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选择
虽然道录司没法掌握一军,手下成千上万的兵将。
但用来处置歪门邪道、不守戒律的和尚,还有妖魔、异类时,还是需要些奇人异士的。
这些人有直加入道录司,也有只是合作关系的合作者。
所以道录司对有真本事的人,向来是能招募自然最好。
对方不肯的话,那就拉拢结交。
等到需要这些高人出手帮忙,钱、权、大义的名义,邀请对方帮忙,一般人确实很难拒绝。
不过,大周打压道士、和尚,真愿意为朝廷效命的高人,确实很少。
李景孝既然身怀真气,那自然值得大力拉拢了。
沈伯平再无隐瞒,一五一十的把冲临道长一行人的去向、为什么殉职。
还有太上皇下令授予李景孝从八品官的事,全说了出来。
李景孝自然的装出难过的样子,事实上也确实很是惋惜。
但总归昨夜就知道了,所以没法像昨夜,刚听到师祖7人身死时,那么愤怒和伤心。
叹息一声说道,“师祖离开之前,贫道其实隐隐猜到,此行可能风险极大。
否则师祖不会临行之前,正式收我入真武观,还去衙门登记在册。
又把小师叔留下。
可惜小师叔应该也是知道些什么,让我好好留在观中守家。
自己则偷偷跟了上去。”
沈伯平这下明白,李景孝为什么不像是死了爹妈一样痛苦。
毕竟早有所感,这3个月里,该担心的,早就担心完了。
既然有心理准备,自然不会像正常人一样,忽然听到至亲离世,悲痛万分。
而且沈伯平到底是有经历的人,知道有些人,得知至亲离世时,往往不会哭的呼天喊地。
甚至眼泪都流的很少。
等到把亲人的后事料理好。
夜晚中梦回过去,梦到自己小时候和亲娘欢笑时情形,眼泪才会不知不觉湿了枕头。
这时候,才真正意识到,亲人已经不在。
疼的痛彻心扉。
这经历,沈伯平当年在地方上当县令。
大儿子被诡异害死时就经历过,花了好几年,才慢慢缓过来。
“贤侄,我等没能收殓你师祖、师傅、师叔们的遗体,很是愧疚和遗憾。
不过贤侄放心,尊师等人,会由毅顺郡王府料理后事,火化后供奉在大理城外的道观中。
香火供奉不缺。
贤侄若是觉得不合适,我等也会命人把骨灰送回来。”
李景孝想了想,点头说道,“骨灰供奉在真武观,贫道感激不尽。
至于报仇,贫道自己会处理。”
昨夜李景孝确实想给师祖他们报仇,可现在一想到要远去大理,私心作祟,不免犹豫起来。
说到底,相处不过半个月,实在没法像对待亲爹妈一样,为了报仇,能付出一切。
好在这小子到底还是有做人的底线,想着等自己修为高了,再找个机会去大理。
沈伯平则完全想不到李景孝的心思。
听完他的话,还愣了一下。
暗道这小子孝心可嘉,随后就是心里一急。
才15岁就修道有成,修炼出真气,这种天赋的年轻人,怎么能让他去冒险?
至于毅顺郡王,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死了说不定皇帝和太上皇反而在心里窃喜。
整部红楼梦,明里、暗里,都流露出皇帝一直有意打压勋贵。
贾家被抄家时,太上皇可没死。
可见老皇帝心里,对约束、打压勋贵,也是有这心思的。
沈伯平随后又想着,那邪道虽然该死,但接二连三要害毅顺郡王,傻子都能猜到,肯定和郡王有生死大仇。
要么杀父灭族之仇,要么是夺妻之恨。
这些个去了封地的亲王、郡王,真正守法的极少。
只要事情没闹大,或者弄得天怒人怨,皇帝基本上不会管。
忙劝李景孝再等几年,修为高深了,再去报仇。
至于救治毅顺郡王的事,那是提都不提。
反正拖上一两个月,就算再派李景孝南下,时间上应该已经来不及了。
眼看李景孝还在犹豫,沈伯平想了想后说道,“贤侄,毅顺郡王在封地多有不法,你师祖他们本来只是去救人。
现在却离世,这里面、、。”
沈伯平虽然没说完。
但李景孝一听就明白这话的意思,师祖他们肯定是被逼着去追杀那邪道。
而且大概率有内诡通风报信,否则毅顺郡王也不会两次被咒术害的癫狂起来。
没内诡,傻子都不信。
李景孝对沈伯平会和自己说这事,还是有些意外的。
这可是担了很大风险的。
光是对一个郡王见死不救,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不过李景孝也很快反应过来,自己不去大理,同样是见死不救。
看向沈伯平时,李景孝不由拱手嘿嘿一笑,“多谢大人。”
沈伯平见李景孝这么快就懂了自己的意思。
暗道聪明的后辈就是省事,难怪冲临那老道士,一直藏着这小子。
约好明天一早,沈伯平便会带着圣旨过来宣读,李景孝起身送沈伯平出了道观。
又回去坐诊去了。
----
和沈伯平聊的时间有些久,看完所有病人,已经快12点了。
吃过一顿简单的四菜一汤的午饭,李景孝对贾陈氏的厨艺,不由夸奖起来。
暗道600文就请了个手艺这么好的厨娘,现在看来确实占便宜了。
不过下午李景孝开始教贾蘅武当长拳后,贾陈氏那叫一个激动。
丈夫死得早,贾蘅又不是个读书的料,也没钱供他读书。
贾陈氏之前生病时,最怕的就是自己死之前,贾蘅没个依靠。
要是还能看着儿子娶妻生子,那就圆满了。
现在小道长愿意教导贾蘅,那今后习武、学医,怎么着都不会饿死。
在贾陈氏心里,跟着李景孝后,学医才是正经路子。
教导了半个时辰,贾蘅还是挺聪明的。
武当长拳三十二式,居然都记住了。
虽然打的难看,可记忆好,不管做什么都是个优势。
当师傅的,也更愿意教那些省心的徒弟。
所以李景孝想想了,拿出自己以前背的药材歌,扔给了贾蘅。
让他自己背。
贾蘅心里一苦,不过此时他对李景孝的话,那是半点不敢推脱。
晚上。
修炼一下午的李景孝,本以为自己不会在意,那从八品的右元义的官职。
却不想打坐一夜,随着天色亮起来,心里的思绪就越发的烦乱起来。
功名利禄动人心,老祖宗果然没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