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5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性与学科体系

1.3.1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性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

(1)跨学科性。组织行为学以行为科学(主要是指心理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的概念、模式和方法为主要知识基础,同时吸取借鉴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工程信息学和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当然,该学科的发展也对这些基础学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多层面性。组织行为学的主题通常就下列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个层面是组织中的个体行为,包括个体的行为模式,个体的知觉、归因、学习、决策、个性、能力、价值观、态度、情绪情感、激励、动机、工作设计、工作压力等;第二个层面是组织中的群体行为,包括群体的形成、类型、动态、特性、团队建设、领导、沟通、冲突、群体决策等;第三个层面是组织行为,站在组织系统的高度来研究行为,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发展与变革、组织学习等,甚至还包括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3)情境性。情境性即权变性。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千变万化的人、群体和组织的行为,因此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而是主张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的理论和对策。权变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策略,这也体现了组织行为学中重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4)科学性。组织行为学研究依靠科学方法和系统研究的标准来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科学方法包括提出并研究问题、系统地收集数据、用数据检验假设(主要依靠量化的数据和统计方法来检验假设)。与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类似,组织行为学重视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经验事实来揭示普遍且可重复验证的科学结论,尽量减少个人的误差以及对组织活动的歪曲。当然,科学的方法不仅限于定量方法,也包括一些系统的定性研究方法,如开放式访谈、行为观察、案例分析等。

1.3.2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体系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由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主要领域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等行为科学;它们的贡献共同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并使之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图1-1所示为组织行为学研究涉及的主要行为科学的贡献与所处层面。

图1-1 组织行为学研究涉及的主要行为科学的贡献与所处层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