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权倾朝野](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30/53412930/b_53412930.jpg)
第22章 22.初露锋芒
一连数日,张恪都在焦急地等待王大人的回复。每次路过王大人的办公房,他都忍不住放慢脚步,侧耳倾听,期望能捕捉到哪怕一丝关于改革方案的讨论声。他的内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既期待又忐忑。终于,在一个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衙门的廊道上,王大人的贴身小厮匆匆赶来,传唤他前去见大人。
“张恪,你呈上的改革方案,我与几位同僚商议过了,”王大人端坐在雕花的太师椅上,神色平静,手中轻轻摩挲着茶杯,目光却锐利地盯着张恪,“大家都觉得可行,决定先在部分事务上进行试点。”
“多谢大人信任!”张恪心中猛地一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恭敬的神色,赶忙上前一步,深深地行了个大礼。他暗暗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入掌心,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试点工作做好,这可是他在官场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
试点工作从简化公文流程开始。张恪深知,要改变这些老吏多年的习惯绝非易事,必须得让他们从心底接受新的规则。他先是亲自绘制了新公文格式的样本,用不同颜色的笔墨标注出重点部分,还配上了简洁易懂的说明。随后,他召集负责公文处理的衙役和小吏,在一间宽敞的公房里,耐心地讲解新流程。
“大家看,以后所有公文都要按照这个格式来写,”张恪手持样本,一边比划一边说道,“开头写明事由、涉及人员,中间阐述详细情况,结尾提出处理建议,这样一来,一目了然,也方便查阅。传递的时候,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节点,不得延误。”
然而,推行过程并不顺利。一些老吏习惯了旧有的方式,对新流程十分抵触。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吏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开口:“张公子,咱们一直都是这么干的,突然改了,大伙都不适应,这能行吗?万一出了差错,上头怪罪下来,我们可担待不起啊。”
张恪早有预料,他微笑着,眼神中透着真诚与自信,安抚道:“大家放心,新流程是为了让咱们的工作更轻松、更高效。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不习惯,但只要坚持几天,就会发现好处多多。我会全程陪着大家,要是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随时都能来找我,有任何责任,我张恪一力承担。”
就在公文改革试点艰难推进的时候,一件棘手的事务落到了张恪头上。城郊有个村庄,因灌溉水源分配不均,与邻村发生了激烈冲突,双方聚集了上百人,剑拔弩张,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械斗。
王大人将此事交给张恪处理,神色凝重:“此事关乎百姓安宁,若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你可有把握?”
张恪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挺起,沉稳说道:“大人放心,我定会尽力化解这场纷争。”
他带着几个衙役匆匆赶到现场,只见两村村民手持锄头、扁担等农具,怒目而视,争吵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天空都震得摇晃起来。张恪站到一块凸起的石头上,大声喊道:“大家都冷静一下!我是应天府衙门的张恪,来帮大家解决问题!”
村民们的目光纷纷投向他,人群中有人喊道:“你能怎么解决?这水源关系到我们庄稼的收成,要是分不好,我们绝不罢休!”
张恪镇定自若,先示意衙役们维持秩序,然后快步走到人群中间,详细了解情况。原来,多年来两村共用一条水渠灌溉,以往水量充足,相安无事,今年天旱,水量减少,分配规则却未改变,矛盾就此产生。
张恪思索片刻,脑海中迅速闪过几个方案,权衡利弊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今年情况特殊,咱们不能再按老规矩分水。不如根据两村农田面积重新计算用水量,同时错开灌溉时间,保证每块地都能得到足够的水。衙门会派人监督执行,大家觉得如何?”
两村村民听后,开始小声议论。起初,仍有人心存疑虑,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张恪便耐心地一户户解释,结合农田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分析新方案的公平性和可行性。他还承诺,会根据实际的灌溉情况灵活调整方案,确保每个村民都能满意。
经过近两个时辰的沟通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村民们陆续散去,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张恪的感激与信任。
这场危机顺利化解,张恪在衙门中的名声也渐渐传开。其他官员看向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和惊讶。王大人也对他赞赏有加:“张恪,此事你处理得很好,看来你的能力确实不容小觑。”
然而,张恪清楚,这只是个开始。他在官场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而他必须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断向上攀爬,实现自己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