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9章 老骥伏枥
ps:第67章放出来了,可以去看看。
会议室内的空气没有来地就这么凝固了。
当姜晨问出那句话的时候。
波佩斯库厂长脸上的热情笑容僵住了,像是戴上了一副不太合脸的面具。
而贸易部官员乔巴努那双习惯于在谈判桌上捕捉对手细微表情的眼睛,此刻也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惊愕和困惑。
他们在这之前已经想好了这些龙国人所想要的,一定会是他们的那些顶尖货。
AF-85坐标镗床?
开什么玩笑。
这个型号对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它确实是“红星厂”曾经引以为傲的产品,是当年从瑞士引进技术并成功仿制、代表了尼亚罗马精密制造能力突破的象征之一。
陌生,则是因为它早已不是工厂的主力产品,甚至在内部的产品序列和推广计划中,都已经被边缘化了。
近些年,随着FU系列万能工具铣床和RU系列精密磨床等更新、自动化程度更高的产品线的成熟,这台操作复杂、效率相对低下的老家伙,更多时候只是静静地待在角落里吃灰,偶尔被用来加工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但形状相对简单的特殊零件,或者干脆作为培训新学徒熟悉坐标镗削原理的教具。
那个龙国人。
那个看起来精明内敛、目标明确的姜晨,怎么会突然对这样一台“老古董”表现出如此明确的兴趣?
波佩斯库和乔巴努都是在官场和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
短暂的惊愕之后,各种念头在他们脑海中飞速旋转。
难道……这台老机器有什么他们自己都忽略了的特殊价值?
不可能吧,约内斯库总工程师就在旁边,他是技术权威,如果真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不会不知道。
如果有什么连他都不知道的秘密,龙国人这些乡巴佬就更不知道了。
或者……这是龙国人的一种谈判策略?
声东击西?
故意对一台不起眼的旧设备表现出兴趣,以此来压低后续对FU-325和RU-280等主流先进设备的报价?
很有可能!
这些东方人,心思深沉,不能不防!
再或者……他们是真的技术眼光有限,或者国内相关设备极度匮乏,以至于连AF-85这种级别的机器都觉得是宝贝?
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正好可以把这台闲置的旧设备卖个好价钱,换回急需的粮食!
两人几乎是在瞬间,通过一个隐晦的眼神交流,达成了默契:不管龙国人是何意图,既然他们主动问起了这台AF-85,那就不能轻易放过!
必须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筹码,尽可能地抬高其价值!
他们甚至没有为这台机器预设过心理价位,更没有讨论过它具体能换多少大米或缝纫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立刻启动“利益最大化”的谈判本能。
波佩斯库清了清嗓子,用咳嗽掩饰住内心的波动,他的脸上重新堆起了笑容,只是略显僵硬:“啊……姜同志,您是说那台AF-85坐标镗床?是的,是的,那也是我们‘红星厂’历史上的一个杰作!虽然它的设计年代稍早一些,但它所代表的精密加工理念,以及它能够达到的定位精度,在当年可是领先水平!”
他转向身边的约内斯库总工程师,寻求技术支持:“格奥尔基同志,你给姜同志和王总工程师介绍一下,我们这台AF-85,它的特殊价值在哪里?”
约内斯库总工程师推了推深度眼镜,他显然也对姜晨的选择感到意外,但作为技术专家,他还是客观地说道:“AF-85,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坚固稳定的铸铁基座和精密的光学度量系统。虽然操作是全手动的,效率不高,但如果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操作,并且保养得当,它在加工孔系位置精度方面,依然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准,甚至不输于一些现代的数控设备。当然,它的加工范围和自动化程度是无法与FU系列相比的。”
“听到没有,姜同志?”乔巴努立刻抓住了话头,语气变得郑重起来,“约内斯库总工程师是这方面的权威!虽然是老型号,但它的‘核心价值’——也就是精密加工能力——依然存在!这种级别的精密设备,即使是二手的,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有价无市的!它的制造工艺复杂,凝聚了我们尼亚罗马一代工程师的心血!”
精密加工能力!要的就是精密加工能力!
这才是姜晨愿意花费口舌,要将这台看似老旧的AF-85坐标镗床收入囊中的真正核心原因!
自动化程度低?
操作复杂?
效率低下?
这些在其他人看来是致命缺陷的问题,在姜晨眼中,固然是缺点,但并非不可克服,甚至在现阶段,优先级要排在“精密”之后。
因为他深深地明白,对于他脑海中那个宏伟的、关乎龙国未来战场形态的“无人机”计划而言,最基础、最关键、也是目前龙阳军工厂乃至整个龙国工业体系最为薄弱的环节,恰恰就是高精度的复杂零部件制造能力!
无人机,尤其是未来高性能的军用无人机,绝非简单的航模放大。
它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复杂系统,对每一个零部件的精度、尺寸、重量、材料性能都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
为了追求更长的续航、更高的载荷、更好的隐身性能,无人机的机身往往采用轻质高强度合金(如航空铝、钛合金甚至未来的复合材料),并且外形复杂,需要精确加工出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的曲面、加强筋、以及大量的精密连接孔位和安装基准。
任何一点尺寸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气动效率下降、结构强度不足、甚至空中解体。
龙阳军工厂现有的那些傻大黑粗的老旧铣床、镗床,连加工普通钢材的复杂零件都磕磕绊绊,更别提精密加工这些新型的轻质合金了。
手工锉配?
