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红色马面裙
平城市地处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的交汇处,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春秋季不明显,冬季寒冷且漫长达六个月。平城北靠阴山山脉,南接太行山支脉,北口隆地,西南处呈凹陷,东南为桑干河新断陷。东部为著名的世界地质奇观平城火山群,与滇南腾冲构成南北两大火山群。
桑干河北岸有多处因火山岩喷发后留下的焦石,十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此劳作生息了。于是,古人们就地取材,出现了诸多用火山石砌成的房子,从远古到近代,附近的渔民猎户就一直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直到近十年平城市启动一轴双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后,才将住在河畔火山岩石中的村民迁徙走,但是,那些古朴的石头房子,却保留了下来。
有一个叫做余家寨的古村落,紧靠着河畔,安静的守护着这条古老的河流整整三千多年。据记载早在商朝末年,这个村落就已经存在了。
经过两天的排查与走访,附近也有一些原住居民虽然住所搬迁,但劳作的农田还在原地。那些荒废散落在河边的石头房子,确实也有过一些类似流浪汉,或是探险者,再者就是不乏有那种在河边夜钓,烧烤,聚会的一些人在这里偶尔过夜。但具体有没有可疑的人在这里长期居住或是出没,受访者给出的答案基本都是毫无价值的。但有一个经常在附近钓鱼的人回忆,大概从2022年左右到后来的这三年中,一直有一个女人在附近出现。这个女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穿着一条红色马面裙。
“红色马面裙?不会是来这里拍照的吧?古城里每天都有穿古装的大姑娘小媳妇。”叶星星问道。
“主要问题是这个女人总是一个人出现,就算自拍成瘾,也不能一个人总来这荒凉的地方吧?你把附近路口的监控都调了吗?”华子说道。
“师父,都排查过了,至少这半年内没发现这个穿马面裙的女人出现过。”
“再往前查呀?这还用教?”
“师父,这些乡村路口的监控系统都是原来各村子自发购买安装的,记录能保存半年就不错了,有好几个就是个空壳,吓唬人的摆设。”
“不可能吧,据我所知早在十年前省厅就下文,各乡村路口的监控设置统一由地方政法部门采购安装,监控网络直接由各辖区派出所管理。怎么还有你说的这种情况?”
“师父你不信看看前面那个,就是村口大杨树旁边那个电线杆上,监控摄像头上面都搭喜鹊窝了。”
华子无奈叹了口气,说道“你跟裴宁说一下,明天继续排查这些老房子,继续打听那个穿红色马面裙的女人,看看有没有其他目击者见过她,我就不信这邪了。明天你跟我去趟京城,昨天跳跳说的那个叫什么院来着?”
“明代帝陵保护技术学术交流研究院。”
“对,咱明天带着跳跳和姜小曼去见见那个叫做樊什么泉的导师。你下午把车子洗一洗,副驾驶遮阳板有个加油站送的洗车卡。还有还有,超市买箱水带着。”
“师父,就带她俩去呀?小四昨天说也要跟着,还有姚尧。姚尧历史学的好,她说过,她喜欢明史,万一能帮上忙呢。”
华子举起手臂,又轻轻放了下来“好好好,都带着,我就纳闷了,你不觉得你小子有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你知道姚尧什么家庭背景吗?我听跳跳说,他父母可都是陕师大的教授,别说我没提醒你。这丫头学习又好,以后考研考博了,肯定要到比咱云州更有名的学校去。你个小警察,就老老实实在平城谈个对象不好吗?”
“要不,我跟你表妹谈谈,呵呵。”
“你快拉倒吧,我那个表妹,就凭你这智商,你摆弄不了她。她那鬼心眼子,能把你玩儿的团团转。”
“我开玩笑呢,我对她不来电。对了师父,一个女孩子,为啥叫跳跳,她从小就有多动症吗?”
“多动症肯定有,她呀,我姨姨起初给她起名叫窕窕,窈窕淑女的那个窕字。可她不像个淑女呀,一天到晚活蹦乱跳,所以后来大家伙儿就管她叫跳跳了,但户口本身份证还是姬窕窕。哎,我跟你说这么多干嘛,赶紧安排我交代你的事去。还有,嘱咐裴宁,排查走访时多注意细节。嫌疑人也不一定跟那个红色马面裙有关,重点是藏尸的地方。说实话,我总觉得这些黑乎乎的石头房子哪里不对劲儿。行了,赶紧去吧。”
华子从口袋里掏出一根儿烟,火机打开的一瞬间,就好像远处的火山口又一次喷出了岩浆,将河边的农田村庄淹没在滚烫的火海中。
“一个穿着红色马面裙的女人,一具藏了十二年的女尸,这两者会有关系吗?”华子深深吸了一口烟,跺了跺鞋子上的灰土,朝路边的警车走去。
第二天六个人到达京城的时候,小曼的男朋友樊小泉已经站在学院门口等着他们了。
“也没你们一路上说的那么胖呀?这小伙子不挺精神帅气的吗?”华子一边说一边打开车门。
小曼捂着嘴呵呵一笑,对着华子竖了竖大拇指,然后跳下车子快步走到樊小泉跟前“来,我给你介绍,这是平城刑侦支队的郭队,这位是叶警官。”然后又对着华子说“这是樊小泉。”几个人寒暄了几句。只听后面小四喊道“我们呢我们呢?把我们三个当空气是吗?别逼我说出你的隐私八卦,哼!”
