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星空:西游星座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今天国际通用星座的源头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生活在那里的苏美尔人、亚述人、巴比伦人凭借非凡的想象力将群星勾连成他们心目中伟大的神灵与奇异的怪兽,这就是最早的星座。美索不达米亚星座传播到希腊地区,古希腊人将它们与本民族的神话融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奥林匹斯诸神统御的星空世界。约公元140年前后,生活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天文学大成》中划分出48个星座,后世称其为托勒密星座。

15至16世纪,欧洲人跨越赤道抵达南半球,开启了南天星座的“发现”热潮。荷兰人皮特·凯泽与弗雷德里克·豪特曼在1595至1597年前往东印度群岛探险期间,对南天恒星进行了测量。随后据此设立了12个南天星座,后人称为航海十二星座。175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依据自己在南非开普敦的恒星观测成果,设立了14个南天星座,与航海家以动物命名星座不同,拉卡伊星座多以当时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的新发明命名。

16世纪起,天文学家和制图师们还热衷于创造新星座来填补托勒密留下的北天空白区域,其中荷兰制图师普兰修斯和波兰天文学家赫维留创立的部分星座保留到了今天。

19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今天国际通用的88个星座。

1603年拜尔星图中的航海十二星座(中国香港托勒密博物馆收藏并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