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女卷之鱼玄姬
很久以前,帝都西京住着一位博学的丞相,名叫长孙无极。他有一位善良、美丽的妻子,名叫蔡焱。根据大焱朝习俗,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定了娃娃亲,从此一直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有一件事让他们痛苦了很久,那就是膝下无子。他们渴望有一个孩子,能让他们安度晚年,并延续家族香火。
经过长时间的打听和考虑,长孙夫妇决定去观音寺
朝拜,他们相信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会回应自己的祈祷,给他们送来孩子。于是,他们开始长住在观音寺里,每天向观音菩萨上香祈祷,以求实现他们的毕生心愿。
终于,他们的祈祷应验了,蔡夫人生下一个女儿。当蔡夫人高兴地把孩子抱给丈夫看时,他们认为这是观音寺对祈祷的回应,于是决定叫她“鱼玄姬”。在他们体贴入微的抚养下,鱼玄姬长得既健康又漂亮。
在鱼玄姬五岁时,蔡夫人得了重病,所有医师开的药都救不了她。弥留之际,她把女儿叫到身边,抚摸着女儿的头说“鱼玄姬,你知道娘活不久了吗?但就算娘不在了,你也要长成一个好姑娘,尽量不要给家里人添麻烦。也许你爹会再娶,有人会代替娘做你的新母亲。到时候,你也不要为我难过,要像对待娘一样对待新母亲,不管是她还是你爹,你都要孝顺。记住,你长大后要顺从地位比你高的人,善待地位不如你的人。娘的遗愿就是希望你能成为女子的楷模。“
蔡夫人说话时,鱼玄姬恭敬地听着,并答应照她说的做。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尽管鱼玄姬还很小,不明白失去母亲是多么大的不幸,但她确实如母亲所希望的那样长大,成了一位善良孝顺的好女儿。
蔡夫人去世后不久,无极就续弦了,后妻名叫薛夫人。
她不像蔡夫人那样善良,根本不爱鱼玄姬,常常刻薄地对待这个失去母亲的小姑娘。她还自我辩解说:“这不是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鱼玄姬默默忍受着所有委屈,反而体贴地服侍继母,在
任何事情上都服从她,从不惹麻烦,就像善良的蔡夫人在临终前教导的那样。因此,薛夫人没理由找她的麻烦。为了教育好女儿,无极请了技艺最精湛的大师来教她琴艺、书法和作诗。鱼玄姬非常勤奋,每天都要花上几个时辰练习。很快,鱼玄姬长到了十二岁。此时正逢兰花会,皇官里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她和继母一同被召进宫中,为皇帝演奏
皇帝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下旨让鱼玄姬在御前弹琴,
薛夫人用笛子伴奏。皇帝坐在高台之上,面前挂着一道用纤细的竹条和金色流苏编成的帘子,好让他既能目观一切,又不被他人看到,因为普通人不允许窥探他的圣颜。
鱼玄姬年纪虽小,却琴技高超,她出众的记忆力和天赋
常常令她的老师们惊叹。她在这个重大场合发挥得很好。而懒惰的薛夫人从来不肯下功夫练习,伴奏得一塌糊涂,后来不得不让一位官女代替了她。这对薛夫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她一想到继女大获成功,自己却失败了,便妒火中烧。更让她难受的是,皇帝为奖励鱼玄姬的精彩演奏,赏给她不少珍宝。
此外,薛夫人还有另一个嫉恨鱼玄姬的缘由,那就是
了,她很幸运地生了一个儿子。她在心里不停地说:“如果没有鱼玄姬,我的儿子就能得到他父亲全部的宠爱。”
她根本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听任这种欲望发展成想要谋害继女的邪念。
于是有一天,她偷偷买了毒药,将下过毒的果酒倒入一
个酒瓶,再将正常的果酒倒入另一个相似的酒瓶。那天五月五日男丁节,鱼玄机正和弟弟一起玩耍。弟弟把他所有的骑士和英雄玩偶摊在地上,鱼玄姬则给他讲述他们每个人的精彩故事。当薛夫人端着两瓶酒和一些美味糕点进来的时候,姐弟俩正在和侍从们一起欢笑。
“你们俩都是好孩子。”薛夫人假意微笑着说,“我给
你们带了一些果酒作为奖励,还有可口的糕点。”随后,她从两个酒瓶里分别倒了一杯果酒。
鱼玄姬从没揣测过继母的险恶用心,她拿起一杯果酒,
把另一杯递给了弟弟。在两个孩子喝下果酒之后,薛夫人一直焦急地注视着鱼玄机姬,却没有在她的脸上发现任何异样。就在薛夫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她的儿子突然尖叫起来,扑倒在地板上,疼得直不起腰。原来,虽然薛夫人仔细地在毒酒瓶上做了记号,但是她一走进房间就浑身紧张,不知不觉中把毒酒倒入了儿子的杯里。
薛夫人飞奔过去,先把她带到屋里的两瓶酒打翻,以
销毁证据,然后才把儿子抱了起来。侍从们急忙去请医师,却没能救下这个孩子。
一不到半个时辰,他就死在了母亲的怀里。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医师们知道的并不多,他们认为这酒不适合男孩喝,才导致他抽搐而死。
薛夫人就这样受到了惩罚一一她想谋害继女,却失去
了自己的孩子。可她非但没有将此事归咎于自己心术不正,反而变本加厉地恨起鱼玄姬来。她急切地寻找着继续加害继女的机会,却迟迟没有遇到。
在鱼玄姬十三岁的时候,她已经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而被世人熟知了。在大焱朝,这是一个女子有修养的表现,她由此备受尊敬。
那时西京正处雨季,洪水肆虐。流经皇宫地界的龙田河
