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收权
郝晋踏入殿内,就看见太子端坐在殿中御座之上,他立刻伏地叩首道:
“臣,顺天府尹郝晋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淡淡开口道:
“郝卿,平身吧。”
“谢...殿下。”
朱慈烺目光落在他身上,见他起身后道:
“父皇的旨意,卿家想必已经奉诏。”
郝晋拱了拱手:
“臣不敢怠慢。已遵旨筹备防疫事宜。”
“即如此,本宫今日召你来。便是要你调派一百衙役,协助东宫防疫。”
郝晋脸色一僵,有些为难道:
“殿下恕罪,非臣不肯尽心,只是...如今疫病肆虐,衙役染疫者甚众,实在抽调不出那么多人手。”
朱慈烺眉头微蹙,指节在御座扶手上轻轻叩动:
“那依你之见,顺天府现在可以调派多少人?”
郝晋咽了咽唾沫开口道:
“启禀殿下,不足五十人,且其中还有大半需要收敛城中尸骸,以防疫气蔓延。”
朱慈烺眉头越皱越深,这郝晋是故意推诿,还是真的没人?,五城兵马司又是兵部统辖,张缙彦那个老狐狸绝对不会配合,没有兵部勘合,他连一兵一卒都调不动。
朱慈烺指节一顿,他想到了他让周显私底下募的那批青壮,若以白役身份充入顺天府籍册,再以防疫之名调遣。
朱慈烺心中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的对郝晋道:
“郝卿,收敛尸骸仍归你顺天府调遣,剩余的人明日候命。”
朱慈烺佯装做沉思了一会又开口道:
“至于缺额...本宫自会募集民间青壮以充白役,暂记在你顺天府名册上。”
郝晋心头一跳,若只是白役还好,若是太子以白役之名蓄养私兵,那只怕...他不敢再想,急忙开口劝谏道:
“殿下,白役虽不入流,但按制需俱保画押。且人数过多,恐惹科道非议...”
朱慈烺抬了抬手打断道: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今城中疫病肆虐,本宫奉皇命督办,若因人手不足耽误防疫,郝卿可担当得起吗?”
郝晋低头,要是没有崇祯旨意,他自然不会把这个太子放在眼里,可如今...
“臣不敢,只是职责所在,不得不禀明规制。”
朱慈烺盯着他片刻,微微颌首:
“郝卿恪尽职守,本宫自然明白,此事你只管按章程办事,若有非议,自有本宫担着。”
话已至此,郝晋知道多说无益,只得拱手道:
“臣...遵命。”
郝晋刚准备告退的时候,朱慈烺又开口道:
“且慢,本宫还有一件事需顺天府配合。”
郝晋脚步一顿,拱手道:
“不知殿下还有何事?”
“如今防疫需要大量的石灰与粗布等物,防疫之事贵在令出一门,今后石灰采买,粗布调度之事,统归东宫。”
郝晋眼皮微跳,太子这分明是要夺权,他急忙道:
“殿下,各衙门用度向来分属有司,若贸然更易...”
朱慈烺再次抬手打断:
“正因非常时期,才当统合事权,若因调度不力,致疫病反复,这责任该谁来担?”
朱慈烺稍稍停顿又补充道:
“还有南城养济院你也遣人撒扫一番,用作病患隔离之所。”
郝晋心头苦笑,养济院到还好说,只是这物资调度之权向来是顺天府职责,倘若有半点闪失...,可皇命在前,若在推脱,便是抗旨不尊了。
他抬眼看向御座之上的少年,只见那双眼睛沉静如水,却又带着不容抗拒之色。郝晋知道再争也无益,只能躬身行礼道:
“臣,遵命。”
……
郝晋退下后,朱慈烺也长舒一口气,瘫坐在御座之上,若不是以皇命压人,郝晋定然不会甘心交权。
明末这群文官对于自己职责,有利则锱铢必较,无益则极力推诿。
强势如嘉靖在大礼仪之中也只是险胜一筹,而万历则在国本之争中两败俱伤,导致心灰意冷,才怠政几十载。
天启况且知道以阉党制衡朝堂,偏偏到了崇祯,他不但没了制衡手段,且非常喜欢亲自下场与文官们缠斗,哪怕他频繁更换各级官员也是无用,结果还是被这些宦海老手们一顿海扁直至明亡。
朱慈烺闭目养神了一会,这才睁开眼对还在殿内的吴有性道:
“吴先生,明日你便可去顺天府协助防疫事宜了。但有一事,需谨记在心。”
吴有性见太子脸色肃然,不由凝神。
朱慈烺缓缓道:
“防疫之时,务必让百姓知晓,此番举措,皆出东宫。”
吴有性一怔,看来太子这是要借防疫之事,宣扬仁德,收拢民心。于是郑重拱手道:
“小民明白”
朱慈烺知道他会错了意,但也不点破又补充道:
“做的自然些,莫要太过刻意。”
吴有性点头应下,朱慈烺这才挥手让他退下。
待吴有性离开后,朱慈烺又对丘致中道:
“顺天府调度采买之权本宫既以统合,明日你便安排两个信得过的东宫账房前去交接,记住,这两人。就算日后本宫不在督办防疫,也绝不可轻动,若有人要替换他们,便让他们来找本宫!”
