达陈仓口。远处,秦军的烽火台隐约可见,但守备明显松懈。
“果然中计!“韩信兴奋地低语,“章邯把主力都调到斜谷去了!“
刘邦点点头,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韩信的判断完全正确——秦军确实被栈道的修复工程吸引了注意力。
“传令下去,休整一夜,明日拂晓进攻!“
黎明前的黑暗中,汉军如潮水般涌向陈仓要塞。守军猝不及防,还没反应过来,城门已被攻破。韩信一马当先,长剑所指,汉军势如破竹。
捷报频传:
“报——陈仓已克!“
“报——雍城守军投降!“
“报——章邯败走废丘!“
刘邦站在陈仓城头,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恍如梦中。这一切顺利得不像真的。短短半月,汉军连战连捷,关中大地已在掌握之中。
“汉王!“韩信浑身是血地奔上城楼,却掩不住兴奋,“章邯退守废丘,已派使者向项羽求援!“
刘邦心头一紧:“项羽有何动向?“
“齐地战事胶着,项羽一时难以抽身。“韩信胸有成竹,“臣建议立即进军废丘,不给章邯喘息之机!“
“准!“
接下来的战斗更加激烈。章邯毕竟是秦朝名将,在废丘拼死抵抗。汉军围城十日,伤亡不小。刘邦亲自督战,被流矢擦伤左臂,仍坚持不退。
“汉王,“萧何从后方送来补给时劝道,“您是一军之主,不该如此冒险。“
刘邦不以为然:“将士们用命,我岂能惜身?“
最终,在韩信的巧妙调度下,汉军掘地道入城,内外夹攻,废丘告破。章邯自焚而死,死前仍高呼“项王万岁“。
消息传开,司马欣、董翳二将闻风丧胆,相继投降。不到两个月,三秦之地尽归汉军所有。
秋风送爽时,刘邦再次站在咸阳城头,俯瞰这座曾经让他目眩神迷的都城。上一次,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一次,他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归来。
“汉王,“萧何匆匆走来,“好消息!张良先生从彭城回来了!“
刘邦大喜:“快请!“
张良风尘仆仆,但精神矍铄。见到刘邦,他深深一揖:“汉王神武,果然不负所望!“
刘邦扶起张良:“子房此来,必有以教我。“
“正是。“张良神色凝重,“项羽闻汉王定三秦,勃然大怒,已命英布为先锋,亲率大军西来!“
帐中诸将闻言色变。项羽的威名,无人不惧。
韩信却笑了:“来得正好。臣已准备多时,就等与项王一决高下!“
刘邦环视众人——韩信自信满满,张良胸有成竹,萧何沉着冷静,樊哙、曹参等摩拳擦掌...有这样一群人辅佐,他有何惧?
“传令下去,“刘邦的声音铿锵有力,“整军备战,迎击项羽!“
当夜,刘邦独自登上咸阳宫最高处,向东眺望。那里,项羽的大军正日夜兼程赶来。昔日的结拜兄弟,如今成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白蛇鳞在怀中微微发热。刘邦想起那个“赤帝子斩白帝子“的预言。他与项羽,注定只能有一个活下来。
秋风掠过城头,吹动刘邦的战袍。远处,渭水如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这片土地,这个天下,终将属于谁?
答案,就在即将到来的血与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