樊小泉笑呵呵走上前“三位美女小姐姐好,让我猜猜啊,你是小四,她是姚尧,这位嘛,肯定是413宿舍的大姐大,姬跳跳。”
“哼,樊小胖我跟你说,你咋跟她谈恋爱,白瞎你这个人了。”小四说完,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樊小泉带着众人径直朝学院的小会议室走去。给等在那里的两个同学高迎军和郑辰晨做了个简单介绍,转头对华子说“郭队,我们导师临时出差去了豫南,一会儿我跟我的这两位同学一起,把事情简单跟你汇报一下。”
“汇报谈不上,为了这个案子,我们专程来京城,主要是前来请教,你们是专家,我们都是外行。”
“别客气郭队,小曼发给我的照片,我们仔细研究过了,也给我的导师唐教授看了。我们观点是一致的,先说云雷纹图腾,从形状大小来看,应该是古代铜镜后面的纹饰,排除其他青铜器纹饰的可能。至于会不会是某种现代金属器访铜镜纹饰,这个不排除,但上面的金文我们已经辨认出来了。”
“哦?这么模糊的字体你们也能辨认出来,竟然还是金文?您请说。”
“这八个字读作虺瞳七邑,以麌久生。”
“这几个字啥意思?我咋不明白。”小曼说道。
“这几个字的出处我还没查到,不过我会继续帮你们找一找金文方面的专家。还有另一个明代铜板,这张照片小曼发给我的那天,我还特意去了趟明定陵博物馆。”
“明定陵?定陵不是这位泰昌皇帝的父亲万历皇帝的陵寝吗?”
“你听我说完,五六十年代发掘定陵时,郑辰晨的爷爷曾亲历发掘现场。”说完转头看了看郑辰晨,然后点点头。
郑辰晨接过话题说道“我爷爷那时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大学生,他回忆说,发掘定陵时,学校选了五个学生跟随郭教授做现场发掘记录,我爷爷就是其中一个。特殊年代,文物保护意识与技术还不够成熟,当时好多珍贵文物在提取和运输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一件事,我爷爷记忆特别深,也最觉得不可思议。那就是在万历皇帝的地宫里竟然出现了十二枚印有泰昌通宝的铜币。可那是万历死后,他儿子的年号,怎么可能出现在他的墓室里?难道泰昌这个年号是万历死之前就给定好了?历史上这个惯例根本不成立。后来又有人猜测,泰昌皇帝登基不到一个月就驾崩了,根本没来得及铸造钱币,后来一年后是他儿子明熹宗为他补铸的。那问题又来了,万历皇帝的墓室里相当于出现了他孙子做皇帝后才铸造的钱币。”
“会不会定陵会盗过?是盗墓贼丢下的?”
“这个假象完全可以排除,盗墓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那就有点玄乎了,这都过去快七十年了,后来怎么解释的?”
“我爷爷回忆说,把这件事汇报给上级,后来上级研究决定,不将这十二枚铜币记录入册。”
“那这十二枚铜币去哪了?”
“我爷爷说丢了,哎,其实大家也能猜到,当时那个特殊年代,破坏丢失的情况是会出现的。”
“丢了?这也太牵强了吧?不会是你爷爷自己放兜里拿回家了吧?呵呵。”
“你不要胡说,玩笑都开不得。我爷爷既然把这件事说出来,肯定也不会是他做的。关于这枚铜币相关的资料,我只能提供这些,再说了,你们发现的这枚泰昌通宝,不一定就是当时丢失的那枚呀,天启年间不也流通过很长时间吗?”
“明万历皇帝的定陵竟然出现了天启年间发行的铜币,那有没有可能,万历皇帝死后,他的后宫皇后嫔妃还没死,后来在天启年间死后下葬定陵与万历合葬时,然后就。。。”
“这种可能也排除了,与万历皇帝合葬的两位皇后,一位是孝敬皇后王氏,比万历早去世九年。另一位是孝端皇后王氏,她与万历皇帝同年去世,并且同年一起合葬定陵。自此,墓室封死,直到六十九年前打开定陵墓室的大门,他们夫妻三人在里面沉睡了整整三百三十六年。”
瞬间,整个小会议室安静的出奇,谁也不知道那枚孙子铸造的古币为何会出现在爷爷的墓室里。
四百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还有铜镜上的那八个文字,又代表着什么呢?两者之间,会不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