那是造自行车链条的思路,造不出翱翔蓝天的钢铁雄鹰!
无论是活塞发动机的精密缸体、曲轴、连杆,还是涡喷/涡扇发动机(即使是小型的)的叶片、涡轮盘、燃烧室部件,抑或是简单的螺旋桨传动机构中的精密齿轮和轴承座,都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以保证其运转平稳、效率高、寿命长。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动力系统的任何瑕疵,都可能导致飞行性能大幅下降甚至空中停车。
无人机需要携带各种侦察设备(如高清摄像头、红外传感器、小型雷达)、通信天线、电子对抗模块,甚至未来可能挂载武器。
这些载荷的安装接口、万向支架、减震平台,都需要精确加工,保证安装稳固、指向精准、信号传输稳定。
一个不精确的支架,可能让价值连城的侦察设备变成一堆废铁。
至于飞行控制系统部件方面,其主要包括舵机安装座、控制面连接杆、传感器基座等等,这些部件的精度直接关系到飞控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决定了无人机是否能够稳定飞行、灵活机动。
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核心——精密加工!
没有高精度的加工母机,一切先进的设计都只是空中楼阁,图纸上的梦想永远无法变成现实!
而这台AF-85坐标镗床,在姜晨眼中,恰恰是解决这个核心瓶颈的关键钥匙!
诚然,它老旧,它手动,它效率低下。
但这些是它“操作层面”的不足。
而在“核心能力层面”,它却拥有着那些傻大黑粗的国产老机床,甚至红星厂那些看起来更“先进”的FU-325铣床(在特定方面)所不具备的优势:
AF-85采用的是厚重坚固、经过充分时效处理的优质铸铁基座。
这种坚固的“骨架”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保证刀具与工件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这是许多追求效率而牺牲部分刚性的现代轻型机床所无法比拟的。
对于需要极高位置精度的镗削加工来说,这种稳定性至关重要。
而坐标镗床的核心在于其导轨的直线度、工作台移动的垂直度等几何精度。
AF-85虽然老旧,导轨可能存在磨损,但其基础设计是优良的。
说白了,就是传统手工和流水线产品的区别。
而通过军工日志进行“修复和升级”,或者即使依靠龙阳厂现有最好的老师傅进行“重新刮研”,完全有可能恢复甚至超越其出厂时的几何精度。
这种基础精度,是制造精密孔系和复杂箱体零件的根本保障。
虽然操作不便,但其采用的光学度量系统(仿制瑞士SIP的技术),如果保养得当,其精度保持性相当不错。这为后续的数字化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至于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其他人看来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在拥有“星际军工系统”的姜晨眼中,这根本不是问题!他的脑海中,系统日志关于AF-85的分析报告清晰地浮现着:
升级潜力:高!...极适合进行现代化数控改造!建议升级方案:更换伺服驱动系统,加装高精度光栅尺,配备五轴联动CNC控制器。预计升级成本:18000龙国币/台。
推荐应用:升级后可用于加工高精度复杂箱体零件、精密模具、无人机核心结构件(如机身框架、发动机安装座)。
综合评价:看似老旧,实则潜力巨大,改造后性能可接近甚至达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先进五轴加工中心水平!
这就是答案!
姜晨根本就没打算让这台AF-85以“手动操作”的状态投入生产!
他看中的,是它那个坚固精密、极具改造潜力的“躯壳”!
一旦运回龙阳军工厂,他就会立刻动用系统,对其进行脱胎换骨的现代化数控改造!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
笨重的手轮将被反应灵敏、扭矩强大的伺服电机和高精度滚珠丝杠取代,实现快速、精确的自动化进给。
老旧的光学读数系统将被精度更高、读数更直观的进口(或系统提供的)高精度光栅尺闭环检测系统取代,坐标定位精度将提升一个数量级。
简陋的操作面板将被一个功能强大的CNC数控系统(系统可以直接提供成熟的控制软件和硬件接口方案)所取代,能够执行复杂的G代码程序,加工出普通手动操作根本无法完成的复杂三维轮廓和精密孔系。
甚至可以通过加装一个高精度的回转工作台和摆动主轴头(这些系统同样可以提供或指导制造),将这台老旧的坐标镗床,直接升级为一台具备五轴联动加工能力的现代化加工中心!
到那时,这台机器将不再是需要老师傅小心翼翼伺候的“老古董”,而是一台能够高效、精确地加工无人机关键核心部件的“超级母机”!
它的加工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将远远超越红星厂现有的所有设备,甚至可能接近西方国家当时最先进的五轴加工中心水平!
这就是姜晨的底气所在!
所以,他才会如此执着于这台AF-85,才会如此冷静地与尼亚罗马人周旋。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地知道这台机器的真正价值所在——不是它现在的样子,而是它在系统的帮助下,能够变成的样子!
它将成为龙阳军工厂精密加工能力的“定海神针”,成为支撑起龙国无人机翱翔蓝天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