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三国志2025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双龙初动风云涌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定下了兵分两路的计策之后,兄弟四人并没有耽搁太久。乱世的脚步从不停歇,他们深知,每一刻的犹豫都可能意味着错失良机。

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手问题。刘备、关羽、张飞要外出征讨,不可能只靠三人之力。他们需要一支精干、可靠的初始队伍。

“招募乡勇之事,宜早不宜迟。“在新租下的宅院正厅中,刘备对兄弟们说道,“但此事需得谨慎,不可张扬。我们初来乍到,又得了张、苏二位先生的重金,难免引人注目。若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恐被官府视为图谋不轨,或被本地豪强嫉恨。“

王宇点头赞同:“大哥所虑极是。我的想法是,招募不必追求数量,而在于质量。我们只需先招募几十名,最多不超过百名,身强力壮、忠诚可靠的勇士即可。这些人将是我们的核心力量,日后扩充队伍的骨干。“

“那去哪里招募这些人呢?“张飞性子急,直接问道,“总不能满大街去喊吧?“

关羽抚髯沉思道:“楼桑村乡亲中,颇有几位与我等相熟、且胆气过人之辈。另外,之前护送张、苏先生时,商队中也有一些护卫表现尚可,或可吸纳一二。“

“二哥说的有理。“刘备补充道,“我亦识得涿县左近一些游侠儿,虽出身草莽,却也讲究义气。子轩,此事由你负责筛选如何?你心思细密,观人于微,能辨忠奸。“

王宇应承下来:“好,大哥放心。我会先列出一份名单,逐一暗中接触、考察。务求招募到的人,不仅勇武,更要信得过。至于所需的兵器、甲胄和初步的粮草,我会动用张、苏先生所赠的部分资金,通过他们的渠道,或者其他隐秘方式购办,尽量不引人注意。“

接下来的几天,涿县城南这座新宅院显得异常忙碌,却又保持着一种刻意的低调。

王宇展现出了他作为现代人的组织能力和缜密思维。他首先将张、苏赠予的巨额财富进行了规划:一部分用于购买兵甲粮草;一部分作为刘备等人出征的军费;一部分用于在涿县购置产业、打点关系;剩下的一部分则作为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他深知财不露白的道理,将大部分金银秘密存放在了几处稳妥的地方,只随身携带少量钱财用于日常开销和运作。

随后,他开始着手招募事宜。他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委托了几个在广宁之行中结识、且被认为较为可靠的原商队护卫,以及刘备、关羽推荐的几位楼桑村乡亲,让他们分头去联络目标人选。他给出的条件并不算特别优厚,但强调了“兄弟情义“、“共图大事“以及“赏罚分明“,并暗示了刘备、关羽、张飞在广宁的英勇事迹。这种更侧重于精神感召和未来前景的方式,反而吸引了一些真正有血性、不甘平凡的汉子。

同时,王宇也在为自己在涿县的“根据地“打基础。他听从了之前的设想,没有选择购买容易引人注目的城内商铺,而是在一位原商队护卫的引荐下,以一个相对公道的价格,买下了城郊一片靠近官道的荒地,大约有百十亩。对外宣称是打算开垦出来,作为日后的营生。这片地位置不算偏僻,靠近水源,土质也尚可,既可以屯田,将来若要秘密练兵或集结人马,也相对隐蔽。

他还通过张世平的关系,在城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盘下了一个小小的粮店。这个粮店规模不大,但位置适中,既可以作为收集信息、联络人员的据点,也能通过正常的粮食买卖,产生一定的收入,并为日后可能的军粮储备打下基础。他聘请了一位看起来老实本分的远房亲戚(当然是编造的身份)作为掌柜,自己则在幕后掌控。

这些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秘密进行着。王宇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宅院里,或是在粮店和城郊的土地上查看。他利用自己的现代知识,改进了粮店的记账方式,使其更加清晰高效;又绘制了简单的农田规划图,指导雇佣来的短工如何更有效地开垦荒地,虽然这些举动在旁人看来有些奇怪,但也没引起太多怀疑。

