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回信
耀目的日光洒落在若潇阁的窗棂前,微烫的风吹着窗前跳跃的光斑。阁内,苏黎认认真真地将前世自己依稀记得已经发生过的大事记在纸上,墨迹越来越多,苏黎的心情也愈发沉重。
“黎黎!”外面突然响起来的声音一下子就打断了苏黎的思绪。
“三公主,您不能进去。”余白挡在阁前,神色为难,“小殿下吩咐了,任何人都不见。”
“?”苏昕第一次来若潇阁被拦,十分意外,困惑了一瞬,随后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好吧,那本公主下午再来。”
屋内,苏黎小心地拿起刚刚写完的宣纸,仔细地吹了吹,将自己妆台上匣子里的首饰倒出来,把纸小心地放进去,随后将匣子放入妆台上的暗格里。
一连半月,若潇阁闭门见客。
苏昕前前后后来了几次,都被拒之门外。
“母后!黎黎她到底在做什么?”
来仪宫里,苏昕一边拿着毛笔练字,一边好奇地问着江晚乔,“她都半月没有出门了,也没有向母后告假,晨昏定省她都没有来……”
“许是身体不适吧。”江晚乔慢悠悠地把手中的书翻了一页,“母后也遣人去问候了,可是阿黎也没有见。”
“母后不去看看吗?”苏昕放下手中的笔,“我看笔墨司的人前前后后向若潇阁跑了好几次了,黎黎她是不是也打算考个功名?”
看着苏昕俏皮的神情,江晚乔轻笑,“胡说什么,哪有女孩子考功名的,阿黎不想说,咱们也就别问了,等她想说的时候……”
江晚乔的话还没有说完,一名宦官急急忙忙地冲进了来仪宫,“娘娘!娘娘不好了!”
“糊涂东西!”素问急急地拦着,“慌什么!小心冲撞了主子!”
“素问。”江晚乔制止她,随后看向那一脸焦急的小太监,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娘娘……”那小太监忌讳地看了一眼塌上正非常好奇的苏昕,“这……”
“昕昕,你和素问出去玩吧。”江晚乔挥了挥手,示意素问带苏昕出去。
“是。”
“好了,你现在可以说了。”看着素问将门关好,江晚乔放下手里的书,“出了什么事?”
“回娘娘,祈朝回信了,祈朝同意了我朝的求和。”
“真的吗?那云宁的百姓呢?还有煦儿……煦儿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娘娘,祈朝的回信提了不少条件……”
“什么条件?祈朝想要什么?”
“这……”小太监犹豫了一瞬,咬牙开口,“祈朝除了要数万两白银之外,就是在云宁开放数十处商埠,要在云宁设立祈朝自己的商行等等以外,还要……”
“他要什么?”
“他要云宁的嫡系子女入质祈朝,穆公公让奴才赶紧提前告诉您一声……”
“什么?!”
这日的天气实不算好,阴沉沉的,空气中却依旧闷热,树影里的蛙鸣也越发沉重。
“陛下,祈朝未免欺人太甚,这是明着在折辱我朝。”议政殿内,有朝臣跪在阶前,义愤填膺。
“陛下,现在我朝没有嫡皇子,只有两位嫡公主,若用一公主来换取我云宁百姓安乐,换取二皇子尸身平安归来,臣认为此举可行。”有朝臣同意入质。
“我朝怎可用嫡公主入质来求取平安,太过荒谬,岂不让他国认为我朝没有男子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用一个公主来换取数万百姓的安乐,怎么不行,何况也只是一个公主,将来要么笼络朝臣,要么和亲他国,入质又怎么不行?”
“这事关我朝的脸面……”
“公主罢了,日后我朝可再把公主赎回来……”
“我朝两个嫡公主,入质祈朝也是无伤大雅,问题是哪个公主入质好呢?”
“臣提议三公主,三公主是嫡长公主,金尊玉贵,性子又是开朗大方,最适合去祈朝入质。”
“臣附议。”
“臣也觉得甚好。”
“……”
云宁帝苏晟看着殿下吵作一团,有些烦躁地转着手持,始终默不作声,朝臣们吵嚷地愈发厉害,但只要力主公主入质的,几乎都默认了三公主苏昕前往祁朝。
“陛下。”有朝臣急切地开口,“为避免夜长梦多,祁朝临时加码,臣认为,陛下应该早做决断,臣提议,应尽快让三公主入质。”
“陛下,我朝人才济济,为何不能同祁朝力战?入质嫡公主,这是奇耻大辱,臣认为,应同祁朝血战,宁死不折。”
云宁帝神色烦躁,犹豫再三,刚想说什么,这时穆玟恭敬地绕过来禀告,“陛下,小殿下求见。”
“朕没心思见她。”
“小殿下说,她是来为陛下去烦解忧的。”
殿外。余白小心地为苏黎打着伞,看着苏黎额头细密的汗珠,不停地用手帕为她拭汗,“小殿下,听说现在前朝乱着呢,在这节骨眼儿上,咱就先回宫吧。”
“没事。”苏黎推开余白给她拭汗的手,自己擦了擦,“父皇会见我的。”
“小殿下,现在这情况,您又何必去触主子的霉头,咱去回了皇后娘娘再……”
余白眼尖儿地看到穆玟出来,行了一礼,“穆公公。”
“小殿下。”穆玟躬身行礼,“陛下有请。”
“谢公公。”苏黎点头,示意余白在外面等她。
“小殿下,陛下的心情不太好,您进去以后要留心,陛下现在为祈朝的回信心烦呢。”穆玟不放心地多提醒了两句。
“多谢公公。”苏黎点头承了穆玟的好意。
苏黎低头缓步走进了议政殿。
周围本来吵的不可开交的大臣瞬间静声。
苏黎无视左右,坦然在大殿中央跪好,垂眸,小小的身体中带着不符合这个年纪的沉静。
“苏黎。”云宁帝苏晟沉声问道,“你有何要事搅扰朕和众卿家商议国事?”
“回父皇的话,儿臣愿自请入质祈朝,换取我朝数万百姓和乐,换取我朝二皇子殿下魂归故里,还请父皇允准。”
寂静……
众臣似乎始料不及这一幕的发生,看着年仅九岁的女孩不卑不亢地叙述着想要为国解难的话语,他们如同拨云见日一般,纷纷将灼热的目光投向了云宁帝。
云宁帝也有些出乎意料,怔怔地看着苏黎,但随即,便如释重负般地舒了一口气。