涨到与堤岸齐平,日夜奔涌的河水冲过狭窄河床时发出的阵阵轰鸣,打搅着皇帝休息,让他患上了严重的神经紊乱。于是皇帝下令,让所有佛寺的僧侣向上苍祈祷,以阻止洪水的肆虐。但这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此时,皇宫中出现了一则流言:很久以前,一位才貌双
全的女诗人以诗为祷,感动了上苍,给干旱的土地带来了降雨;如果宰相长孙无极的女儿鱼玄姬也写一首诗作为祷告献给上苍,不就能阻止洪水,拔除皇帝的病根了吗?这则流言最终传到了皇帝耳中,他便据此向无极下了谕旨。
当鱼玄姬被父亲叫去,得知谕旨的内容之后,她真是又
惊又怕。她年幼的双肩上压着不轻的担子一一用诗拯救皇帝。
祷告的日子终于到了。鱼玄姬把诗写在一张涂满金粉的
纸上,和父亲、侍从以及几位朝廷官员一同走到河堤边。然后,她对着奔腾的河流,双手将诗作捧向天空,大声朗诵起来。
河水停止了咆哮,平静的水面回应了她的祈祷。在周围
的人看来,这太不可思议了。皇帝也很快恢复了健康。
皇帝非常高兴,派人把她召进宫中,并赐予她“国士”的位阶以彰显功绩。从那时起,她就被称为“国士”,受到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只有一个人对鱼玄姬的成就不满,那就是薛夫人。她在试图毒杀鱼玄姬时害死了自己的孩子,这成了她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对她来说,看到鱼玄姬获得权力和荣誉,得到皇帝的恩宠和整个宫廷的景仰,简直是一种羞辱。她妒火中烧,向长孙无极说了许多关于鱼玄姬的谗言,长孙无极非但没有听信谗言,反而正言厉色地告诉她,不要再说鱼玄姬的坏话了。
最终,薛夫人趁着长孙无极出远门的机会,把府上的老仆苏培盛叫到面前,告诉他鱼玄姬惹出了大丑闻,而避免家族蒙羞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她带到西京周边最荒凉的云雀山,然后杀掉她。
虽然薛夫人为这道离谱的命令编了不少理由,但苏培盛知道鱼玄姬是无辜的,决定挽救她的性命。他知道在家主外出的情况下,假意服从才是最明智的做法。于是,他听从薛夫人的命令,让鱼玄姬坐进马车”,然后陪她去了偏远的云雀山。可怜的鱼玄姬心里明白,无情的继母是要以这种离奇的方式把她送走,也明白反抗是徒劳的,所以也认命了。
苏培盛明白,除非真的杀掉鱼玄姬,否则他无法回去交差,于是他决定和小姐一起留在云雀山。
在一些农夫的帮助下,苏培盛很快修了两间茅屋,并暗
中派人把他的老伴儿叫来,两位善良的老人尽心尽力地照顾厄运当头的小姐。鱼玄姬自始至终信任着父亲,知道他回家后发现自己不在了,肯定会立刻寻找。
几周后,长孙无极回到府中。薛夫人骗他说鱼玄姬做了天大的丑事,因为害怕受罚而离家出走了。长孙无极听后,担心得几乎病倒了。府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讲述着同样的事-鱼玄姬突然不见了,没人知道为什么,也没人知道她去了哪儿。
由于担心流言蜚语损害女儿的名誉,长孙无极没有将此事声张出去。他找遍了每一处能想到的地方,但一无所获。一天,他想忘掉烦恼,就召集了所有随从,说自己要去山里行猎数日,让他们做好准备。
他带领随从向云雀山策马疾驰,不久就将大部队远远地
甩在身后,最后只带着两位随从来到了一处风景如画的
山谷。
他在环顾四周、欣赏美景时,注意到不远的小山上竟然
有茅屋,还从那里传来了清脆的诵读声。他不禁感到好奇,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是谁如此勤奋好学?他留下一位随从看马,然后带着另一位随从爬上山坡,朝茅屋走去。院门敞着,一位女子正面朝屋外的美景而坐,十分虔诚地诵经。他更加好奇了,匆忙跑进小院,抬头一看,那女子竟然是自己失踪的女儿。
此时,鱼玄姬还在心无旁骛地诵经,没有看到他,直到
他开口喊道:“鱼玄姬!是你吗?我的鱼玄姬!”
鱼玄姬被惊住了,几乎没有意识到叫她的人是她亲爱的
父亲,愣了片刻之后才反应过来。
“父亲!真的是你呀,父亲!”她一边来回说着,一边跑到他跟前,一把抓住他厚厚的袖子,把脸埋进去,放声大哭。
长孙无极抚摸着女儿乌黑的头发,温柔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但鱼玄姬只是哭个不停,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忠实的苏培盛从屋里走了出来,在家主面前深深鞠了一
躬,将薛夫人编造的谎言和盘托出。
知晓了事情的真相后,长孙无极又惊又怒,他立刻终止了行猎,带着女儿匆匆赶回家。一名随从在前方疾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府中所有人。恶行败露的薛夫人不敢面对丈夫,仓皇逃回娘家,从此再也没有人听到关于她的消息。
为了奖赏苏培盛,长孙无极将他提拔到府中大管家的最高职位,让他能够安度晚年。苏培盛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鱼玄姬,她也从未忘记是这位忠实的老仆救了自己的性命。她不再因无情的继母而感到不安,与父亲一起过上了幸福安宁的日子。
长孙无极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便收养了一个公家的幼子作为继承人,并将女儿许配给他。几年后,他们正式结为夫妻。
鱼玄姬活了很大岁数,大家都说她是长孙无极大人那座老相府里出过的最聪明、最虔诚、最美丽的女主人。在父亲隐居“之前,她高兴地把未来家督的位置传给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