关羽在确定随刘备出征后,特意挑选了十名在广宁之战中表现勇猛、且对他忠心耿耿的原护卫留了下来,交由王宇指挥,负责保护宅院和粮店的安全。这些人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经历过生死的精锐,足以应对一般的宵小之辈。

与此同时,刘备、关羽、张飞也没闲着。他们一方面配合王宇考察招募人选,另一方面则加紧操练武艺,为即将到来的征程做准备。张飞更是按捺不住,每天在院子里把丈八蛇矛(已经请城内最好的铁匠重新打造,锋利无比)使得虎虎生风,引得留守的护卫们阵阵惊叹。

大约十天之后,初步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一支由七十余名精壮汉子组成的队伍悄然集结完毕。这些人中,有来自楼桑村的乡亲,有涿县本地的游侠,也有经历过广宁之战考验的原商队护卫。他们或许还算不上一支真正的军队,装备也只是普通的皮甲、环首刀和长矛,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三位领导者的信任。

王宇动用关系,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的干粮、基本的药物以及一些备用的武器。他还特意绘制了几份简易的地图,标注了从涿县前往青州的大致路线和沿途可能需要注意的城镇、关隘。

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

清晨,天色微曦,秋风带着一丝凉意。宅院门口,没有隆重的送别仪式,只有兄弟间的殷殷嘱托。

刘备紧紧握住王宇的手,眼中充满了信任与期盼:“子轩,家中之事,便全权托付于你了。务必谨慎行事,保重自身。我等此去,定不负所望,待功成之日,再与你相聚!“

“大哥放心,“王宇用力点头,强忍着离别的伤感,“我会打理好一切,静候兄长们凯旋的消息。此去路途遥远,战事凶险,大哥、二哥、四哥也要多多保重!“

关羽拍了拍王宇的肩膀,言简意赅:“保重。“他那双丹凤眼中,流露出的是无需言语的兄弟情深。

张飞则红着眼圈,瓮声瓮气地说道:“三弟,你一个人在家,要是有不长眼的敢来捣乱,你就派人告诉俺们!俺老张就算千里之外,也要赶回来剥了他的皮!“

王宇被他逗得一笑,心中却是一暖:“知道了,四哥。你们在外也要互相照应,切莫冲动行事。“

简单的告别后,刘备、关羽、张飞翻身上马,带领着那七十余名新招募的勇士,趁着晨光熹微,悄然离开了涿县,朝着东南方向,踏上了前往青州的征途。

王宇站在门口,目送着他们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街道的尽头,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缓缓转身,走回院内。空荡荡的庭院,似乎一下子安静了许多。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从这一刻起,才真正沉重起来。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兄长们已经踏上了开疆拓土的征程,而他,则要在这涿县,为他们筑起一个最坚实的后盾。

---------------------------------------------------

离开涿县的队伍,一路向东南行进。

刘备骑在马上,心中百感交集。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带领一支属于自己的队伍,去追求那遥不可及的理想。虽然队伍人数不多,装备简陋,前途未卜,但他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豪情。

关羽和张飞一左一右,护卫在他身侧。关羽面色冷峻,目光如电,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张飞则显得有些兴奋,不时与身边的士卒说笑几句,活跃着气氛。

队伍中的七十余名士卒,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踏上如此遥远的征途。他们中有的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有的人则难免有些忐忑不安。刘备深知稳定军心的重要性,一路上,他时常与士卒们交谈,询问他们的家事,关心他们的疾苦,用他那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仁德之心,逐渐赢得了这些人的拥戴。

关羽和张飞的威名,在广宁一役后,也早已在小范围内传开。士卒们知道自己跟随的是两位万人敌的猛将,心中也多了几分底气和安全感。

他们行军并不急躁,保持着合理的节奏,晓行夜宿,尽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沿途经过的村镇,大多显得有些萧条。黄巾之乱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其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却远未消除。土地荒芜,流民随处可见,官府的控制力也明显减弱,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盗匪横行的迹象。

这让刘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唯有匡扶汉室,平定乱世,才能让百姓重获安宁。

大约行进了十余日,他们进入了冀州与青州的交界地带。这里的景象更加混乱,田野荒芜的情况更为严重,偶尔能看到的村落,也大多残破不堪,十室九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息。

