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长安寄相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洞察危机,替父解忧

王逸站在国子监的庭院中,手中握着一条刚刚博士命人传来的纸条。上面赫然写着:“燕王李艺谋反,已被陛下平定,赐死。”他眉头紧锁,心中一片翻涌。

李艺是李渊的义子,镇守边关,可谓是战功卓著,却因不满李世民杀兄篡位,也因为曾得罪过李世民,李艺内心恐惧不安,便图谋反叛。这场叛乱尚未真正爆发,便被李世民雷霆手段镇压。王逸知道,这只是大唐皇室内部权力斗争的冰山一角。

“李艺一死,李世民大位看似稳固,实则暗流涌动。”王逸低声自语,目光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深知,自家身为李建成余党,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正思索间,忽见太子李承乾带着几名侍卫,大步走入国子监。李承乾面色阴沉,眼中带有戾气,显然对李艺的叛乱余怒未消。

王逸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王逸,孤听闻你近日在国子监颇有声名,连父皇都对你赞赏有加。”

王逸心中一凛,恭敬答道:“学生不过略尽绵力,不敢当陛下与殿下夸赞。”

李承乾冷哼一声,道:“你可知李艺为何谋反?”

王逸低头答道:“学生不敢妄议朝政。”

李承乾盯着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李艺自恃才高,不满父皇占据大位,竟敢结党谋逆!此等逆贼,死有余辜!”

王逸心中一叹,知道李承乾已被愤怒蒙蔽了理智。他沉吟片刻,低声道:“殿下,李艺虽有不臣之心,但其党羽未必皆是赴逆之辈。学生以为,当务之急是安抚人心,避免再生事端。”

李承乾眉头一挑:“哦?你有何高见?”

王逸拱手道:“学生以为,殿下可奏请陛下,赦免李艺余党中无辜之人,以示宽仁。同时,殿下应广纳贤才,稳固朝纲”

看着李承乾消失的背影,王逸也不禁有些头疼。

夜色沉沉,王珪的书房内烛火摇曳。王逸推门而入,见父亲王珪正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卷奏折,眉头紧锁,神色凝重。案上的烛火摇曳,映得他的面容愈发苍老。

“父亲,夜深了,该歇息了。”王逸轻声说道。

王珪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逸儿,你来得正好。为父正为罗艺之事烦忧。”

王逸心中一紧,低声道:“可是罗艺造反被平之事?”

王珪叹了口气,道:“正是。罗艺虽已伏诛,但其党羽尚未尽除。陛下震怒,下令彻查,朝中人人自危。为父身为御史,职责所在,却苦于无法平息这场风波。”

王逸沉思片刻,低声道:“父亲,学生有一计,或可解此困局。”

王珪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哦?快快道来。”

王逸凑近父亲耳边,低声细语。王珪听罢,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此计甚妙!只是……你如何得知罗艺的这些隐秘?”

王逸微微一笑:“父亲不必多问,只需依计行事,定能解此危机。”

王珪点了点头,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逸儿,你果然长大了。为父以你为荣。”

王逸恭敬答道:“父亲为朝廷鞠躬尽瘁,儿子自当尽力相助。”

翌日,王珪依计行事,暗中将罗艺余党的罪证呈递至御前。李世民震怒,下令彻查。罗艺余党虽百般狡辩,却难逃法网,最终被贬为庶人,流放边疆。

朝中风波平息,王珪回到府中,见王逸正站在院中赏梅。他走上前去,感慨道:“逸儿,此次多亏了你,为父才能化解此劫。但昔日旧友皆埋怨为父蛇鼠两端。”

王逸转身笑道:“父亲莫要伤怀,成王败寇,自有天道,前太子既然已亡,便只能随波逐流,兴国安邦!只是……父亲可知这梅树从何而来?”

王珪一愣:“这梅树是你母亲当年亲手所植,为何突然问起?”

王逸目光深邃,低声道:“学生近日常梦到母亲,她站在梅树下,似有话要对我说。”

王珪神色一黯,叹道:“你母亲去得早,留下你我父子相依为命。逸儿,你若有心事,尽管与为父说。”

王逸点了点头,心中却是一片复杂。他知道,自己穿越至此,或许正是为了改变某些既定的命运。而眼前的父亲,正是他最重要的牵挂。

“父亲,无论前路如何,学生都会陪在您身边。”他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王珪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中满是慈爱:“好孩子,为父有你,此生无憾。”

院中梅香幽幽,父子二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仿佛融入了这片静谧的夜色之中。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