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元代文学的若干历史文化背景

我国历史上的元代,是蒙古族的上层贵族集团掌握国家权力的时代,史称元朝。由于种种原因,元王朝统治中国的时间不长,如果自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算起,到惠宗妥欢帖木儿至正二十八年(1368),明兵攻下大都,元室北迁,统一的元王朝宣告灭亡为止,计有一百三十四年;如果自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改国号为“大元”算起,则为九十七年;如果自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占领临安,宋室投降,元王朝统一全国算起,只有九十二年。按照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元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大致可定为从蒙古王朝灭金到统一的元王朝灭亡。

元代文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自宋代开始明显的俗文学和雅文学的分裂局面继续发展;二是雅文学即传统的诗文领域内出现新变现象。这两个基本特点又以前者最为重要,作为俗文学的元杂剧的产生、完备和盛行,不仅为我国古典戏曲的表演艺术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在实际上争得了与传统的文学形式——诗词歌赋文相颉颃的地位,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成就。

和元杂剧同时流行的散曲,其格式、体制一同杂剧中的剧曲,它很快便被文士们采用,被看作是“新乐府”,又由于宫廷朝会大合乐时采用散曲,并且由翰苑人物撰词,皇帝嘉赏,散曲地位越发提高。这一情况与词的发生、发展情况相类似。但它总的成就比不上杂剧。

宋代产生的南戏,入元以后,继续流行,但就总体上看,元代南戏未能像杂剧那样,产生大量著名作家、作品并在文学领域中造成巨大的声势,因此它的成就不如杂剧。

盛行于宋代的说话,元代继续流行,特别是讲史更趋风行。但从流传的《三分事略》和《武王伐纣书》等作品看,它们的文词都还朴拙。此外,有人认为著名的长篇《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代作品,还有人认为百回本《水浒传》产生于元代,但都还有争议,暂不列入本书范围。

在传统的文学形式范围内,主要在诗歌领域,宗唐之风盛极一时,对明、清诗坛产生过影响。但和戏曲的兴旺相比,它们的业绩远为逊色。

元代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年间为界,分作前后两期。不同的文学样式在前后期的发展情况颇为相异,杂剧在前期趋向鼎盛,后期渐趋衰微;诗歌中出现的新变——“宗唐得古”风气在前期形成,后期继续发展而越显后劲;散文领域因更直接受到延年间把程、朱理学定为科举程式的影响,后期益发重视经世致用。

在俗文学与雅文学分裂、对峙的局面下,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俗文学和俗文学作者大抵受到歧视,这里面又受着元代儒生地位、遭际的制约和影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

关于不同文学样式发展的基本情况,将在本书各有关章节分别叙述。为了说明文学发展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以下拟就元朝封建国家的确立和封建文化的继续发展、元代的儒士问题以及理学成为官学以及全真教对文学的影响诸方面作简略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