“大哥,看来青州这边的黄巾余孽,闹得比咱们想象中还要厉害。“张飞皱着眉头说道,他已经看到了好几处被焚毁的村庄遗迹。

关羽也沉声道:“我等需更加小心谨慎。此地已近贼巢,恐有伏兵。“

刘备勒住马缰,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他们正行进在一片丘陵地带,道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和灌木丛,视野受限,确实是容易遭到伏击的地方。

“传令下去,“刘备下令,“队伍保持警惕,斥候前出十里,仔细探查!若遇异常,立刻回报!“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队伍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几名精干的斥候脱离大队,如同猎豹般消失在前方的小路和林地中。

队伍缓缓前行,所有人都握紧了手中的兵器,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林中传来阵阵鸟鸣,偶尔有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都让人的心头不由一紧。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前方的斥候飞马回报。

“报!启禀主公!“斥候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道,“前方五里处,发现一处村落,名为'石门村',村口有黄巾贼寇把守,约有百余人!看样子,他们是占据了村庄,正在里面烧杀抢掠!“

“什么?!“张飞闻言大怒,豹眼圆睁,“这群天杀的贼寇!大哥!让俺去宰了他们!“

刘备眉头紧锁。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剿灭黄巾主力,博取功名,但眼见百姓遭难,他又岂能坐视不理?

“可知村内情况?贼寇头领是谁?“刘备沉声问道。

斥候答道:“村内火光冲天,哭喊声隐约可闻。贼寇似乎并无严密组织,像是一股流窜的小股乱兵。未见明显头领旗号。“

刘备略一思忖,当机立断:“贼寇残害百姓,天理不容!我等既遇上了,便不能不管!二弟、四弟,听我号令!“

“大哥请吩咐!“关羽和张飞齐声应道。

“二弟,你率二十人,从左翼迂回,堵住村西出口,防止贼寇逃窜!“

“领命!“关羽毫不犹豫,立刻点齐人手,拨马而去。

“四弟,你率三十人,随我从正面强攻!务必一鼓作气,冲散贼寇,解救村民!“

“好嘞!看俺老张的!“张飞兴奋地大吼一声,挥舞着丈八蛇矛,早已迫不及待。

“其余人等,由军侯(刘备临时任命的一位较有经验的原护卫)带领,在外围接应,并负责看守马匹辎重!“

“遵命!“

命令传达完毕,刘备抽出腰间的双股剑,目光变得凌厉起来:“众将士!随我杀贼!匡扶正义,在此一举!“

“杀!!“

五十名士卒齐声呐喊,虽然人数不多,但气势如虹。在刘备和张飞的带领下,朝着石门村的方向发起了冲锋!

石门村的村口,果然有数十名黄巾打扮的贼寇正在喧哗。他们有的在喝酒,有的在赌博,还有的则在互相吹嘘着刚刚抢来的财物,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村口用简陋的木栅栏围着,但早已被破坏得七零八落。

“贼寇受死!“张飞一马当先,如同猛虎下山,丈八蛇矛带起一阵狂风,瞬间就冲到了村口!

那些正在嬉闹的贼寇被这突如其来的喊杀声吓了一跳,还没等反应过来,张飞的长矛已经如同毒龙出洞般刺到!

“噗嗤!“

最前面的两个贼寇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长矛洞穿了胸膛,串葫芦般被挑飞出去!

鲜血飞溅,瞬间点燃了战场!

“敌袭!敌袭!“剩下的贼寇惊慌失措地大叫起来,纷纷拿起武器。

但张飞早已杀入人群,丈八蛇矛上下翻飞,左挑右刺,磕着即死,碰着即亡!他如同虎入羊群,所到之处,贼寇纷纷倒地,无人能挡其一合之将!

