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想成为的样子”才会影响当下的行动
接下来,我想向各位介绍如何用语言表达“想成为的样子”。在进入正题之前,请允许我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明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又为什么要学会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比起“过去的经验”,“未来的状态”对当下行动的影响更大。
说来奇怪,大部分人认为正是过去的经验造就了当下的自己,觉得是“过去的行为决定了当下的自己”。

在学校学习期间,老师也总是这样教导我们,他们经常将“每天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之前的努力绝对不是无用功”这样的鼓励挂在嘴边,以致我们常常误以为这种想法是正确的。然而,比起恪守“过去的经验”,畅想“未来的状态”才更有可能影响我们当下的行为。
让我们来简单设想一下。
假设在过去10年间,有一个人每天都在坚持打棒球。既然已经坚持了10年,那么基于过去的经历,他今天应该也会去打棒球。但是如果这个人经过深思熟虑,下定决心将来要成为一名网球运动员,那么他会怎么做呢?恐怕他今天不会再去打棒球,而是去练习打网球了吧。
人大多都是有惰性的——之前做了什么,今天也去做什么。人们总是认为过去的自己深刻地影响着当下的自己,其实不然,应是将来我们想成为什么人的念头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当下的行为。
简而言之,决定了“想成为这样的人”以后,意味着同时也决定了当下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动。
例如,有人想上东京大学,即便他以前完全不学习,他也会从现在开始拼命用功。又如,有人想成为富翁,成为成功人士,那么他就应该朝着这个目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