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封神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殷商乱象与西岐曙光

华夏封神传奇

第一章:殷商乱象与西岐曙光

鸿蒙初辟,岁月悠悠,华夏大地之上,殷商王朝如一头盘踞中原的古老巨兽,历经数百年传承,根基深厚,幅员辽阔,四方诸侯咸来朝贡。

殷商末年,纣王帝辛登基。此君天生神力,体魄雄伟,举手投足尽显豪迈。其天资聪慧,博闻强识,早年亦胸怀壮志,欲将殷商辉煌推至巅峰。彼时,殷商军队在他带领下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四方蛮夷闻风丧胆。然而,时光流转,权力如烈酒,悄然侵蚀其本心。

一日,春和景明,万物复苏,纣王率满朝文武前往女娲宫进香。女娲宫坐落于群山环抱之间,四周云雾缭绕,仿若仙境。宫前古木参天,枝叶繁茂,阳光透过叶间缝隙倾洒,地上光影斑驳。步入宫门,殿内香烟袅袅,女娲娘娘圣像庄严肃穆矗立中央。圣像面容慈祥,双目宁静祥和,似俯瞰世间万物;身姿婀娜,衣袂飘飘,蕴含无尽慈爱与威严。

纣王凝视圣像,内心却为莫名欲望占据。他震撼于圣像绝美,可这份震撼未化作敬畏,反倒扭曲为亵渎之意。稍作思忖,他便命人取来笔墨,于粉壁之上挥毫题诗:“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此诗一出,满朝文武大惊失色,纷纷伏地劝谏,称此乃对女娲娘娘大不敬之举,恐触怒神灵,招来灾祸。纣王却不以为然,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彼时,女娲娘娘刚从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归来。踏入女娲宫,便察觉异样气息。她抬眼望向粉壁题诗,顿时凤目圆睁,柳眉倒竖,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身为创世之神,福佑苍生,岂容凡人如此亵渎。她玉手一挥,刹那间风云突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女娲娘娘怒不可遏,咬牙切齿道:“纣王如此无道,竟敢对吾这般不敬,实乃罪不可赦!”

女娲娘娘心意已决,欲惩戒纣王。她轻唤彩云童子:“童子,速取金葫芦来。”彩云童子不敢懈怠,急忙取来金葫芦。女娲娘娘缓缓揭开葫芦盖,素手轻指,一道耀眼白光冲天而起,光芒万丈,直破云霄。白光之上,一面幡旗徐徐浮现,上书“招妖幡”三个古朴大字。幡旗迎风舞动,猎猎作响,一股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以女娲宫为中心,向四方扩散。

刹那间,天下群妖感应到这股召唤之力,纷纷从山川湖海、隐秘洞穴蜂拥而出。它们或化人形,或原形毕露,朝着女娲宫疾驰而来。不多时,宫前便聚满形形色色妖物,有青面獠牙的恶鬼,身姿曼妙的狐妖,尖牙利爪的狼精……不一而足。女娲娘娘神色冷峻,目光如电,在群妖中细细挑选。最终,她的目光落在三只妖身上,分别是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

女娲娘娘对三妖道:“今纣王无道,不敬神明,天下苍生受苦。吾命你等隐去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助西周伐纣,成就封神大业。但需谨记,不可残害众生,否则定不饶你等!”三妖伏地叩首,齐声应道:“谨遵娘娘法旨!”言罢,化作三道流光,消失天际,朝朝歌而去。

与此同时,西方岐山之下,有片名为西岐的土地。此地山川秀丽,沃野千里,百姓安居乐业。西岐统治者乃西伯侯姬昌,他生性仁厚,心怀天下,礼贤下士,广施恩泽,深受百姓爱戴敬仰。姬昌有百子,各个非凡。长子伯邑考精通音律,相貌堂堂,心地善良,温润如玉;次子姬发英勇果敢,气宇轩昂,颇具雄才大略,有王者之风。

姬昌于西岐推行仁政,重视农业生产,常亲自带领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农忙时节,他身着粗布麻衣,与百姓一同劳作田间。在他治理下,西岐田野庄稼年年丰收,麦浪滚滚,一片繁荣。他还鼓励商业发展,于西岐城邑设集市,吸引四方商贾云集。集市热闹非凡,奇珍异宝、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此外,姬昌注重教育,在西岐设立学堂,聘请饱学之士授课,培育一代又一代贤能之才。

西岐日益繁荣,如璀璨明珠,引得各方关注,也令远在朝歌的纣王心生忌惮。此时,朝堂佞臣费仲、尤浑为谄媚纣王、巩固权势,进谗言道:“陛下,那西伯侯姬昌在西岐积善累德,深得人心,势力渐大,恐有不臣之心,望陛下早做决断,以绝后患。”纣王本就听闻姬昌贤名,忌惮西岐发展,听此谗言,杀意顿起,当下便下令宣姬昌入朝歌。

姬昌接到诏令,心中明白此去凶多吉少。然为西岐百姓安宁,为避免无辜战乱,他毅然决定前往朝歌。临行前,西岐百姓夹道相送,哭声震天。姬昌骑着高头大马,神色凝重,缓缓举双手示意百姓安静。而后,他转身对姬发道:“吾儿,为父此去,吉凶难料。西岐重担交付于你,你要坚守仁政,不可轻易兴兵,以百姓安危为重。”姬发双眼含泪,单膝跪地,坚定道:“父亲放心,孩儿定不负您的嘱托。”