刘备紧随其后,双股剑挥洒自如,剑光闪烁,虽然不像张飞那般刚猛,却也精准狠辣,每一剑都刺向贼寇的要害。他一边厮杀,一边指挥着身后的士卒:“结阵!稳步推进!不要恋战!“

那三十名新兵虽然是初次上阵,但看到主将如此神勇,也都鼓起了勇气,紧紧跟随着刘备和张飞,组成一个简单的攻击阵型,呐喊着向前冲杀。

村内的贼寇听到动静,也纷纷涌了出来。他们人数虽然比刘备这边多,但大多是乌合之众,缺乏训练和指挥,面对张飞这尊杀神和刘备组织的有效冲击,很快就陷入了混乱。

“哪里跑!“张飞杀得兴起,看到几个贼寇想往村西逃窜,大吼一声,纵马追去。

然而,没等他追上,村西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

只见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也是新得的利器),率领着二十名士卒,如同神兵天降,拦住了贼寇的去路!

关羽的刀法大开大合,威猛无匹。青龙偃月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刀光过处,血肉横飞!那些想要逃跑的贼寇,还没冲到近前,就被凛冽的刀风吓破了胆,要么转身回扑,要么跪地求饶。

“降者免死!“关羽声若洪钟,丹凤眼扫视着战场,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前后夹击之下,贼寇的抵抗迅速瓦解。张飞在村中横冲直撞,将残余的抵抗力量彻底肃清;刘备则指挥士卒控制住各处要道,收拢俘虏;关羽则牢牢守住西面,防止任何一个贼寇溜走。

战斗开始得突然,结束得也很快。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石门村的这场骚乱便被彻底平息。

村内一片狼藉,房屋被烧毁多处,地上散落着各种杂物和血迹。一些幸存的村民从藏身之处跑了出来,看到满地的贼寇尸体和威风凛凛的刘备等人,先是惊恐,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哭喊和感激。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救命之恩啊!“一个老者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刘备马前,老泪纵横。

其他村民也纷纷跪下,磕头不止。

刘备连忙翻身下马,扶起老者,温言安抚道:“老丈快快请起!我等乃大汉官军(他暂时借用了这个名头),剿灭贼寇,保护百姓,乃分内之事!“

他随即命令士卒们帮助村民灭火,清理战场,救治伤者,并从缴获的贼寇物资中,拿出一些粮食和布匹分发给村民。

关羽和张飞也来到刘备身边。

“大哥,贼寇约一百三十余人,被斩杀八十多,俘虏五十余。我军有三人轻伤,无人阵亡。“关羽禀报道。

张飞则兴奋地说道:“大哥!这些贼寇真是不经打!俺还没杀过瘾呢!“

刘备看着士气高昂的兄弟和部下,又看着那些感激涕零的村民,心中也是一阵欣慰。这是他们独立之后的第一场胜利,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它不仅检验了队伍的战斗力,提升了士气,更重要的是,践行了他们“为民除害“的诺言,赢得了民心。

在安顿好村民,处理完战场事宜后,刘备并没有在石门村久留。他向村民们询问了附近黄巾主力的动向,得知在东南方向约百里处的“黄巾岭“一带,盘踞着一股数千人的黄巾军,由一个自称“天公将军“(显然是冒名)的渠帅统领,时常下山侵扰地方。

“好!我们的目标,就是黄巾岭!“刘备目光坚定地指向东南方向,“此番首战告捷,正可乘胜追击!全军修整一日,明日一早,拔营出发!“

“是!“众将士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高昂的斗志。

夕阳下,石门村的炊烟再次袅袅升起。虽然经历了劫难,但希望的火种,似乎也随着这支援军的到来,重新在这片土地上点燃。

---------------------------------------------------

与此同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涿县。

王宇也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他的计划。

城郊的荒地已经开垦过半,雇佣的农夫们正在平整土地,准备播种一些耐寒的冬小麦。虽然王宇知道现在并非最佳播种时节,产量可能不高,但他更看重的是拥有自己土地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控制力。

城内的小粮店也已经开张。王宇利用自己对市场供需的粗浅理解(主要是基于历史知识和现代常识),低买高卖一些粮食,赚取微薄的利润。更重要的是,这个粮店成为了他收集信息的重要渠道。他让掌柜留意各种来往客商、行脚贩夫的谈话,收集关于各地局势、官府动向、乃至奇人异士的消息。

