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让你背黑锅,没让你拜把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上交水泥厂

暮春的晚风裹挟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掠过总部大院。

青砖灰瓦在暮色中泛着冷冽的光泽。

面对老总关切的目光,张大彪身姿如松,脊背挺得笔直,军装上还沾着旅途的尘土。

他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从容的弧度,全然不见初入高位者的局促。

这份镇定自若,让围坐在会议桌旁的参谋们暗自交换了惊讶的眼神——他们原以为,能得到老总亲自过问的人,多少会显露出几分受宠若惊的模样。

“是这样的。“

张大彪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久经沙场淬炼出的磁性。

“我们部队在驰援新一团的途中,途径晋西北山区时,有了意外发现。“

他特意停顿了片刻,目光扫过众人逐渐专注的脸庞,继续说道:“那地方山势险峻,原本不在常规行军路线上,但当时侦察兵发现山谷里有浓烟异常升起,我们才决定一探究竟。“

老总的手指停止了敲击,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哦?你发现什么了?“

尽管“重大发现“四个字从张大彪口中说出,但在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眼中,多年的军旅生涯早已让他对各种“意外“见怪不怪。

他甚至在心底暗自揣测,这或许只是年轻军官为引起重视而稍作的夸张表述。

察觉到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质疑,张大彪不慌不忙地从挎包里取出一叠泛黄的图纸。

纸张展开时发出轻微的簌簌声,他的指尖在图纸上精准地划过某个标记:“我们发现了一座水泥工厂。“

他的声音依旧沉稳,却在说出“水泥工厂“四个字时加重了语气。

“我特意找来当地懂行的工匠,结合工厂现存的设备和原料,初步估算其年产量可达5000吨。“

霎时间,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

老总的瞳孔猛地收缩,握着茶杯的手不自觉收紧,杯中的茶水微微晃动,在杯壁上留下蜿蜒的水痕。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参谋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滚圆:“真的是年产5000吨?“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张大彪同志,这种工业数据容不得半点差错,你确定没有误判?“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参谋颤抖着站起身,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过图纸,浑浊的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孩子,你要知道,5000吨的年产量,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你没接触过工业生产,会不会把单位弄错了?“

他的语气中既有质疑,也带着几分长者的关切。

老总紧盯着张大彪,喉结上下滚动,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你再说一遍,真的是年产5000吨?“整个会议室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如炬,聚焦在这个年轻军官身上。

张大彪迎着众人灼热的目光,神色未改分毫。

他挺直腰板,字字铿锵:“千真万确,就是年产5000吨。我不仅实地考察了工厂的生产线,还核对了库存记录,连周边运输的马车道都仔细丈量过。“

他的话语中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坎上。

老总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拖出刺耳的声响。

“你的意思是,我们马上就要拥有一座超级水泥工厂?“

他的声音因兴奋而拔高,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这一刻,这位见惯风云变幻的老将,也难以抑制内心的震撼。

在场的参谋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与狂喜。

要知道,八路军的物资供应长期捉襟见肘,工业基础更是薄弱得可怜。目前掌握的几座小工厂,加起来的年产量不过千余吨。

而这座突如其来的水泥厂,其产能几乎相当于现有工业体系的总和!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一位参谋激动地拍案而起。

“有了水泥,我们的防御工事能坚固十倍!桥梁、堡垒都能快速修建!“另一位参谋则迅速掏出笔记本,开始计算产能对战略布局的影响,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

老总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深吸一口气,目光中满是赞许:“说吧,你有什么困难需要总部帮忙解决?“他的语气坚定而恳切,“只要是总部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这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掀起波澜。

参谋们倒吸一口冷气,交换着震惊的眼神。

要知道,老总向来以严谨著称,如此大包大揽的承诺,还是头一回。有人甚至在心底暗想:此刻张大彪若提出晋升要求,老总恐怕也会欣然应允。

然而,张大彪的回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微微欠身,语气诚恳而坚定:“老总,我只有一个请求——自主行动权。“

一时间,会议室陷入诡异的寂静。参谋们瞪大了眼睛,仿佛怀疑自己听错了。

有人下意识地摇头,难以置信:“就为这个?你交出这么大一份厚礼,居然只要这点东西?“

老总也愣在原地,眉头微蹙,眼中满是诧异。

在他的预想中,张大彪至少会提出扩充军备、补充兵员之类的要求。

可对方竟然只要一个自主行动权,这让他既意外又感动。

“好!“

老总大步上前,重重地拍了拍张大彪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我答应你!“他的笑声爽朗而豪迈,“年轻人,懂得顾全大局,有远见!“

左参谋默默注视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思忖。

他明白,张大彪虽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利益诉求,但这份克制与远见,早已在老总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个既能打胜仗,又懂得为大局着想的军官,前途不可限量。

而此刻的张大彪,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却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深知,这座水泥厂对八路军意义重大,但以自己部队的能力,很难将其价值最大化。

上交总部,既能为抗战大局贡献力量,又能为自己争取到梦寐以求的行动自由。

如此一来,日后执行特殊任务时,便无需再为物资来源费心解释,可谓一举多得。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会议室里,为这场意外的会面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