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诛妖鬼!
“城中有妖鬼出没!”
尽管张子谦刻意平淡了语气,可这句话,仍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空旷的讲堂内,陡然间掀起波澜。
“妖鬼?”
那位家中妻妾双全的学子挠挠头,下意识轻笑出言:
“难道还能是将军山上的虎妖,跑来城里了不成?哈,哈哈......”
他干巴巴地笑了几声,却无人回应。
其人尴尬之余,因为讲堂内气氛之凝重,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惶恐。
“张先生。”
与此同时,圆领青袍、面色肃然的黄澈起身行礼道:
“不知是何方妖鬼,品阶多少,有什么手段,又是否害人?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是啊,张先生。”
又有一名书院弟子,随声附和道:
“即便要我等回家,也得说明了情况吧,再者说,我们诸位同砚之间,也不乏秀才出身、九品修为的修行者......”
“文彦兄说的是。”
高明扬顺势接过话题:
“城中既然有妖鬼作祟,我辈读书人,除魔卫道,也是责无旁贷!”
眼见讲堂内,此起彼落的议论声,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三尺桌案后,张子谦张先生摇了摇头:
“我也并非知之甚详,只知道昨天半夜,有大批妖鬼在县城中出没,搅扰得人心惶惶。
“叔进(吴益字)兄已就此事,去本县县衙接洽,我龙场书院弟子,绝不可在此时失了礼仪、乱了分寸,且都回家去,即便有心,也要听候调遣。”
“不过......”张子谦忽地笑笑,“身具九品修为的,做些准备倒也不妨。”
“喏!”
众人一时轰然。
随即。
身材高大,气质诙谐的高明扬,三两步挤过来:
“沈兄有什么打算?”
“自然回家就是。”
沈言坦然道。
“说的也是,唉......”
高明扬阵阵唏嘘,继而,这位知足常乐、少见忧思的年轻秀才,表情却是沉重几分:
“沈兄见过妖鬼么?不是山林精怪之类的,就是只算现在这样,闹得满城风雨的大妖鬼。”
“没有。”
少年摇了摇头。
岂止妖鬼,他连高明扬不太在意,所谓的林中精怪,其实都不曾过眼。
“我倒是见过一次,真正的妖鬼。”
高明扬叹口气:
“大概十一年以前吧,龙场县,冒出过一头老狼妖。
“最开始扮作人形,像个老妇人一样,接连拐走、吃掉了好多婴孩。
“后来凶性大发,一昼夜间撕碎、吞噬了三五百人,几条街都被血水染红了......”
“怎会如此?”沈言一时皱眉。
“天知道。”
高明扬无奈道:
“好像有个说法,妖鬼不同于人类修行者,一旦进阶,需要大量血食。
“沈兄你想,这天底下,又有哪一处,对妖鬼来说,能比人烟熙攘的城镇,吸引力来得更强?”
“那岂不是......”
“正是如此啊,无论哪个府,哪个县,每隔上数年十数年,总要有这么一遭,太平不起来。”
沈言为之默然。
半晌,少年看了意犹未尽的高明扬一眼:
“那头狼妖,后续下场如何?”
“被当时的县令斩了吧。”
高明扬迟疑片刻:
“国朝以七品进士为县令,终归还是有道理的。
“起码不像前朝‘大乾’,只兴武道,不治经学,结果立国短短百年,就搞得天下妖鬼肆虐,百姓流离失所......”
沈言点头称是。
......
回到沈家在黑水河畔那间老宅。
午后。
天气骤变。
乌云密布,春雷滚滚。
沈言先是将刘老县丞赠与自己的那张虎力弓,放到触手可及处,接着推开窗棂,任些许湿润的风吹拂于面,好压过胸中的隐隐担忧,用心读书。
妖鬼出没,搅闹得整个龙场县上下,皆不得安宁。
少年将一卷《尚书》翻开:
【经学《四书五经》(小成)】
【进度:(1052/4500)】
......
不多时,经学技能便又有进益。
而他胸中,才气微动,却是在这一日,正式长到了四寸!
与其他儒家修行者,在九品治经典时,每当心有所感,明悟部分圣人之道,才能使才气有所累积不同。
沈言只需要专注于读书,那随着面板进度的推动。
少年脑海中,便会如触动灵感般得到反馈,在加深对《四书五经》理解、体悟的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带动自身才气增长。
短短数日,胸中才气,便由两寸提升至四寸。
这个速度,说出去足以羡煞旁人!
譬如高明扬,黄澈,皆是少年成名,龙场、景阳二县中,绝无仅有的年轻俊彦。
可自中秀才、突破九品以来,到才气九寸,不也花了一两年的时间积累?