他也开始尝试与涿县本地的一些人物建立联系。他拜访了县衙的几位低级官吏,送上一些薄礼,混个脸熟;也通过张世平、苏双的关系,结识了一些本地的中小商人,了解当地的商业环境和人脉网络。

他行事低调,言语谦和,出手也并不阔绰,尽量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但他的谈吐见识(虽然他刻意隐藏,但偶尔流露出的超越时代的思维方式和信息),以及他背后隐约可见的刘备、关羽、张飞的“威名“,还是让一些有心人开始留意这位年轻的“王三爷“。

这天,张世平派人送来请柬,邀请王宇过府一叙。

王宇欣然赴约。张府内,张世平热情地接待了他。

“子轩老弟,近来可好?“张世平笑呵呵地问道,“听说你在城郊置办了田产,还开了家粮店?真是年轻有为啊!“

“张大哥说笑了,小打小闹,混口饭吃罢了。“王宇谦虚地回答。

寒暄几句后,张世平引入正题:“老弟,实不相瞒,今日请你来,是有件事想与你商议。“

“张大哥但说无妨。“

张世平压低声音说道:“最近城里不太平啊。听说南边青州、兖州一带,黄巾余孽又开始作乱了,闹得挺凶。官府似乎有意再次征召乡勇,前往助剿。涿县这边,太守大人也在召集本地的豪强商议此事。“

王宇心中一动。这消息印证了他之前的判断,也与大哥刘备他们的行动方向不谋而合。

“哦?竟有此事?“王宇故作惊讶地问道。

“是啊。“张世平叹了口气,“这兵荒马乱的,生意也难做。不过,这也是个机会。“他看向王宇,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子轩老弟,你与玄德公他们,在广宁可是立下了大功。若此次朝廷征召,以玄德公他们的名望和实力,定能获得重用。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玄德公他们如今远在青州,未必能及时赶回。而涿县本地的这些豪强,未必肯放过这个争夺功劳和名声的机会。我担心,他们可能会从中作梗,或者抢了本该属于玄德公他们的功劳。“张世平说出了他的顾虑。

王宇明白了张世平的意思。这位商人不仅是来传递消息,也是在暗示他,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在涿县为刘备等人争取利益。

“多谢张大哥提点。“王宇拱手道,“此事关系重大,我会仔细考虑。不知张大哥可有何高见?“

张世平捻着胡须,笑道:“高见谈不上。只是觉得,子轩老弟你足智多谋,或许可以从中周旋一二。比如,可以向太守大人陈述玄德公等人在广宁的功绩,表明他们已经主动前往青州剿贼的决心。如此一来,既能为玄德公他们正名,也能让太守大人知道,这涿县并非无人可用。“

“张大哥的意思是,让我去面见太守?“王宇问道。

“正是。“张世平点头道,“太守大人最近正在为此事烦心。若你能提出一些有见地的建议,或者展现出你们的力量(哪怕只是潜在的力量),或许能得到太守的赏识。苏老弟那边,也与太守府有些交情,可以从中引荐。“

王宇沉思起来。面见太守,这无疑是一个直接接触地方最高权力者的机会,但也伴随着风险。他现在身份不明,根基尚浅,贸然出头,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张世平的话也很有道理。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在涿县官方层面为刘备等人“备案“,甚至争取到一些支持,那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权衡利弊之后,王宇决定冒险一试。

“好!“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多谢张大哥指点迷津!此事,我愿一试!“

张世平见他答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子轩老弟果然有胆识!需要我与苏老弟做什么,尽管开口!“

王宇与张世平又仔细商议了一番细节,这才告辞离开。

走在返回宅院的路上,王宇的心情有些激动,也有些忐忑。他知道,自己即将踏入一个更复杂、更凶险的领域——官场与权谋。这与之前单纯的经商和练兵截然不同。

但他没有退缩。为了兄长们的大业,为了能在这个乱世中真正立足,他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去迎接新的挑战。

涿县的风,似乎更紧了。一场围绕着“剿贼“功劳和地方势力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而远在青州边境的刘备、关羽、张飞,也正朝着他们的第一个重要目标——黄巾岭,奋勇前进。

双龙初动,风云已起。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三国之路,正以更加波澜壮阔的姿态,展现在他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