姬昌抵达朝歌,旋即被纣王囚禁于羑里。羑里牢狱阴暗潮湿,腐臭弥漫。四周墙壁由粗糙石块堆砌,冰冷刺骨。狭小牢房仅有一扇小窗,透进几缕微光。姬昌身处困境,却未被打倒。他深知肩负西岐百姓期望,更肩负推翻无道殷商、拯救天下苍生之使命。

囚禁岁月里,姬昌每日静心沉思,钻研八卦之术。他将伏羲先天八卦与天地万物变化相结合,日夜推演。昏暗牢房中,姬昌时而仰望天窗,观察星辰运行轨迹;时而低头思索,在地上绘制八卦图形。他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终于,经无数日夜努力,姬昌将先天八卦推演为后天八卦,完善八卦体系,为后世留下博大精深的《周易》。

远在西岐的伯邑考得知父亲被囚,心急如焚,如热锅蚂蚁坐立不安。他孝心似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思索后,他决定带奇珍异宝与精心准备的乐曲,前往朝歌营救父亲。伯邑考深知纣王好珍宝、痴迷音律,望借此打动纣王,换取父亲自由。

伯邑考精心挑选西岐诸多奇珍,有温润细腻、价值连城的美玉,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的青铜器,珍稀罕见、香气扑鼻的香料。他还带上心爱的七弦琴,日夜苦练,准备在纣王面前献上动人心弦的乐章。一切就绪,伯邑考带着随从踏上前往朝歌的路途。

一路上,伯邑考心急如焚,恨不能立刻飞到父亲身边。他们晓行夜宿,风雨兼程。终于,伯邑考一行人来到朝歌。朝歌城中,宫殿巍峨,气势恢宏;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然伯邑考无心欣赏繁华,径直前往王宫。

伯邑考进宫,见到纣王,伏地叩拜,恭敬献上奇珍异宝,道:“陛下,罪臣姬昌之子伯邑考,听闻陛下圣明,特献上西岐些许薄礼,望陛下笑纳。”纣王看着堆积如山的珍宝,眼中闪过贪婪。随后,伯邑考请求为纣王演奏一曲。纣王本就对音律感兴趣,欣然应允。

伯邑考端坐在琴前,神色庄重。他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琴声顿时在宫殿回荡。那琴声时而如潺潺流水,清澈悦耳;时而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时而如夜莺啼鸣,婉转悠扬。纣王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此时,妲己却心生嫉妒。她见伯邑考相貌堂堂、才华出众,担心纣王被吸引而冷落自己,便在纣王耳边轻声道:“陛下,这伯邑考看似忠诚,实则心怀叵测。他以音乐迷惑陛下,说不定想趁机行刺。”

纣王本就生性多疑,听此谗言,顿时怒从心起,大喝:“大胆伯邑考,竟敢妄图行刺朕!来人,将他拖出去斩了!”伯邑考不及辩解,便被武士强行拖出宫殿。可怜伯邑考一片孝心,却惨遭毒手。纣王残忍杀害伯邑考后,竟听信妲己馊主意,将其做成肉饼,送与姬昌。

姬昌在羑里狱中接到肉饼,心中悲痛欲绝。他深知这是纣王试探,若不吃下,恐有性命之忧,西岐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无奈之下,姬昌强忍着内心剧痛,含泪吃下肉饼。纣王得知姬昌吃下肉饼,以为他已被吓破胆,对他放松警惕。

此时,西岐大臣散宜生等人得知姬昌与伯邑考遭遇,心急如焚。他们四处奔走,筹集更多珍宝美女,欲营救姬昌。散宜生深知纣王喜好,挑选一批绝色美女与更为珍贵的宝物,献给纣王。纣王见到美女和珍宝,龙颜大悦。加之此时有大臣为姬昌求情,纣王便下令释放姬昌。

姬昌终于逃离朝歌这个龙潭虎穴,踏上归乡之路。一路上,他满心悲痛,既有对伯邑考惨死的哀伤,也有对纣王无道的愤怒。回到西岐,姬昌与姬发及一众大臣相拥而泣。全城百姓得知西伯侯归来,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然而,姬昌心中明白,与殷商的矛盾已无法调和,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就在此时,一位神秘人物现身西岐渭水之滨。此人白发苍苍,鹤发童颜,身着道袍,手持钓竿,在渭水之滨以直钩垂钓,鱼钩离水面三尺有余。此人便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弟子姜子牙,他奉师命下山封神,寻觅明主,以完成伐纣大业。

姜子牙于渭水之滨垂钓时,心中思索着封神使命与未来辅佐明主成就大业的宏图。他深知,自己肩负重任,天下苍生命运系于一身。每一次甩钩,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对时机的精准把握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姬昌听闻渭水之滨有奇人以直钩钓鱼,心中好奇,决定亲自拜访。见到姜子牙,只见他气宇不凡,神态悠然。一番交谈后,姬昌被姜子牙的学识谋略折服,认定他就是自己寻觅的贤才,可辅佐成就大业。姜子牙亦见姬昌心怀天下,宅心仁厚,是可辅佐之主。于是,姬昌拜姜子牙为丞相,委以重任,将伐纣大业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至此,华夏大地之上,殷商王朝在纣王与妲己折腾下,乱象丛生,民心渐失;而西岐在姬昌领导下,得姜子牙相助,如新星冉冉升起,曙光初现。一场关乎天下归属、众神封神的宏大传奇,就此拉开帷幕,无数神秘故事与精彩战役,即将在这片古老土地上一一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