进境如斯,在书院中,已然数一数二。
可同沈言相比,依旧慢了太多。
要知道。
四月府试之前,少年便有信心,自己能靠着肝《四书五经》的进度,把才气攒满!
只要妖鬼之事,没生出太多波折......
毕竟。
相比自己一人,埋头苦读。
还是在书院进学,更能推动经学进展!
沈言思忖片刻。
继而,他无声地点了点头,又将目光落回到书卷上来。
......
“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
而当沈言心无旁骛,诵读这一篇《大诰》时。
“砰砰砰!”
木门被人接连拍了几下。
“沈公子,可在家吗?”
这声音听着隐约耳熟,沈言思索了片刻,却又想不起究竟是谁。
少年沉吟一声:
“稍待。”
接着拉开房门。
小院中站着的。
是位穿公服,戴黑色小帽,身形瘦削,颧骨凸出的本县吏员。
嘿!
沈言心中失笑,双眉却微微皱起。
还真是位熟人。
“这位差官。”
少年拱手行礼:
“如今才刚三月,距离夏汛尚远,难道此时便要催我来服徭役了不成?”
对面,正是那位月余以前,手持黄册上门,言语强横,态度冷硬的本县皂吏。
此时,这位瘦吏员,却是前倨后恭,满面堆欢道:
“沈公子,切莫开在下的玩笑了,咱龙场县谁不知道,您老人家是天生文曲星下凡,哪能劳烦您去修河堤啊!
“等回头,小人亲手把公子的大名,从徭役名册上给勾了去,沈公子您看如何?”
看着这位曾经,在自己面前如此阿谀,沈言一时感慨。
随即,少年索然无味地摇了摇头:
“不必如此。”
他目光转动:
“既然并非为徭役,差官此次前来,又有何事找我?”
“是本县老爷,想请沈公子去县衙一趟,特地命小人前来。”
“莫非是为妖鬼之事?”
瘦吏员顿时目露恐惧,身子不由自主地哆嗦一下:
“公子料事如神。”
“那好。”
说着,沈言将弓箭负在身上,走出几步,忽地转过头来:
“说起来,还没请教过差官的姓名。”
瘦吏员咽了咽口水:
“小人本名冯麻,家中排行第六,沈公子您叫我一声六子、冯六,都行。”
......
龙场县中。
此刻虽是下午,可街市上空空荡荡,除了一两位行色匆匆、穿黑色公服的衙役,不见其他行人。
天空中不时有电光划过,闷雷在乌云中翻滚,发出阵阵令人心悸的声响。
可大雨,却迟迟未至。
沈言随着冯麻,一路穿街过市。
而就在经过一条崎岖小巷时。
少年身前,那位瘦吏员冯麻,却忽地面色惨白,神情骤变,双眼中的惶恐几乎止不住地四溢出来:
“妖鬼,妖鬼......”
他慌乱地惊叫起来,接着转身欲逃。
“慢!”
可随即。
冯麻的肩膀,便被人一把扯住。
力气之大,直拽了这位身材瘦削的中年吏员一个趔趄——能开一百六十斤的虎力弓,发连珠箭,臂膀间的筋力又岂会弱了?
沈言将冯麻拉住:
“你自己一个人跑,更危险。”
说着,少年用力,在对方肩膀上按了按。
继而,挽长弓在手,白羽箭扣弦,目中清气绽放。
小巷中,气机浑浊。
种种令人作呕的气息交织在一起,漆黑一片,令人情不自禁地微微皱眉——
冯麻并未看错。
此地,大概率真有一头妖鬼徘徊。
考虑到张先生所言,城中有大批妖鬼出没,至今却并未弄出血案,而冯麻刚才迎面遇上妖鬼,也侥幸无事......想来此处的妖鬼,应该只是其中一只,也并非如十一年前龙场县出现的那头狼妖一般,战力强横。
一边用自身“明眸”,观察小巷中,错综复杂的屋檐和栏杆带来的阴影,另一边,沈言压低了声音道:
“冯六,适才你走在前面,看清楚那妖鬼的样子没有?”
“没,没看清,就黑乎乎一团,牙很长......”
瘦吏员冯麻牙齿打颤。
与此同时,一股略显腥骚的气味从身后飘来,令沈言下意识地皱了皱眉。
不过,这倒也提醒了他!
少年以弓弦,轻轻割破手掌一侧,挤出数滴血珠,手腕一抖,向前方挥洒出去。
既然妖鬼进阶,需要大量血食。
那不妨用血腥味来试试看!
而就在血珠飞溅向半空的刹那。
随着冯麻一声尖叫。
沈言心有所感。
抬起长弓,发连珠箭。
将一个黑乎乎,如猿猴大小,尖牙利齿,眨眼间飞扑过来的身影,钉死在面前这片黄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