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我要回去
“你说什么?!”
蓝道行的声音戛然而止,手中拂尘“啪”地坠地。
他苍老的面容上,每一道皱纹都刻满了难以置信。
那双洞悉世事的眼眸,此刻竟微微颤动。
没错,皇帝上山的消息虽然是他有意透露,可本意也只是想试探一下这孩子的反应。
原以为,这孩子能够提出的不过是诸如“想要远远看一眼自己的亲生父亲”这般的要求。
谁曾想,居然从他嘴中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老道士喉头滚动,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心中当然十分清楚,萧恒口中“回去”二字的意味着什么。
那九重宫阙内,朝堂上的明枪暗箭,后宫里的尔虞我诈......每一处都暗藏杀机。
这具小小的身躯,当真能承受得住吗?
可自己这个弟子虽然天赋异禀,可明明才只有四岁出头的年纪的啊!
“我想回到那宫里去,还请师父帮我!”
萧恒看着眼前有几分失态的老道士,语气中带着几分与年龄完全不符的坚定与决绝。
他做出这个决定当然不是意气用事。
在蓝道行告知皇帝要上山的消息的瞬间,脑海中的金球便再次闪烁。
几行金色字迹随之在脑海之中显现:
【天子久居九重,此番圣驾亲临实乃天数使异。
然当今时局暗流汹涌,是祸是福,全在一念之间。】
【避而不见,潜心修道:
机缘稍纵即逝,若不积极争取,便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之中,龙困浅滩,于将来不利!(凶)】
【表明身份,坦诚相见:
此时表明身份虽然能让你回到宫中。
但当今朝局波谲云诡,敌暗我明,根基未稳就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此举无异于稚子怀璧行于闹事,不智。(大凶)】
【掩藏身份,迂回行事:
皇宫自然要回,却不可直接回返。如此,最好的法子自然是借助其他身份的掩护再回去。
潜龙在渊,夕惕若厉,以待良时。(吉)】
也正是看到了金球的提示,萧恒才会毫不犹豫地在蓝道行面前说出这番话语来。
既然没办法以皇子的身份堂堂正正地回宫,那么眼下唯一的法子,便是借助于自己师父的帮助。
蓝道行闻言,手中拂尘骤然一滞。
看着眼前孩童稚嫩的脸庞,老道修持数十年的道心,此刻竟罕见地泛起涟漪。
自沈炼揭开这孩子身世那日起,他便知这段师徒缘分终有尽时。
其实在老道心中,他何尝不希望这个天资卓绝的弟子,将来能担起匡扶社稷的重任?
当今天下,表面歌舞升平,实则却暗流汹涌。
北部蛮族厉兵秣马,各方妖族蠢蠢欲动,朝堂之上更有奸佞结党营私,把持朝纲。
他比谁都清楚这看似稳固的江山,实则如累卵悬于危檐,稍有不慎便会摔得粉身碎骨。
最令他忧心的是,一旦天下陷入动荡,千年前那场导致生灵涂炭、道统断绝的浩劫,恐怕就要再度重演!
蓝道行自然希望自己这个弟子可以站出来力挽狂澜,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孩子居然这么早便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
“你可知若在此时回宫,等待你的是什么?”
蓝道行的声音突然变得无比苍凉,枯瘦的手指划过香案,带起一缕即将燃尽的青烟。
烟尘中隐约浮现出刀光剑影、明枪暗箭的幻象。
萧恒仰起小脸,轻轻摇头,垂髫发丝拂过稚嫩却坚定的面庞:
“弟子不知。”
童音清越,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决然:
“但我知道,是时候该回去了。”
蓝道行闻言一怔,苍老的眸子微微睁大。
眼前这个年仅四岁的垂髫童子,话语中竟透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坚定。
山风拂面,吹得老道灰白的须发飞扬。
“痴儿......”
这一声长叹里,夹杂着说不尽的感慨与释然。
恍惚间,他仿佛又看到三年前丹房中那个婴孩。
尚在襁褓之中的萧恒,在面对第一次三选一的抉择的时候那完全出乎他预料的表现。
从那一刻起,蓝道行就知道这孩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超乎常人的决断能力!
既然那个时候,自己便已经选择相信他的选择,而今面对弟子的主动要求,他又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呢?
老道袖中掐算的手指缓缓松开,六枚古钱叮当落地,竟排成一个“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不正是天道给出的答案么?
“罢了。”
蓝道行对着萧恒微微颔首,
“既然你已打定主意,为师便送你一程。”
...
...
时光如溪水潺潺,倏忽间半月已过。
这一日寅时初,青云山脉紫气东来,霞光万丈,恰似圣驾将至的征兆。
当今天子痴迷玄门久矣,更通晓古今道藏、深谙丹鼎之术的蓝道行,自然成了圣驾最倚重的道门泰斗。
老道既能解说《黄庭》《参同》之玄奥,又能炼制延年益寿的九转金丹,每逢宫中设坛问道,必是天子座上首宾。
正因如此,蓝道行不仅时常奉诏入宫献丹讲经,圣上更会定期摆驾登山,在这云深雾绕处问道求真。
只不过近年来,随着天子愈发潜心玄修,深居简出,这般御驾亲临的次数已日渐稀少。
“咚——”
青鸾峰顶的晨钟撞破云海,余韵在山谷间层层荡开。
只见蜿蜒十里的仪仗已至山腰,鎏金御辇碾过青石阶的声响惊起满山灵雀。
朱红旗幡在晨雾中翻卷如浪,上面绣着的五爪金龙时隐时现。
三百羽林卫玄甲森然,腰间陌刀映着朝阳泛起寒光,将天子銮驾拱卫得如同移动的琼楼玉宇。
行至半山腰处,天子銮驾忽然停驻。
但见明黄华盖微微倾斜,身着素色道袍的圣上已踏出御辇,竟是要徒步登临这最后一段山径。
羽林卫统领刚要劝阻,天子却已摆手示意。
那双常执朱笔的玉手此刻正轻抚道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拾级而上的步伐虽缓却稳。
道观外,蓝道行一袭素色葛布道袍,如往常般躬身静候圣驾。
唯一不同的是,今日老道身侧多了个垂髫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