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涛说大秦(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一统天下初露端倪

合议已成,赵孝成王决定派赵郝出使秦国,协商割让六座城的事宜。

虞卿听后,就问赵孝成王:“秦国攻打赵国,是因为疲倦了自行退走,还是因为其本来还有力量,只是给您面子才不再进兵呢?”赵孝成王想了想,说:“秦国这次大战,已经算是全国动员,不遗余力了。现在退回去,应当是疲倦了才撤退的。”

虞卿说:“秦国拼尽全力进攻赵国,它的本意就是要占领赵国的土地,现在一直打得疲倦了才退回去。大王却主动送给它土地,实际上等于帮助秦国来进攻自己。等明年秦国恢复了元气再来攻打赵国,大王您就没救了。”

一席话让赵孝成王举棋不定。正在这时,楼缓来到了赵国。楼缓是赵武灵王的亲信,后来奉赵武灵王之命进入秦国,担任过秦相。可李兑等人的小心眼儿让这位卧底彻底成了敌人。赵孝成王对楼缓很敬重,看他来了,就征求他的意见。

楼缓一听,说道:“虞卿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赵两国打仗,各国看到都很高兴,然后都想从中得到利益。他们当然不敢从秦国那里讨要利益,因此都会向赵国伸手。如果赵国主动把土地送给秦国,一方面可以让秦国安心;另一方面可以让各国看到,原来赵国跟秦国已经和好。这样,他们就不敢再打赵国的主意了。否则,他们都会趁着现在赵国元气大伤,集体前来瓜分赵国。到那时,赵国就离亡国不远了。更何况秦国还在旁边虎视眈眈。”

虞卿听说楼缓的看法后,急忙跑去找赵孝成王:“楼缓的计策对赵国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这样做更会使其他国家猜疑赵国,而且根本没有办法阻止秦国的贪心。这样做是把赵国的弱点暴露在全天下人的面前啊!当然,臣的建议是不割地给秦国,并非主张绝对不能对外割地。现在秦国向您索要六座城,大王您可以拿这六座城去贿赂齐国。齐国本来就是秦国的死对头,听说有这样的好处,齐王肯定会出兵帮助咱们。大王虽然割地给齐国,但可以从秦国那里得到补偿,而且还可以向天下展示赵国尚有所作为。到了那时,秦国肯定会主动跟赵国修好,您再答应秦国的讲和要求。韩国和魏国知道后,也一定会对赵国刮目相看。最后,大王可以通过这一个举动与三国达成友好战略,和秦国的交涉也就握有主动权了。”

赵孝成王细想了一下,觉得虞卿的话很有道理,就派虞卿出使齐国。虞卿尚未回国,秦国就已经派使者到赵国和谈。楼缓见此情形,只好逃离赵国。事后,赵孝成王封给了虞卿一座城。

其实,当时不止赵孝成王一个人会做蠢事。魏安釐王也是其中的一个。正是因为当时有这些常做蠢事的人在位,秦国才得以迅速扩大版图,为日后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国攻打赵国之初,魏安釐王曾把群臣召集起来,讨论对策。大多数人都认为,秦国攻打赵国,对魏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有孔斌持反对意见。

孔斌是孔子的六世孙。当初,魏安釐王听说孔斌有贤名,便派使者携带重礼,聘请他为相。孔斌说:“如果大王能够采纳我的计策,可以为大王安邦治世,即使让我吃平常的饭食,我也愿意。如果只是让我穿上一身贵服,供以丰厚俸禄,那我就只是一个普通百姓,魏王哪里会缺少一个百姓呢?”使者再三延请,孔斌才前往魏国。魏安釐王亲自出城迎接,拜他为相。

孔斌上任后,便撤换了一批受国君宠爱的官员,代之以贤才;剥夺在其位不谋其政者的俸禄,转赐给有功之臣。慢慢地,魏国的官场风气逐渐变好,百姓也对孔斌夸赞有加。可惜,孔斌在魏国任相仅仅九个月,提出的重大建议经常不被魏安釐王采用。这次也一样。

有人说:“如果秦国胜了赵国,咱们就可以顺势向秦国服软;如果秦国打了败仗,咱们就可以乘机攻击秦国。”

孔斌冷冷一笑,反驳说:“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秦国自从孝公以来几乎没打过败仗,何况现在他们有白起,怎么可能让咱们有机可乘?”

那些人仍然嘴硬,大声说:“即使秦国打败了赵国,对咱们魏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赵国之祸正是我国之福啊!”

孔斌反驳说:“秦国一向贪婪暴虐,要是打败了赵国,接下来就会把矛头转向其他国家。我担心那时魏国要首先面临秦国的攻击了。古人说过,燕雀筑窝在屋檐下,母鸟哺育小鸟,叽叽喳喳的,都很快乐,自己以为很安适。灶上烟筒忽然蹿起火苗,高大的房屋即将被焚,而燕雀面不改色,不知道灾祸就要殃及自己。赵国一旦灭亡,灾难就会降临到魏国,难道人能和屋檐下的燕雀一样吗?”

但很可惜,魏安釐王和平常一样,没有听从孔斌的建议,决定隔岸观火,站在一旁看赵国的笑话。

此后不久,孔斌辞职回乡。他还做了一个精准的预测。他说:“大势已不可挽回。现在崤山以东各国都萎靡不振,韩、赵、魏三国争相割地以求偷安,二周折腰归顺秦国,燕国、齐国、楚国也屈服于秦国了。可见,不出二十年,天下都将归秦国所有了!”

孔斌果然是聪明人,他预测的不错,天下马上就要掌握在秦国的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