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赳夫评传:寻求战后日本的繁荣与安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各位中国朋友:

值此《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之际,《评传福田赳夫》汉译版正式发行,我为此感到由衷高兴。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优秀的学者所译,在此谨向组织本次翻译工作的日本研究所以及出版社的各位表示衷心感谢。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往。但是,20世纪前半期的一段时间,由于日本国策的失误,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邻国带来巨大伤害。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严峻的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很长时间没有实现邦交正常化。

直至步入20世纪70年代,情况才发生了变化。我的父亲福田赳夫出于对日本与亚洲各国的协助及关联的重要性的思考,在其担任首相的1977年出访东南亚各国的时候,提出了“福田主义”的主张,“福田主义”体现了日本不寻求成为军事大国,以真诚交往的手段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的外交原则,也明确反映了福田赳夫率领日本以和平国家的姿态为世界作出贡献的信念。同时,福田在1978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前又提出了“全方位和平外交”的倡议,这也体现出福田希望日本与周边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

此外,福田赳夫在其离任首相后的1983年创立了国际行动理事会。国际行动理事会的创设目标是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该理事会向联合国递交了《世界人类责任宣言》并获采纳。宣言中所引用的《论语》中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落实全人类责任的关键所在,其理念与实践至今依然未曾改变。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战后重建以及经济高速增长期,在经济层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间,福田赳夫在内阁先后担任了农林大臣、大藏大臣、外务大臣、经济企划厅长官等职务,在自民党内也出任了政调会长以及干事长等要职。在经济、财政政策方面为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因石油危机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经济秩序造成动荡的时刻,福田赳夫作为日本经济的指导者,及时地为日本找到了摆脱困境的路径。同时,他还以20世纪30年代失败的封闭经济的历史教训为戒,对各国首脑反复强调加强协作的重要性。

当下,迄今为止受到全球化恩惠的国际社会又直面被割裂的危机,仿佛又重现了过去那种以铁幕隔断东西方交流的冷战时代的情况。同时,如同泡沫经济破裂后的日本那样,现在的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伴随高度经济发展而产生的问题。由衷期待这本描述福田赳夫在战后日本生平事迹的书,能为中国未来的飞跃发展以及日中关系的安定成长贡献一点菲薄之力。

福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