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山河古印
萧恒缓步走到那道诡谲的缝隙前,俯身向内窥探。
只见山体内部漆黑如墨,连他运转灵力的双目都难以洞穿分毫。
更令人心惊的是,自踏入山谷起,体内原本流畅运转的三色灵力就变得如同陷入泥沼,每循环一周都要耗费往日数倍的心神。
而那山体内部透露出来的压迫感,却是比这外界更要强上不少!
“莲花峰之后的地界,果真凶险。”
孩童稚嫩的声音里透着凝重。
他下意识将左手贴在身侧长剑之上,剑身传来的冰凉触感让他稍稍定神。
也就在此刻,萧恒突然回想起之前识海中出现的那行文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没错,这八个字,指代的很可能便是眼下的情形。
既然有了金球提示做为依仗,那自然没有再退缩的道理。
一念及此,萧恒深吸一口气,而后侧过身子,将无锋剑横在胸前,朝着那道恰好容身的缝隙迈出了第一步。
缝隙中的黑暗仿佛有实质般粘稠,萧恒刚探入半个身子,便觉一股刺骨寒意顺着脊背窜上天灵盖。
无锋剑感应到危机,剑身迸发出刺目青芒,却只能照亮身前不到三尺的范围。
“滴答——”
一滴冰凉的水珠突然落在他的后颈,萧恒浑身一颤。
这绝非普通山泉,触肤的瞬间竟让他三年来筑就的道基都为之一震。
萧恒咬着牙在狭窄的甬道中艰难前行,冰冷的石壁几乎贴着他的鼻尖。
三色灵力在受制的经脉中缓慢流转,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痛。
就在他快要力竭之时,前方突然透出一丝微弱的莹光。
那光芒虽弱,却让萧恒精神大振。
他强提最后一口真气,手脚并用地向前挪动。
当终于穿过最后一段逼仄的通道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愣在了原地:
这一方不过丈余的天然洞窟中,无数紫色晶簇如星辰般镶嵌在穹顶与四壁,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晕。
而在洞窟正中央,一方通体玄黑的古印静静悬浮于虚空之中。
印章不过婴儿拳头大小,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印身上缠绕着三道颜色各异的光纹,竟与他体内的三色灵力如出一辙!
“这是...!”
萧恒呼吸一滞,猛然想起这三年来吐纳时,总能在灵力深处感应到的那缕玄妙道韵。
此刻他终于明白,那若有若无的牵引之力,源头竟在此处!
无锋剑突然剧烈震颤,剑身不受控制地朝着古印倾斜,仿佛在朝拜它的君王。
更惊人的是,当他下意识运转灵力时,印章上的三色光纹突然大盛,竟在虚空中投射出与他一模一样的灵力运行轨迹!
霎时间,洞窟内灵气翻涌如潮。
萧恒只觉周身一轻,先前经脉中的滞涩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通畅。
而那方玄黑古印在三色灵光的环绕下,竟在他自身灵力的牵引之下,缓缓向着他的方向飘了过来。
萧恒福至心灵,他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以最标准的道门接印之礼迎向古印。
就在指尖触及印身的瞬间,整座洞窟突然剧烈震颤,紫色晶簇纷纷炸裂。
就在这剧烈的动荡之中,那道古印骤然化作三色流光,如长虹贯日般没入萧恒眉心!
待他回过神来,已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识海之中那古印巍然悬于中央,通体散发着洪荒初开般的苍茫道韵。
印身上“山河”二字时隐时现,每一笔划都似蕴含着天地至理,每次闪烁都引得整个识海随之共鸣。
更玄妙的是,原本在体内互相冲撞的三道灵力,此刻竟如朝圣般环绕古印流转,再无半分排斥!
萧恒内视己身,只见经脉中三色灵力已浑然一体:
青色灵力如春风化雨,金色灵力似朝阳初升,赤色灵力若晚霞绚烂,三者相生相济,在古印的调和下形成完美的周天循环。
昨日还险些撕裂经脉的灵力乱流,此刻温顺得如同潺潺溪水。
“想不到,这才是问题的解法......”
萧恒稚嫩的声音在洞窟中轻轻回荡,带着几分恍然。
他小手轻抚眉心,那里隐约传来古老的脉动。
三色灵力在体内自在流转的感觉如此美妙,这舒服的感觉让他仿佛卸下了负担已久的千斤重担。
“轰隆——!”
就在萧恒细细体会体内发生的变化的时候,
整座洞窟在剧烈的震荡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穹顶开始大块大块地剥落。
在这天崩地裂般的场景中,萧恒小小的身影却稳如磐石,脸上没有丝毫慌乱的神情。
他眸光沉静,心念微动间,那方古印便自识海跃出,稳稳落于掌心。
“定。”
童音清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古印应声绽放出柔和的三色光晕,光芒所及之处,崩塌的巨石竟诡异地悬停半空,飞溅的碎石如陷泥沼。
伴随着光晕的扩散,以萧恒为中心,方圆三丈内的空间瞬间凝固,连飞扬的尘埃都定格在了原处。
更惊人的是,古印底部“山河”二字在地面上投射出清晰的虚影,所照之处,龟裂的地面竟开始自行弥合。
“这东西,当真是件好宝贝。”
萧恒看着悬浮在半空的古印,满意地点了点头。
当然,同时他心中十分清楚,这古印的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
就在他第一次用意念接触古印的时候,便已经察觉到:
印身深处似有数道封印层层叠叠,每一重都蕴含着惊天动地的威能。
只是以他现在的修为,连最外层的封印都难以撼动。
换句话说,随着自己的实力的增长,古印能发挥的威力也会越来越大。
收回古印,萧恒再次环视自己所处的环境。
刚刚的震颤使得山洞东北角出现了一道新的缝隙。
显然,沿着那缝隙可以到达洞穴更深处。
稍稍思忖片刻之后,萧恒便放弃了这个想法,果然选择转身从来路直接离开。
毕竟他可清楚记得那金球给出提示中的最后一行:
见好就收,进退得当!
眼下既然已经得到了莫大的好处,他自然没有再继续以身犯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