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涛说大秦(叁)](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63/53273663/b_53273663.jpg)
第8章 赵奢阏与破秦
黄歇的上书虽然挽救了楚国的危机,但也提醒了秦昭襄王一件事——不可对三晋掉以轻心。即便韩、魏两国臣服,赵国也不可小视。特别是这几年,赵国小动作不断。先是蔺相如率兵伐齐,一直打到平邑,后有平原君荐贤,使赵国国力大增。于是,秦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秦国出兵伐赵,围困阏与城。
赵惠文王听闻,急忙把几位重臣请来开会,讨论需不需要去救阏与。廉颇、乐乘两人一致认为,由于路途遥远,道路险峻,恐怕根本来不及救援。赵惠文王很郁闷,不想就这么失去一块土地,把目光转向了赵奢。
赵奢虽然位列朝堂,但之前只是一个收田租的小官。有一次他去平原君家收租税,没想到平原君的家人不愿意交税。赵奢依法处置,杀了平原君家中九名管事。这件事使平原君十分愤怒,便想把赵奢抓起来杀死。赵奢并不害怕,反而对平原君说:“您在赵国是贵公子,如果纵容手下人做违法的事情,那么法纪就会被削弱,国家也会因此衰弱。国力衰弱,各国会抓住机会攻打赵国,赵国也就不复存在了。赵国灭亡了,您又怎么能安享尊荣呢?如果您凭借着自己的尊贵地位,带头奉公守法,上下一心,国家就会逐渐变得强大。赵国的江山稳固了,您作为国家的宗室,难道还会被各国轻视吗?”
平原君听完,觉得赵奢有能力,便把他推荐给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派赵奢管理国家赋税,结果国库充实,人民富庶。
焦头烂额的赵惠文王想起了赵奢,问他怎么看这个问题。赵奢说:“路途遥远、道路险峻不能成为不救阏与的借口。大家都在恶劣的环境下打仗,勇敢者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赵惠文王觉得赵奢说得有道理,便命令他率领军队前去救援。赵奢率军从邯郸出发,才出邯郸三十里左右就下令停止前进,还发布军令说:“如果有人谈论军事,一律处死。”
此时,秦国军队驻扎在武安城西,他们摆开阵势,列阵呐喊。气势之足,连武安城房屋上的瓦片都开始震动。武安城中的军民无不骇然失色。对于秦军而言,武安城唾手可得!
赵奢手下的一个军吏看到武安的处境已经十分危急,急忙跑去请求赵奢救援武安。赵奢并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令把军吏斩首了。
于是,谁都不敢再说话了。赵奢仍然在原地坚守着,他很有耐心,一守就是二十八天,不断增修营垒,似乎是在做应对秦军攻打首都邯郸的准备工作。
后来,有一名秦国的间谍潜入赵军。赵奢一眼就看出来了,但他没有作声,而是用好吃好喝招待秦国间谍。这名秦国间谍回去之后,向秦军将领汇报了自己的见闻。秦军将领一听,十分高兴:“赵国的援军才离开国都三十里就按兵不动,还修固营垒,阏与肯定唾手可得了!”
赵奢放走秦国间谍之后,立刻下令收拾装备,卷起盔甲,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仅一天一夜就到了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修筑营垒。秦军看到赵军突然出现,立刻出来迎敌。
赵奢手下有个军士叫许历,他要求面见赵奢,说要提一些军事建议。许历说:“秦军绝对没有想到赵军会出现在这里,对咱们的虚实还没有摸清楚,所以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如果将军不集中兵力跟他们决战,后果将会很严重。”
赵奢说:“你提醒得太对了,我接受你的意见。”
许历说:“我违反了军纪,请把我处死吧。”
赵奢却说:“那个命令只在邯郸适用。”
许历便再次提议说:“按目前的态势,谁先占领北山,谁就能取得胜利。后到的人肯定会失败。”
赵奢同意许历的话,立即派出一万人,抢在秦兵的前面占领了北山。这时秦军也意识到北山的重要性,但已经迟了。不过,秦军将领反应也很快,立刻组织士兵攻山,可惜一直没有成功。
秦军士气大跌,赵奢一看机会来了,命令全军猛攻秦军,果然秦军大败。无奈之下,秦军撤去对阏与的包围,退兵回国。
赵奢一战成名。他在几乎无人敢与秦军抗衡的情况下,居然把秦军打得大败而回。因为这样的战绩,赵惠文王封他为马服君,让他跟廉颇、蔺相如同一个级别。给赵奢提出关键建议的许历也被任命为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