丘致中就一个老实人,对太子的话唯命是从,他急忙应道:
“小爷放心,奴婢这就去挑人。”
朱慈烺又道:
“采买账目,一律用东宫记账法,不可沿用旧制。”
丘致中点头应是。
待一切安排妥当,朱慈烺这才靠回御座,随后才想起周显还在书房。又吩咐丘致中道:
“午膳送到书房,顺便多添一副碗筷。”
……
周显坐在书房中,茶水早以上了三回,太子这是怎么了,让自己在偏殿等了许久。
好不容易有个人领自己来书房,结果还是把自己晾在这里。
他起身踱步到窗前,看着外头的日头,太阳早已当中,自己早上吃的东西早已消磨没了,若不是茶水,此刻自己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就在周显胡思乱想之计,朱慈烺已经走到书房外。
朱慈烺跨进书房时,只见周显对着窗外发呆,他轻咳一声。
周显这才惊觉急忙道:
“臣失仪了。”
朱慈烺摆摆手,径直走到书案后坐下笑道:
“等急了?”
周显偷瞄了太子神色,斟酌道:
“臣不敢,只是……”
“只是在心中腹诽本宫?”
周显后背一凉,差点咬到舌头,太子自从出宫后愈发敏锐了,仿佛能看透人心,不似在宫中那般无害。他正待请罪,朱慈烺却说道:
“饿了吧?”
周显一愣,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肚子:
“臣...呃...”
还没等他回答,朱慈烺已经对门外说道:
“进来吧”
几个内侍捧着食盒依次入内,饭菜摆上桌,不算奢华,倒也丰盛。看着桌上的两幅碗筷,周显明白太子这是留膳了。
朱慈烺起身来到桌前坐下拿起筷子道:
“边吃边说吧。”
周显连忙谢恩,这才小心翼翼坐下。
朱慈烺夹了一口菜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目光却停留在周显身上,周显被看的有些不自在,正犹豫要不要先开口,太子却先说话了:
“周显,之前让你募集青壮,现在多少人了?”
周显连忙放下筷子,恭敬道:
“回殿下,自您下令之后,按您要求,臣以募得二百五十六人,其中三十五岁以下原驿卒,四十人。其余皆是流民,身强体壮,且善骑又无家小,便于调遣。”
朱慈烺点了点头又道:
“可靠吗?”
周显略一沉吟:
“这些人大多是去岁鞑子入关逃难而来,且生计艰难,只要殿下赏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必定效死。”
朱慈烺再次点了点头:
“明日你将他们带到顺天府充做白役,暂记与顺天府名册之上。”
周显有些担心道:
“殿下,白役虽不入流,但若聚众数百,恐怕会引起朝臣非议,也难保不会被有心人弹劾。”
朱慈烺冷笑一声:
“弹劾?如今京中疫病肆虐,朝中诸公束手无策,顺天府又人手不足,兵马司本宫又调不动,若不设法控制局面,难道坐等疫气蔓延至皇城吗?”
周显低头不语,他知道太子说的有理,但朝中风波向来不讲道理,若有人借题发挥,恐横生枝节。
朱慈烺见他神色忧虑,语气放缓道:
“此事你不必太过担忧,本宫自有安排,这些青壮名义上由顺天府调遣,实际由你与吴有性亲自统领,日常操练,调度,皆须东宫之令,职责便是巡查街巷,维持防疫秩序,防止百姓聚集,若有染疫者,则协助隔离。”
听太子如此之说他便不在计较,自太子让他募得这些人,他便知道这些人的用处。
朱慈烺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沉声道:
“周显,此事干系重大,务必谨慎行事,记住,这些人将来本宫有大用!”
周显肃然起身拱手道:
“臣,必不负殿下所托。”
朱慈烺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
“好了,先用膳吧,饭菜都凉了。”
周显这才重新坐下,他心中知道,自从太子出宫,便在悄然培植自己的力量,这些人只是开始,那日之后自己也只能紧跟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